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痹癥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風寒濕痹癥疼痛的藥物組合物,特別是涉及一種以植物中草藥為原料制成的治療風寒濕邪所致周身疼痛、四肢疼痛麻木等痹癥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痹癥是指人體正氣不足時,風寒濕等外邪侵襲,內(nèi)由痰、瘀、熱毒引起經(jīng)脈閉阻,致氣血運行不暢,出現(xiàn)筋骨、肌肉、關節(jié)等處疼痛、酸楚、重著沉困,麻木不仁,關節(jié)腫大,屈伸活動不利,甚則關節(jié)變形,累及臟腑,致癱瘓、殘廢等病癥。它的病因與病機是1、正氣虛人的氣血精津等物質(zhì)不足,人體調(diào)節(jié)功能、抗邪功能低下是引起痹證的先決條件,是內(nèi)因。正氣虛多因起居不慎,房勞過度,素體虛弱或長期勞損,勞逸失宜,產(chǎn)后、病后引起的。
感邪致病之時多見衛(wèi)氣虛,因為衛(wèi)氣有護衛(wèi)肌表防御外邪侵略,溫煦潤澤皮毛,相當于國防軍的功能。若衛(wèi)氣虛弱,腠理不密,御邪力弱則邪氣乘虛而入,經(jīng)脈閉阻,氣血運行不暢,形成痹癥。正是“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一旦形成了痹證,正氣的強弱對病的演變和預后有著重要作用。病初或體質(zhì)較壯者,正氣相對不衰,通過治療鼓邪外出,用藥易效,很快治愈。若久痹反復發(fā)作,邪戀不去或過服克伐傷正之品,使正氣更虛,治療多難速效。其病機涉及肝、腎、脾三臟虛弱,脾主肌肉四肢,生化氣血之源,為后天之本,肝產(chǎn)筋,芷血為羆極之本。腎主骨,藏精,內(nèi)舍元陰元陽,為先天之本。三臟受累更易造成氣血虛弱,肌肉筋骨失養(yǎng),如此惡性循環(huán)其病纏綿難愈,甚者肌肉萎縮,關節(jié)腫大變形,癱瘓,內(nèi)舍于臟治療更難速效,須扶正祛邪、堅持治療。
2、外邪侵襲外邪指風、寒、濕、熱之邪氣。風邪不能獨傷于人,濕性粘膩,風濕之邪易和它邪相合侵犯人體,常見有風寒濕痹和風濕熱痹。當正氣虛時,邪氣趁機侵入肌膚經(jīng)絡,邪氣各施展致病本領,分別使經(jīng)脈凝滯壅塞,閉阻不通,氣血運行不暢,形成痹證。風寒濕邪侵入人體后可化為濕熱,也可直接感受風濕熱邪,實踐證明以素體蘊熱或青少年陽盛之體感邪化熱見。也有熱痹日久不愈,導致身體虛寒而為寒痹者。若素體陽虛,病情反復,損傷陽氣,可見寒痹、虛痹。
3、瘀指瘀血和痰凝。有外傷后因氣候變化或感受寒冷潮濕而外傷局部出現(xiàn)沉、困、脹、麻木、重著、疼痛等痹證現(xiàn)象,在治療期間必須活血化瘀和祛邪并施才有滿意的效果。瘀血致痹的病機即局部經(jīng)絡組織受傷,血行不暢或血溢脈外,留滯局部,致使局部血行不暢,筋脈肌肉失養(yǎng),抗御外邪力差,邪氣乘虛而入,加重脈絡閉阻,形成痹癥。瘀血阻絡可致痹,還有痰濁阻絡也可致痹,邪留日久可致瘀,所以治療時貴在疏通經(jīng)絡活氣血。邪是致痹的外因,虛、瘀、痰濁是致痹的內(nèi)因,外因通過內(nèi)因才能致痹。
邪瘀日久可致虛,虛極則邪瘀難清,驅(qū)邪無力,而邪瘀又相互勾結為患。所以在臨床治療上必須辯證施治,整體對待,綜合治理,虛則扶正,有邪祛邪,瘀則活血化瘀,祛邪、活血通絡為必守常法。實者攻邪為主,虛者攻補兼施。
分類按病因分風痹,是風寒濕邪合侵,合而為痹,而以風氣偏盛的痹癥,癥見四肢關節(jié)炎肌肉酸楚,呈游走性疼痛,部位不定,多見于上肢、肩背;寒痹,是風寒濕邪合侵為痹,而以寒邪偏盛的痹癥,癥見肢體關節(jié)肌肉疼痛劇烈,得熱則緩,痛處固定,日輕夜重,甚則關節(jié)不能屈伸,痛處冷涼感,四肢末梢欠溫,遇陰冷天加重等;濕痹,是風寒濕合侵為痹,而以濕氣偏盛的痹病,癥見肢體關節(jié)肌肉腫脹,酸沉重著疼痛,麻木不仁,且伴周身困重,嗜臥,胸悶,納呆等;熱痹,證候為患處紅腫熱痛,遇熱疼?。恢鼙?,疼痛遍及全身;眾痹是此起彼伏疼痛不斷。
按肌體組織分皮痹,肉痹,筋痹,脈痹,骨痹。中醫(yī)說的痹證就是現(xiàn)代醫(yī)學所述的各種風濕性關節(jié)炎,化膿性關節(jié)炎,結核性關節(jié)炎,骨質(zhì)增生,肌纖維組織炎,坐骨神經(jīng)疼,肩周炎,強直性脊椎炎,脈管炎等。
對于痹癥的治療,目前西藥尚無特效藥,且毒副作用多,有的價格昂貴。國內(nèi)中成藥雖有些,但療效不佳,因此開發(fā)研制一種療效好、毒副作用小、價格適中的中藥制劑,是廣大患者和醫(yī)務人員的迫切需要和殷切的希望。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是針對上述問題而提供的一種內(nèi)治以扶正祛邪為主,祛風止疼、解痙,外治六淫外感風寒濕邪所致周身疼痛、四肢疼痛麻木等痹癥的一種治療痹癥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本發(fā)明藥物含有黃芪和當歸,因此能夠扶正補養(yǎng)血,因為含有制甘草,可以調(diào)和諸藥,而且費用低廉、見效快、無毒副作用與不良反應、治療效果顯著。
為了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痹癥的中藥,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藥劑制白附子∶當歸∶白芷∶黃芪∶防風∶天麻∶羌活∶制南星∶制甘草=2-8∶0.2-0.8∶0.2-0.8∶0.2-0.8∶0.2-0.8∶0.2-0.8∶0.2-0.8∶0.2-0.8∶0.2-0.8。
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制白附子∶當歸∶白芷∶黃芪∶防風∶天麻∶羌活∶制南星∶制甘草=4-6∶0.4-0.6∶0.4-0.6∶0.4-0.6∶0.4-0.6∶0.4-0.6∶0.4-0.6∶0.4-0.6∶0.4-0.6。
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制白附子∶當歸∶白芷∶黃芪∶防風∶天麻∶羌活∶制南星∶制甘草=5∶0.5∶0.5∶0.5∶0.5∶0.5∶0.5∶0.5∶0.5。
一種治療痹癥的中藥的制備方法,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制白附子∶當歸∶白芷∶黃芪∶防風∶天麻∶羌活∶制南星∶制甘草=2-8∶0.2-0.8∶0.2-0.8∶0.2-0.8∶0.2-0.8∶0.2-0.8∶0.2-0.8∶0.2-0.8∶0.2-0.8;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上述各單味藥用粉碎機粉碎,過100目篩;2、按上述比例取粉碎后的各單味藥充分混勻。
本發(fā)明所具有的優(yōu)點與效果是本發(fā)明為純中藥制劑,藥方合理,無毒副作用與不良反應,治療成本低廉。制白附子味辛,性溫,有毒。歸胃、肝經(jīng)。有祛風痰、定驚搐、解毒、散結止痛的功效。當歸味甘,辛,溫。歸心,肝,脾經(jīng)。有補血,活血,調(diào)經(jīng),止血,潤腸通便的作用。白芷性溫,味辛,歸胃、肺、大腸經(jīng)。有解表散風,通竅,止痛,燥濕止帶,消腫排膿的作用。黃芪味甘,微溫,具有補氣固表,托瘡生肌、利水的功效。防風味辛甘,溫。有發(fā)表、祛風、勝濕、止痛的作用。天麻性辛、溫、無毒。有祛風、定驚之功效。羌活性味辛溫微苦,具有解表散寒、祛風、除濕、止痛之功效。制南星有祛風止痙,散結消腫的功效。制甘草有調(diào)和諸藥的功效。本發(fā)明是在家傳秘方的基礎上,又經(jīng)臨床應用四十余年,患者一致反映療效甚好,藥效迅速。藥物中含有黃芪和當歸,因此能夠扶正補養(yǎng)血,因為含有制甘草,可以調(diào)和諸藥,內(nèi)治以扶正祛邪為社,祛風止疼,解痊,外治六淫外感風寒、濕邪所致周身疼痛、四肢疼痛、麻木等痹癥。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及藥效學研究結果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實驗例一)動物毒性試驗急性毒性實驗實驗動物健康昆明種小白鼠,雌雄各半,體重20±0.5g。
實驗方法取小鼠20只,禁食12小時,正常飲水,每只鼠每次灌胃0.8ml,間隔4小時,總體積2.4ml。其中含生藥18.3(3g/Kg),分三次給藥,相當臨床人日用量的100倍(未測出LD50)。用藥后動物未出現(xiàn)明顯的中毒癥狀及死亡情況,連續(xù)觀察一周,動物全部存活,活動自如,毛發(fā)光滑,飲食正常,呼吸、鼻、眼、口腔無異常分泌物。體重增加。一周后解剖動物,肉眼及顯微鏡觀察重要臟器,未出現(xiàn)明顯的病理學改變。
慢性毒性實驗實驗動物Wistar大白鼠,60~80g,80只,雌雄各半。
實驗方法隨機將大白鼠分成4組,對照組及三個實驗組(1g/日,2g/日,4g/日,灌胃)。每組各20只,雌雄各半。對照組正常飼料喂養(yǎng)。灌胃后自由飲食,連續(xù)觀察30天。
檢測方法
(1)動物一般表現(xiàn)。
(2)血常規(guī)及血生化指標。血紅蛋白,紅細胞,白細胞及分類。轉氨酶,尿素氮,肌酐,膽固醇,甘油三酯,血糖,總蛋白,白蛋白。
(3)病理學檢查。肝,腎,胃,睪丸,卵巢。
結果1、急性毒性實驗急性毒性實驗結果證實,本發(fā)明藥物無急性毒性作用,在最大灌胃量內(nèi),未測出明顯的LD50。臨床用藥安全可靠未出現(xiàn)明顯的病理學改變。
2、慢性毒性實驗本發(fā)明藥物對受試大白鼠外周血象無明顯的影響;對實驗大白鼠血生化指標無明顯的影響。
小結結果表明,按照人與鼠的換算劑量100倍劑量進行灌胃,無明顯的死亡等急性毒性表現(xiàn)。在大白鼠的動物實驗中,經(jīng)過分析血液中的血象指標,大白鼠白細胞分類測定,以及血液生化指標的檢測結果,與正常及治療前比較,無明顯的差別。說明該制劑未產(chǎn)生明顯的急、慢性毒性作用。急性與慢性毒性實驗結果提示本發(fā)明藥物可以安全的用于臨床治療與觀察。
(實驗例二)藥效學研究本發(fā)明藥物經(jīng)多年臨床證明有減輕、消除關節(jié)的腫脹、疼痛和晨僵,控制病情的免疫病理進展與活動度,調(diào)整免疫,增強體質(zhì)與免疫力的良好的臨床效果,對預防關節(jié)功能不全和殘疾,改善和提高生活質(zhì)量,恢復關節(jié)功能及勞動力具有明顯的作用。本發(fā)明藥物通過藥理實驗結果如下
方法以Freund’s完全佐劑致大鼠關節(jié)炎癥,以塑料環(huán)法致大鼠肉芽腫,免疫器官重量法,醋酸扭體法。
表一本發(fā)明藥物對大鼠Freund’s完全佐劑關節(jié)炎癥的影響
表二本發(fā)明藥物對大鼠塑料環(huán)肉芽腫重量的影響
表三本發(fā)明藥物對小鼠脾臟重量的影響
表四本發(fā)明藥物ig 10d對小鼠醋酸扭體法的鎮(zhèn)痛作用(X±SE)
小結1、Freund’s完全佐劑關節(jié)炎癥一般認為是一種過敏反應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實驗表明本發(fā)明藥物對佐劑關節(jié)炎癥具有顯著療效;2、實驗說明本發(fā)明藥物對肉芽組織增生有明顯抑制作用;3、實驗說明本發(fā)明藥物可顯著增加脾臟重量;4、實驗說明本發(fā)明藥物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小鼠扭體反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實驗例三)臨床研究本發(fā)明藥物由沈陽市張貴中醫(yī)骨傷科診所的張貴老中醫(yī)提供,病例來源為隨機選擇于1999年1月~2005年12月來我診所治療的門診和住院患者。
1資料與方法1.1病例選擇為隨機選擇于1999年1月~2005年12月來我診所治療的門診和住院患者,共觀察病例235例,其中男49例,女186例。年齡20~71歲。20~25歲5例,26~35歲62例,36~45歲95例,46~55歲51例,56歲以上22例。病程最短1年,最長30年,1~5年129例,5~10年95例,10年以上11例。寒濕阻絡型的診斷標準肢體關節(jié)冷痛沉重或腫脹,局部畏寒,皮色不紅,觸之不熱,遇寒痛增,得熱痛減,舌胖,質(zhì)淡暗,苔白膩或白滑,脈弦緊或弦緩。
臨床表現(xiàn)患者均有四肢小關節(jié)腫痛,不同程度腕、肘、肩、踝、膝、髖關節(jié)晨僵,部分患者伴有發(fā)熱。
受累關節(jié)情況患者往往全身關節(jié)均可累及,但以手指關節(jié)受累最多,依次為手腳趾指關節(jié)、膝關節(jié)、腕關節(jié)、踝關節(jié)、肘關節(jié)、其它關節(jié)。
實驗室檢查
發(fā)病因素根據(jù)患者主訴,統(tǒng)計歸納如下
1.2治療方法采用由本發(fā)明藥物制成的玉真散治療,每日1付,分早、中、晚三次溫開水送服;治療2周為一療程。治療期間停用其它藥物及物理療法?;颊咧委熐昂蟀唇y(tǒng)一要求做有關檢查并詳細記錄。治療三個月后做初步療效判定。
1.3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治療痹病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擬定。臨床治愈癥狀全部消失,功能活動恢復正常;主要實驗室檢查(ESR、抗O、RF)正常。顯效全部癥狀消失或主要癥狀消除,關節(jié)功能基本恢復,能參加正常工作和勞動;實驗室檢查結果基本正常。有效主要癥狀基本消除,主要關節(jié)功能基本恢復或有明顯進步,生活不能自理轉為能夠自理,或者失去工作和勞動能力有所恢復;主要實驗室檢查指標有所改善。無效和治療前相比較,各方面均無進步。
2、治療結果235例患者中臨床治愈51例,顯效73例,有效102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96.2%。
結論通過235例類風濕關節(jié)炎病例為3個月的臨床研究證明,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總有效率96.2%,臨床治愈21.7%,顯效(控制)率31%,緩解(有效)43.4%,無效4%。
長期臨床研究結果表明,由本發(fā)明藥物制成的中藥玉真散的效果優(yōu)良,起效快,消除關節(jié)腫脹和止痛作用好,血沉和類風濕因子的復常與降低率高,撤除激素的作用強,療效穩(wěn)定,副作用少,療效明顯。
實施例1一種治療痹癥的中藥,按下述重量配比取下述原料制白附子∶當歸∶白芷∶黃芪∶防風∶天麻∶羌活∶制南星∶制甘草=2∶0.8∶0.8∶0.8∶0.8∶0.8∶0.8∶0.8∶0.8。
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先將上述各單味藥經(jīng)挑選、清洗、干燥后用粉碎機粉碎,過100目篩;2、按上述比例取粉碎后的各單味藥充分混勻。
實施例2一種治療痹癥的中藥,按下述重量配比取下述原料制白附子∶當歸∶白芷∶黃芪∶防風∶天麻∶羌活∶制南星∶制甘草=8∶0.2∶0.2∶0.2∶0.2∶0.2∶0.2∶0.2∶0.2。
其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實施例3一種治療痹癥的中藥,按下述重量配比取下述原料制白附子∶當歸∶白芷∶黃芪∶防風∶天麻∶羌活∶制南星∶制甘草=4∶0.6∶0.6∶0.6∶0.6∶0.6∶0.6∶0.6∶0.6。
其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實施例4一種治療痹癥的中藥,按下述重量配比取下述原料制白附子∶當歸∶白芷∶黃芪∶防風∶天麻∶羌活∶制南星∶制甘草=6∶0.4∶0.4∶0.4∶0.4∶0.4∶0.4∶0.4∶0.4。
實施例5一種治療痹癥的中藥,按下述重量配比取下述原料制白附子∶當歸∶白芷∶黃芪∶防風∶天麻∶羌活∶制南星∶制甘草=5∶0.5∶0.5∶0.5∶0.5∶0.5∶0.5∶0.5∶0.5。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痹癥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藥劑制白附子∶當歸∶白芷∶黃芪∶防風∶天麻∶羌活∶制南星∶制甘草=28∶0.2-0.8∶0.2-0.8∶0.2-0.8∶0.2-0.8∶0.2-0.8∶0.2-0.8∶0.2-0.8∶0.2-0.8。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痹癥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制白附子∶當歸∶白芷∶黃芪∶防風∶天麻∶羌活∶制南星∶制甘草=4-6∶0.4-0.6∶0.4-0.6∶0.4-0.6∶0.4-0.6∶0.4-0.6∶0.4-0.6∶0.4-0.6∶0.4-0.6。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痹癥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制白附子∶當歸∶白芷∶黃芪∶防風∶天麻∶羌活∶制南星∶制甘草=5∶0.5∶0.5∶0.5∶0.5∶0.5∶0.5∶0.5∶0.5。
4.一種治療痹癥的中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制白附子∶當歸∶白芷∶黃芪∶防風∶天麻∶羌活∶制南星∶制甘草=2-8∶0.2-0.8∶0.2-0.8∶0.2-0.8∶0.2-0.8∶0.2-0.8∶0.2-0.8∶0.2-0.8∶0.2-0.8;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上述各單味藥用粉碎機粉碎,過100目篩;2、按上述比例取粉碎后的各單味藥充分混勻。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以植物中草藥為原料制成的治療風寒濕邪所致周身疼痛、四肢疼痛麻木等痹癥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藥劑制白附子∶當歸∶白芷∶黃芪∶防風∶天麻∶羌活∶制南星∶制甘草=2-8∶0.2-0.8∶0.2-0.8∶0.2-0.8∶0.2-0.8∶0.2-0.8∶0.2-0.8∶0.2-0.8∶0.2-0.8。本發(fā)明為純中藥制劑,藥方合理,無毒副作用與不良反應,治療成本低廉。是在家傳秘方的基礎上,又經(jīng)臨床應用四十余年,患者一致反映療效甚好,藥效迅速。藥物中含有黃芪和當歸,能夠扶正補養(yǎng)血,制甘草,可以調(diào)和諸藥。
文檔編號A61P29/00GK1927349SQ20061004765
公開日2007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06年9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9月7日
發(fā)明者張貴 申請人:張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