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復層景觀草本植物群落的構建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復層景觀草本植物群落的構建方法,包括:配置三層草本植物,所述三層草本植物分別為:地被層、中層和上層;所述三層草本植物呈垂直分布,高度由低到高依次排列的順序為:地被層、中層和上層。本發(fā)明綜合考慮群落配置的多種因素,構建出一種全新的復層景觀草本植物群落,具有更強的雨水滯留和截留能力,尤其是草本植物的冠層截留量很大;同時具備更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景觀效果更好、優(yōu)美富于變化,能夠同等發(fā)揮綠化和美化、以及降低降雨帶來的城市內澇的功能,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和經濟價值。
【專利說明】一種復層景觀草本植物群落的構建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園林綠化及景觀構建【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復層景觀草本植物群落的構建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在國內的園林綠化中,一般采用單層植物構成的植物群落形成景觀。由于我國是大陸性氣候,夏季雨熱集中,很多城市發(fā)展過快,夏季降雨帶來的內澇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如何更好地利用雨水資源,利用綠地景觀吸納更多滯留雨水是城市綠地急需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0003]復層景觀草本植物群落,是合理采用多種不同高度的草本植物配置而成的,含有多個層次結構的草本植物配置方式。通過把不同高度和習性的草本植物按著它們各自的生態(tài)位配置,組成一種復層景觀草本植物群落,其滯留雨水能力強,生物多樣性豐富,具有良好的景觀效果,能同時發(fā)揮綠化和美化功能。
[0004]植被截留是植被生態(tài)水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土壤-植被-大氣系統(tǒng)水循環(huán)中一個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對土壤中水份的收支、地表徑流等都具有重要作用。草本植物的冠層截留量是植被截留中不容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影響到達地面土壤的水量,對減緩雨水直接沖擊地面,改變降水的侵蝕性危害、減緩地表徑流和有效利用降水均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大量的城市綠地中草本植物群落的對雨水的截留,能直接降低暴雨帶來的城市內澇。構建有效的復層景觀草本植物群落,在保持景觀效果的同時,可以提高綠地對降雨的截留能力,達到利用城市綠地有效降低降雨帶來的城市內澇的目的。
[0005]因此,若能綜合考慮群落配置的多種因素,構建出一種全新的復層景觀草本植物群落,具有更強的雨水滯留和截留能力,更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景觀效果更好,能夠同時發(fā)揮綠化和美化、以及降低降雨帶來的城市內澇的功能,勢必會有巨大的應用前景和經濟價值。
【發(fā)明內容】
[0006]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復層景觀草本植物群落的構建方法。
[0007]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的復層景觀草本植物群落的構建方法,包括:配置三層草本植物,所述三層草本植物分別為:地被層、中層和上層;所述三層草本植物呈垂直分布,高度由低到高依次排列的順序為:地被層、中層和上層。
[0008]其中,40cm及以下高度的草本植物構成地被層,40~80cm高度的草本植物構成中層,80cm及以上高度的草本植物構成上層。
[0009]其中,分別構成地被層、中層的草本植物至少有3種,構成上層的草本植物均至少有2種。即復層景觀草本植物群落中的草本植物至少有8種,分布在地被層、中層和上層。
[0010]本發(fā)明提供的復層景觀草本植物群落的構建方法,可以采用栽植建植或混播建植的方式建植復層景觀草本植物群落中的草本植物。
[0011]其中,栽植建植時三層草本植物總密度為25~35株/ m2,地被層、中層和上層植物種類比例為4:4:2~5:4:1
[0012]其中,混播建植時播種總密度為2.5~3g/ m2,生長第一年三層草本植物總密度為150~250株/m2,地被層、中層和上層植物種類比例為5:4:1~7:8:5。
[0013]本發(fā)明采用冠層截留前后重量差,比較了復層景觀結構的草本植物群落與常見地被類型(草坪和花壇)的截留性能。結果表明,景觀草本植物群落的垂直層數(shù)對冠層截留量影響顯著,隨著群落垂直層數(shù)從單層、2層到3層的雨水截留比較表明,群落垂直層數(shù)增加截留量和截留率也相應增大。具有3層群落結構的復層景觀草本植物群落,其冠層截留量比地被層的多1.09mm,截留率大15%以上。
[0014]在北京地區(qū)最大降雨期(7月),本發(fā)明構建的復層景觀草本植物群落,冠層最大截留量可達0.97mm,最大截留率25%。截留量顯著大于常見草坪和單花花壇,是高羊茅和早熟禾草坪、四季海棠和非洲鳳仙花壇的2~6倍。復層景觀草本植物群落不僅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景觀優(yōu)美富于變化,且相對于常見的地被植物和現(xiàn)有技術能更好的截留雨水,對阻緩徑流、提高水分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0015]本發(fā)明綜合考慮群落配置的多種因素,構建出一種全新的復層景觀草本植物群落,具有更強的雨水滯留和截留能力,尤其是草本植物的冠層截留量很大;同時具備更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景觀效果更好、優(yōu)美富于變化,能夠同等發(fā)揮綠化和美化、以及降低降雨帶來的城市內澇的功能,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和經濟價值。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實驗例1中,不同的垂直層數(shù)的景觀草本植物群落,冠層截留量、截留率的柱狀統(tǒng)計圖;其中a、b和c分別表示I層、2層和3層的截留率,A、B和C分別表示I層、2層和3層的截留量。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fā)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
[0018]本發(fā)明中未提及的操作均為本領域的常規(guī)操作。
[0019]本發(fā)明中所使用的物料均為可以從市場上購買得到的常規(guī)物料。
[0020]本發(fā)明,各實施例和實驗例中提到的I層指復層景觀草本植物群落中僅含有地被層植物、2層指復層景觀草本植物群落中含有地被層和中層植物,3層指復層景觀草本植物群落中含有地被層、中層和上層植物。
[0021]實施例1:構建不同層次草本植物群落及冠層截留性能比較
[0022]一、試驗材料
[0023]選用的植物包括:白頭翁、耬斗菜、鳶尾、春白菊、花蔥、宿根天人菊、菊花、萱草、松果菊和藍刺頭共10種,采用栽植的方式建植植物群落。
[0024]于2012年7月29日,根據選定的上述植物材料選擇生長健壯的成苗進行栽植,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設3個小區(qū),即3個重復。試驗地塊大小為1mX lm,各處理間隔40cm,以方便觀測和管理。[0025]栽植密度為I層植物群落19株/m2,2層植物群落25株/m2,3層植物群落28株/
m2o
[0026]處于地被層的植物株高為40cm以下,中株高為40~80cm,上層株高為80cm以上,各植物的高度以實測到的平均高度為準。具體試驗方案詳見表1。
[0027]表1:復層景觀草本植物群落的組成與設計
[0028]
【權利要求】
1.一種復層景觀草本植物群落的構建方法,包括:配置三層草本植物,所述三層草本植物分別為:地被層、中層和上層;所述三層草本植物呈垂直分布,高度由低到高依次排列的順序為:地被層、中層和上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層景觀草本植物群落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40cm及以下高度的草本植物構成地被層,40~80cm高度的草本植物構成中層,80cm及以上高度的草本植物構成上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復層景觀草本植物群落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別構成地被層、中層的草本植物至少有3種,構成上層的草本植物均至少有2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復層景觀草本植物群落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復層景觀草本植物群落中的草本植物至少有8種,分布在地被層、中層和上層。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意一項所述的復層景觀草本植物群落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栽植建植或混播建植的方式建植復層景觀草本植物群落中的草本植物。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復層景觀草本植物群落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栽植建植時三層草本植物總密度為25~35株/ m2,地被層、中層和上層植物種類比例為4:4:2 ~5:4:10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復層景觀草本植物群落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混播建植時播種總密度為2.5~3g/ m2,生長第一年三層草本植物總密度為150~250株/ m2,地被層、中層和上層植物種 類比例為5:4:1~7:8:5。
【文檔編號】A01G1/00GK103875416SQ201410108836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3月21日
【發(fā)明者】白偉嵐, 高亦珂, 方翠蓮, 劉晶晶, 李冰華 申請人:城市建設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