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感染性傷口換藥的蜂蜜敷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用于感染性傷口換藥的蜂蜜敷料技術領域[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外傷傷口的敷料,特別是一種用于感染性傷口換藥的蜂蜜敷料。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隨著抗生素的廣泛應用與濫用,造成傷口菌群失調,致使傷口感染難以控制;特別是近來“超級細菌”在各個國家相繼發(fā)現(xiàn),耐藥細菌對人們健康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已成為全球性關注的問題。[0003]感染性難愈傷口的傳統(tǒng)治療方法為傳統(tǒng)采用創(chuàng)面清創(chuàng)后常規(guī)換藥或局部使用抗生素換藥,或待創(chuàng)面肉芽新鮮后行植皮術。缺點臨床療效一直不佳,存在傷口愈合慢、換藥時間長、換藥工作量大;傷口局部血液供應差,全身使用抗生素難以在傷口局部達到有效濃度,或局部使用抗生素會加速細菌變異產(chǎn)生耐藥性,導致傷口感染難以控制或繼發(fā)其他感染等問題;也加重藥物對患者的不良反應及經(jīng)濟負擔;近些年來,各種新的治療手段如新型抗感染敷料、皮膚替代物、生長因子、創(chuàng)面負壓治療技術等應用,因抗感染敷料對一些頑固感染效果差甚至無效,其價格貴,不易得到;同時一些新技術操作復雜、不方便應用等多種因素,既浪費了醫(yī)療資源,也增加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發(fā)明內容[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感染性傷口換藥的蜂蜜敷料,可以抑制或殺滅傷口細菌,促進傷口組織修復生長。[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感染性傷口換藥的蜂蜜敷料,包括固定層、基底層,所述的基底層上設有蜂蜜層。[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于感染性傷口換藥的蜂蜜敷料,對組織無毒副作用,可以有效的抑制或殺滅傷口細菌,避免出現(xiàn)耐藥性,還提供組織細胞賴以生存的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營養(yǎng)物質,促進傷口組織修復生長。本實用新型可以提高傷口的治愈率及病人的滿意度;同時其價格低廉、易于得到,操作方便,符合中低工薪階層使用,同時可減輕換藥工作量;臨床有較廣闊的抗感染治療應用潛能和開發(fā)價值,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0007]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如圖1中,一種用于感染性傷口換藥的蜂蜜敷料,包括固定層1、基底層2,所述的基底層2上設有蜂蜜層3。所述的固定層1為紗布繃帶,帶粘膠的紗布等材料,基底層2為無菌紗條。[0010]使用時將新鮮蜂蜜殺菌后,倒入無菌盒內完全浸透無菌紗條制成蜂蜜敷料,室溫、 置陰涼處備用。使用方法碘伏消毒傷口及周圍皮膚,然后用生理鹽水沖洗(以后換藥時只需用生理鹽水),根據(jù)傷口大小裁剪合適的蜂蜜敷料,緊貼傷口覆蓋,外用無菌干紗布妥善固定。1次/天,感染控制后,1次/2-3天,直至愈合。蜂蜜的作用機理及優(yōu)點蜂蜜中的過氧化氫作用過氧化氫是蜂蜜的主要物質,已被確認為是細菌的“抑制劑”,且蜂蜜稀釋所產(chǎn)生的過氧化氫的有害作用被降低,不會損傷人皮膚中的成纖維細胞,因而對傷口愈合無副作用。蜂蜜的高滲透性抗菌作用蜂蜜的抗菌特性是由其高糖成份的滲透性作用所致,且吸收傷口中膿液而起“清創(chuàng)作用,,;直接作用于傷口時,在表面形成一層黏性屏障,既避免體液流失,又預防細菌入侵。蜂蜜的酸性抑菌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天然蜂蜜是酸性的PH3. 2-4. 5,而引起傷口感染的大多數(shù)病原菌生長繁殖的適宜PH為7. 0-7. 5,因此,低濃度蜂蜜有抑菌作用,高濃度蜂蜜有殺菌作用。蜂蜜刺激淋巴細胞和吞噬細胞活性增強,激活人體對感染的免疫反應;蜂蜜中的抗氧化成分有助于自由基清除,可有效減輕炎癥反應。蜂蜜另一個參與組織修復的生長因子是胰島素;蜂蜜不像其它的典型抗生素,對組織無毒副作用,,還提供組織細胞賴以生存的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營養(yǎng)物質。
權利要求1. 一種用于感染性傷口換藥的蜂蜜敷料,包括固定層(1)、基底層(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底層(2 )上設有蜂蜜層(3 )。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感染性傷口換藥的蜂蜜敷料,包括固定層、基底層,所述的基底層上設有蜂蜜層。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于感染性傷口換藥的蜂蜜敷料,對組織無毒副作用,可以有效的抑制或殺滅傷口細菌,避免出現(xiàn)耐藥性,還提供組織細胞賴以生存的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營養(yǎng)物質,促進傷口組織修復生長。本實用新型可以提高傷口的治愈率及病人的滿意度;同時其價格低廉、易于得到,操作方便,符合中低工薪階層使用,同時可減輕換藥工作量;臨床有較廣闊的抗感染治療應用潛能和開發(fā)價值,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A61L15/40GK202236501SQ20112036052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9月25日
發(fā)明者付俊芳, 景正連, 郭春蘭, 龍民春 申請人:三峽大學第一臨床醫(y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