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直鏈淀粉含量微控基因gbssii分子標記及應用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稻米直鏈淀粉含量微控基因GBSSII的分子標記GBSSII-m,以水稻作為物種,所述分子標記引物選自下列引物對,其中的核苷酸序列為5′→3′,GBSSII-m正向:TGTCAGTCGCTGTCCTCGTA,反向:GATCTCATCCCATGCTAAGTTACT。本發(fā)明還同時公開了上述分子標記GBSSII-m的用途,用于水稻稻米直鏈淀粉含量鑒定和/或其后代輔助選擇育種。當篩選日本晴和特青的后代時,選擇后代中帶型與日本晴帶型一致的單株用于育種。
【專利說明】稻米直鏈淀粉含量微控基因GBSSI I分子標記及應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農業(yè)生物技術工程,特別涉及與稻米直鏈淀粉含量調控基因GBSSII有關的分子標記GBSSI1-m及其獲得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術】
[0002]高產、優(yōu)質一直是水稻育種長期追求的目標。經過長期的努力,尤其是雜交稻技術的利用,我國在水稻生產上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但是由于過去一直把如何解決人們的溫飽問題放在第一位,故而水稻育種工作的重點大部分集中于水稻高產新品種的培育,從而導致優(yōu)質稻米的育種嚴重滯后,特別是一些高產的雜交稻品質普遍偏差。
[0003]導致稻米品質改良進展較慢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稻米品質遺傳的復雜性和傳統(tǒng)育種手段的局限性。稻米的品質性狀包括外觀品質、加工品質、蒸煮品質、營養(yǎng)品質和食味品質等諸多方面,而稻米蒸煮品質是評價稻米品質的最重要指標。蒸煮品質是指稻米在蒸煮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特性,主要由直鏈淀粉含量(Amylose Content, AC)、膠稠度(GelConsistency, GC)、糊化溫度(Gelatinization Temperature, GT)三個理化指標來評價,其中AC是影響稻米品質最主要的理化指標。育種學家和遺傳學家做了大量的工作以探尋稻米AC的遺傳學基礎,然而不同實驗室的結果有著較大的差別。早期的研究表明稻米AC是由一個主效基因控制,并受到其他微效QTL的調控[1,2]。隨后的研究發(fā)現(xiàn)Waxy (Wx)對于稻米AC的多少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可能就是控制AC的主效基因[3-5]。除在第6染體上檢測到I個主效QTL外,不同研究檢測到的微效QTL數(shù)目及位置很不一致。例如,Tan等在第1、2染色體上檢測到了 兩個微效QTLs [6] ,He等在第5染色體檢測到了一個微效QTL[6],Aluko等在第3和8染色體上分別檢測到了微效QTLs[7]。黃祖六等研究發(fā)現(xiàn)除了第6染色體的Wx基因位點外,在第3染色體也檢測到一個控制稻米AC的主效QTL ;另外5個微效QTLs分別位于第4、4、6、9、11染色體的不同座位上[8]。其他實驗室在第4、6、7染色體也檢測到了控制AC的QTLs [9]。吳長明等在第6染色體上并沒有發(fā)現(xiàn)與AC有關的QTL位點,只是在第I,7,8,9,12染色體上發(fā)現(xiàn)5個QTL位點[10]。
[0004]導致稻米品質改良進展較慢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在傳統(tǒng)育種手段的局限性。傳統(tǒng)育種方法主要是對有利目標性狀進行定向選擇和固定,培育出優(yōu)良新品種,這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不可預測性[11]。并且,個體選擇的方法是對符合育種目標的農藝性狀進行直接選擇,即選擇的是個體表現(xiàn)型而不是基因型。由于基因間存在一因多效、多因一效、調控基因以及修飾基因等的作用,個體的表現(xiàn)型與基因型往往存在較大差異,因而通過田間表型性狀進行個體選擇的準確性較差。分子標記輔助選擇(Marker-gssisted Selection, MAS)技術給水稻育種提供了新的途徑,與傳統(tǒng)育種技術相結合可大大提聞育種效率,縮短育種周期。MAS的核心是把常規(guī)育種中的表型選擇轉化為基因型選擇,它直接反映了 DNA的序列差異,不受基因表達的影響,結果可靠性強,并且不受植物的生長發(fā)育階段及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12]。
[0005]上文中涉及的參考文獻如下:[0006]1.Bollich C.ff., BD.1nheritance of amylose in two hybrid populations ofrice.Cereal Chem.1973,50,631_636(Bollich C.ff., BD.直鏈淀粉含量的在兩個雜交群體的遺傳,谷物化學? 1973.50:631-636);
[0007]2.McKenzie K.R., JN.Genetic analysis of amylose content, alkalispreading score, and grain dimensions in rice.Crop Sc1.1983, 23, 306-311(McKenzie K.R.,JN.水稻直鏈淀粉含量、堿消值和籽粒形態(tài)的遺傳分析.作物科學?1983,23:306-311);
[0008]3.Sano Y.Differential regulation of waxy gene expression in riceendosperm.Theor.App1.Genet.1984, 68, 467-473 (Sano Y.水稻胚乳臘質基因表達的差異調控?理論和應用遺傳? 1984,68:467-473);
[0009]4.Kumar 1.K., G S.Juliano, B 0.Genetic analysis of waxy locusin rice(Oryza sat iva L.).Theor.Appl.Genet.1987, 73,481-488 (Kumar
1.K.,G S.Juliano, B 0.水稻胚乳蠟質基因位點的遺傳分析.理論和應用遺傳? 1987,73:481-488);
[0010]5.Kumar 1.K., GS.1nheritance of amylose content in rice(Oryza sativa L.).Euphytical988,38,261-269 (Kumar 1.K.,GS.水稻直鏈淀粉含量的遺傳.歐洲植物學? 1988,38:261-269);
[0011]6.Tan Y.F., Li J.X., Yu S.B., et al.The three important traits for cookingand eating quality of rice grains are controlled by a single locus in an eliterice hybrid, Shanyou63.Theor.Appl.Genet.1999, 99, 642-648 (Tan Y.F., Li J.X., Yu
S.B.,等.優(yōu)異雜交稻汕優(yōu)63`稻米蒸煮食味品質的三個重要指標受單位點控制.理論和應用遺傳? 1999,99:642-648);
[0012]7.Aluko G.,Martinez C., Tohme J., et al.QTL mapping of grain qualitytraits from the interspecific cross Oryza sativa x 0.glaberrima.Theor.Appl.Genet.2004, 109, 630-639 (Aluko G., Martinez C., Tohme J.,等.稻米桿粒性狀在亞洲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種間雜交群體中的QTL定位.理論和應用遺傳.2004, 109:630-639);
[0013]8.黃祖六,和譚學林,Tragoonrung S.,et al.稻米直鏈淀粉含量基因座位的分子標記定位?作物學報2000,26,777-782 ;
[0014]9.Lanceras J.C., Huang Z.L., Naivikul 0., et al.Mapping of genesfor cooking and eating qualities in Thai jasmine rice (KDML105).DNARes.2000, 7, 93-101 (Lanceras J.C., Huang Z.L., Naivikul 0?,等?泰國香米蒸煮食味品質的基因作圖.DNA研究.2000,7:93-101);
[0015]10.吳長明,孫傳清,陳亮,等.水稻直鏈淀粉含量與秈粳分化度的QTL及其相互關系研究.中國農業(yè)大學學報2000,5,6-11 ;
[0016]11.黎志康.我國水稻分子育種計劃的策略.分子植物育種2005,3,603-608 ;
[0017]12.馮建成.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技術在水稻育種上的應用.中國農學通報2006,22,43-47。
【發(fā)明內容】
[0018]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與稻米淀粉合成基因GBSSII有關的分子標記及其開發(fā)方法,本發(fā)明所得的分子標記GBSSI1-m為稻米直鏈淀粉含量微控基因GBSSII的基因標記,能用于稻米直鏈淀粉含量的輔助選擇育種。
[0019]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與稻米直鏈淀粉含量微控基因GBSSII的分子標記GBSSI1-m,以水稻作為物種,該分子標記引物選自下列引物對,其中的核苷酸序列為5' —3',
[0020]GBSSI1-m 正向:TGTCAGTCGCTGTCCTCGTA
[0021]反向:GATCTCATCCCATGCTAAGTTACT。
[0022]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上述分子標記的開發(fā)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23]I)、以粳稻品種日本晴作為低直鏈淀粉含量基因供體親本與作為高直鏈淀粉的特青進行雜交、回交和自交,從而獲得作為后代的稻米低直鏈淀粉含量的單株;
[0024]2)、用 CTAB (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銨,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法提取水稻親本幼苗及后代幼苗的基因組DNA ;
[0025]3)、采用Indel (插入/缺失片段,insertion/deletions)分子標記方法進行稻米低直鏈淀粉含量基因標記的篩選;
[0026]4)、開發(fā)出一個Indel分子標記GBSSI1-m。
[0027]與稻米低直鏈淀粉含量有關的分子標記GBSSI1-m,具體是用下述方法得到的:
[0028]I)、根據(jù) 基因GBSSII的核苷酸序列,設計、發(fā)展Indel分子標記,用于檢測低直鏈淀粉含量日本晴和高直鏈淀粉含量特青的多態(tài)性;通過測序以進一步確定引物GBSSI1-m區(qū)間的序列在低直鏈淀粉含量的日本晴和高直鏈淀粉含量的特青之間的差異;通過雜交、回交和自交結合標記輔助選擇,獲得特青背景的低直鏈淀粉含量的水稻新種質;
[0029]2)、用CTAB法提取水稻親本幼苗及后代幼苗基因組DNA ;
[0030]3)、采用Indel分子標記方法進行稻米低直鏈淀粉含量的基因標記篩選低直鏈淀粉含量的水稻新種質;
[0031]4)、鑒定出一個Indel分子標記GBSSI1-m,經多態(tài)性檢測,發(fā)現(xiàn)其與稻米直鏈淀粉
含量相關聯(lián)。
[0032]本發(fā)明還同時提供了上述分子標記GBSSI1-m的用途,用于水稻稻米直鏈淀粉含量鑒定和/或其后代輔助選擇育種。
[0033]作為本發(fā)明的分子標記GBSSI1-m的用途的改進:當篩選日本晴和特青的后代時,選擇后代中帶型與日本晴帶型一致的單株用于育種改良。
[0034]采用Indel分子標記GBSSI1-m進行稻米直鏈淀粉含量篩選的方法具體是:
[0035](I)、Indel標記在高、低稻米直鏈淀粉含量品種日本晴和特青間的DNA多態(tài)性分析:
[0036]根據(jù)基因GBSSII的核苷酸序列,設計、發(fā)展Indel分子標記GBSSI1-m,用于檢測低直鏈淀粉含量的日本晴和高直鏈淀粉含量的特青之間的多態(tài)性。引物委托上海申能博彩公司合成,在PTC-225PCR儀上進行PCR擴增,PCR反應體系為:20ng/ul水稻基因組DNAlul, 10XPCRBuffer2.0ul, 25mM MgCl22.0ul, 2mM dNTP2.0ul, IOuM 引物 2.0ul, 5U/ulTaq DNA聚合酶0.2ul,ddH2010.8ul,總體系20ul。反應程序:95°C變性5分鐘;94°C變性I分鐘,55°C退火I分鐘,72°C延伸I分鐘,40個循環(huán);72°C補齊10分鐘;產物檢測:在含有0.5% UgAil EB的4.0%的瓊脂糖凝膠電泳,紫外燈下觀察并照相記錄結果。[0037](2) ,Indel標記GBSSI1-m的序列區(qū)間在低、高稻米直鏈淀粉含量品種日本晴和特青間的基因組序列差異:[0038]根據(jù)獲得的Indel分子標記GBSSI1-m,用于PCR擴增低直鏈淀粉含量品種日本晴和高直鏈淀粉含量品種特青的基因組序列,PCR擴增產物委托上海英駿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進行測序分析。PCR擴增參照上述(I)進行,PCR產物的回收選用北京百泰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開發(fā)的PCR產物回收試劑盒(離心柱型,目錄號:DP1403)。[0039](3)、利用Indel標記GBSSI1-m開展低直鏈淀粉含量的輔助選擇育種[0040]低直鏈淀粉含量的基因供體親本日本晴,與高直鏈淀粉含量的秈稻品種特青進行雜交,通過回交、自交結合標記輔助選擇,將日本晴的低直鏈淀粉含量基因GBSSII導入到高直鏈淀粉含量的特青中,選擇分離群體中帶型與日本晴帶型一致的單株用于育種改良,獲得了若干份特青背景的帶日本晴GBSSII基因的材料;收獲這些植株上所結的種子,檢測其直鏈淀粉含量,發(fā)現(xiàn)其直鏈淀粉含量顯著降低。[0041]直鏈淀粉含量高是稻米品質低劣的最主要因素。本發(fā)明采用分子生物學方法以低直鏈淀粉含量的日本晴為材料,發(fā)展和篩選新的、而且穩(wěn)定的能降低稻米直鏈淀粉含量的分子標記及其方法,用于優(yōu)質稻米的輔助選擇育種;由于研究所用的材料能有效降低一般稻米的直鏈淀粉含量,其對我國稻米品質的改善具有普遍性。[0042]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稻米淀粉合成相關基因GBSSII的Indel標記GBSSI1-m。利用這種方法,不僅克服了常規(guī)育種方法所需時間周期長等缺點,可以有目標地將日本晴的低直鏈淀粉含量基因GBSSII在實驗室內選擇獲得并有目的地進行多個優(yōu)質的聚合,從而培育出具有優(yōu)質的水稻新品種。在本發(fā)明中,當所得植株經檢測出現(xiàn)日本晴的條帶時,我們判定其屬于低直鏈淀粉含量的水稻;當所得植株經檢測出現(xiàn)特青的條帶,我們判定其屬于高直鏈淀粉含量的水稻;當所得植株經檢測同時出現(xiàn)特青+日本晴的條帶時,我們判定其可能屬于高直鏈淀粉含量的水稻。[0043]因此,本發(fā)明結果在水稻優(yōu)質育種實踐中具有重要意義。其優(yōu)點具體歸納如下:[0044](1)本發(fā)明的能調控稻米直鏈淀粉含量的分子標記,是在通過低直鏈淀粉含量的粳稻日本晴與高直鏈淀粉含量的秈稻特青的雜交、回交和自交中篩選獲得的,能顯著降低稻米直鏈淀粉含量,而且穩(wěn)定存在,可用于優(yōu)質稻米的輔助選擇育種。[0045](2)本發(fā)明依據(jù)的是稻米淀粉合成基因GBSSII的核苷酸序列發(fā)展而獲得的Indel分子標記GBSSI1-m,極大提高了輔助選擇的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4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0047]圖1是Indel標記GBSSI1-m在低直鏈淀粉含量的粳稻日本晴、高直鏈淀粉含量的秈稻特青以及Fl的電泳譜帶圖;[0048]圖2是引物GBSSI1-m的PCR擴增產物在日本晴和特青間的序列差異;[0049]圖3是Indel標記GBSSI1-m鑒定獲得的8份低直鏈淀粉含量日本晴和特青的后代的電泳譜帶圖;[0050]圖4是標記GBSSI1-m輔助選育的8份材料的直鏈淀粉含量;[0051]對上述圖1~4中符號分別作如下說明:
[0052]I代表:低直鏈淀粉含量的粳稻日本晴;
[0053]2代表:高直鏈淀粉含量的秈稻特青;
[0054]3代表:日本晴/特青的Fl植株;
[0055]4,5,6,7,8,9,10, 11均代表:日本晴和特青的后代,經Indel標記GBSSI1-m的篩
選后獲得。
【具體實施方式】
[0056]實施例1、用Indel標記GBSSI1-m鑒定低直鏈淀粉含量的粳稻日本晴和高直鏈淀粉含量的秈稻特青的多態(tài)性
[0057]具體做法是:從中國水稻研究所種質資源庫中選取水稻材料日本晴和特青,用日本晴和特青雜交獲得其Fl,利用引物GBSSI1-m鑒定其多態(tài)性(圖1)。
[0058]一、提取 DNA
[0059]I)、配制DNA提取緩沖液:
[0060]按順序依次加I 體積的 DNA提取溶液(0.35M sorbitol ;0.1M Tris, pH8.2; 0.005MEDTA ;其余為水),1 體積的核裂解液(0.2M Tris, pH7.5;0.05M EDTA;2M NaCl ;0.055MCTAB ;其余為水)和0.4`體積的5% (質量濃度)sarkosyl溶液(即十二酰-N-甲基甘氨酸鈉的水溶液);最后加入亞硫酸氫鈉,配制成DNA提取緩沖液;亞硫酸氫鈉在DNA提取緩沖液中的終濃度為0.02M。
[0061]上述DNA提取溶液的制備方法為:在0.35mol的sorbitol (山梨糖醇)、0.1mol的Tris (三羥甲基氨基甲烷,pH8.2),0.005mol的EDTA (乙二胺四乙酸)中加水定容至1L。
[0062]上述核裂解液的制備方法為:在0.2mol的Tris (三羥甲基氨基甲烷,pH7.5)、
0.05mol的EDTA (乙二胺四乙酸)、2mol的NaCl (氯化鈉)、0.055mol的CTAB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中加水定容至1L。
[0063]2)、對上述日本晴、特青、Fl的水稻葉片分別進行如下處理:
[0064]①、稱取0.1g的水稻葉片用液氮研磨成粉狀,然后加入700 ill的上述步驟I)配制的DNA提取緩沖液,65°C水浴40分鐘。再加700 U I的氯仿:異戊醇(24:1的體積比),并混勻。10,OOOrpm離心5分鐘,將上清液轉移到新的離心管中。
[0065]②、在上述步驟①離心后所得的上清液中加2/3~I倍體積預冷(至4°C)的異丙醇,輕輕混勻至DNA沉淀。13,OOOrpm離心8分鐘,倒出上清液。
[0066]③、再用70% (體積濃度)的已醇200 U I洗滌上述步驟②所得的DNA沉淀物。
[0067]④、將上述洗滌后的DNA晾干并溶于100 U I TE緩沖液或純水中。
[0068]⑤、紫外分光光度法檢測上述步驟④所得的DNA樣品的濃度,0.7%的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DNA的完整性。完整合適的DNA用于PCR擴增,不完整的DNA則重新提取,直至獲得完整的DNA。
[0069]二、PCR 擴增
[0070]I)、反應體系:
[0071]水稻基因組DNA20ng/ulIul,10XPCR Buffer2.0ul,25mM MgCl22.0ul,2mMdNTP2.0ul,IOuM 引物各 1.0ul,5U/ul Taq DNA 聚合酶 0.2ul, ddH2010.8ul,總體系 20ul。[0072]所述引物為:GBSSI1-m正向:TGTCAGTCGCTGTCCTCGTA
[0073]反向:GATCTCATCCCATGCTAAGTTACT ;
[0074]2)、反應程序:
[0075]95°C變性5分鐘;94°C變性I分鐘,55°C退火I分鐘,72°C延伸I分鐘,40個循環(huán);72°C補齊10分鐘。
[0076]三、電泳檢測
[0077]取擴增產物20ul,用4.0%的瓊脂糖凝膠(含有0.5% ug/ul EB)電泳,紫外燈下觀察并照相記錄結果。如圖1所示。
[0078]在圖1中,日本晴為IOlbp的條帶,特青為95bp的條帶,“F1”為101bp+95bp的條帶。
[0079]根據(jù)圖1,我們能得出下述結論:Indel分子標記GBSSI1-m能夠檢測特青和日本晴之間的多態(tài)性,且日本晴的PCR擴增產物片段要大于特青,由此表明GBSSI1-m能用于特青和日本晴之間的分子檢測及其后代的標記輔助選擇。
[0080]實施例2、用Indel分子標記GBSSI1-m鑒定低直鏈淀粉含量的粳稻日本晴和高直鏈淀粉含量的秈稻特青的序列差異
[0081]具體做法是:應用Indel分子標記GBSSI1-m對日本晴和特青的基因組DNA進行PCR擴增,擴增產物委托上海英駿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進行測序,比較其序列的差異(圖2)。
[0082]一、提取 DNA
[0083]I )、配制DNA提取緩沖液:
[0084]同實施例1。
[0085]2)、對上述日本晴和特青的水稻葉片分別進行如下處理:
[0086]同實施例1。
[0087]3) PCR 擴增
[0088]同實施例1。
[0089]4 ) PCR產物的回收
[0090]PCR產物的回收選用北京百泰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開發(fā)的PCR產物回收試劑盒(離心柱型,目錄號:DP1403),參照產品說明要求進行,回收的PCR產物委托上海英駿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進行測序。
[0091]根據(jù)圖2,我們能得出以下結論:日本晴和特青的GBSSI1-m擴增產物存在6bp的堿基差異(如圖2中的下劃線所示),這是我們能夠使用Indel分子標記GBSSI1-m檢測出其多態(tài)性的原因所在,也是我們能用于其后代標記輔助選擇的遺傳基礎。
[0092]實施例3、利用Indel標記GBSSI1-m開展低直鏈淀粉含量的輔助選擇育種
[0093]具體做法是:低直鏈淀粉含量的基因供體親本日本晴,與高直鏈淀粉含量的秈稻品種特青進行雜交、回交和自交,對所得后代結合分子標記GBSSI1-m的輔助選擇,選擇分離群體中帶型與日本晴帶型一致的單株用于育種改良。
[0094]一、提取 DNA
[0095]I)、配制DNA提取緩沖液:
[0096]同實施例1。
[0097]2)、對上述日 本晴、特青、所得后代的水稻葉片分別進行如下處理:[0098]同實施例1。
[0099]二、Indel 標記檢測
[0100]I)、PCR 擴增
[0101]同實施例1。
[0102]2)、電泳檢測
[0103]同實施例1。
[0104]三、Indel分子標記GBSSI1-m開展低直鏈淀粉含量的輔助選擇育種
[0105]低直鏈淀粉含量的基因供體粳稻品種日本晴與高直鏈淀粉含量的普通秈稻品種特青進行雜交、回交和自交,結合分子標記GBSSI1-m的輔助選擇,選擇分離群體中帶型與日本晴帶型一致的單株進一步用于育種改良(圖3),淘汰帶型與高直鏈淀粉含量特青的帶型一致和雜合帶型(同時具有日本晴和特青帶型)的個體,育種材料的稻米直鏈淀粉含量采用國家標準(GB/T15683-2008)進行檢測。分析表明,所選擇的帶日本晴帶型的8個單株均比輪回親本特青明顯降低(圖4)。該實驗結果表明:Indel標記GBSSI1-m可以用于稻米直鏈淀粉含量的輔助選擇育種。
[0106]備注說明:
[0107]圖3和圖4中的“4~11”均為日本晴和特青依次進行雜交、回交和自交獲得的,且是選擇了 “帶型與日本晴 帶型一致”的單株。
[0108]對比例1、利用Indel標記GBSSI1-m判別稻米直鏈淀粉含量
[0109]具體做法是:將實施例3的步驟三中被淘汰的帶型與高直鏈淀粉含量特青的帶型一致和雜合帶型(同時具有日本晴和特青帶型)的個體繼續(xù)進行種植,通過對其后代稻米籽粒直鏈淀粉含量的測定,進一步分析分子標記GBSSI1-m輔助選擇的可靠性。
[0110]一、提取 DNA
[0111]I)、配制DNA提取緩沖液:
[0112]同實施例1。
[0113]2)、對上述水稻葉片分別進行如下處理:
[0114]同實施例1。
[0115]二、Indel 標記檢測
[0116]I)、PCR 擴增
[0117]同實施例1。
[0118]2)、電泳檢測
[0119]同實施例1。
[0120]三、Indel標記GBSSI1-m判別稻米直鏈淀粉含量
[0121]隨機選擇了在實施例3的步驟三中被淘汰4個帶型與特青一致的單株繼續(xù)種植,經Indel分子標記GBSSI1-m檢測,其后代均表現(xiàn)與特青一致的帶型,分別收獲這些單株籽粒并測定其直鏈淀粉含量。另外,隨機選擇其中I個雜合帶型(同時具有日本晴和特青帶型)的個體用于繼續(xù)種植,在其后代中隨機選取12個單株,Indel分子標記GBSSI1-m檢測表明,該12個單株中有3個單株表現(xiàn)特青帶型,6個單株表現(xiàn)雜合帶型,3個表現(xiàn)日本晴帶型,符合1:2:1的分離關系;待植株成熟后,分別收獲這些單株并測定其籽粒的直鏈淀粉含量。表I是這16個單株(株系)的稻米籽粒的直鏈淀粉含量,4個與特青帶型一致的單株均表現(xiàn)與特青類似的高直鏈淀粉含量;而在帶型雜合的12個后代單株中,有9個單株表現(xiàn)類似與特青的高直鏈淀粉含量(其中,3個單株的帶型表現(xiàn)特青帶型,6個單株的帶型表現(xiàn)雜合帶型);3個呈日本晴帶型的單株,其直鏈淀粉含量顯著低于特青。該實驗結果表明=Indel分子標記GBSSI1-m可以用于判別稻米直鏈淀粉含量。
[0122]表1.稻米直鏈淀粉含量及其對應的基因型
【權利要求】
1.稻米直鏈淀粉含量微控基因GBSSII的分子標記GBSSI1-m,以水稻作為物種,其特征是:所述分子標記引物選自下列引物對,其中的核苷酸序列為5' —3', GBSSI1-m 正向:TGTCAGTCGCTGTCCTCGTA
反向:GATCTCATCCCATGCTAAGTTACT。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標記GBSSI1-m的開發(fā)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1)、以粳稻品種日本晴作為低直鏈淀粉含量基因供體親本與作為高直鏈淀粉含量的秈稻特青進行雜交、回交和自交,從而獲得作為后代的稻米低直鏈淀粉含量的單株; 2)、用CTAB法提取水稻親本幼苗及后代幼苗的基因組DNA; 3)、采用Indel分子標記方法進行水稻稻米低直鏈淀粉含量分子標記的篩選; 4)、鑒定出一個Indel分子標記GBSSI1-m。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子標記GBSSI1-m的用途,其特征是:用于水稻稻米直鏈淀粉含量鑒定和/或其后代輔助選擇育種。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分子標記GBSSI1-m的用途,其特征是:當篩選日本晴和特青的后代時,選擇后代中帶型與日本晴帶型一致的單株用于育種。
【文檔編號】C12N15/11GK103602675SQ201310586095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1月19日
【發(fā)明者】曾大力, 錢前, 李家洋, 田志喜, 楊窯龍, 張光恒, 郭龍彪, 高振宇, 朱麗, 胡江, 董國軍, 胡興民, 顏美仙 申請人:中國水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