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淺海灘涂采蟶車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由于螠蟶營養(yǎng)價值高,經濟效益好,我國南方各省已經大面積普及螠蟶人工養(yǎng)殖。但利用人工采捕多在退潮后,此時由于螠蟶潛伏在灘涂的深度大約為體長的5倍~6倍,最深可以達到40厘米。造成了蟶子起捕多憑借工人經驗,其缺點在于勞動強度大,生產率低。據測算,按每天6小時工作量計算,每個熟練工人每天只能捕80斤。蟶穴居且深度不一人工采捕遺漏率高,收獲率大約只為70%。且由于同時采捕后還需人工清洗,進一步增加了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鑒于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淺海灘涂采蟶車及其工作方法,不僅結構設計合理,而且高效便捷。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淺海灘涂采蟶車,包括車架,所述車架的前部設置有控制臺,所述車架的后部設置有采蟶斗,所述車架的中部設置有升降臺,所述升降臺上設置有吸管,所述吸管的入口朝向車架底部,所述吸管的出口朝向采蟶斗,所述吸管上設置有抽吸泵,所述車架的下方設置有前底盤與后底盤,所述前底盤與后底盤之間經前后轉向連桿與鉸鏈相連接,所述前后轉向連桿與鉸鏈設置在前底盤與后底盤的中軸線上,所述前后轉向連桿與鉸鏈的旁側設置有連接前底盤與后底盤并控制轉向的轉向液壓缸。
優(yōu)選的,所述采蟶斗在遠離吸管的出口的端部設置有若干漏水孔,若干所述漏水孔橫縱間隔布置。
優(yōu)選的,所述吸管的入口處設置有濾泥網。
優(yōu)選的,所述抽吸泵采用隔膜泵。
優(yōu)選的,所述升降臺與用以驅動其上下升降的升降液壓缸相連接,所述升降臺上設置有用以檢測水位的紅外傳感器。
優(yōu)選的,所述升降臺與用以驅動其上下升降的鏈輪鏈條組件相連接,所述升降臺上設置有用以檢測水位的紅外傳感器。
優(yōu)選的,所述前底盤的中部設置有發(fā)動機,所述發(fā)動機經離合器變速箱連接至分動器,所述分動器分別經傳動軸聯(lián)接至前車橋與后車橋,所述前車橋設置在前底盤上,所述后車橋設置在后底盤上。
優(yōu)選的,所述車架在前底盤的兩側對稱設置有兩個前行走輪,所述車架在后底盤的兩側對稱設置有兩個后行走輪,所述前行走輪采用雙排設置的輪胎,所述后行走輪采用單排設置的輪胎;所述輪胎的胎面上周向布置有兩圈間隔設置的凸起,兩圈間隔設置的所述凸起相互交叉布置,每個所述凸起均呈l字形,每個所述凸起均傾斜設置,每個所述凸起的彎折部均朝內設置。
優(yōu)選的,所述前底盤與后底盤上均設置有板簧懸架。
一種淺海灘涂采蟶車的工作方法,包括上述任意一項所述的淺海灘涂采蟶車,包含以下步驟:操作控制臺,控制轉向液壓缸伸縮,完成轉向,再控制升降臺至預定高度,抽吸泵工作,將海底涂泥連同蟶類抽至采蟶斗內。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fā)明結構設計簡單、緊湊、合理,依水位地形變化調整升降臺與吸管高度,做到適應各種地形的采捕,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整體構造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采蟶斗的構造示意圖。
圖中:1-車架,2-控制臺,3-采蟶斗,301-漏水孔,4-升降臺,5-吸管,6-抽吸泵,7-前底盤,8-后底盤,9-前后轉向連桿,10-鉸鏈,11-轉向液壓缸,12-濾泥網,13-發(fā)動機,14-分動器,15-輪胎,1501-凸起,16-板簧懸架。
具體實施方式
為讓本發(fā)明的上述特征和優(yōu)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如圖1~2所示,一種淺海灘涂采蟶車,包括車架1,所述車架1的前部設置有控制臺2,所述車架1的后部設置有采蟶斗3,所述車架1的中部設置有升降臺4,所述升降臺4上設置有吸管5,所述吸管5的入口朝向車架1底部,所述吸管5的出口朝向采蟶斗3,所述吸管5上設置有抽吸泵6,所述車架1的下方設置有前底盤7與后底盤8,所述前底盤7與后底盤8之間經前后轉向連桿9與鉸鏈10相連接,所述前后轉向連桿9的一端與后底盤8相鉸接,所述前后轉向連桿9的另一端與鉸鏈10相鉸接,所述鉸鏈10固定設置在前底盤7上,所述前后轉向連桿9與鉸鏈10設置在前底盤7與后底盤8的中軸線上,所述前后轉向連桿9與鉸鏈10的旁側設置有連接前底盤7與后底盤8并控制轉向的轉向液壓缸11;通過控制轉向液壓缸11的伸縮,使得前底盤7經前后轉向連桿9繞著鉸鏈10相對后底盤8擺動,前后轉向連桿9控制前底盤7或后底盤8的擺動范圍,能夠輕易實現(xiàn)前行走輪轉向,使車體在灘涂地里靈活性增強,具有很好的轉向反饋,操控精確,在灘涂地移動迅速,轉向靈敏,且普及率較高,同時對于灘涂特別泥濘的特殊地況要求具有力量大,功率足、轉向力大等特點。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采蟶斗3在遠離吸管5的出口的端部設置有若干漏水孔301,若干所述漏水孔301橫縱間隔布置;安排工人將采蟶斗3內抽上的泥水混合物疏導至漏水孔301,由于漏水孔301比蟶類海產品要小,蟶類海產品只能留采蟶斗3內,而灘涂泥被水清洗后順著采蟶斗3流出,達到采蟶清洗的目的。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吸管5的入口處設置有濾泥網12,濾泥網12可有效避免石塊等雜質被吸入。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抽吸泵6采用隔膜泵。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升降臺4與用以驅動其上下升降的升降液壓缸相連接,所述升降臺4上設置有用以檢測水位的紅外傳感器。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升降臺4與用以驅動其上下升降的鏈輪鏈條組件相連接,所述升降臺4上設置有用以檢測水位的紅外傳感器。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前底盤7的中部設置有發(fā)動機13,所述發(fā)動機13經離合器變速箱連接至分動器14,所述分動器14分別經傳動軸聯(lián)接至前車橋與后車橋,所述前車橋設置在前底盤7上,所述后車橋設置在后底盤8上;相對于前輪驅動容易轉向不足,后輪驅動則是容易轉向過度,四輪驅動輔之以液壓助力則可以避免這上兩種現(xiàn)象,可使前底盤7與后底盤8的轉向時盡量中性,從而提高了過彎的能力,同時四輪驅動的兩大優(yōu)勢第一是提高了灘涂通過性,如果在灘涂地前行走輪或后行走輪打滑的話,其余輪子還可以繼續(xù)去驅動車輛行駛,第二提高了作業(yè)時的主動安全性,從而實現(xiàn)了灘涂地段、不論漲潮落潮均有良好的通過性。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車架1在前底盤7的兩側對稱設置有兩個前行走輪,所述車架1在后底盤8的兩側對稱設置有兩個后行走輪,所述前行走輪采用雙排設置的輪胎15,所述后行走輪采用單排設置的輪胎15;所述輪胎15的胎面上周向布置有兩圈間隔設置的凸起1501,兩圈間隔設置的所述凸起1501相互交叉布置,每個所述凸起1501均呈l字形,每個所述凸起1501均傾斜設置,每個所述凸起1501的彎折部均朝內設置,有效避免打滑,提高安全性。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前底盤7與后底盤8上均設置有板簧懸架16。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一種淺海灘涂采蟶車的工作方法,包括上述任意一項所述的淺海灘涂采蟶車,包含以下步驟:操作控制臺2,控制轉向液壓缸11伸縮,完成轉向,再控制升降臺4至預定高度,抽吸泵6工作,將海底涂泥連同蟶類抽至采蟶斗3內。
本發(fā)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發(fā)明的啟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淺海灘涂采蟶車及其工作方法。凡依本發(fā)明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fā)明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