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一種治療痛風病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文檔序號:979676閱讀:77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痛風病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醫(yī)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痛風病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痛風在歐美各國是一種常見病。過去認為,東方民族患痛風者比較少見,但事實證明,近年來發(fā)病率有上升趨勢。痛風病是一種先天遺傳代謝缺陷性疾病,多因后天大量攝入富含高嘌呤食物而誘發(fā)。人體嘌呤代謝紊亂易引起嘌呤基代謝失調,產生尿酸過多,腎臟排泄功能發(fā)生障礙,引起血尿酸增高。尿酸鹽較易在關節(jié)周圍柔軟組織處結晶沉積,致使關節(jié)腫脹,引起非特異性炎癥反應,產生劇烈的疼痛。沉積的尿酸鈉是痛風炎癥的發(fā)病原因。
      痛風病有遺傳性,男性好發(fā),約占全部患者的95%。痛風(高血尿酸癥)和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癥并稱“四高癥”。近十幾年來痛風有年輕化的傾向。女性多于更年期停經之后發(fā)病(占5%),這個年紀也是退化性關節(jié)炎及假性痛風的好發(fā)年齡,易造成誤診。痛風對骨關節(jié)損害最常見于手足小關節(jié),以腳大拇指關節(jié)為最好發(fā)部位,以后涉及踝、膝、腕等關節(jié)。痛風所致關節(jié)炎常突然發(fā)作,關節(jié)紅、腫、熱、有壓痛及劇烈疼痛,以晚間尤甚。發(fā)作時常有全身癥狀如體溫升高,白細胞增多,血沉加速,血清尿酸鹽濃度升高等。
      痛風性關節(jié)炎分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和慢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兩種。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已發(fā)作性的關節(jié)紅腫、熱痛、僵硬、屈伸不利、劇烈疼痛活動受限及血尿酸增高為突出表現。慢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是指在急性關節(jié)炎反復發(fā)作的基礎上,導致關節(jié)結構及軟組織的破壞,關節(jié)出現不同程度的畸形和活動受限,甚至出現痛風結石。慢性關節(jié)炎一旦形成之后,由于痛風反復發(fā)作使腎臟嚴重受損,關節(jié)損害也更加明顯,且較難恢復,嚴重威脅人體健康?;纪达L的患者,體內糖和脂肪的代謝功能會明顯降低,因此容易引發(fā)各種嚴重的疾病,主要是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肥胖,冠心病、心肌梗塞,動脈硬化、腦血管障礙等。
      痛風在中醫(yī)臨床上列為“痹癥”范疇。屬中醫(yī)“熱痹”,主要特征是關節(jié)紅、腫、熱、痛、屈伸不利、伴有發(fā)熱、畏寒、惡風、口渴、煩悶不安等。發(fā)作日久,可有皮下結節(jié)形成,關節(jié)強直畸形。痛風反復發(fā)作,則又可視為“頑痹”。祖國醫(yī)學認為本病多因平素過食美味佳肴,以致濕熱內蘊,兼受風寒濕邪,侵襲經絡,寒邪化熱,濕熱凝練生痰流竄肢體,阻滯氣血經絡,故見局部紅腫灼熱,疼痛劇烈;若風邪偏盛,因風性“善行數變”,故痛風無定處,歷節(jié)游走;病久傷腎,肢節(jié)失養(yǎng),故見畸形僵硬,甚則潰爛。
      目前治療痛風病主要是采用甾體抗炎藥、糖皮質激素、丙磺舒、別嘌呤醇、秋水堿等西藥。這些西藥雖然能迅速緩解疼痛,中止痛風的急性發(fā)作,緩解尿酸鹽在體內的沉積,預防痛風性關節(jié)炎和痛風性腎結石的形成,但是此類藥物對胃腸道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嚴重時可引起肝、腎功能異常,長時間服藥,可引起骨髓抑制,肝細胞壞死,精子減少,神經毒性反應及胃腸道反應,此類藥物毒副作用大,不易長服。
      中國專利局的專利發(fā)明公報上1999年9月29日公開了一種名稱為“復方三痹痛風藥酒”,申請?zhí)?8111903,公開號CN1229658的專利申請文件;1997年3月12日公開了一種名稱為“痛風靈藥酒及制備工藝”,申請?zhí)?6102851.3,公開號CN1144676A的專利申請文件,這兩種藥酒全部由中藥制成,具有一定的療效,但酒制劑對于那些不能飲酒、孕婦、心臟病、高血壓患者來說,非常的不適宜,且在“復方三痹痛風藥酒”中還使用豹子骨,這與保護珍稀動物的法規(guī)相違背。2002年2月13日公開了一種名稱為“一種中藥制劑”,申請?zhí)枮?1128347,公告號CN1335175的專利申請文件;2000年10月11日公開了一種名稱為“三痹丸,申請?zhí)枮?9112794,公告號CN1269231的專利申請文件;1994年1月19日公開了一種名稱為“一種速效痛風丸及其制備方法”,申請?zhí)枮?3111076,公告號CN1080868的專利申請文件,在這些中藥制劑中均使用毒性較大的馬錢子,該類藥雖然止痛效果較強,但馬錢子內服不可多服、久服,過量中毒可引起肢體顫動、驚厥、呼吸因難,甚至昏迷。此外一些治療痛風的中藥制劑常用一些有毒性的蟲類藥或如細辛、川烏等一類毒性較強的植物藥,雖然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但對那些身體虛弱的患者而言不適宜。本發(fā)明正是在克服這些不便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無保護動物類藥、無蟲類藥、無毒性較強的植物藥、藥味較少的純中藥制劑。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更有效的,副作用小的,價格低廉的,無污染的,具有協同作用的治療痛風病的中藥復方藥物。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該藥物的制備方法及其治療痛風病的應用。
      本發(fā)明藥物含有青風藤,炒蒼術,黃柏,益母草,虎杖和綿萆,這些藥物組合使得各藥的功效產生協同作用,從而可以有效的治療痛風病。方中青風藤,苦、辛、平,歸肝、脾經。具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利小便的功能,用于風濕痹痛,關節(jié)腫脹等癥。本藥味苦,能燥濕清熱,又善祛風,然風能勝濕,此處意在除濕,濕祛則熱孤,且《浙江天目山藥植志》載其有“行水利尿,瀉下焦血分濕熱”之長。使?jié)駸犭S風去從小便解,則腫痛自消??梢娗囡L藤具祛濕、清熱、止痛作用,故重用之以為君。蒼術,辛、苦、溫,歸脾、胃、肝經,功能燥濕健脾,祛風散寒,用于風濕痹痛,腳氣水腫。黃柏,苦、寒,歸腎、膀胱經。有清熱燥濕,解毒療瘡的功能,與蒼術相伍,主治濕熱走注,筋骨疼痛等癥。黃柏、炒蒼術二藥同用,可斷中焦之濕源,利下焦之濕濁,清蘊久之濕熱,以助青藤之力,共用之為臣。益母草,苦、辛、微寒,歸肺、肝、心包經,具有活血祛瘀,利尿消腫的作用?;⒄龋⒖?、微寒,歸肝、膽、肺經,有祛風利濕,散瘀定痛的功能,用于關節(jié)痹痛,濕熱黃疸,癰腫瘡毒。綿萆,苦、平,歸腎、胃經,功能利濕祛濁,祛風通痹,可活血利水,散瘀止痛,清熱消腫,故以為佐。
      本發(fā)明藥物除含有上述組分之外,還含有炒枳實、丹參、皂角刺。炒枳實,苦寒兼酸,歸脾、胃經,功能清熱消積,化痰散痞。用于濕熱積滯。本品與蒼木均歸脾胃經,可燥脾祛濕,行氣流濕,使下焦之濕無以聚。丹參,苦、微寒,歸心、肝經,功能活血通經,祛瘀止痛,用于熱痹腫痛等癥。炒枳實、丹參兩味藥與益母草、虎杖、綿萆公用,可加強除濕止痛的功效,共作佐藥。皂角刺,辛、溫,歸肝、胃經,功能通竅、消痰、潰堅,既能行氣化痰,又能活血消瘀,擅攻熱毒而直達病所,可用之為使。以上諸藥,按照中醫(yī)方劑學的基礎理論,巧妙配伍,嚴密組合,共奏清熱祛濕,活血通絡,消腫止痛之功,從而達到瘀滯得除,濕熱得清,使痛風得以控制,從而達到向愈的目的。
      本發(fā)明藥物組分的用量是經過發(fā)明人進行大量摸索總結得出的,各組分用量在下述范圍都有較好的療效,本發(fā)明的藥物含有青風藤331-993份炒蒼術165-497份黃柏 110-330份,益母草165-497份虎杖165-497份 綿萆165-497份。
      優(yōu)選范圍為青風藤497-828份炒蒼術248-414份黃柏165-275份,益母草248-414份虎杖248-414份 綿萆165-497份。
      最佳為青風藤662份炒蒼術331份黃柏220份,益母草331份虎杖331份 綿萆331份。
      本發(fā)明的藥物還含有枳實、丹參、皂角刺,各組分用量可以是青風藤331-993份炒蒼術165-497份黃柏110-330份,益母草165-497份虎杖165-497份 綿萆165-497份,丹參132-398份炒枳實132-398份 皂角刺132-398份。
      優(yōu)選范圍為青風藤497-828份炒蒼術248-414份黃柏165-275份,益母草248-414份虎杖248-414份 綿萆248-414份,丹參198-331份 炒枳實198-331份皂角刺198-331份。
      最佳為青風藤662份炒蒼術331份黃柏220份,益母草331份虎杖 331份皂角刺331份,丹參265份 炒枳實265份綿萆265份。
      本發(fā)明藥物可以采用中藥制劑常規(guī)方法制備成任何可藥用的常規(guī)制劑。例如可將這些原料藥研成粉末混合均勻制成散劑沖服;也可以將這些藥物一起水煎,然后濃縮水煎液,制成口服液;但是為了使該藥物各原料藥更好的發(fā)揮藥效,優(yōu)選對原料藥青風藤、丹參進行特殊提取如乙醇提取,但是這不能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本發(fā)明的藥物的核心組分為青風藤、炒蒼術、黃柏、益母草、虎杖、綿萆,還含有一些其他組分,其他組分可以單獨或同時被適當的具有相同藥性、功效的中藥替換,替換后的中藥制劑其藥物作用以及功效不變,優(yōu)選的其他組分為皂角刺、丹參、炒枳實。
      本發(fā)明的藥物可通過如下方法制備(a)將所述重量配比的青風藤用70%-95%的乙醇進行回流提取兩次,合并兩次提取液,回收乙醇,在45-55℃下干燥,得干浸膏1;(b)將所述重量配比的炒蒼術、黃柏、益母草、虎杖和綿萆以及青風藤醇提后的殘渣加水煎煮兩次,每次加水以沒過藥面為易,合并兩次煎液,過濾得慮液2,濃縮慮液成比重為1.25~1.35的浸膏,在45-55℃下干燥,得干浸膏2;(c)合并干浸膏1和2,加入其他成分的提取物浸膏,將其粉碎成粉,,制備成本發(fā)明藥物的活性成分;(d)將所得活性成分與矯味劑、輔料充分混勻,制成藥劑學任何一種藥劑。對于優(yōu)選的本發(fā)明的由青風藤、炒蒼術、黃柏、益母草、虎杖、皂角刺、丹參、炒枳實、綿萆制成的藥物,可通過如下方法制備(a)將所述重量配比的青風藤、丹參用70%-95%的乙醇進行回流提取兩次,合并兩次提取液,回收乙醇,在45-55℃下干燥,得干浸膏1;(b)將所述重量配比的炒蒼術、黃柏、益母草、虎杖、皂角刺、炒枳實、綿萆和青風藤、丹參醇提后的殘渣加水煎煮兩次,每次加水以沒過藥面為易,合并兩次煎液,過濾得慮液2,濃縮慮液成比重為1.25~1.35的浸膏,在45-55℃下干燥,得干浸膏2;(c)合并干浸膏1和2,將其粉碎成粉,制備成本發(fā)明藥物的活性成分;(d)將所得活性成分與矯味劑、輔料充分混勻,制成藥劑學任何一種藥劑。上述制備方法中,優(yōu)選步驟(a)中將藥物加乙醇提取時,第一次加乙醇量為12倍,提取1小時,第二次加乙醇量為10倍,提取1小時。(b)中將藥物加水提取時,第一次加水10倍,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水8倍,煎煮1.5小時。
      以上各組成中,重量是以生藥計算的,在本發(fā)明中,若重量以克為單位,該組成可制成藥物制劑1000劑,所述1000劑指,制成的成品藥物制劑1000劑,如制成膠囊制劑1000粒、片劑1000片、顆粒劑1000g、口服液1000安瓶、注射液1000安瓶、滴丸劑1000粒等,作為顆粒劑也可以制成大包裝,如100-500袋,具體可以是100袋、150袋、200袋、250袋、500袋,每袋可作為1次服用量。
      以上組成,若以克為單位,可制成50-1000次服用劑量制劑,如作為片劑,制成1000片,每次服用劑量可以是1-20片,共可服用50-1000次,如作為顆粒劑,制成200袋,每次服用1-2袋,共可服用100-200次。
      以上組成是按照重量份作為配比的,在生產時可按照相應的比例增大或減少,如大規(guī)模生產可以以公斤或以噸為單位,小規(guī)模生產也可以以克為單位,重量可以增大或減小,但各組成之間的生藥材重量配比比例不變。
      以上各組成中的單味中藥,尤其是佐藥、使藥或佐藥與使藥,可以單獨或同時被適當的具有相同藥性、功效的中藥替換,替換后中藥制劑其藥物作用不變。
      本發(fā)明藥物的活性組分可以加入制備不同劑型時所需的各種常規(guī)輔料,如崩解劑、潤滑劑、粘合劑等以常規(guī)的中藥制劑方法制備成任何一種常用劑型,如片劑、散劑、膠囊劑、顆粒劑、滴丸劑、肌注劑、滴注劑、膏劑、軟膏劑、硬膏劑等。
      本發(fā)明是在名老中醫(yī)經驗方的基礎上,經過大量的制備工藝試驗以及藥理學、藥效學試驗所得到的無糖制劑。本發(fā)明止痛迅速,療效顯著,具有清熱祛濕、疏通經絡、消腫止痛促進血尿酸排泄,預防關節(jié)畸形及腎臟病變,防止痛風石的形成,適用于各類痛風病患者。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組方合理,藥物毒副作用低,克服了以往西藥的毒副作用大;中藥治療痛風病療效低或常用蟲藥、動物藥、毒性較強的植物藥、酒劑的缺點。此外該制劑對痛風所導致的合并癥也具有預防和治療作用。因為本發(fā)明為無糖制劑,可用于治療痛風合并糖尿病患者。
      為了更好的理解本發(fā)明,以下通過藥效學試驗進一步闡述發(fā)明藥物的有益效果,實驗例包括本發(fā)明藥物(以下稱為抑酸痛風顆粒)的藥效學試驗。下面試驗旨在進一步說明抑酸痛風顆粒的作用,而非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本發(fā)明的主要藥效學試驗一、試驗目的抑酸痛風顆粒的處方由青風藤、黃柏等中藥組成。具有活血通絡、清熱利濕、消腫止痛之功效,主治痛風、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痹證。為了驗證該藥的療效,我們按照功能主治,進行了抗炎、鎮(zhèn)痛和抗痛風等主要藥效學試驗。
      二、試驗材料1、受試藥物抑酸痛風顆粒由天津天士力新資源藥業(yè)有限公司提供,1g藥粉相當5.0g生藥。試驗前加蒸餾水配制成一定濃度的混懸液,供動物灌胃給藥。
      2、實驗動物KM種小鼠,體重20~25g;Wistar種大鼠,體重180~300g;均為雄性。大耳白家兔,體重2.1~2.5kg,雌雄兼用。由天津藥物研究院動物室生產提供(津動001),飼養(yǎng)在中央空調的觀察室中,食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動物中心生產的塊料,飲自來水。
      3、尿酸鈉微晶性尿酸鈉,由天津藥物研究院合成二室提供,試驗前精密稱取尿酸鈉藥粉,先在乳缽中研細,然后加生理鹽水配制成濃度為100mg/ml的混懸液,供動物皮下注射或關節(jié)腔內注射用,誘導痛風性關節(jié)炎的發(fā)生。
      三、試驗方法與結果
      (一)、抗痛風性關節(jié)炎的作用1、對尿酸鈉誘導小鼠足腫的影響試驗用50只小鼠,隨機分成5組,每組10只。每天灌胃給藥1次,連續(xù)給藥4天。于末次給藥后30分鐘,在右后足墊部皮下注射尿酸鈉生理鹽水混懸液0.05ml,誘導痛風性關節(jié)炎的發(fā)生。分別在致炎前和致炎后1、2、4和6小時,用投影儀(放大6倍)測致炎肢踝關節(jié)下0.5cm處直徑,以致炎前后的差值作痛風性關節(jié)炎的腫脹程度。取各給藥組的平均數與對照組比較,進行統(tǒng)計學測驗。結果(見表1)表明,抑酸痛風顆粒對小鼠痛風性關節(jié)炎的抗炎作用非常顯著。
      表1.抑酸痛風顆粒對小鼠痛風性關節(jié)炎的影響正常值 尿酸鈉致炎后足腫程度(ΔX±SD,cm)分組(X±SD,cm)1小時2小時4小時 6小時對照 2.30±0.19 0.29±0.12 0.42±0.20 0.94±0.44 1.06±0.53消炎痛0.005g/kg 2.55±0.11 0.08±0.12***0.18±0.12***0.36±0.11***0.46±0.12抑酸痛風20g生藥/kg2.34±0.15 0.10±0.11**0.14±0.15**0.48±0.34*0.68±0.28抑酸痛風10g生藥/kg2.36±0.16 0.05±0.07***0.20±0.18*0.59±0.29*0.88±0.34抑酸痛 5g生藥/kg 2.42±0.17 0.04±0.07***0.10±0.12**0.39±0.18**0.67±0.26*P<0.05**P<0.01***P<0.0012.對尿酸鈉誘導大鼠足腫的影響試驗用50只大鼠,隨機分成5組,每組10只。每天灌胃給藥1次,連續(xù)給藥4天。于末次給藥后30分鐘,在每只大鼠右后足墊部皮下注射尿酸鈉混懸液0.05ml,誘導大鼠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的發(fā)生。在致炎前和致炎后1、2、4、6和8小時,分別用投影儀(放大6倍)測致炎肢踝關節(jié)下0.5cm處的直徑,以致炎前后的差值作為大鼠痛風性關節(jié)炎的腫脹度,取各給藥組的平均數與對照組比較,進行統(tǒng)計學測驗。結果(見表2)表明,抑酸痛風顆粒對大鼠痛風性關節(jié)炎的抗炎作用非常顯著,表現為對尿酸鈉所致大鼠足腫的抑制作用強和有效作用時間長。
      表2.抑酸痛風顆粒對大鼠痛風性關節(jié)炎的影響正常值尿酸鈉致炎后大鼠足腫程度(ΔX±SD,cm)分組(X±SD,cm) 1小時 2小時 4小時 6小時8小時對照組 5.72±0.29 0.71±0.24 0.69±0.170.81±0.19 0.87±0.28 1.07±0.36消炎痛5.84±0.22 0.35±0.19**0.37±0.22**0.26±0.15***0.61±0.23**0.61±0.31*0.01g/kg抑酸顆粒6.04±0.15 0.14±0.11***0.18±0.17***0.29±0.20***0.54±0.37**0.73±0.3920g生藥/kg抑酸顆粒6.02±0.23 0.14±0.19***0.170.17***0.24±0.15***0.57±0.29*0.61±0.30**10g生藥/kg抑酸顆粒6.18±0.12 0.06±0.07***0.12±0.16**0.23±0.18***0.28±0.29***0.35±0.24***5g生藥/kg*P<0.05**P<0.01***P<0.001
      3.對尿酸鈉誘導家兔急性關節(jié)炎的影響試驗用25只家兔,隨機分成5組,每組5只。抑酸痛風顆粒灌胃給藥3天,每天1次。在第3次給藥后固定家兔,向右膝關節(jié)腔內注射尿酸鈉混懸液0.6ml致炎。于致炎后5小時處死家兔,收集關節(jié)液,按白細胞計數法取20μl進行白細胞計數,取滑膜放在福爾馬林中固定,作石蠟切片,進行組織學檢查。結果(見表3)表明,抑酸痛風顆粒10g生藥/kg組家兔關節(jié)液中白細胞顯著低于模型對照組(p<0.01)。
      表3.抑酸痛風顆粒對家兔急性關節(jié)炎的影響給藥劑量動物數 滑膜內中性粒分組白細胞×109/L(g生藥/kg) (只) 細胞個數/網格正常對照組0 5 00模型對照組0 5 30.74±22.41 81.6±53.8秋水仙堿 0.67mg/kg 5 1.60±1.50** 23.4±8.0*抑酸痛風顆粒 10 5 2.40±2.60** 22.6±11.9*抑酸痛風顆粒 5 5 17.60±14.70 73.0±19.5*P<0.05**P<0.01組織學檢查結果表明,正常組家兔膝關節(jié)滑膜內層被復1-3層扁平上皮細胞,即滑膜細胞,滑膜內組織結構正常,未見中性白細胞浸潤。模型對照組家兔滑膜充血,滑膜細胞呈灶性脫落、壞死,滑膜內可見較多中性白細胞浸潤。秋水仙堿組家兔有較完整排列的滑膜細胞,滑膜內有少量中性白細胞浸潤。抑酸痛風顆粒10g生藥/kg組家兔滑膜細胞較完整,滑膜內有少量中性白細胞浸潤。抑酸痛風顆粒5g生藥/kg組家兔滑膜組織變化與模型對照組相似,但滑膜細胞的損傷稍輕一點。各試驗組動物,滑膜內有中性白細胞的浸潤以網形測微尺計算(15×40倍顯微鏡觀察),結果見表3??梢?0g生藥/kg抑酸痛風顆粒與秋水仙堿組相似,能明顯減少中性白細胞在滑膜內的浸潤,表明該藥對家兔關節(jié)滑膜有非常明顯的保護作用。
      (二)、鎮(zhèn)痛作用1.對小鼠扭體反應的影響試驗用50只小鼠,隨機分成5組,每組10只。每天灌胃給藥1次,連續(xù)給藥3天。在末次給藥后30分鐘,給小鼠腹腔內注射濃度為0.6%醋酸0.2ml/只致痛,10分鐘后用計數器紀錄藥后第2個10分鐘內小鼠的扭體反應次數。計算出各組動物的平均扭體數,與對照組比較,進行統(tǒng)計學測驗,結果(見表4)表明,抑酸痛風顆粒3個劑量對小鼠醋酸扭體反應均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鎮(zhèn)痛作用較強。
      表4.抑酸痛風顆粒對小鼠扭體反應的影響分組 給藥劑量(g生藥/kg) 動物數(只) 扭體數(X±SD)對照組0 10 40.3±14.5消炎痛0.01g/kg 10 13.2±5.9***
      抑酸痛風顆粒201020.4±5.5***抑酸痛風顆粒101016.6±12.2***抑酸痛風顆粒5 1024.6±9.5**P<0.05**P<0.01***P<0.0012.對小鼠甩尾反應的影響試驗用40只小鼠,隨機分成4組,每組10只。每天灌胃給藥1次,連續(xù)給藥3天。在末次給藥后0.5、1.0、2.0和3.0小時,分別將小鼠尾尖部1-2cm放入55±0.5℃恒溫水浴中,用金雀牌石英電子秒表測小鼠的甩尾潛伏期,作為痛閾指標。取各組的平均數與對照組比較,進行統(tǒng)計學測驗,結果(見表5)表明,對溫熱刺激所引起的小鼠疼痛反應,抑酸痛風顆粒2個劑量均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表5.抑酸痛風顆粒對小鼠甩尾反應的影響給藥劑量 給藥后的痛閾值(X±SD,s)分組(g生藥/kg) 0.5小時 1.0小時 2.0小時 3.0小時對照組 0 1.44±0.39 1.38±0.25 1.38±0.22 1.40±0.15消炎痛 0.005g/kg 2.05±0.38**1.82±0.70 1.85±0.42**1.77±0.38*抑酸痛風顆粒20 2.15±0.33***2.22±0.27***2.14±0.30**2.10±0.36**抑酸痛風顆粒10 2.22±0.56**2.36±0.59***2.14±0.84*2.41±0.80***P<0.05**P<0.01***P<0.0013.對大鼠甩尾反應的影響試驗用50只大鼠,隨機分成5組,每組10只。每天灌胃1次,連續(xù)給藥3天。在末次給藥后0.5、1.0、2.0、3.0和4.0小時,將大鼠尾尖部2~3cm放入55±0.5℃恒溫水浴中,用金雀牌石英電子秒表測大鼠的甩尾反應潛伏期,作為痛閾值。取各組的平均數與對照組比較,進行統(tǒng)計學測驗,結果(見表6)表明,抑酸痛風顆??诜o藥,能延長大鼠水浴甩尾反應的潛伏期,具有非常明顯的鎮(zhèn)痛作用和作用時間長的特點。
      表6抑酸痛風顆粒對大鼠甩尾反應的影響給藥后的痛閾值(X±SD,秒)分組0.5小時 1.0小時 2.0小時 3.0小時 4.0小時對照組2.29±0.562.69±0.48 2.67±0.67 2.65±1.21 2.51±0.67消炎痛0.005g/kg 4.03±0.54***4.88±1.45***2.98±0.28 3.24±0.79 2.99±0.29抑酸痛風顆粒20g生藥/kg5.00±1.11***4.85±1.35***4.50±0.78***4.29±1.35**3.96±1.03**抑酸痛風顆粒10g生藥/kg4.40±0.75***4.09±0.85***3.39±0.46*3.26±0.43 3.20±0.36*抑酸痛風顆粒5g生藥/kg 3.85±0.62***3.50±0.53**3.27±0.45*3.48±0.52 2.44±0.36*P<0.05**P<0.01***P<0.001(三)、抗炎作用1.對小鼠耳腫的影響試驗用50只小鼠,隨機分成5組,每組10只。每天灌胃給藥1次,連續(xù)給藥4天。在末次給藥后30分鐘,向每只小鼠左耳殼滴巴豆油致炎劑0.05ml。于致炎2小時處死小鼠,剪下左右耳片,用直徑9mm打孔器打下同一部位耳片,稱重,以左右耳片重量差作為鼠耳水腫程度。取各組的平均數與對照組比較,進行統(tǒng)計學測驗,結果(見表7)表明,抑酸痛風顆粒對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腫的抑制作用非常顯著,隨劑量增加抗炎作用增強。
      表7.抑酸痛風顆粒對小鼠耳腫的影響分組 給藥劑量(g生藥/kg) 動物(只) 耳腫(ΔX±SD,mg)對照組 0 10 12.95±4.21消炎痛 0.005g/kg 10 7.94±3.32**抑酸痛風顆粒 20 10 5.35±3.28***抑酸痛風顆粒 10 10 6.35±2.27**抑酸痛風顆粒 5 10 8.80±4.26**P<0.05**P<0.01***P<0.0012.對大鼠足腫的影響試驗用50只大鼠,隨機分成5組,每組10只。每天灌胃給藥1次,連續(xù)給藥3天。于末次給藥后30分鐘,向每只大鼠右后肢足心向踝關節(jié)方向皮下注射1%角叉菜膠0.05ml致炎。致炎后1、2、3、和4小時,用投影儀測量右后肢踝關節(jié)下0.5cm處的直徑(放大6倍),減去正常值,作為大鼠足腫程度。取平均數與對照組比較,進行統(tǒng)計學測驗,結果(見表8)表明,抑酸痛風顆粒3個劑量對大鼠角叉菜膠足腫的抑制作用均非常明顯。
      表8.抑酸痛風顆粒對大鼠足腫的影響正常值 致炎后足腫程度(ΔX±SD,cm)分組(X±SD,cm)1小時 2小時3小時 4小時對照組0 7.49±0.181.30±0.62 2.11±0.48 2.58±0.63 2.19±0.42消炎痛0.01g/kg 7.43±0.240.30±0.18***0.80±0.35***1.68±0.30**2.06±0.28抑酸痛風顆粒20g生藥/kg 7.25±0.240.68±0.31**1.35±0.41**1.86±0.50*1.95±0.29抑酸痛風顆粒10g生藥/kg 7.26±0.211.00±0.35 1.56±0.44*1.55±0.52**1.67±0.55*抑酸痛風顆粒5g生藥/kg 7.22±0.210.52±0.25**1.12±0.47**1.93±0.26*1.93±0.39*P<0.05**P<0.01***P<0.0013.對大鼠棉球肉芽腫的影響實驗動物及分組同上,每天灌胃給藥1次,連續(xù)給藥10天,對照組給蒸餾水。于第3次給藥后,在乙醚淺麻醉下將大鼠背部剃毛、消毒、切開皮膚,把30mg滅菌棉球埋入兩側腋部皮下。第11天上午處死大鼠,剝出棉球肉芽腫物,去處外面附著的脂肪、結締組織等物質,稱濕重,然后在60~70℃烘干,秤干重,減去棉球的重量,即為肉芽腫重。取各給藥組肉芽腫重的平均數與對照組比較,進行統(tǒng)計學測驗,結果(見表9)表明,抑酸痛風顆粒對大鼠棉球肉芽腫也有比較顯著的抑制作用。
      表9.抑酸痛風顆粒對大鼠棉球肉芽腫的影響給藥劑量 動物 棉球肉芽腫(X±SD,mg)分組g生藥/kg (只)濕重 干重對照組 010140.82±29.12 29.60±8.89可的松 0.02g/kg 10116.25±9.99*20.93±5.91*抑酸痛風顆粒20 10103.20±14.42**18.00±3.13**抑酸痛風顆粒10 10111.58±15.83*20.78±3.31*抑酸痛風顆粒510159.25±43.26 27.88±7.92*P<0.05**P<0.01***P<0.0014.對大鼠佐劑關節(jié)炎的影響試驗用50只大鼠,隨機分成5組,每組10只。佐劑的配制系將預先滅活的卡介苗加入到滅菌的不完全佐劑中,研磨配制成濃度為10mg/ml的佐劑。模型制備則采用在每只大鼠的右后足墊部皮內注射0.1ml佐劑,誘導關節(jié)炎的發(fā)生。
      (1)對原發(fā)性病變的影響試驗前3天開始給藥,每天灌胃1次,在末次給藥后30分鐘致炎,觀察致炎后3、6、18和24小時佐劑注射側足腫程度,采用投影儀測大鼠右后肢踝關節(jié)下0.5cm處直徑(放大6倍)。以致炎前后的差值作為腫脹度,取各給藥組的平均值與對照組比較,進行統(tǒng)計學測驗,結果(見表10)表明,抑酸痛風顆粒對大鼠佐劑關節(jié)炎原發(fā)性病變的抑制作用非常顯著,其抗炎作用起效快和作用持續(xù)時間長。
      表10.抑酸痛風顆粒對大鼠佐劑關節(jié)炎原發(fā)性病變的影響正常值原發(fā)性病變的腫脹度(ΔX±SD,cm)分組(X±SD,cm)3小時 6小時 18小時 24小時對照組0 5.65±0.241.49±0.341.69±0.25 1.66±0.26 1.38±0.24消炎痛0.005mg/kg5.49±0.231.41±0.391.52±0.43 1.31±0.12**0.93±0.38**抑酸痛風顆粒20g生藥/kg 5.76±0.390.77±0.37**0.91±0.46**0.83±0.47***0.40±0.45***抑酸痛風顆粒10g生藥/kg 5.92±0.360.74±0.46**0.78±0.58***0.62±0.37***0.50±0.57**抑酸痛風顆粒5g生藥/kg 5.82±0.341.08±0.42*1.31±0.75**0.98±0.48**0.84±0.33***P<0.05**P<0.01***P<0.001(2)對繼發(fā)性病變的影響在佐劑注射后的第8天開始連續(xù)給藥,每天灌胃給藥1次,劑量同上,直到第30天,觀察抑酸痛風顆粒對繼發(fā)性病變的影響。自第8天測正常值以后,每隔4天用千分尺測大鼠左后足掌厚度(佐劑注射對側,用mm表示),以其與正常值之差作為繼發(fā)性病變腫脹度的指標,取各給藥組的平均數與對照組比較,進行統(tǒng)計學測驗,結果列于表11之中。從表中的結果可見抑酸痛風顆粒減輕佐劑注射對側足腫的作用非常顯著,提示該藥能減輕大鼠佐劑關節(jié)炎繼發(fā)性病變的發(fā)生。
      表11.抑酸痛風顆粒對繼發(fā)性病變的影響正常值 繼發(fā)性病變的腫脹程度(ΔX±SD,mm)分組(X±SD,12天 16天20天24天 30天mm)對照組 5.02±0.30 0.72±0.44 0.72±0.45 0.75±0.39 0.78±0.37 0.83±0.30消炎痛5.34±0.22 0.30±0.32*0.30±0.14**0.52±0.35 0.52±0.18 0.33±0.35**0.005g/kg抑酸痛風5.34±0.24 0.33±0.21*0.23±0.25**0.28±0.31**0.16±0.23***0.25±0.25***20g生藥/kg抑酸痛風5.19±0.16 0.24±0.16**0.20±0.21**0.37±0.31*0.22±0.20***0.42±0.28**10g生藥/kg抑酸痛風5.28±0.23 0.25±0.18*0.20±0.16**0.20±0.13**0.17±0.15***0.27±0.25***5g生藥/kg*P<0.05**P<0.01***P<0.001(3)對全身性病變的影響除觀察左后足(佐劑注射對側)的腫脹度作為繼發(fā)性關節(jié)炎的指標之外,還觀察前肢、耳朵、尾巴病變的發(fā)生率及其嚴重程度等全身性病變,按0-4級評分法紀錄,取平均數進行統(tǒng)計學測驗,結果(見表12)表明,大劑量(20g生藥/kg)抑酸痛風顆粒能減輕全身性病變的發(fā)生(p<0.05),中、低劑量與消炎痛一樣有減輕全身性病變的趨勢(p>0.05)。
      表12.抑酸痛風顆粒對大鼠佐劑關節(jié)炎全身病變的影響給藥劑量 動物發(fā)病動物 全身病變評分分組(g生藥/kg) (只) (只)(X±SD)對照組010 7 1.00±0.942消炎痛0.005g/kg10 5 0.50±0.53抑酸痛風顆粒 20 10 2 0.20±0.42*抑酸痛風顆粒 10 10 5 0.80±0.92抑酸痛風顆粒 510 5 0.50±0.53*P<0.05(四)、對細胞免疫的影響試驗用50只小鼠,隨機分成5組,每組10只。連續(xù)灌胃給藥3天,在每只小鼠的頸背部皮下注射7%的2,4-二硝基氯苯丙酮溶液20μl致敏,然后再連續(xù)口服抑酸痛風顆粒11天,對照組給生理鹽水。于末次給藥后在每只小鼠左耳殼涂2,4-二硝基氯苯丙酮溶液20μl攻擊,16小時后處死動物,用直徑9mm的打孔器打下左右耳片,用扭力天平稱重,以左右耳片重量差來表示腫脹度,作為遲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DTH)的指標。取各給藥組的平均數與對照組比較,進行統(tǒng)計學測驗,結果(見表13)表明,抑酸痛風顆粒20g生藥/kg對T淋巴細胞增值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即有明顯的抗變態(tài)反應的作用。
      表13.抑酸痛風顆粒對DNCB誘導的小鼠DTH反應的影響給藥劑量 動物數 耳腫脹度分組(g生藥/kg) (只) (ΔX±SD,mg)對照組0 1030.0±4.8氫化可的松0.02g/kg1025.2±4.6*抑酸痛風顆粒 20 1019.8±6.3**抑酸痛風顆粒 10 1026.0±5.0抑酸痛風顆粒 5 1026.4±5.0*P<0.05**P<0.01(五)、對小鼠耳廓微循環(huán)的作用本試驗選用20-22g小鼠50只,隨機分成5組,每組10只,連續(xù)灌胃給藥3天,對照組灌服生理鹽水。于末次給藥后40分鐘,給小鼠腹腔注射20%烏拉坦0.07ml/10g,麻醉后將小鼠腹臥固定在觀察臺上,使耳廓平展在耳托上,表面滴少許液體石蠟,置40倍解剖鏡下觀察各組小鼠耳廓毛細血管開放數量,以毛細血管與1mm2內邊界血管相交的交叉點數來表示,取平均數與對照組比較,進行統(tǒng)計學測試,結果(表14)表明小鼠口服抑酸痛風顆粒20g生藥/kg后,耳廓毛細血管開放數量增多,在生理狀態(tài)下確有促進小鼠耳廓微循環(huán)的作用。
      表14.抑酸痛風顆粒對耳廓毛細血管開放量的影響給藥劑量動物數毛細血管組別(g生藥/kg) (只) 交叉點數對照組 0 103.9±1.1復方丹參滴丸 2 107.8±1.8***抑酸痛風顆粒 20 105.0±1.1*抑酸痛風顆粒 10 104.4±1.1抑酸痛風顆粒 5 104.2±0.9*P<0.05***P<0.001四、試驗結論實驗結果證明,抑酸痛風顆粒在5g生藥/kg、10g生藥/kg和20g生藥/kg劑量下,具有非常顯著的抗炎鎮(zhèn)痛作用和抗痛風性關節(jié)炎的作用。其中表現為對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腫、角叉菜膠引起的大鼠足腫、大鼠棉球肉芽腫和大鼠佐劑關節(jié)炎的抑制作用較強,尤其是對慢性炎癥(大鼠棉球肉芽腫)的抗炎作用非常顯著,并呈現出一定的劑量依賴關系,在同類中藥中是不常見到的。對小鼠化學刺激、溫熱刺激和大鼠溫熱刺激的鎮(zhèn)痛作用也非常顯著。特別是對由尿酸鈉誘導的小鼠足腫、大鼠足腫和家兔急性關節(jié)炎也具有非常顯著的抑制作用,表現為抑制腫脹、降低關節(jié)液中白細胞數和減輕滑膜組織的病變程度,對痛風性關節(jié)炎有明顯的保護作用。抑酸痛風顆粒20g生藥/kg能夠抑制T淋巴細胞增值,即有明顯的抗變態(tài)反應的作用,同時還可增加毛細血管交叉網點數,改善耳廓微循環(huán),表明該藥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
      本實驗結果證明抑酸痛風顆粒在治療痛風、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痹證具有良好的效果。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藥物的制備方法實施例1本發(fā)明藥物的膠囊劑制備取精選下列重量的中藥原料經篩選、洗凈、烘干、粉碎備用青風藤497g炒蒼術414g黃柏165g,益母草248g虎杖248g 綿萆248g,(1)、青風藤用12倍量和8倍量70%-95%的乙醇提取兩次,提取時間為1.5小時,合并兩次慮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在45-55℃干燥,制得干浸膏1;(2)、將青風藤殘渣與炒蒼術、黃柏、益母草、虎杖、綿萆等六味中藥用10倍量和8倍量的水煎煮兩次,每次2小時,合并慮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在45-55℃干燥,制得干浸膏2;(3)、將(1)和(2)制備所得的兩種干浸膏粉碎,充分混合均勻,加適量入甜菊素、糊精,裝入明膠硬膠囊,制成1000粒膠囊劑。
      實施例2本發(fā)明藥物顆粒劑制備取精選下列重量的中藥原料經篩選、洗凈、烘干、粉碎備用青風藤662g炒蒼術331g黃柏220g,益母草331g虎杖331g 綿萆331g,(1)、青風藤用12倍量和8倍量70%-95%的乙醇提取兩次,提取時間為1.5小時,合并兩次慮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在45-55℃干燥,制得干浸膏1;(2)、將青風藤殘渣與炒蒼術、黃柏、益母草、虎杖、綿萆等六味中藥用10倍量和8倍量的水煎煮兩次,每次2小時,合并慮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在45-55℃干燥,制得干浸膏2;(3)、將(1)和(2)制備所得的兩種干浸膏粉碎,充分混合均勻,加入乙醇作黏合劑,加入適量淀粉作填充劑,制成1000g顆粒劑。
      實施例3本發(fā)明藥物顆粒劑制備取精選下列重量的中藥原料經篩選、洗凈、烘干、粉碎備用青風藤993g炒蒼術398g黃柏330g,益母草497g虎杖497g 綿萆497g,
      (1)、青風藤用12倍量和8倍量70%-95%的乙醇提取兩次,提取時間為1.5小時,合并兩次慮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在45-55℃干燥,制得干浸膏1;(2)、將青風藤殘渣與炒蒼術、黃柏、益母草、虎杖、綿萆等六味中藥用10倍量和8倍量的水煎煮兩次,每次2小時,合并慮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在45-55℃干燥,制得干浸膏2;(3)、將(1)和(2)制備所得的兩種干浸膏粉碎,充分混合均勻,加入乙醇作黏合劑,加入淀粉作填充劑,制成1000g顆粒劑。
      實施例4本發(fā)明藥物的顆粒劑制備取精選下列重量的中藥原料經篩選、洗凈、烘干、粉碎備用青風藤662g炒蒼術331g黃柏220g,益母草331g虎杖331g 皂角刺265g,丹參265g 炒枳實265g綿萆331g,(1)、青風藤、丹參用12倍量和8倍量70%-95%的乙醇提取兩次,提取時間為1.5小時,合并兩次慮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在45-55℃干燥,制得干浸膏1;(2)、將青風藤、丹參殘渣與炒蒼術、黃柏、益母草、虎杖、綿萆等六味中藥用10倍量和8倍量的水煎煮兩次,每次2小時,合并慮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在45-55℃干燥,制得干浸膏2;(3)、將(1)和(2)制備所得的兩種干浸膏粉碎,充分混合均勻,加入乙醇作黏合劑,加入淀粉作填充劑,制成1000g的顆粒劑。
      實施例5本發(fā)明藥物的顆粒劑制備取精選下列重量的中藥原料經篩選、洗凈、烘干、粉碎備用青風藤331g炒蒼術165g黃柏110g,益母草165g虎杖165g 皂角刺165g,丹參132g 炒枳實132g綿萆132g,(1)、青風藤、丹參用12倍量和8倍量70%-95%的乙醇提取兩次,提取時間為1.5小時,合并兩次慮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在45-55℃干燥,制得干浸膏1;(2)、將青風藤、丹參殘渣與炒蒼術、黃柏、益母草、虎杖、綿萆等六味中藥用10倍量和8倍量的水煎煮兩次,每次2小時,合并慮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在45-55℃干燥,制得干浸膏2;(3)、將(1)和(2)制備所得的兩種干浸膏粉碎,充分混合均勻,加入乙醇作黏合劑,加入淀粉作填充劑,制成1000g顆粒劑。
      實施例6本發(fā)明藥物的片劑制備取精選下列重量的中藥原料經篩選、洗凈、烘干、粉碎備用青風藤828g炒蒼術414g黃柏275g,益母草414g虎杖414g 皂角刺331g,丹參331g 炒枳實331g綿萆331g,(1)、青風藤、丹參用12倍量和8倍量70%-95%的乙醇提取兩次,提取時間為1.5小時,合并兩次慮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在45-55℃干燥,制得干浸膏1;(2)、將青風藤、丹參殘渣與炒蒼術、黃柏、益母草、虎杖、綿萆等六味中藥用10倍量和8倍量的水煎煮兩次,每次2小時,合并慮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在45-55℃干燥,制得干浸膏2;(3)、將(1)和(2)制備所得的兩種干浸膏粉碎,充分混合均勻,加入乙醇作黏合劑,加入輔料制成顆粒劑,加入黏合劑制成1000片片劑。
      實施例7本發(fā)明藥物的顆粒劑制備取精選下列重量的中藥原料經篩選、洗凈、烘干、粉碎備用青風藤662g炒蒼術198g黃柏165g,益母草248g虎杖200g 皂角刺180g,丹參240g 炒枳實140g綿萆1248g,(1)、青風藤、丹參用12倍量和8倍量70%-95%的乙醇提取兩次,提取時間為1.5小時,合并兩次慮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在45-55℃干燥,制得干浸膏1;(2)、將青風藤、丹參殘渣與炒蒼術、黃柏、益母草、虎杖、綿萆等六味中藥用10倍量和8倍量的水煎煮兩次,每次2小時,合并慮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在45-55℃干燥,制得干浸膏2;(3)、將(1)和(2)制備所得的兩種干浸膏粉碎,充分混合均勻,加入乙醇作黏合劑,加入適量淀粉作填充劑,制成1000g顆粒劑。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痛風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藥制成青風藤331-993份炒蒼術165-497份黃柏 110-330份,益母草165-497份虎杖165-497份 綿萆165-497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痛風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原料藥的量為青風藤497-828份炒蒼術248-414份黃柏165-275份,益母草248-414份虎杖248-414份 綿萆248-414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痛風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原料藥的量為青風藤662份炒蒼術331份黃柏220份,益母草331份虎杖331份 綿萆331份。
      4.權利要求1、2或3所述藥物的制備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驟(a)稱取各原料藥青風藤、炒蒼術、黃柏、益母草、虎杖和綿萆備用;(b)將所述重量配比的青風藤用70%-95%的乙醇進行回流提取兩次,合并兩次提取液,回收乙醇,在45-55℃下干燥,得干浸膏1;(c)將所述重量配比的炒蒼術、黃柏、益母草、虎杖和綿萆以及青風藤醇提后的殘渣加水煎煮兩次,每次加水以沒過藥面為易,合并兩次煎液,過濾得慮液2,濃縮慮液成比重為1.25~1.35的浸膏,在45-55℃下干燥,得干浸膏2;(d)合并干浸膏1和2,將其粉碎成粉,制備成了本發(fā)明藥物的活性成分;(e)將所得活性成分與輔料混合,制成藥劑學上任何一種藥劑。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藥物,其中原料藥還有,丹參132-398份、炒枳實132-398份、皂角刺132-398份。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藥物,其中原料藥還有,丹參198-331份、炒枳實198-331份、皂角刺198-331份。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藥物,其中原料藥還有,丹參265份、炒枳實265份、皂角刺265份。
      8.權利要求5、6或7所述藥物的制備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驟(a)稱取各原料藥青風藤、炒蒼術、黃柏、益母草、虎杖、皂角刺、丹參、炒枳實和綿萆備用;(b)將所述重量配比的青風藤、丹參用70%-95%的乙醇進行回流提取兩次,合并兩次提取液,回收乙醇,在45-55℃下干燥,得干浸膏1;(c)將所述重量配比的炒蒼術、黃柏、益母草、虎杖、皂角刺、炒枳實、綿萆和青風藤、丹參醇提后的殘渣加水煎煮兩次,每次加水以沒過藥面為易,合并兩次煎液,過濾得慮液2,濃縮慮液成比重為1.25~1.35的浸膏,在45-55℃下干燥,得干浸膏2;(d)合并干浸膏1和2,將其粉碎成粉,制備成本發(fā)明藥物活性成分;(e)將所得活性成分與輔料混合,制成藥劑學上任何一種制劑。
      9.根據權利要求5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驟(c)中加水提取時,第一次加水10倍,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水8倍,煎煮1.5小時。
      10.根據權利要求5、6、7所述的藥物,其特征是,該藥物是藥劑學上的片劑、顆粒劑、散劑、膠囊劑、滴丸劑、肌注劑、滴注劑。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痛風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主要是由青風藤、炒蒼術、黃柏、益母草、虎杖、綿萆薢等按一定重量配比,經醇提、水提制備而成,它可以被制備成任何一種常用內服劑型,本發(fā)明不含動物藥和蟲藥,不含毒性較強的植物藥,是一種用于治療痛風的純中藥制劑,本發(fā)明止痛迅速,療效顯著,無毒副作用,是治療痛風病、預防關節(jié)畸形及痛風合并癥發(fā)生、防止尿酸結石、痛風結石的首選藥,適宜長期服用。
      文檔編號A61P19/06GK1530131SQ0311959
      公開日2004年9月22日 申請日期2003年3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3月12日
      發(fā)明者路志正, 路潔 申請人:天津天士力新資源藥業(yè)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