專利名稱:蕨類植物育苗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蕨類植物育苗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蕨類植物資源非常豐富,有2456種,占世界蕨類總數的1/5,其中1218種為特有種。很多蕨類植物具有藥用、食用、觀賞和生態(tài)價值。由于蕨類是一種比較原始的維管植物,配子體世代(有性世代)處于弱勢,生長發(fā)育和受精對環(huán)境條件要求較高,因此蕨類植物的栽培繁殖較種子植物困難,這也大大制約了對蕨類植物的開發(fā)利用。隨著人們對蕨類植物經濟價值的逐步了解和對藥用、食用等蕨類植物需求的日益增加,導致了對野生蕨類資源的過度掠奪。加上近年來環(huán)境惡化、植被破壞、濕度下降,進一步加劇了蕨類資源的枯竭,并使得很多種蕨類瀕臨滅絕。因此,大力發(fā)展蕨類栽培繁殖技術已經迫在眉睫,不僅有利于蕨類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而且對野生蕨類種質的保護意義重大。除了一些栽培品種外,絕大多數蕨類都能產生數量巨大的孢子,通過播種孢子進行蕨類繁殖方便快捷且效率高。但蕨類植物的孢子比種子小很多,在繁殖過程中如果使用普通育苗裝置,分苗過程難以規(guī)范化,容易因人而異從而影響生產效率和增大移栽時幼苗的損失,且孢子萌發(fā)和生長發(fā)育對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非常敏感,普通育苗裝置難以滿足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蕨類植物育苗裝置。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蕨類植物育苗裝置,包括育苗盆、播種隔板和培養(yǎng)基質推出構件;
所述育苗盆包括盆體2和與其匹配的蓋體3 ;所述盆體為由底壁和盆體側壁組成的腔體,底壁上設有一個以上通孔;所述蓋體為由頂壁和蓋體側壁組成的腔體,蓋體側壁上設有供空氣流動的對流孔;所述播種隔板4設于所述盆體內,為由隔板側壁和設于隔板側壁內的網格側壁組成的具有若干網格腔的通腔體;所述培養(yǎng)基質推出構件5包括底座和設于所述底座上的與所述播種隔板的所有網格腔均形狀匹配且一一對應的若干凸柱體。所述通孔的直徑可為3-6mm,具體可為5mm。所述對流孔的直徑可為2-3mm,具體可為2mm。所述盆體具體為長方體狀,由底壁和四個盆體側壁組成。所述盆體的內腔的長度具體可為163_、寬度具體可為153_、高度具體可為59_。所述蓋體具體為長方體狀,由頂壁和四個蓋體側壁組成。所述蓋體的內腔的長度具體可為163_、寬度具體可為153_、高度具體可為29mm。所述底壁上可均勻設有8個通孔。所述蓋體側壁上可設有兩組對流孔,每個蓋體側壁上一組,兩組對流孔對稱設置,每組對流孔包括6個對流孔。具體來說,每組對流孔中,I個對流孔位于中間,其周圍環(huán)繞另外5個對流孔。[0012]育苗盆盆體的作用為:提供了蕨類植物的孢子的萌發(fā)和成苗空間。育苗盆蓋體的作用為:蕨類植物的孢子萌發(fā)需要濕潤的環(huán)境,但完全封閉的環(huán)境易使栽培基質溫度升高,滋生藻類、真菌等,且不利于保持空氣的新鮮;一方面,育苗盆蓋體的存在保證了育苗盆有一定程度的密封性,克服了傳統(tǒng)育苗器皿無封閉造成水分快速蒸發(fā),孢子無法正常萌發(fā)的問題;另一方面,育苗盆蓋體上設有兩組對應的對流孔,從而育苗盆內部能形成空氣對流,使對空氣濕度極其敏感的蕨類植物孢子能在濕度相對恒定,空氣新鮮的環(huán)境中順利萌發(fā),可以避免使用有蓋子的傳統(tǒng)育苗器皿時常需要打開蓋子通風造成濕度波動大的問題,避免了操作的不可控性,大大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也避免了傳統(tǒng)育種器皿完全封閉造成孢子和配子體易腐爛的缺點。所述播種隔板可為長方體狀。所述播種隔板的外沿長度具體可為161mm、外沿寬度具體可為151臟,外沿高度具體可為15臟,具有240個內徑為9X9mm的網格腔。播種隔板的作用為:(1)使播種時散落在每一格中的孢子數量大致相同,克服了傳統(tǒng)播種法配子體長大后密集的交疊在一起影響發(fā)育和成苗以及分苗時易對配子體及孢子體造成損傷的缺點;(2)在進行移栽時每一格內的幼苗作為一個整體移栽,保證每叢植株的大小和數量基本相當,保證了移栽過程的規(guī)范化,不會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所述培養(yǎng)基質推出構件的底座可為長方體狀。所述底座的外沿長度具體可為180mm、外沿寬度具體可為170mm、外沿高度具體為5mm,底座上距離邊緣Ilmm以內的范圍內設有240個長方體狀凸柱體,每個凸柱體的外徑為8 X 8mm、高度為20mm,每兩個凸柱體外沿的垂直距離為2mm。培養(yǎng)基質推出構件的作用為:使用培養(yǎng)基質推出構件從播種隔板中取出帶幼苗的基質,不僅克服了用移栽工具挖出幼苗時容易損失其根部的缺點,而且大大提高了移栽效率。
所述蕨類植物育苗裝置還可包括用于放置所述育苗盆的托盤I。所述托盤具體可為長方體狀,外沿長度具體可為480mm、外沿寬度具體可為360_。所述托盤的四個側壁自下向上可以向外傾斜。每個托盤可放置6個育苗盆。每層500X 1200mm的培養(yǎng)架可放置3個托盤,從而充分利用培養(yǎng)架空間,且便于多個育苗盆的快速搬動。托盤的作用為:(I)育苗盆中裝入土壤后,可在托盤中加水,將育苗盆直接放入托盤使土壤吸水;(2)植物生長過程中需要向育苗盆中澆水,托盤也可避免從育苗盆底部滲出的泥水污染培養(yǎng)架;(3)便于一次快速搬動多個育苗盆。托盤和育苗盆的大小設計合理,可以充分利用整層培養(yǎng)架的空間。育苗盆的材質具體可為為化學性質穩(wěn)定的透明PP塑料。播種隔板和培養(yǎng)基質推出構件的材質具體可為化學性質穩(wěn)定的PP塑料。托盤的材質具體可為化學性質穩(wěn)定的PVC塑料。以上任一所述蕨類植物育苗裝置可用于蕨類植物育苗。所述蕨類植物可為水龍骨目植物,具體可槲蕨科植物,更具體可為槲蕨屬植物,更具體可為槲蕨。所述蕨類植物可為水龍骨目植物,具體可桫欏科植物,更具體可為桫欏。所述蕨類植物可為鳳尾蕨科植物,具體可為鳳尾蕨屬植物,更具體可為白玉鳳尾蕨。所述蕨類植物可為水龍骨目植物,具體可為鱗毛蕨科植物,更具體可為耳蕨族植物,更具體可為貫眾屬植物,更具體可為刺齒貫眾。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蕨類植物育苗裝置,可以提高成苗及移栽效率,減少孢子體間交叉感染幾率,減少移栽過程配子體及孢子體受到的損傷,具有設計合理、充分利用培養(yǎng)空間、保證孢子發(fā)育環(huán)境的穩(wěn)定性和播種移栽過程的規(guī)范化、降低管理成本等優(yōu)點,尤其適合于蕨類植物種苗的規(guī)范化和規(guī)?;a。
圖1為播種盆盆體的主視圖。圖2為播種盆蓋體的主視圖。圖3為播種隔板的主視圖。圖4為培養(yǎng)基質推出構件的主視圖圖5為播種隔板和培養(yǎng)基質推出構件組裝狀態(tài)的主視圖。圖6為播種盆蓋體、播種隔板和播種盆盆體的組裝方式示意圖。圖7為托盤的主視圖。圖8為托盤和播種盆組裝狀態(tài)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蕨類植物育苗裝置,包括育苗盆、播種隔板和培養(yǎng)基質推出構件;所述育苗盆包括盆體2和與其匹配的蓋體3 ;所述盆體為由底壁和盆體側壁組成的腔體,底壁上設有一個以上通孔;所述蓋體為由頂壁和蓋體側壁組成的腔體,蓋體側壁上設有供空氣流動的對流孔;所述播種隔板4設于所述盆體內,為由隔板側壁和設于隔板側壁內的網格側壁組成的具有若干網格腔的通腔體;所述培養(yǎng)基質推出構件5包括底座和設于所述底座上的與所述播種隔板的所有網格腔均形狀匹配且一一對應的若干凸柱體。所述通孔的直徑可為3-6_,具體可為5_。所述對流孔的直徑可為2-3_,具體可為2_。所述盆體具體為長方體狀,由底壁和四個盆體側壁組成。所述盆體的內腔的長度具體可為163mm、寬度具體可為153mm、高度具體可為59mm。盆體側壁的厚度具體可為1mm。所述蓋體具體為長方體狀,由頂壁和四個蓋體側壁組成。所述蓋體的內腔的長度具體可為163mm、寬度具體可為153mm、高度具體可為29mm。蓋體側壁的厚度具體可為1mm。蓋子側壁在距邊緣2mm處可向外翻出Imm的沿兒,用于與盆體相扣,開合方便,又能達到密封效果。所述底壁上可均勻設有8個通孔。所述蓋體側壁上可設有兩組對流孔,每個蓋體側壁上一組,兩組對流孔對稱設置,每組對流孔包括6個對流孔。具體來說,每組對流孔中,I個對流孔位于中間,其周圍環(huán)繞另外5個對流孔。所述播種隔板可為長方體狀。所述播種隔板的外沿長度具體可為161mm、外沿寬度具體可為151mm,外沿高度具體可為15mm,具有240個內徑為9 X 9mm的網格腔(16個X15個)。隔板側壁和網格側壁的厚度具體可為1_。所述培養(yǎng)基質推出構件的底座可為長方體狀。所述底座的外沿長度具體可為180_、外沿寬度具體可為170_、外沿高度具體為5mm,底座上距離邊緣Ilmm以內的范圍內設有240個長方體狀凸柱體(16個X15個),每個凸柱體的外徑為8X8mm、高度為20mm,每兩個凸柱體外沿的垂直距離為2_。所述裝置還可包括用于放置所述育苗盆的托盤I。所述托盤具體可為長方體狀,外沿長度具體可為480mm、外沿寬度具體可為360mm。每個托盤可放置6個育苗盆。圖1為播種盆盆體的主視圖。圖2為播種盆蓋體的主視圖。圖3為播種隔板的主視圖。圖4為培養(yǎng)基質推出構件的主視圖圖5為播種隔板和培養(yǎng)基質推出構件組裝狀態(tài)的主視圖。圖6為播種盆蓋體、播種隔板和播種盆盆體的組裝方式示意圖。圖7為托盤的主視圖。圖8為托盤和播種盆組裝狀態(tài)的主視圖。育苗盆的材質具體可為為化學性質穩(wěn)定的透明PP塑料。播種隔板和培養(yǎng)基質推出構件的材質具體可為化學性質穩(wěn)定的PP塑料。托盤的材質具體可為化學性質穩(wěn)定的PVC塑料。采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蕨類植物育苗裝置進行孢子播種和育苗的方法舉例如下:1、在育苗盆盆體中加入大約20mm厚度的基質(將2體積份泥炭土和I體積份素沙混合均勻,裝入布袋在高壓滅菌鍋121°C滅菌20min),壓平,然后在盆體中放入播種隔板,并往播種隔板中填入基質直到蓋過播種隔板,再次將基質輕輕壓平,刮去超過播種隔板的基質。2、在托盤中加入20mm左右深的水,然后將育苗盆盆體放入托盤中,使基質充分吸水,然后倒去托盤中剩余的水。
3、將IOmg槲蕨孢子加入IOOml水中,得到孢子懸液。4、將步驟3得到的孢子懸液均勻噴灑于步驟3得到的育苗盆盆體中的基質表面(每IOOml孢子懸液可噴灑10個播種盆),蓋上育苗盆蓋體,寫好標牌,25±2°C黑暗培養(yǎng)48小時。5、完成步驟4后將托盤置于培養(yǎng)架上,25±2°C培養(yǎng)(每天光照16小時,光照強度為 30-50 μ mo I.m 2.s 1X培養(yǎng)15天左右基質上出現的綠點即為萌發(fā)的孢子。培養(yǎng)50-60天后形成大量心形原葉體,定期開蓋用噴壺噴少量水于配子體表面以促進受精過程。培養(yǎng)90-100d左右開始形成孢子體,隔板的每一格中大約能形成2-3株,每個育苗盆能得到大約500-700株孢子體幼苗,每層培養(yǎng)架可得到大約9000-12000株幼苗,這個時期可施用一些稀肥,或用1/2MS營養(yǎng)液每7-10d噴施一次,利于幼苗的生長。待孢子體幼苗長出大約20mm高的2片真葉后,將帶有幼苗和基質的隔板本體取出,將隔板本體下方多余的基質刮去,用隔板頂扣從下方插入隔板本體將基質和幼苗推出,將每一格中的基質和幼苗栽入事先準備好的塑料盤或小孔穴盤中,澆水使其與基質(純泥炭蘚或泥炭蘚3份、珍珠巖I份混合配制)充分融合,幼苗移栽成活率為90%。采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蕨類植物育苗裝置以及上述方法可以將多種蕨類植物進行孢子播種和育苗,桫欏的移栽成活率達89%,白玉鳳尾蕨的移栽成活率達96%,刺齒貫眾的移栽成活率達92%。采用傳統(tǒng)的蕨類孢子育苗裝置進行孢子播種和育苗的方法舉例如下:1、器皿的準備選擇合適的器皿(如塑料餐盒、塑料盤),將其底部打多個小孔,便于浸水和浙水。2、將基質(將2體積份泥炭土和I體積份素沙混合均勻,裝入布袋在高壓滅菌鍋121°C滅菌20min)裝入步驟I得到的器皿內,約30mm的厚度整平并適當壓實,浸透水,再用噴壺將基質表面噴I遍水,利于彌合土壤縫隙。3、將IOmg槲蕨孢子加入IOOml水中,得到孢子懸液。4、將步驟3得到的孢子懸液均勻噴灑于步驟2的基質表面。蓋上播種盆蓋體,寫好標牌,25±2° C黑暗培養(yǎng)48小時,然后轉移到培養(yǎng)室25±2°C培養(yǎng)(每天光照16小時,光照強度為 30-50 μ mol.πΓ2.s-1)。培養(yǎng)15天左右基質上出現的綠點即為萌發(fā)的孢子。培養(yǎng)50-60天后形成大量心形原葉體,定期開蓋用噴壺噴少量水于配子體表面以促進受精過程。培養(yǎng)90-100d左右開始形成孢子體,這個時期可施用一些稀肥,或用1/2MS營養(yǎng)液每7-10d噴施一次,利于幼苗的生長。待孢子體幼苗長出大約20_高的2片真葉后,將幼苗栽入事先準備好的塑料盤或小孔穴盤中,澆水使其與基質(純泥炭蘚或泥炭蘚3份、珍珠巖I份混合配制)充分融合,移栽成活率僅為60%左右。采用同樣的傳統(tǒng)育苗裝置和方法進行其他蕨類植物的播種育苗,移栽過程配子體和孢子體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桫欏的移栽成活率僅為62%,白玉鳳尾蕨的移栽成活率僅為75%,刺齒貫眾的移栽成活率僅為65%。采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裝置和現有方法的比較:(I)兩種裝置播種,在大量心形原葉體出現前期無明顯差別;后期由于配子體逐漸長大,相互擁擠,傳統(tǒng)方法的育苗裝置盒頂部集結的大量水滴滴落在配子體表面,很容易造成發(fā)霉腐爛,一旦感染,發(fā)展很快,整個播種盤全部毀掉;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育苗裝置采用導流和對流通氣結構,加上播種面小格的劃分,相對獨立,大大降低了交叉感染的發(fā)生幾率;
(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育苗裝置分苗移栽階段簡便易行,人工成本低,效高率,避免了諸多人為因素的影響(如減少了對幼苗的損傷,緩苗快);苗的整齊度較為一致,避免了每穴苗數多少、大小不一的情況發(fā)生;(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育苗裝置非常適合小粒種子播種育苗。
權利要求1.蕨類植物育苗裝置,包括育苗盆、播種隔板和培養(yǎng)基質推出構件; 所述育苗盆包括盆體(2)和與其匹配的蓋體(3);所述盆體為由底壁和盆體側壁組成的腔體,底壁上設有一個以上通孔;所述蓋體為由頂壁和蓋體側壁組成的腔體,蓋體側壁上設有供空氣流動的對流孔; 所述播種隔板(4)設于所述盆體內,為由隔板側壁和設于隔板側壁內的網格側壁組成的具有若干網格腔的通腔體; 所述培養(yǎng)基質推出 構件(5)包括底座和設于所述底座上的與所述播種隔板的所有網格腔均形狀匹配且一一對應的若干凸柱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蕨類植物育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直徑為3-6_。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蕨類植物育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流孔的直徑為2-3mm。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蕨類植物育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盆體為長方體狀,由底壁和四個盆體側壁組成,所述盆體的內腔的長度為163mm、寬度為153mm、高度為59mm ;所述蓋體為長方體狀,由頂壁和四個蓋體側壁組成,所述蓋體的內腔的長度為163_、寬度為153mm、高度為29mm ;所述底壁上均勻設有8個通孔;所述蓋體側壁上設有兩組對流孔,每個蓋體側壁上一組,兩組對流孔對稱設置,每組對流孔包括6個對流孔。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蕨類植物育苗裝置,其特征在于:每組對流孔中,I個對流孔位于中間,其周圍環(huán)繞另外5個對流孔。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蕨類植物育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種隔板為長方體狀,夕卜沿長度為161mm、外沿寬度為151mm,外沿高度為15mm,具有240個內徑為9X9mm的網格腔。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蕨類植物育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為長方體狀,外沿長度為180mm、外沿寬度為170mm、外沿高度為5mm ;所述底座上距離邊緣Ilmm以內的范圍內設有240個長方體狀凸柱體,每個凸柱體的外徑為8 X 8mm、高度為20mm,每兩個凸柱體外沿的垂直距離為2mm。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蕨類植物育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蕨類植物育苗裝置還包括用于放置所述育苗盆的托盤(I)。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蕨類植物育苗裝置。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裝置包括育苗盆、播種隔板和培養(yǎng)基質推出構件;所述育苗盆包括盆體(2)和與其匹配的蓋體(3);盆體由底壁和盆體側壁組成,底壁上設通孔;蓋體由頂壁和蓋體側壁組成,蓋體側壁上設對流孔;播種隔板(4)設于盆體內,由隔板側壁和設于隔板側壁內的網格側壁組成;培養(yǎng)基質推出構件(5)包括底座和設于底座上的與網格腔形狀匹配的凸柱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裝置可提高成苗及移栽效率,減少孢子體間交叉感染幾率,減少移栽過程配子體及孢子體受到的損傷,具有充分利用培養(yǎng)空間、保證孢子發(fā)育環(huán)境的穩(wěn)定性和播種移栽過程規(guī)范化、降低管理成本等優(yōu)點,適合蕨類種苗規(guī)范化和規(guī)?;a。
文檔編號A01G9/02GK203120554SQ2013200598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2月1日
發(fā)明者石雷, 李楊, 李 東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