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釣魚用品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全智能釣魚器。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的釣魚都是采用釣魚竿,釣魚者拿著釣魚竿釣魚,人在釣魚時得全神貫注地看著水里的浮子,時間長了容易產(chǎn)生疲勞,釣魚本來就是一項放松的事情,當釣魚者產(chǎn)生疲勞時,真是適得其反,而且每次都只是釣上一條小魚,因為傳統(tǒng)的幾種釣法,都是在河邊,湖邊,海邊上釣,而恰恰水淺的地方幾乎全部都是小魚,本產(chǎn)品可以搭配各種竿釣,可以遠釣,近釣,深釣,淺釣,最神奇的是可以過濾篩選大小魚,只要調節(jié)探頭的感應靈敏度就可以對什么樣尺寸的小魚不起感應,從而真正達到了保護生態(tài)平衡,杜絕絕殺小魚,提倡捉大留小?,F(xiàn)在釣魚者往往喜歡一個人照看多個釣魚竿,一個人有時候就忙不過來,顯得捉襟見肘,不利于人們的休閑享受。初學者釣魚時,往往由于時候掌握得不夠到位,導致空勞無獲,以致于失去了對釣魚的興趣,本產(chǎn)品只要有魚靠近百發(fā)百中,上魚之后自動報警提示。如今我國國情衛(wèi)生安全,食品安全,環(huán)境安全都是另國人頭痛的事情,所以很多人都選擇吃野生魚,因為有養(yǎng)魚池里放催生激素,豬肉放瘦肉精,飯店里放地溝油等等的存在,導致國人更加喜歡自己烹飪野生魚,但是釣不到大魚也是釣友們特別苦惱的問題?,F(xiàn)中國大約有9千萬之多的釣魚愛好者都是喜歡這一項放松方式,既能得到一份原汁原味的野生美餐又能得到身心放松,但由于傳統(tǒng)釣法釣大魚幾率太小的缺陷,從而不能滿足人們的生活所需,傳統(tǒng)釣魚沒有一定的技術和好的工具很難得到收獲,本產(chǎn)品只要啟動永無空網(wǎng),操作簡單,將產(chǎn)品扔到水里即啟動,提出水面既關閉,為了改善人們的生活樂趣,培養(yǎng)人們的釣魚愛好,需要一款多功能方便的釣魚工具。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全智能捕魚器,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全智能捕魚器,包括魚桿和魚線,魚桿和魚線相連接,魚線下部與捕魚裝置相連接,捕魚裝置包括殼蓋和外殼,外殼上設有一圈拋針孔槽,殼蓋上設有一圈卡槽,外殼內設有一圈固定卡,固定卡與殼蓋上的一圈卡槽相對應,使殼蓋與外殼固定在一起,固定卡固定于每二個拋針孔槽的中間位置,固定卡上固定一圈彈力皮筋,外殼內部中間位置設有拋針卡,拋針卡的下部設有齒輪桿,拋針卡的下部設有防水密封板,齒輪桿上設有彈簧,彈簧固定于拋針卡與防水密封板之間,彈簧的外圈設有一圈彈性密封圈,齒輪桿通過齒輪與電機相連接,電機與電路板相連接,探頭與電路板相連接,led燈與電路板相連接,電路板與電池相連接,電池下部設有防水密封板,防水密封板下部的中間位置設有探頭,探頭可以進行調節(jié),當探到符合自己設定大小的魚的時候,篩選小魚,將小魚過濾掉,對小魚不起感應,對于大魚才將拋針彈出,使整個產(chǎn)品設計更加地合理,探頭的外一圈設有魚食盒,拋針的后部設有皮筋槽和卡洞,卡洞與拋針卡上的卡子相對應,拋針與魚網(wǎng)相連接,拋針的材料為磁性材料,外殼上設有一圈魚網(wǎng)固定卡槽,魚網(wǎng)固定卡槽,魚網(wǎng)固定圈上設有一圈魚網(wǎng)固定卡,魚網(wǎng)固定卡與魚網(wǎng)固定卡槽相對應,外殼上還設有充電插頭孔,充電插頭孔與電池相連接,可以通過外接電源線進行充電。
優(yōu)選地:為了使拋針能夠更好地固定于外殼內,拋針孔槽的后部連接設有跑道,跑道的中間設有凹槽用于讓彈力皮筋將拋針彈出。
優(yōu)選地:為了使產(chǎn)品能更好地起到誘魚效果,外殼內設led燈,led燈與電路板相連接。優(yōu)選地:為了更加方便捕魚,在魚食盒的下部設有一圈魚餌固定卡,用于固定蚯蚓或其它魚類喜歡吃的食物。
上述的工作方法,包括:當探頭(15)探測到有魚接近符合自己設定大小的魚的時候,使電機(16)開始工作,電機(16)帶動齒輪桿(12)向下運動,從而拋針(9)在彈力皮筋的彈力作用下彈出,從而將所要捕獲的魚給捕獲到。
本發(fā)明具有以下優(yōu)點:
1.設計新穎,生產(chǎn)成本低,適于全面推廣和應用。
2.捕魚方便快捷,體積尺寸小巧,輕松自如而且效果更好,方便人們使用。
3.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平衡,為了小魚繼續(xù)繁殖,捉大留小是設計理念的核心。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全智能捕魚器拿掉殼蓋時的俯視圖。
圖2為本發(fā)明全智能捕魚器的殼蓋仰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全智能捕魚器的俯視圖。
圖4為本發(fā)明全智能捕魚器的拋針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全智能捕魚器裝上拋針時的結構圖。
圖6為本發(fā)明全智能捕魚器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全智能捕魚器的主視圖。
圖8為本發(fā)明全智能捕魚器捕魚時的狀態(tài)圖。
圖9為本發(fā)明全智能捕魚器拿掉殼蓋裝上跑道狀態(tài)時的俯視圖。
圖10為本發(fā)明全智能捕魚器的底部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發(fā)明全智能捕魚器未裝魚網(wǎng)固定圈時的主視圖。
圖12為本發(fā)明全智能捕魚器的跑道為圈形時的示意圖。
圖13為本發(fā)明全智能捕魚器的跑道為方形時的示意圖。
圖14為本發(fā)明全智能捕魚器底部夾有蚯蚓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15為本發(fā)明全智能捕魚器的魚網(wǎng)固定圈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2、3、4、5、6、7、8、9、10、11、12、13、14、15所示。
全智能捕魚器,包括魚桿和魚線和魚漂,魚桿和魚線相連接,魚漂和魚線相連接,魚線下部與捕魚裝置相連接,捕魚裝置包括殼蓋和外殼,外殼上設有一圈拋針孔槽1,殼蓋6上設有一圈卡槽5,外殼內設有一圈固定卡3,固定卡3與殼蓋6上的一圈卡槽5相對應,使殼蓋6與外殼固定在一起,固定卡3固定于每二個拋針孔槽的中間位置,固定卡上固定一圈彈力皮筋2,外殼內部中間位置設有拋針卡4,拋針卡4的下部設有齒輪桿12,拋針卡4的下部設有防水密封板,齒輪桿12上設有彈簧10,彈簧10固定于拋針卡4與防水密封板之間,彈簧10的外圈設有一圈彈性密封圈11,齒輪桿12通過齒輪與電機16相連接,電機16與電路板17相連接,led燈13與電路板17相連接,電路板17與電池18相連接,電池18下部設有防水密封板,防水密封板下部的中間位置設有探頭15,探頭15可以進行調節(jié),led燈13和魚食盒14起到引誘魚接近,當探頭15探測到有魚接近符合自己設定大小的魚的時候,使電機16開始工作,電機16帶動齒輪桿12向下運動,從而拋針9在彈力皮筋的彈力作用下彈出,從而將所要捕獲的魚給捕獲到,使整個產(chǎn)品設計更加地合理,探頭15的外一圈設有魚食盒14,拋針9的后部設有皮筋槽24和卡洞23,卡洞23與拋針卡4上的卡子相對應,拋針9與魚網(wǎng)相連接,拋針9的材料為磁性材料,外殼上設有一圈魚網(wǎng)固定卡槽21,魚網(wǎng)固定圈20上設有一圈魚網(wǎng)固定卡22,魚網(wǎng)固定卡22與魚網(wǎng)固定卡槽21相對應,外殼上還設有充電插頭孔,充電插頭孔與電池18相連接,當將產(chǎn)品放在水中時,充電插頭孔上的插針與水接觸,開始啟動設備,當離開水面時,關閉設備。
實施例2
如圖1、2、3、4、5、6、7、8、9、10、11、12、13、14、15所示。
全智能捕魚器,包括魚桿和魚線,魚桿和魚線相連接,魚線下部與捕魚裝置相連接,捕魚裝置包括殼蓋和外殼,外殼上設有一圈拋針孔槽1,殼蓋6上設有一圈卡槽5,外殼內設有一圈固定卡3,固定卡3與殼蓋6上的一圈卡槽5相對應,使殼蓋6與外殼固定在一起,固定卡3固定于每二個拋針孔槽的中間位置,固定卡上固定一圈彈力皮筋2,外殼內部中間位置設有拋針卡4,拋針卡4的下部設有齒輪桿12,拋針卡4的下部設有防水密封板,齒輪桿12上設有彈簧10,彈簧10固定于拋針卡4與防水密封板之間,彈簧10的外圈設有一圈彈性密封圈11,齒輪桿12通過齒輪與電機16相連接,電機16與電路板17相連接,電路板17與電池18相連接,電池18下部設有防水密封板,防水密封板下部的中間位置設有探頭15,探頭15可以進行調節(jié),當探測到符合自己設定大小的魚的時候,使電機16開始工作,電機16帶動齒輪桿12向下運動,從而拋針9在彈力皮筋的彈力作用下彈出,從而將所要捕獲的魚給捕獲到,使整個產(chǎn)品設計更加地合理,探頭15的外一圈設有魚食盒14,拋針9的后部設有皮筋槽24和卡洞23,卡洞23與拋針卡4上的卡子相對應,拋針9與魚網(wǎng)相連接,拋針9的材料為磁性材料,外殼上設有一圈魚網(wǎng)固定卡槽21,魚網(wǎng)固定圈20上設有一圈魚網(wǎng)固定卡22,魚網(wǎng)固定卡22與魚網(wǎng)固定卡槽21相對應,為了使拋針能夠更好地固定于外殼內,拋針孔槽的后部連接設有跑道,跑道的中間設有凹槽用于讓彈力皮筋將拋針彈出,為了使晚上能更好地誘魚,外殼內設led燈13,led燈13與電路板17相連接,為了更加方便捕魚,在魚食盒14的下部設有一圈魚餌固定卡19,用于固定蚯蚓或其它魚類喜歡吃的食物。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所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