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領域,特別涉及雨水儲蓄利用一體化綠地結構。
背景技術:
城市也稱為城市聚落, 是以非農業(yè)產業(yè)和非農業(yè)人口集聚形成的較大居民點,人口較稠密的地區(qū)成為城市,一般包括了住宅、工業(yè)區(qū)和商業(yè)區(qū)并具備行政管轄功能。城市在建設過程中不透水面積不斷擴大,降雨時雨水匯聚到市政排水管內排放。當城市遭遇強降雨時,大量雨水匯聚到市政排水管內,一旦排水不暢,就會出現(xiàn)城市內澇。
授權公告號為CN105804198A的中國專利《雨水儲蓄與利用一體化的綠地結構》公開了一種雨水儲蓄與利用一體化的綠地結構,包括從上往下依次設置的植被層、種植土壤層和儲水層,其中:種植土壤層和儲水層之間設有隔離層,綠地結構內設有雨水滲排設施;所述的雨水滲排設施包括從上往下貫穿綠地結構的礫石緩沖區(qū)以及設置于礫石緩沖區(qū)內部的排水管,其中:排水管上部為溢流區(qū),溢流區(qū)套設有防護罩。
但是上述雨水儲蓄與利用一體化的綠地結構存在以下缺點:儲水層存儲的雨水通過毛細管虹吸作用為植被供水時,當儲水層內的水位低于隔離層后,水分在礫石緩沖區(qū)的通過毛細現(xiàn)象為種植土壤層內的植被供水,但是對種植土壤層中植物供水不均勻,容易導致種植土壤層遠離礫石緩沖區(qū)的植物供水不足,影響植物的生長。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雨水儲蓄利用一體化綠地結構,具有對植物供水均勻充足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xiàn)的:一種雨水儲蓄利用一體化綠地結構,由上到下依次包括植被種植層、人工填料層、多個均勻設置的導水管、設置于所述儲水管內的保水劑、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間形成儲水腔,所述導水管貫穿所述第一隔板后上端位于所述人工填料層且下端位于所述儲水腔內,所述導水管兩端設有透水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遇到降雨時,雨水首先進入到植被種植層中,向下滲透到進入到人工填料層內,在從導水管上端的透水管進入,被保水劑快速吸收,當保水劑吸水達到飽和后,水分繼續(xù)向下滲透,進入到儲水腔內被儲蓄。當降雨停止后,由于雨水儲蓄利用一體化綠地結構表面的蒸發(fā)作用,植被種植層和人工填料層內的水分降低,保水劑開始釋放水分,水分在滲透作用下透過透水孔后進入到人工填料和植被種植層內,為植物提供水分。導水管的下端位于儲水腔內,使導水管內的保水劑能不斷從儲水腔內吸收水分。使導水管能源源不斷地將水分擴散到人工填料層和植被種植層內為植物供水,重復利用雨水資源,兼具雨水儲蓄和利用的功能,達到了為植物供水均勻充足、重復利用雨水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人工填料層由上到下依次包括無砂混凝土層、頁巖層、礫石層。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降雨過程中,城市地區(qū)會形成城市徑流,城市徑流是城市化造成的雨水的地表徑流,這種徑流是許多城市化地區(qū)水污染的主要來源,在人工填料層中設置一層無砂混凝土,無砂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的主要不同之處在于沒有細骨料,只用粗骨料,孔隙大,具有優(yōu)異的透水性,能對城市徑流中懸浮物和顆粒污染物具有較好的截留過濾作用,降低城市徑流污染的效果。
城市徑流中的污染物一旦流入河流,容易造成河流污染和富營養(yǎng)化。其中磷常被作為水體富營養(yǎng)化的主要誘導因素之一,水體的富營養(yǎng)化,頁巖是一種沉積巖,選用頁巖作為人工填料層,對吸附雨水中的磷,降低進入到儲水腔內的雨水的含磷量。礫石層能對雨水進行再次過濾,截留雨水中的懸浮物和顆粒物。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雨水儲蓄利用一體化綠地結構還包括豎直設置的蓄水井,所述儲水腔連通于所述蓄水井。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遭遇強降水時,儲水腔內的雨水能進入到蓄水井內進行儲存。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蓄水井還設有連通于所述蓄水井的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高度等于或低于所述人工填料層高度。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持續(xù)降水時,由于溢流口的高度等于或低于人工填料層高度,雨水儲蓄利用一體化綠化結構內蓄積雨水的水位不會高于人工填料層,使得植被種植層上的植物不會被積蓄的雨水淹沒。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蓄水井上端設有井口和用于啟閉所述井口的井蓋。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打開井蓋后,可以從蓄水井的井口處用工具取處蓄水井內儲存的雨水,重復利用雨水資源。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雨水儲蓄利用一體化綠化結構還包括水泵、連用于所述水泵用于從所述蓄水井內抽水的輸水管。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遭遇強降水時,可以打開井蓋后,通過水泵將蓄水井內的雨水抽出。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蓄水井的底壁低于所述儲水腔底壁。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雨水從儲水腔內流入到蓄水井內。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蓄水井內設置有不銹鋼篩網,所述不銹鋼篩網高度等于所述第二隔板高度。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從蓄水井內取水時,不銹鋼篩網能對雨水進行過濾,避免抽取的雨水中含有固體雜質。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均為混凝土板,所述儲水腔內設置多根上端連接于所述第一隔板且下端連接于所述第二隔板的支撐柱。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間通過支撐柱進行連接,形成儲水腔。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設有保水劑的導水管將儲水腔內的水分不斷為人工填料層和植被種植層供水,供水均勻充足,其次,采用設置連用于儲水腔的蓄水井,能取出儲蓄的雨水重復利用,達到了植物供水均勻充足、儲蓄利用雨水一體化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部位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水泵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
圖中:1、植被種植層;2、人工填料層;21、無砂混凝土層;22、頁巖層;23、礫石層;3、導水管;31、保水劑;32、透水孔;4、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6、儲水腔;61、支撐柱;7、蓄水井;71、井口;72、井蓋;73、溢流口;74、不銹鋼篩網;8、水泵;9、輸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jù)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chuàng)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雨水儲蓄利用一體化綠地結構,如圖1所示,由上到下依次包括植被種植層1、人工填料層2、多個豎直設置的導水管3、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植被種植層1由上到下包括三層,上層為一層無砂混凝土,中層為一層草炭土,下層是一層壤土。在草炭土和壤土中種植植物,上層的無砂混凝土設有多個通孔,供植物向上生長。
如圖1到圖2所示,人工填料層2由上到下包括三層,依次為無砂混凝土層21、頁巖層22、礫石層23。頁巖層22為將頁巖研磨層粉末后鋪設在礫石層23制得。導水管3均勻分布雨水儲蓄利用一體化綠地結構內,導水管3內設置有保水劑31,導水管3側壁上設有透水孔32,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之間形成儲水腔6,導水管3上端位于礫石層23內并且下端位于儲水腔6內。導水管3貫穿第一隔板4,向導水管3和第一隔板4之間的間隙內填充混凝土,通過混凝土作為粘接材料將導水管3固定在第一隔板4上。
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均為由混凝土制作而成的混凝土板,儲水腔6內設置有多根支撐柱61,第一隔板4下端面和第二隔板5上端面設有凹槽,支撐柱61兩端分別嵌設在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上的凹槽內。如圖1和圖3所示,雨水儲蓄利用一體化綠地結構還包括豎直設置的蓄水井7,蓄水井7上端設有井口71和井蓋72,蓄水井7外部設置有一個水泵8和連通在水泵8上的輸水管9。蓄水井7側壁上設置有溢流口73,溢流口73高度等于或者低于人工填料層2上端面的高度,如圖1所示,蓄水井7內壁還設有不銹鋼篩網74,蓄水井7內壁設有沿徑向插接在蓄水井7內壁上的多個定位螺栓,不銹鋼篩網74通過鐵絲固定在定位螺栓上。不銹鋼篩網74的高度等于第一隔板4的高度。
當遭遇降水時,雨水首先進入到植被種植層1,由植被種植層1向下滲透進入人工填料層2,再通過導水管3進入到儲水腔6內,由儲水腔6流到蓄水井7內進行儲存。當降雨結束后,儲水腔6內的水分能通過導水管3和保水劑31不斷擴散到人工填料層2和植被種植層1內,為植被種植層1上的植物供水。打開蓄水井7的井蓋72后,將水管放入到蓄水井7內,通過水泵8將蓄水井7內的雨水抽出,可以再次利用。當遇到干旱的季節(jié)時,可以打開井蓋72將水倒入到蓄水井7內,為植被種植層1上的植物進行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