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植物種植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白花前胡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前胡為傘形科植物白花前胡的干燥根,冬季至次春莖葉枯萎或未抽花莖時采挖,除去須根,洗凈,曬干或低溫干燥。具有降氣化痰、散風清熱的功效,用于治療痰熱喘滿、咯痰黃稠、風熱咳嗽、痰多等癥。
前胡是市場緊缺藥,價格一直上漲,短期內很難擴大種植面積,因前胡籽種采收后其根部就會爛掉、死去。人工栽培白花前胡成為已成為產業(yè)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然選擇。然而,現有白花前胡的人工栽培技術不完善,出苗率低,產量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白花前胡的種植方法。該方法種植的白花前胡出苗率高,產量高。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白花前胡的種植方法,其具體步驟為:
A.催芽:將白花前胡種子進行催芽處理;
B.苗床處理:選擇海拔為500-2200米的土地,滅菌、殺蟲后放置15-20天,攤平,翻耕深度為12-15cm,做成寬為1-1.2m、高為3-5cm的畦,施基肥;
C.播種:于當年的10.5至次年的3.5將催芽處理過的種子撒于步驟B所得土地面上,蓋上厚度為3-5mm的土層進行育苗,保持土壤濕度為26-28%,出苗后施肥1-2次;
D.移栽:出苗后,待地上部分長至5-8cm高時移植到種植田中,行距為16-18cm,株距為7-9cm,并搭建遮陽網遮蔭;
E.田間管理:每隔14-15天除草1次,除草的同時進行松土,每隔1個月澆水、殺蟲1次,雨季排水、防澇,抽苔時對其進行摘除,移栽后分別于5.25-6.5、7.25-8.5各追施復合肥1次。
進一步,步驟A中催芽采用的是浸種催芽法。
進一步,浸種催芽法的具體步驟為,浸種前7-8天的晴天將白花前胡種子置于室外曬5-8h,浸種過程為:外種皮去除后,用流動的溫度為38-45℃水浸泡4-5h,再用質量分數為27-30%的咪鮮胺溶液稀釋2500-2800倍后的溶液中浸泡20-30min,再于濃度為0.15-0.18ppm的三十烷醇溶液中浸泡1-2h。
進一步,步驟B中,所述土地的土質為腐殖質土或沙質壤土。
進一步,步驟C中,催芽處理過的白花前胡種子按照密度為1.6-1.9kg/畝撒于步驟B所得苗床上。
進一步,步驟B所述基肥和步驟C所述施肥用的是堆肥、漚肥或廄肥,步驟B所述基肥的用量為1500-2000kg/畝,步驟C所述施肥的用量為8-10kg/畝。
進一步,步驟D所述遮陽網的透光率為30-35%。
進一步,步驟E所述復合肥由磷酸銨、硫酸鉀和過磷酸鈣按照1:3:2的質量比配比而成,用量為6-9kg/畝。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該方法種植的白花前胡出苗率高,產量高,品質好。出苗率可達81.33%,根長可達8.66cm,畝產量可達762kg。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案進行詳細描述,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理解,下列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而不應視為限定本發(fā)明的范圍。優(yōu)選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條件的實驗方法,通常按照常規(guī)條件。
實施例1
白花前胡的種植方法,其具體步驟為:
A.催芽:浸種前7-8天的晴天將白花前胡種子置于室外曬5h,浸種過程為:外種皮去除后,用流動的溫度為45℃水浸泡5h,再用質量分數為30%的咪鮮胺溶液稀釋2500倍后的溶液中浸泡20min,再于濃度為0.15的三十烷醇溶液中浸泡1h);
B.苗床處理:選擇海拔為500-2200米的土地(土質為腐殖質土),滅菌、殺蟲后放置15天,攤平,翻耕深度為15cm,做成寬為1m、高為5cm的畦,施堆肥,用量為1500kg/畝;
C.播種:于當年的10.5將催芽處理過的種子按照密度1.6kg/畝撒于步驟B所得土地面上,蓋上厚度為5mm的土層進行育苗,保持土壤濕度為26%,出苗后施堆肥1次,用量為10kg/畝;
D.移栽:出苗后,待地上部分長至5cm高時移植到種植田中,行距為16cm,株距為9cm,并搭建遮陽網(透光率為35%)遮蔭;
E.田間管理:每隔15天除草1次,除草的同時進行松土,每隔1個月澆水、殺蟲1次,雨季排水、防澇,抽苔時對其進行摘除,移栽后分別于5.25、7.25各追施復合肥(由磷酸銨、硫酸鉀和過磷酸鈣按照1:3:2的質量比配比而成,用量為6kg/畝)1次。
出苗率為82%,于10-11月莖葉枯黃時采收,取根,平均根長度為8.7cm,畝產量為763kg。
實施例2
白花前胡的種植方法,其具體步驟為:
A.催芽:浸種前7-8天的晴天將白花前胡種子置于室外曬8h,浸種過程為:外種皮去除后,用流動的溫度為38℃水浸泡4h,再用質量分數為27%的咪鮮胺溶液稀釋2800倍后的溶液中浸泡20min,再于濃度為0.18ppm的三十烷醇溶液中浸泡2h);
B.苗床處理:選擇海拔為500-2200米的土地(土質為沙質壤土),滅菌、殺蟲后放置20天,攤平,翻耕深度為12cm,做成寬為1.2m、高為3cm的畦,施漚肥,用量為2000kg/畝;
C.播種:于當年的3.5將催芽處理過的種子按照密度1.9kg/畝撒于步驟B所得土地面上,蓋上厚度為3mm的土層進行育苗,保持土壤濕度為28%,出苗后施漚肥2次,用量為8kg/畝;
D.移栽:出苗后,待地上部分長至8cm高時移植到種植田中,行距為18cm,株距為7cm,并搭建遮陽網(透光率為30%)遮蔭;
E.田間管理:每隔14天除草1次,除草的同時進行松土,每隔1個月澆水、殺蟲1次,雨季排水、防澇,抽苔時對其進行摘除,移栽后分別于6.5、8.5各追施復合肥(由磷酸銨、硫酸鉀和過磷酸鈣按照1:3:2的質量比配比而成,用量為9kg/畝)1次。
出苗率為80%,于10-11月莖葉枯黃時采收,取根,平均根長度為8.8cm,畝產量為757kg。
實施例3
白花前胡的種植方法,其具體步驟為:
A.催芽:浸種前7-8天的晴天將白花前胡種子置于室外曬6h,浸種過程為:外種皮去除后,用流動的溫度為42℃水浸泡4.5h,再用質量分數為28%的咪鮮胺溶液稀釋2600倍后的溶液中浸泡25min,再于濃度為0.16ppm的三十烷醇溶液中浸泡1.5h);
B.苗床處理:選擇海拔為500-2200米的土地(土質為腐殖質土),滅菌、殺蟲后放置16天,攤平,翻耕深度為13cm,做成寬為1.1m、高為4cm的畦,施廄肥,用量為16000kg/畝);
C.播種:于當年的10.5至次年的3.5將催芽處理過的種子按照密度1.8kg/畝撒于步驟B所得土地面上,蓋上厚度為4mm的土層進行育苗,保持土壤濕度為27%,出苗后施肥廄肥1次,用量為9kg/畝;
D.移栽:出苗后,待地上部分長至7m高時移植到種植田中,行距為17cm,株距為8cm,并搭建遮陽網(透光率為32%)遮蔭;
E.田間管理:每隔14天除草1次,除草的同時進行松土,每隔1個月澆水、殺蟲1次,雨季排水、防澇,抽苔時對其進行摘除,移栽后分別于5.8、8.1各追施復合肥(由磷酸銨、硫酸鉀和過磷酸鈣按照1:3:2的質量比配比而成,用量為8.4kg/畝)1次。
出苗率為82%,于10-11月莖葉枯黃時采收,取根,平均根長度為8.7cm,畝產量為766kg。
對比例1
白花前胡的種植方法,其具體步驟為:
A.苗床處理:選擇海拔為500-2200米的土地(土質為腐殖質土),滅菌、殺蟲后放置16天,攤平,翻耕深度為14cm,做成寬為1.2m、高為5cm的畦,施基肥(堆肥、漚肥或廄肥,用量為1900kg/畝);
B.播種:于當年的12.8將白花前胡種子按照密度1.8kg/畝撒于步驟B所得土地面上,蓋上厚度為3mm的土層進行育苗,保持土壤濕度為26%,出苗后施堆肥1次,用量為8kg/畝;
C.移栽:出苗后,待地上部分長至7cm高時移植到種植田中,行距為16cm,株距為9cm,并搭建遮陽網(透光率為35%)遮蔭;
D.田間管理:每隔14天除草1次,除草的同時進行松土,每隔1個月澆水、殺蟲1次,雨季排水、防澇,抽苔時對其進行摘除,移栽后分別于6.3、8.31各追施復合肥(由磷酸銨、硫酸鉀和過磷酸鈣按照1:3:2的質量比配比而成,用量為7.2kg/畝)1次。
出苗率為57%,于10-11月莖葉枯黃時采收,取根,平均根長度為8.6cm,畝產量為613kg。
對比例2
白花前胡的種植方法,其具體步驟為:
A.催芽:浸種前7-8天的晴天將白花前胡種子置于室外曬7h,浸種過程為:外種皮去除后,用流動的溫度為42℃水浸泡4h,再用質量分數為27%的咪鮮胺溶液稀釋2700倍后的溶液中浸泡21min,再于濃度為0.17ppm的三十烷醇溶液中浸泡1h);
B.苗床處理:選擇海拔為500-2200米的土地(土質為腐殖質土),滅菌、殺蟲后放置18天,攤平,翻耕深度為12cm,做成寬為1m、高為4cm的畦,施廄肥,用量為1800kg/畝;
C.播種:于當年的1.15將催芽處理過的種子按照密度1.7kg/畝撒于步驟B所得土地面上,蓋上厚度為5mm的土層進行育苗,保持土壤濕度為24%,出苗后施漚肥1次,用量為9kg/畝;
D.移栽:出苗后,待地上部分長至6cm高時移植到種植田中,行距為16cm,株距為8cm,并搭建遮陽網(透光率為33%)遮蔭;
E.田間管理:每隔14天除草1次,除草的同時進行松土,每隔1個月澆水、殺蟲1次,雨季排水、防澇,抽苔時對其進行摘除,移栽后分別于6.2、8.4各追施復合肥(由磷酸銨、硫酸鉀和過磷酸鈣按照1:3:2的質量比配比而成,用量為6kg/畝)1次。
出苗率為78%,于10-11月莖葉枯黃時采收,取根,平均根長度為8.5cm,畝產量為729kg。
對比例3
以公開號為CN104604486A的發(fā)明專利申請實施例1所述方式進行白花前胡的種植,具體為:
A、種子處理:霜降后,把成熟的白花前胡種蓬采集來,曬干、擦打,再過篩,風凈作種,所采的種子要充分成熟。
B、整地:播種前,用10%草甘磷每畝0.5kg,除去雜草,深翻一遍基本整平。
C、基肥:以園地的肥沃情況,每畝施有機復合肥20kg,作為基肥。
D、播種期白花前胡的最佳適宜播種期較長,以當年的12月到第二年的3月上旬最佳。種子采收后,撒播或條播,播后覆土以不見種子為度,稍加鎮(zhèn)壓,澆水。苗出土后40即可移栽,按行株距30cm×25cm開穴栽植。
E、施肥:白花前胡整個生長過程一般施肥3次,第一次在5月底、6月初,施含硫復合肥5kg;第二次在立秋前后,每畝施10kg;第三次在白露前后,每畝施5-10kg;總的原則是前控后促。
F、除草:草害是白花前胡栽培中的最大障礙因子,結合園地管理,做好除草工作,可以使用二甲戊靈芽前除草。
G、抗旱:白花前胡雖耐旱,但干旱嚴重影響產量,灌溉方便的園地,要進行適當的澆水,一般3-4次,關鍵在8月到10月份。在秋末要做好越冬防寒保溫工作,確保安全越冬。
H、除雄:在白花前胡栽培過程中,當雄株開始抽苔時需肥較大,要及時拔去雄株,其根莖不能作為商品,以促進雌株生長。留種地除外。
I、病蟲害防治:白花前胡蟲害很少,只有在苗期做好蚜蟲防治即可。
G、采收與加工:白花前胡的最適宜采收期在冬至后至第二年萌芽前,此時采收產量折干率最高,品質最佳。提前采收不但影響產量,而且更影響品質。用兩齒鋤挖,不可用板鋤,將挖起的白花前胡剪除莖葉留根。及時曬干,邊曬邊除須根。篩除泥土、雜物即可出售。
出苗率為65%,于10-11月莖葉枯黃時采收,取根,平均根長度為8.5cm,畝產量為648kg。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