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果糖吸收阻礙劑、組合物、食品、果糖吸收阻礙物質(zhì)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果糖吸收阻礙劑,含有桉屬提取物的組合物、食品,對果糖吸收阻礙有效的物質(zhì),高血脂癥和脂肪肝的預防或治療劑,以及用于內(nèi)臟脂肪蓄積抑制或改善的制劑。
背景技術:
體內(nèi)脂肪過剩蓄積導致肥胖,脂肪在體內(nèi)蓄積的原因之一是糖類(碳水化合物)過量攝取。一般來說,飲食物中含有的糖類攝入體內(nèi),通過消化酶消化分解主要形成單糖,通過腸道在體內(nèi)吸收。單糖在脂肪細胞中轉化為脂肪形成脂肪組織。
單糖的一種是葡萄糖,消化吸收后通過糖代謝系統(tǒng)的酶進行代謝。其中在磷酸果糖激酶的階段可以通過代謝調(diào)節(jié)抑制向脂肪的轉化。但是同樣作為單糖的果糖,由于代謝途徑與葡萄糖不同,代謝中不受代謝調(diào)節(jié)的影響,容易在肝臟中轉化成脂肪,引起肥胖亢進。
肝臟中生成的脂肪可以轉化成超低密度脂蛋白(VLDL)等并排放至血清中,但當肝臟中脂蛋白的產(chǎn)生能力供應不上時脂肪在肝臟中蓄積,結果導致脂肪肝向肝硬化發(fā)展。另外VLDL分泌增加時,會引起高血脂癥或高膽固醇血癥。另外由于糖類的過量攝取導致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胰島素抗性),也會引發(fā)或使高血脂癥惡化。血液中VLDL濃度的增加是動脈硬化的主要原因。動脈硬化是產(chǎn)生血栓等腦梗塞或心肌梗塞等各種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除這些疾病以外,胰島素抗性的亢進會引起糖尿病、高血壓等。再有,大量攝取果糖會促進尿酸的合成,使高尿酸血癥(進而發(fā)展為痛風)惡化。
上述糖類的一種為砂糖,通過糖分解消化酶作用分解成上述葡萄糖和果糖。大量攝取砂糖時,由于葡萄糖被快速吸收引起血糖值急劇上升,伴隨胰島素也大量分泌。由于胰島素具有促進果糖和葡萄糖向脂質(zhì)轉化、糖原生成、脂肪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的作用,與分別單獨攝取上述葡萄糖或果糖的情況相比,在攝取砂糖的情況下更容易導致肥胖亢進。所以,砂糖作為肥胖的原因物質(zhì),與葡萄糖、果糖、淀粉相比更應該得到醫(yī)學上的重視。
但是,由于砂糖作為甜味劑在口味上最佳,雖然開發(fā)了天然提取物(以甘草酸為甜味成分的甘草提取物、甜菊糖甙作為甜味成分的甜菊糖提取物、mogloside類作為甜味成分的Lacanca(ラカンカ)提取物)、糖醇(木糖醇、赤蘚醇、山梨醇醇等)、非糖類合成甜味劑(糖精、Sucrarose等)各種甜味劑替代品,但甜味劑的重要性完全沒有改變,在果汁、點心、食品中大量消費。
因此要完全避免攝取含有砂糖的飲食物是非常困難的,有必要考慮一種即使大量地攝入了砂糖也不會導致肥胖的方法。所以認真地討論了下面兩種方法。
(1)通過抑制糖類分解消化酶來延遲糖類在體內(nèi)吸收的方法。
(2)阻礙單糖類通過腸道向體內(nèi)吸收的方法。
其中對于第(1)種方法,迄今為止有很多使用α-淀粉酶阻礙劑和β-葡糖苷酶阻礙劑的報道。例如(特公昭54-39474號)、(特開平3-133928號公報)、(特開平7-59539號公報)等。然而對糖類分解消化酶的阻礙并不是阻礙糖類在體內(nèi)的吸收,而是簡單的將消化延遲。所以上述方法(1)通過抑制快速進食后血糖值的上升從而使胰島素的分泌穩(wěn)定,但由于攝取熱量的總量不變,所以無法得到滿意的抗肥胖效果。另外在加工食品等時單糖作為原材料添加,并以單糖的形式經(jīng)口攝入,所以不能完全期待通過阻礙糖類分解消化酶的活性而產(chǎn)生的效果。
另外,第(2)種方法,是通過阻礙消化砂糖產(chǎn)生的葡萄糖和果糖在體內(nèi)的吸收,期待可以減少總熱量的攝入。
對于葡萄糖來說,對能夠阻礙其通過腸道吸收的物質(zhì)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作為這些阻礙吸收的物質(zhì),例如早已知的根皮苷(D.F.Diedrich,Biochem.Biophys.Acta,71,688(1963))以及根皮素(D.F.Diedrich,Biochem.Biophys.,117,248(1966)),以及最近已知的森林匙羹藤(吉岡,米子醫(yī)志,37,142,(1986)、日地等,F(xiàn)ood Style21,3,58(1999))、黑糖(松蒲等,和漢醫(yī)藥學雜志,7,446(1990))等。但是葡萄糖是哺乳動物生化學上最重要的單糖,是各組織器官的主要能量來源。特別是大腦通常是將葡萄糖作為其唯一的能量來源。所以強力阻礙葡萄糖的吸收會產(chǎn)生安全上的問題。
另外果糖如上所述大量攝入時會引發(fā)肥胖及各種疾病,除作為能量來源以外幾乎沒有發(fā)現(xiàn)其他的作用,因而在營養(yǎng)學上不如葡萄糖一樣受到重視。作為預防由于過量攝取糖類而導致肥胖的方法,最佳的方法是特異性的阻礙果糖通過腸道在體內(nèi)吸收。
但是用于阻礙葡萄糖體內(nèi)吸收的物質(zhì)有很多報告,例如上述從森林匙羹藤等天然物中得到的物質(zhì),但對用于特異性阻礙果糖體內(nèi)吸收的天然物質(zhì)還幾乎完全不了解。
本發(fā)明主要目的是提供從天然物由來的特異性阻礙果糖體內(nèi)吸收的安全的果糖吸收阻礙劑。
本發(fā)明的其他目的是提供可以特異性阻礙果糖體內(nèi)吸收的組合物和食品。
本發(fā)明的另外其他的目的是提供高血脂癥和脂肪肝的預防或治療劑,以及用于抑制或改善內(nèi)臟脂肪蓄積的制劑。
本發(fā)明者為了提供安全性高的天然物由來的果糖吸收阻礙劑,以各種植物的提取物為對象進行銳意探討,發(fā)現(xiàn)桉樹對一種糖類分解消化酶—蔗糖酶具有阻礙活性(IC50=2.66mg/ml),但其阻礙活性的強度不比例如兒茶酸(IC50=1.61mg/ml)更強,且?guī)缀醪荒芤种企w重增加。但是在腸道對葡萄糖和果糖的吸收確認試驗中,桉樹提取物對葡萄糖通過腸道在體內(nèi)吸收幾乎完全不產(chǎn)生影響,但卻驚異的發(fā)現(xiàn)其對果糖吸收具有極強的阻礙作用,由此完成了本發(fā)明。
即,本發(fā)明的果糖吸收阻礙劑含有從桉屬植物提取的提取物作為有效成分。該阻礙劑對生化學上最重要的單糖即葡萄糖的吸收不產(chǎn)生阻礙,僅對從營養(yǎng)學角度不如葡萄糖重要的果糖的吸收產(chǎn)生特異性阻礙。另外由于本發(fā)明的果糖吸收阻礙劑是從天然物由來,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另外,桉屬植物提取物對腸道中果糖吸收產(chǎn)生阻礙的作用機制還不十分明確,但推測如下。即,單糖的吸收是通過小腸上皮細胞中存在的運輸體進行的。在管腔側壁上存在著僅能主動運輸葡萄糖的SGLT1和僅能被動運輸果糖的GLUT5。桉屬植物提取物可以特異性的阻礙果糖的吸收但對葡萄糖的吸收完全沒有影響,所以推測桉屬提取物不阻礙SGLT1而阻礙GLUT5。
本發(fā)明的組合物含有從桉屬植物中提取的對果糖吸收阻礙有效的提取物和果糖或含有果糖的二糖類以上的多糖類。本發(fā)明的組合物的具體例例如食品、醫(yī)藥品、動物飼料、動物飼料用添加劑等形式。由于這些組合物中含有果糖所以攝入時不會對口味產(chǎn)生影響,而且可以阻礙果糖的吸收。
本發(fā)明的組合物,特別優(yōu)選適用于食品。即本發(fā)明的食品,含有從桉屬植物中提取的對果糖吸收阻礙有效的提取物和果糖或含有果糖的二糖類以上的多糖類。此處的食品除包括固體食品、乳狀食品或醬狀的半流動食品、膠狀食品、飲料以外,還包括添加在這些食品當中的食品添加劑。
本發(fā)明的物質(zhì)是從桉屬植物中提取的對果糖吸收阻礙有效的物質(zhì)。該物質(zhì)除提取物本身之外,也可以是從提取物中分離的具有上述作用的1種或2種以上的物質(zhì)。
本發(fā)明的果糖吸收阻礙劑、組合物、食品以及果糖吸收阻礙物質(zhì),是例如對高血脂癥、脂肪肝、肝硬化、糖尿病、高血壓、血栓、腦梗塞或心肌梗塞等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高尿酸血癥、肥胖、脂肪蓄積癥、動脈硬化癥等疾病的抑制、改善、預防和治療,或甘油三脂量、血中膽固醇量的抑制或降低等有效。
特別是本發(fā)明中的上述提取物,對高血脂癥和脂肪肝的抑制、改善、預防和治療有用。即本發(fā)明的高血脂癥以及脂肪肝的預防或治療劑,含有從桉屬植物中提取的對果糖吸收阻礙有效的提取物作為有效成份。
本發(fā)明的用于內(nèi)臟脂肪蓄積抑制或改善用的制劑,含有從桉屬植物中提取的對果糖吸收阻礙有效的提取物作為有效成份。
圖1表示試驗例4中降低血中甘油三酸脂的作用。
作為本發(fā)明中使用的桉屬植物,例如藍桉(Eucalyptus globulus),大葉桉(E.robusta),E.grandis,E.macrocarpa,E.amygdalina,E.macarthurii,E.bakeri,E.smithii,E.microcarpa,E.dives,E.ovata,E.cypellocarpa,E.piperita,E.polybractea,E.wandoo,E.citriodora,E.viminalis,E.botryoides,E.calophylla,E.salubris,E.camaldulensis,E.diversicolor,E.rudis,E.saligna,E.coccifera,E.deglupta,E.racemosa,E.oleosa,E.paniculata,E.delegatensis,E.flocktoniae,E.longifolia,E.maculosa,E.goniocalyx,E.gunnii,E.haemastoma,E.leucoxylon,E.perriniana,E.melliodora,E.nitens,E.obliqua,E.parvifolia,E.pauciflora,E.hellandra,E.propinqua,E.consideniana,E.dalrympleana,E.pulverulenta,E.microcorys,E.niphophila,E.punctata,E.radiata,E.cinerea,E.rubida,E.salmonophloia,E.dumosa,E.ficifolia,E.sideroxylon,E.tereticornis,E.regnans,E.rostrata,E.Woolsiana,E.blakelyi,E.deglupta等,優(yōu)選藍桉(E.globulus),大葉桉(E.robusta)。桉屬植物中用于提取的部分沒有特別的限定,例如葉、果實、花蕾、干、根等,特別優(yōu)選葉。
從桉屬植物中的提取處理可以按下面方法進行。首先將原料植物,優(yōu)選將葉粉碎,用水、使用有機溶劑或它們的混合物提取有效成份。作為有機溶劑例如甲醇、乙醇、丙醇等低級醇,甘油、丙二醇、甘油二乙酸酯、甘油三乙酸酯、山梨糖醇等多元醇,乙醚等醚類,丙酮,乙酸乙酯,植物性油脂等。提取方法沒有特別的限定,可以使用例如常溫勻漿器提取、回流提取、超臨界流體提取等方法。
提取后根據(jù)必要可以將得到的浸膏用水飽和正丁醇、乙酸乙酯等進行再提取,然后將所得到的提取浸膏再使用含水乙醇等進行提取處理。提取后可以使用吸附色譜法、分配色譜法、離子交換色譜法等分離有效成分,再按照常法進行精制。
本發(fā)明的桉屬提取物,可以通過對桉屬植物進行提取處理得到,即使分離和精制不充分也沒有安全性的問題,所以即使不精制也可以期待與未檢出成分之間的協(xié)同作用(crude drug效果)。
另外在本發(fā)明桉屬提取物中,含有沒食子酸、鞣花酸、異槲皮苷、tellimagrandin I、tellimagrandin II、pedunculagin、1,2,4-三-O-棓酰-β-D-葡萄糖、1,2,3,6-四-O-棓酰-β-D-葡萄糖、1,2,4,6-四-O-棓酰-β-D-葡萄糖、五棓酰葡萄糖、1,3-二-O-棓酰-4,6-六羥基二苯?;?phenoyl)-β-D-葡萄糖、1,3-二-O-棓酰-4,6-六羥基二苯酰基(phenoyl)-α-D-葡萄糖等聚苯酚類。推測本發(fā)明桉屬植物提取物的活性與這些物質(zhì)中的1種或2種以上有關。
本發(fā)明的果糖吸收阻礙劑,含有通過上述處理得到的桉屬植物提取物作為有效成份。作為這些果糖吸收阻礙劑的形式?jīng)]有特別的限定,可以將提取物直接使用,也可以例如將上述提取物與必要的其他成分組成組合物。作為這些組合物,例如由上述提取物與適當?shù)妮d體(應用于食品或醫(yī)藥品中的載體等)組成的組合物、含有上述提取物與果糖或含有果糖的二糖類以上的多糖類的組合物等。作為這些組合物的具體例,例如可以攝取的適當食品(飲食物、食品添加劑)、醫(yī)藥品、動物飼料、動物飼料用添加劑的。作為上述多糖類,例如砂糖、乳糖、古羅糖、棉子糖、elurose、1-蔗果三糖、旋復花粉等。以這些形態(tài)攝取桉屬提取物時,該提取物用于人或哺乳動物的給予量,通??梢栽诿咳?.01~300mg/kg的范圍內(nèi),但即使給予量超過300mg/kg體重/日,桉屬植物由來的天然物也沒有安全上的問題。
在食品形式時,可以將桉樹提取物與用于食品使用的各種成分混合,調(diào)制成例如固體食品、乳狀至醬狀的半流動食品、膠狀食品、飲料等形式。另外桉樹提取物可以直接與食品配合使用,或可以根據(jù)需要與適當?shù)妮d體組合,制造成粉狀、顆粒狀、膠囊狀、片狀、液體狀等。在使用這些食品形態(tài)時,特別是在與含有果糖和/或含有果糖的上述多糖類合并使用時,可以制造嗜好性優(yōu)良、并且具有果糖吸收阻礙作用的食品。
桉樹提取物與食品配合時對其他成分沒有特別的限定,通常使用的各種成分均可以使用。作為這些成分例如葡萄糖、麥芽糖、山梨糖醇、蛇菊苷、玉米糖漿、乳糖、枸櫞酸、酒石酸、蘋果酸、琥珀酸、乳酸、L-抗壞血酸、dl-α-生育酚、甘油、丙二醇、甘油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山梨糖脂肪酸酯、丙二醇脂肪酸酯、阿拉伯膠、鹿角菜膠、酪蛋白、明膠、果膠、瓊脂、維生素B組、煙酰胺、泛酸鈣、氨基酸類、鈣鹽類、色素、香料、保存劑等,也可以根據(jù)食品的種類將這些物質(zhì)適當配合使用。
作為上述食品的具體例,例如清涼飲料、果汁、咖啡、紅茶、利口酒、牛乳、含乳飲料、乳酸菌飲料、糖果、口香糖、巧克力、gumi、酸乳、冰淇淋、布丁等。桉樹提取物在食品中的含有量在0.5~100mg/g的范圍內(nèi)比較適當,但即使超出該范圍配比量較多也不存在安全性和效果方面的問題。
作為上述食品添加劑使用時,例如可以將上述桉樹提取物直接添加至食品中,也可以與果糖或含果糖的二糖類以上的多糖類混合使用。食品添加劑的形狀可以調(diào)制成粉末、顆粒、膠囊、酊劑、凝膠狀、液體狀、固體狀等。添加這些食品添加劑的食品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以是各種調(diào)理食品或加工食品。添加量與上述食品的配合量程度相同。食品添加劑的添加可以在調(diào)理前、調(diào)理中、調(diào)理后各階段。
在以上述醫(yī)藥品形態(tài)使用時,可以在桉樹提取物中加入通常制藥學允許的載體,調(diào)制成固體、半固體或液體形態(tài)。作為具體的形態(tài),例如片劑、膠囊、丸劑、顆粒劑、散劑、乳濁液、懸濁劑、糖漿劑、糖丸劑等口服制劑,栓劑等非口服制劑等。
制劑化時,可以根據(jù)劑型使用以往的表面活性劑、賦形劑、結合劑、崩解劑、潤滑劑、保存劑、穩(wěn)定劑、緩沖劑、懸濁劑等載體。優(yōu)選例如淀粉、乳糖、甘露糖醇、羧甲基纖維素、玉米淀粉、無機鹽等固體載體,蒸餾水、生理食鹽水、葡萄糖水溶液、乙醇等醇、丙二醇、聚乙二醇等液體載體,再有各種動植物油、白色凡士林、石蠟、蠟等油性載體等。
作為上述醫(yī)藥品的具體例,例如高血脂癥和脂肪肝的預防或治療劑,以及抗肥胖劑、內(nèi)臟脂肪及皮下脂肪等的脂肪蓄積抑制劑、抗動脈硬化劑、血栓預防劑、降甘油三酸酯劑、血中膽固醇降低劑等。
上述以動物飼料形態(tài)使用時,將桉樹提取物與動物飼料中使用的各種成分混合調(diào)制。作為動物飼料的具體例,例如家畜用飼料、貓食、狗食等寵物食品等。桉樹提取物與動物飼料的配合量可以在0.5~100mg/g的范圍內(nèi),但即使超出該范圍配比量較多也不存在安全性和效果方面的問題。
作為上述動物飼料用添加劑的形態(tài)沒有特別的限定,例如可以將桉樹提取物直接添加至動物飼料中,或調(diào)制成粉末、顆粒、膠囊、酊劑、凝膠狀、液體狀、固體狀等形態(tài)。添加這些動物飼料添加劑的動物飼料可以是上述的各種動物飼料。添加量與上述動物飼料的配合量程度相同。動物飼料的添加可以在生產(chǎn)過程中或生產(chǎn)后的各階段。
通過以下參考例和試驗例詳細說明本發(fā)明。
參考例取藍桉(Eucalyptus globules)的干燥葉500g在33%的乙醇4.5kg中回流2小時,室溫冷卻后過濾,濾液冷藏放置一夜。然后將濾液再過濾,得到的濾液減壓濃縮,然后冷凍干燥得到桉樹提取物。
試驗例1取參考例得到的桉樹提取物進行如下試驗,確認桉樹提取物的安全性。
(1)急性毒性試驗使用Wister系SPF大白鼠口服進行急性毒性試驗。
即按每1kg給予桉樹提取物2g的劑量用胃內(nèi)探頭對上述白鼠口服給藥,觀察24小時白鼠的行動變化(n=5)。然后處死解剖白鼠,確認內(nèi)臟等各組織器官沒有病變畸形等產(chǎn)生。結果發(fā)現(xiàn),即使經(jīng)過24小時白鼠的行動也完全沒有異常,解剖檢查未發(fā)現(xiàn)各組織的畸形及異常。
(2)亞急性毒性試驗使用Wister系SPF大白鼠口服進行亞急性毒性試驗。
即將上述白鼠分成兩組即攝取常用飼料的對照組(n=7)和攝取在通常飼料中混合1體積%桉樹提取物的桉樹組(n=7),分別喂養(yǎng)。這些組的白鼠可以自由攝取飼料和飲料。上述常用飼料中不含有果糖。每日測定這些組白鼠的進食量、飲水量,每周測定體重變化2次。試驗持續(xù)進行5周。試驗結束后,心臟采血使其失血致死,解剖確認內(nèi)臟各組織的畸形病變。結果發(fā)現(xiàn),對照組和桉樹組之間在進食量、飲水量、體重變化等方面都沒有明顯差別。解剖檢查也未見各組織的畸形異常。另外測定肝臟中膽固醇量、甘油三酸酯量也沒有明顯差別。
血糖值、血中甘油三酸酯量、血中總膽固醇量也沒有明顯差別。
試驗例2取參考例得到的桉樹提取物進行果糖糖負荷試驗。
首先,將Wister系SPF大白鼠分成給予桉樹提取物的桉樹組和不給予桉樹提取物的對照組,各組白鼠禁食18小時。然后按體重1kg給予桉樹提取物1g的劑量調(diào)制成的試驗液,用胃內(nèi)探頭給予桉樹組的白鼠。10分鐘后將按體重1kg給予果糖1g的劑量調(diào)制成的試驗液,用胃內(nèi)探頭給予桉樹組和對照組的白鼠。果糖給予前、給予后30分鐘、60分鐘通過門靜脈采血,按以下方法測定門靜脈血中果糖濃度。
門靜脈中果糖濃度用D-果糖脫氫酶(來自Gluconobacter sp.)通過酶法進行測定。
即,在含有100mM磷酸緩沖液(pH6.0)、1%Triton X-100、0.2mM WST-1、8μM 1-methoxy PMS、5U果糖脫氫酶的混合液0.99ml中加入血清0.01ml,在30℃下反應3小時后,通過生成的還原型WST-1的438nm處測定的吸收求出果糖量。各條件均在n=5下進行,測定結果如表1所示。
表1對照組 桉樹組門靜脈血中果糖濃度(mM)0分鐘 0.02±0.005 -(0.04±0.08)30分鐘 1.11±0.368 0.15±0.044*(19.9±6.62) (2.6±0.79)60分鐘 0.79±0.303 0.24±0.048*(14.3±5.46) (4.3±0.87)括弧內(nèi)的數(shù)值單位mg/dl*p<0.05表1表示果糖給予前(0分鐘)和給予后30分鐘和60分鐘的門靜脈果糖濃度的平均值。從表中可清楚看出,給予從參考例中得到的桉樹提取物的桉樹組與對照組相比,果糖濃度增加得到明顯控制,所以可知桉樹提取物具有阻礙腸道內(nèi)果糖吸收的作用。
試驗例3取參考例得到的桉樹提取物進行葡萄糖糖負荷試驗。
首先,將Wister系SPF大白鼠分成給予桉樹提取物的桉樹組和不給予桉樹提取物的對照組,各組白鼠禁食18小時。然后按體重1kg給予桉樹提取物1g的劑量調(diào)制成的試驗液,用胃內(nèi)探頭給予桉樹組的白鼠。10分鐘后將按體重1kg給予葡萄糖1g的劑量調(diào)制成的試驗液,用胃內(nèi)探頭給予桉樹組和對照組的白鼠。葡萄糖給予前、給予后30分鐘通過門靜脈采血,用Berlingermham公司的新布萊德·斯加試驗測定門靜脈血中葡萄糖濃度。各條件均在n=5下進行,測定結果如表2所示。
表2對照組 桉樹組門靜脈血中葡萄糖濃度(mM)0分鐘9.6±1.25 -(172±22.5)30分鐘 17.3±2.46 16.5±2.39(311±44.2) (298±43.0)括弧內(nèi)的數(shù)值單位mg/dl表2表示葡萄糖給予前(0分鐘)和給予后30分鐘門靜脈葡萄糖濃度的平均值。從表中可清楚看出,給予從參考例中得到的桉樹提取物的桉樹組與對照組相比,葡萄糖濃度沒有顯著差異,所以可知桉樹提取物對葡萄糖吸收不具有阻礙作用。
試驗例4(1)大白鼠的長期喂養(yǎng)用參考例中得到的桉樹提取物如下進行大白鼠長期喂養(yǎng)試驗。
首先將Wister系SPF大白鼠(雄性)預備喂養(yǎng)1周后,分成2組各7只,各組用表3所示的試驗食物(高果糖食品)自由攝取5周。另外在飼養(yǎng)溫度23±2℃、濕度55±5%、照明12小時/天的條件下進行。另外將試驗食物中添加了桉樹提取物的作為桉樹組,將不添加桉樹提取物的作為對照組。
表3
(2)肝臟中甘油三酸酯量測定試驗上述(1)的喂養(yǎng)結束后,摘除肝臟,常法處理后,在和光純藥公司生產(chǎn)的“甘油三酸脂G-test wako”中測定肝臟中的甘油三酸酯量。結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與對照組相比,桉樹組具有抑制肝臟中甘油三酸酯蓄積的作用。由此可知給予桉樹提取物可以有效的抑制、改善、預防和治療由于肝臟中甘油三酸酯蓄積引起的脂肪肝或肝硬化。
表4對照組 桉樹組肝臟中甘油三酸酯量 37.0±6.66 13.8±4.30*(mg/g肝臟)*p<0.05(3)血中甘油三酸酯量的測定上述(1)的喂養(yǎng)結束后,心臟采血,常法處理后,按上述(2)相同的方法測定血中的甘油三酸酯量。結果如圖1所示。由圖1可知,與對照組相比,桉樹組血中甘油三酸酯量降低。由此可知給予桉樹提取物可以有效的抑制、改善、預防和治療由于血中甘油三酸酯量增多引起的疾病例如高血脂癥、動脈硬化、膽固醇血癥、血栓等。
權利要求
1.果糖吸收阻礙劑,含有從桉屬植物中提取的提取物作為有效成分。
2.組合物,含有從桉屬植物中提取的對果糖吸收阻礙有效的提取物和果糖或含果糖的二糖類以上的多糖類。
3.權利要求2的組合物,所述多糖類為蔗糖。
4.食品,含有從桉屬植物中提取的對果糖吸收阻礙有效的提取物和果糖或含果糖的二糖類以上的多糖類。
5.權利要求4的食品,所述多糖類為蔗糖。
6.對果糖吸收阻礙有效的物質(zhì),是從桉屬植物中提取的。
7.高血脂癥的預防或治療劑,含有從桉屬植物中提取的對果糖吸收阻礙有效的提取物作為有效成分。
8.脂肪肝的預防或治療劑,含有從桉屬植物中提取的對果糖吸收阻礙有效的提取物作為有效成分。
9.用于抑制或改善內(nèi)臟脂肪蓄積的制劑,含有從桉屬植物中提取的對果糖吸收阻礙有效的提取物作為有效成分。
全文摘要
提供一種含有從桉屬植物中提取的提取物作為有效成分的果糖吸收阻礙劑。上述提取物對葡萄糖在腸中的吸收不產(chǎn)生阻礙作用,僅特異性的阻礙果糖的吸收,作為食品、醫(yī)藥品有用。另外提供一種組合物,特別是食品,含有從桉屬植物中提取的對果糖吸收阻礙有效的提取物和果糖或含果糖的多糖類。再有,提供含有從桉屬植物中提取的對果糖吸收阻礙有效的提取物作為有效成分的高血脂癥和脂肪肝的預防或治療劑,以及內(nèi)臟脂肪蓄積抑制劑。
文檔編號A61K31/7012GK1406623SQ0211843
公開日2003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02年4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01年9月11日
發(fā)明者杉本圭一郎, 中川一彌, 此枝三郎, 林收一, 乾博, 中野長久 申請人:長岡香料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