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薄膜型伸縮彈性繃帶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繃帶,具體的來說是一種彈力佳的薄膜型伸縮彈性繃帶,適用于 傷口包扎。
背景技術(shù):
當肢體受外力沖撞或不小心碰觸到利器時,常會使肢體破皮、受傷;而為了保護傷 口不受細菌或病毒的感染,故會利用貼布或繃帶將傷口包起,使肢體受傷的部位可得到額 外的固定與支撐;另一方面,并藉由貼布或繃帶的纏繞、收緊,以協(xié)助傷口止血或防止口裂 開。以繃帶為例,傳統(tǒng)的繃帶使用多條經(jīng)紗及緯紗交錯編織成一適寬的長條狀帶體, 并將長條狀帶體一端向內(nèi)卷,以形成整捆繃帶卷,使用時,將整卷繃帶的開放端按壓于肢體 受傷部位,將后方的繃帶依序纏繞于受傷部位,直到傷口被繃帶完全包覆再剪斷繃帶打結(jié), 即完成傷口的包扎。由于傳統(tǒng)繃帶本身并無彈性,要防止繃帶松散開則需綁緊,但綁太緊除不舒服外 亦會影響血液流動循環(huán)。為了改善這一缺點,因此有一臺灣公告第71849號“包扎傷口用的 新型網(wǎng)式彈性繃帶”產(chǎn)生,其是將尼龍絲與SPANDEX(伸縮纖維)經(jīng)圓形編織機編織而成的 一種網(wǎng)式彈性繃帶,其尼龍絲的交錯處經(jīng)編織機的捆綁處理,使任何一布目雖然斷線卻不 會導致其它布目的脫線與松弛,以達繃帶的功用;此種網(wǎng)式彈性繃帶雖具有彈性,然其僅適 用于關節(jié)處如手肘、膝蓋或腳踝處,而且患部需先經(jīng)繃帶纏繞,再剪一段適長的網(wǎng)狀繃帶穿 套于患部,其雖具彈性,但較適用于關節(jié)處或膝蓋以下的部位,若較細瘦的小手臂或手指受 傷時則不適用。因此,本申請人有鑒于上述缺點,期能提供一種提升條狀繃帶本身彈性的薄膜型 伸縮彈性繃帶,乃潛心研思、設計組制,以提供消費大眾使用。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彈性、且適用于人體各部位的薄膜型伸縮彈性 繃帶。本實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舒適觸感的薄膜型伸縮彈性繃帶。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來實現(xiàn)的本實用新型包括一彈性薄膜層,為一具有伸縮、延展特性的熱可塑性彈性塑料薄 膜;以及至少一接觸層,為紡織物或非織物;所述彈性薄膜層與接觸層相結(jié)合、形成薄膜型伸縮彈性繃帶。其中所述接觸層為一層,在接觸層與彈性薄膜層之間設有自黏性膠體層,接觸 層、自黏性膠體層及彈性薄膜層依次相結(jié)合、形成薄膜型伸縮彈性繃帶。所述接觸層為兩層,分別與彈性薄膜層的兩個面相結(jié)合、形成薄膜型伸縮彈性繃帶;兩個接觸層與彈性薄膜層之間分別設有自黏性膠體層,一個接觸層、一個自黏性膠體 層、彈性薄膜層、另一個自黏性膠體層及另一個接觸層依次相結(jié)合、形成薄膜型伸縮彈性繃 帶;其中一個接觸層為100%合成纖維織成的紡織品或合成纖維中混入天然纖維混紡織成 的紡織品,另一個接觸層為使用100%合成纖維制成的非織物品或天然纖維中混入合成纖 維的混紡非織物品。所述彈性薄膜層為熱塑性彈性體薄膜層、聚酯熱塑性彈性體薄膜層、熱塑性聚胺 基甲酸酯薄膜層、熱塑性聚烯烴薄膜層、聚胺酯薄膜層、聚酰胺類熱塑性彈性體薄膜層或聚 氯乙烯薄膜層其中的任一種。所述接觸層為100%合成纖維織成的紡織品或合成纖維中混入天然纖維混紡織成 的紡織品。所述接觸層為使用100%合成纖維制成的非織物品或天然纖維中混入合成纖維的 混紡非織物品。所述彈性薄膜層與接觸層通過超音波熱壓或高周波熱壓結(jié)合成一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與積極效果為1.本實用新型的繃帶具有彈性,由彈性薄膜層與至少一層接觸層結(jié)合成一體,適 用于人體的各個部位。2.本實用新型采用具有伸縮、延展特性的熱可塑性彈性塑料薄膜,使繃帶具有好 的伸縮彈性,具有舒適觸感。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剖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剖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剖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的剖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5的剖視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6的剖視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7的剖視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8的剖視圖;其中1為彈性繃帶,11為彈性薄膜層,12為接觸層,2為彈性繃帶,21為彈性薄膜 層,22為接觸層,23為自黏性膠體層,3為彈性繃帶,31為彈性薄膜層,32為接觸層,4為彈 性繃帶,41為彈性薄膜層,42為接觸層,43為自黏性膠體層,5為彈性繃帶,51為彈性薄膜 層,52為第一接觸層,M為第二接觸層,6為彈性繃帶,61為彈性薄膜層,62為第一接觸層, 63為自黏性膠體層,64為第二接觸層,7為彈性繃帶,71為彈性薄膜層,74為接觸層,8為彈 性繃帶,81為彈性薄膜層,84為接觸層,83為自黏性膠體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實施例1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彈性繃帶1由一彈性薄膜層11與至少一接觸層12結(jié)合而成,該彈性薄膜層11為具有伸縮、延展特性的熱可塑性彈性塑料薄膜,該彈性薄膜 層 11 的材質(zhì)為 TPE (ThermoplasticElastomer 熱塑性彈性體)、TPEE (thermoplastic polyesterelastomer 聚酯熱塑性彈性體)、TPU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熱塑性聚胺 基甲酸酯)>TPO (Thermoplastic polyolefin 熱塑性聚烯烴)、PU (Polyurethane 聚胺酯)、 TPAE (聚酰胺類熱塑性彈性體)或TPVC^Polyvinylchloride聚氯乙烯)其中任一種;至少 一接觸層12,該接觸層12為100%合成纖維制成的非織物品、天然纖維中混入合成纖維的 混紡非織物品、100%合成纖維制成的紡織物品或天然纖維中混入合成纖維的混紡紡織物 品其中任一種;而本實施例的接觸層12設為一層,又彈性薄膜層11與接觸層12相互迭合 后,再通過超音波熱壓方式或高周波熱壓方式將接觸層12與彈性薄膜層11結(jié)合成一完整 的彈性繃帶1。實施例2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彈性繃帶2與實施例1相同,由一層彈性薄膜層21與一 層接觸層22結(jié)合而成,彈性薄膜層21為具有伸縮、延展特性的熱可塑性彈性塑料薄膜,該 材質(zhì)可為TPE、TPEE, TPU、ΤΡ0、PU、TPAE或TPVC其中任一種;接觸層22為100%合成纖維 制成的非織物品、天然纖維中混入合成纖維的混紡非織物品、100%合成纖維制成的紡織物 品或天然纖維中混入合成纖維確良混紡紡織物品其中任一種;本實施例不同于實施例1之 處在于,彈性薄膜層21與接觸層22之間設有自黏性膠體層23,通過自黏性膠體層23,將接 觸層22與彈性薄膜層21黏合成一完整的彈性繃帶2。實施例3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由一層彈性薄膜層31與兩層接觸層32結(jié)合而成,兩層接觸 層32分別結(jié)合在彈性薄膜層31的上下兩面;該彈性薄膜層31為具有伸縮、延展特性的熱 可塑性彈性塑料薄膜,其材質(zhì)為TPE、TPEE, TPU、ΤΡ0、PU、TPAE或TPVC其中任一種;接觸層 32為100%合成纖維制成的非織物品或天然纖維中混入合成纖維的混紡非織物品,又彈性 薄膜層31設置于兩接觸層32之間,再通過超音波熱壓方式或高周波熱壓方式,將上(接觸 層)、中(彈性薄膜層)、下(接觸層)三層相互結(jié)合成一完整的彈性繃帶3。實施例4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3相同之處在于也是由一層彈性薄膜層41與兩層 接觸層42結(jié)合而成,彈性薄膜層41為具有伸縮、延展特性的熱可塑性彈性塑料薄膜,該材 質(zhì)可為TPE、TPEE, TPU、ΤΡ0、PU、TPAE或TPVC其中任一種;接觸層42為100%合成纖維制 成的非織物品或天然纖維中混入合成纖維的混紡非織物品;本實施例不同于實施例3之處 在于,彈性薄膜層41的兩側(cè)各設有一自黏性膠體層43,并利用兩個自黏性膠體層43與上、 下兩層接觸層42黏合,以將三層黏合成一完整的彈性繃帶4。實施例5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由一彈性薄膜層51與兩層接觸層52、54結(jié)合而成,該彈性 薄膜層51為具有伸縮、延展特性的熱可塑性彈性塑料薄膜,其材質(zhì)為TPE、TPEE、TPU、ΤΡ0、 PU、TPAE或TPVC其中任一種;接觸層52為100%合成纖維制成的非織物品或天然纖維中混 入合成纖維的混紡非織物品,而接觸層M則為100%合成纖維制成的紡織物品或天然纖維 中混入合成纖維的混紡紡織物品;該彈性薄膜層51設置于兩層接觸層5254之間,再通過 超音波熱壓方式或高周波熱壓方式將上(接觸層)、中(彈性薄膜層)、下(接觸層)三層相互結(jié)合,以形成一完整的彈性繃帶5。實施例6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5相同之處在于也是由一彈性薄膜層61與兩層接 觸層62、64結(jié)合而成,彈性薄膜層61為具有伸縮、延展特性的熱可塑性彈性塑料薄膜,該材 質(zhì)可為TPE、TPEE, TPU、TPO、PU、TPAE或TPVC其中任一種;接觸層62為100%合成纖維制 成的非織物品或天然纖維中混入合成纖維的混紡非織物品,而接觸層64則為100%合成纖 維制成的紡織物品或天然纖維中混入合成纖維的混紡紡織物品;本實施例不同于實施例5 之處在于彈性薄膜層61的兩側(cè)各設有一自黏性膠體層63,并利用兩個自黏性膠體層63與 上、下兩層接觸層62、64黏合,以將三層黏合成一完整的彈性繃帶6。實施例7如圖7所示,本實施例由一彈性薄膜層71與兩層接觸層74結(jié)合而成,該彈性薄膜 層71為具有伸縮、延展特性的熱可塑性彈性塑料薄膜,其材質(zhì)為TPE、TPEE、TPU、TPO、PU、 TPAE或TPVC其中任一種;接觸層74為100%合成纖維制成的紡織物品或天然纖維中混入 合成纖維的混紡紡織物品,又彈性薄膜層71設置于兩層接觸層74之間,再通過超音波熱壓 方式或高周波熱壓方式,將上(接觸層)、中(彈性薄膜層)、下(接觸層)三層相互結(jié)合成 一完整的彈性繃帶7。實施例8如圖8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7相同之處在于也是由一彈性薄膜層81與兩層接 觸層84結(jié)合而成,彈性薄膜層81為具有伸縮、延展特性的熱可塑性彈性塑料薄膜,該材質(zhì) 可為TPE、TPEE, TPU、TPO、PU、TPAE或TPVC其中任一種;接觸層84為100%合成纖維制成 的紡織物品或天然纖維中混入合成纖維的混紡紡織物品;本實施例不同于實施例7之處在 于,彈性薄膜層81的兩側(cè)各設有一自黏性膠體層83,并利用兩個自黏性膠體層83與上、下 兩層接觸層84黏合,以將三層黏合成一完整的彈性繃帶8。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當不能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 施的范圍,凡習于本業(yè)的人士所明顯可作的變化與修飾,皆應視為不悖離本實用新型的實 質(zhì)內(nèi)容。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確可達到創(chuàng)作的預期目的,提供一種具有彈性與舒適性的 薄膜型伸縮彈性繃帶,具有實用價值無疑,依法提出實用新型專利申請。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薄膜型伸縮彈性繃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彈性薄膜層,為一具有伸縮、延展特性的熱可塑性彈性塑料薄膜;以及至少一接觸層,為紡織物或非織物;所述彈性薄膜層與接觸層相結(jié)合、形成薄膜型伸縮彈性繃帶。
2.按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型伸縮彈性繃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觸層為一層,在接觸 層與彈性薄膜層之間設有自黏性膠體層,接觸層、自黏性膠體層及彈性薄膜層依次相結(jié)合、 形成薄膜型伸縮彈性繃帶。
3.按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型伸縮彈性繃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觸層為兩層,分別與 彈性薄膜層的兩個面相結(jié)合、形成薄膜型伸縮彈性繃帶。
4.按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薄膜型伸縮彈性繃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接觸層與彈性薄 膜層之間分別設有自黏性膠體層,一個接觸層、一個自黏性膠體層、彈性薄膜層、另一個自 黏性膠體層及另一個接觸層依次相結(jié)合、形成薄膜型伸縮彈性繃帶。
5.按權(quán)利要求3或4所述的薄膜型伸縮彈性繃帶,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個接觸層為 100%合成纖維織成的紡織品或合成纖維中混入天然纖維混紡織成的紡織品,另一個接觸 層為使用100%合成纖維制成的非織物品或天然纖維中混入合成纖維的混紡非織物品。
6.按權(quán)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薄膜型伸縮彈性繃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薄膜層 為熱塑性彈性體薄膜層、聚酯熱塑性彈性體薄膜層、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薄膜層、熱塑性聚 烯烴薄膜層、聚胺酯薄膜層、聚酰胺類熱塑性彈性體薄膜層或聚氯乙烯薄膜層其中的任一 種。
7.按權(quán)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薄膜型伸縮彈性繃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觸層為 100%合成纖維織成的紡織品或合成纖維中混入天然纖維混紡織成的紡織品。
8.按權(quán)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薄膜型伸縮彈性繃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觸層為使 用100%合成纖維制成的非織物品或天然纖維中混入合成纖維的混紡非織物品。
9.按權(quán)利要求1或3所述的薄膜型伸縮彈性繃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薄膜層與接 觸層通過超音波熱壓或高周波熱壓結(jié)合成一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繃帶,具體的來說是一種彈力佳的薄膜型伸縮彈性繃帶,適用于傷口包扎,包括一彈性薄膜層,該彈性薄膜層為具有伸縮、延展特性的熱可塑性彈性塑料薄膜;以及至少一接觸層,該接觸層為紡織物或非織物;彈性薄膜層與接觸層再結(jié)合成一體,形成彈性較佳的繃帶。本實用新型具有彈性好,適用于身體各部分,不影響血液循環(huán)等優(yōu)點。
文檔編號A61F13/00GK201879910SQ201020664358
公開日2011年6月29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0年12月16日
發(fā)明者陳錫興 申請人:陳錫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