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淺潛水濱海鹽土地區(qū)暗管排鹽技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地下暗管排水技術,特別是一種淺潛水濱海鹽土地區(qū)暗管排鹽技術。
濱海地區(qū)的陸地基礎大多是海灘淤泥堆積而成,土壤粘緊,通透性差。特別是天津濱海地區(qū)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春多風少雨、干燥;夏季高溫、高濕、雨水集中;其土壤為濱海鹽土1米土體平均含鹽量4.73%,最高達7%以上;土質粘重,地下水埋藏淺(0.5~1.0米),礦化度高(70~108g/L),其成陸過程又是由海河裹攜的大量泥沙受海洋潮汐的頂托絮凝作用,在近海沉積為鹽漬游泥,出水成陸后逐步形成軟基礎濱海灘涂。由于地下水埋藏淺、礦化度高、氣候干燥,致使土壤水分大量蒸發(fā),地下水不斷沿毛細管上升,鹽分在地表大量積累,因此惡劣的氣候和土壤條件給該類地區(qū)的綠化建設帶大巨大困難。為此數(shù)十年來,人們對鹽堿地改良和開發(fā)進行了大量的探索與研究,如采用客土方法抬高地面,墊土的前1~2年客土層尚可生長堿蓬、地膚、馬絆草、蘆葦?shù)塞}生草等植物,到3~5年上述植物則逐漸消失,五年內(nèi)1米的客土體含鹽量從原來的0.4~0.7%上升至1.6~2.7%;而攻克綠化難關,首先要把園林植物主要根系分布層的土壤含鹽量控制在0.3%以下,PH值控制在8.3以下。試驗證明,淺潛水和高礦化度地區(qū)既使是客土,也會在短期內(nèi)重新被鹽漬污染轉變?yōu)榇紊}土,因此,排除地下水,遏止次生鹽化是治理的首要任務。在改造鹽堿地的經(jīng)驗中,垂直排水、水平排水都有成功的技術和方法,研究這些經(jīng)驗進行綜合比較后認為采用垂直排水需打豎井,設置泵站,建排水管網(wǎng),不僅投資高,而且運行管理費用大,同時豎井會影響園林景觀。而水平明溝排水,不適合城市采用,其占地多,清淤,運行管理繁瑣。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淺潛水濱海鹽土地區(qū)暗管排鹽技術,它是采用水平暗管排水的技術治理鹽堿地,本項技術提供的暗管埋設深度可有效防止土壤的生鹽漬化和防止在淺潛水淤泥質地區(qū)施工的滑坡和塌方,該技術運行管理方便且不影響園林景觀。
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淺潛水濱海鹽土地區(qū)暗管排鹽技術,是由水平暗管的淺埋深度、地下水平暗管排水管路、地下(或地面)構筑提排瀉水管路構成;其中地下水平暗管埋設在離地表面0.6~1.5米處的堿渣土淋墊層內(nèi),在堿渣土淋層上回填種植土至地表面。地下水平暗管排水管路由地下水平暗管中的主排鹽管和集水管組成,主排鹽管和集水管線級數(shù)采用二緩,以正交網(wǎng)格型或斜交人字型鋪設,集水管縱向鋪設長度為100米,坡降1~3/1000;集水管之間的間距為6~10米,地下或地面構筑提排瀉水管路由檢查井、集水井構成,其檢查井和集水井的設置方向與集水管的設置方向一致,檢查井的井距為20~30米,集水井的井距為80~100米。
地下水平暗管的排水管路未端可與市政排水管網(wǎng)相連接,也可與地下或地面構筑提排瀉水管路中的集水井連接,且在集水井處設置提排裝置。
其提排裝置可采用風力提排或電力提排裝置。
所述集水管與主排鹽管可選用波紋塑料管或水泥滲管。
所述的堿渣土淋層是由海灣泥、堿渣、粉煤灰的混合土制成。
采用本發(fā)明設計的淺潛水濱海鹽土地區(qū)暗管排鹽技術,可提高暗管埋深高度,集水管的布設有效吸附地表面水和地下滲水,并可防止客土產(chǎn)生次生鹽,使1米土體鹽含量穩(wěn)定在0.3%以下,選用海灣泥,堿渣和粉煤灰制成的混合土可防止濱海鹽土地區(qū)的地下鹽份返升地表。
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如下先在規(guī)定的綠化帶地區(qū)按二級級數(shù)鋪設型式中正交網(wǎng)格型挖深地下至1.5米,在挖深坑道內(nèi)墊放由海灣泥。堿渣和粉煤灰的混合土制成的堿渣土淋層,在堿渣土淋層上鋪設如
圖1所示的二級級數(shù)正交網(wǎng)格型連接的、采用波紋塑料管制做的主排鹽管1和集水管2,并使集水管2縱向鋪設長度為100米、坡降為1/1000,各集水管2之間的間距為10米,各集水管2的管頭兩端分別與主排鹽管1連通,如圖3所示,在鋪設好的集水管2和主排鹽管1上再鋪墊堿渣土淋層0.3米厚,然后在堿渣土淋層上回填種植客土1米。延集水管2的設置方向開始構筑地下提排瀉水管路,在集水管2上方設置檢查井并使井距為20米,其間距為100米的集水井設置在各主排鹽管1的端點處并使主排鹽管1與集水井連通。同時將經(jīng)過市政排水管網(wǎng)的主排鹽管1與市政排水管網(wǎng)井連通,而不經(jīng)過市政排水管網(wǎng)的主排鹽管處的集水井加裝風力提排裝置,經(jīng)風力提排裝置排出的水通過排水管道送入市政排水管網(wǎng)一并排出。
地下水平暗管排水管路中的二級級數(shù)鋪設型式也可用斜交人字型(如圖2所示),來連接主排鹽管1和集水管2,同時主排鹽管1和集水管2選用水泥滲管。地下構筑提排瀉水管路中的集水井處還可利用電力提排裝置來完成提排瀉水工作。
權利要求
1.一種淺潛水濱海鹽土地區(qū)暗管排鹽技術,其特征在于該技術是由水平暗管的淺埋深度、地下水平暗管排水管路和地下(或地面)構筑提排瀉水管路構成;其中地下水平暗管埋設在離地表面0.6~1.5米處的堿渣土淋墊層內(nèi),在堿渣土淋層上回填種植土至地表面;地下水平暗管排水管路由地下水平暗管中主排鹽管和集水管組成,主排鹽管和集水管線級數(shù)采用二級,以正交網(wǎng)格型或斜交人字型鋪設,集水管縱向鋪設長度為100米,坡降1~3/1000;集水管之間的間距為6~10米;地下或地面構筑提排瀉水管路由檢查井、集水井構成,其檢查井和集水井的設置方向與集水管的設置方向一致,檢查井的井距為20~30米,集水井的井距為80~100米。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淺潛水濱海鹽土地區(qū)暗管排鹽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水平暗管的排水管路未端可與市政排水管網(wǎng)相連接,也可與地下或地面構筑提排瀉水管路中的集水井連接且在集水井處設置提排裝置。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淺潛水濱海鹽土地區(qū)暗管排鹽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其提排裝置可采用風力提排或電力提排裝置。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淺潛水濱海鹽土地區(qū)暗管排鹽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與主排鹽管可選用波紋塑料管或水泥滲管。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淺潛水濱海鹽土地區(qū)暗管排鹽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堿渣土淋層是由海灣泥、堿渣、粉煤灰的混合土制成。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地下暗管排水技術,特別是一種淺潛水濱海鹽土地區(qū)暗管排鹽技術。該技術是由水平暗管的淺埋深度、地下水平暗管排水管路、地下(或地面)構筑提排瀉水管路構成;地下水平暗管埋深在離地表0.6—1.5米處,地下水平暗管排水中的主排鹽管和集水管采用二級正交網(wǎng)格或斜交人字型鋪設,地下或地面構筑提排瀉水管路由檢查井和集水構成。該技術可有效治理鹽堿地、防止土壤的生鹽漬化和淺潛水游泥質地區(qū)施工小滑坡和塌方。
文檔編號A01B77/00GK1251735SQ9912384
公開日2000年5月3日 申請日期1999年11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1999年11月12日
發(fā)明者張萬鈞, 郭育文, 王斗天, 楊永利, 王樹生 申請人:天津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總公司園林綠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