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燒燙傷創(chuàng)面處理中藥軟膏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外用中藥軟膏制劑領域,具體涉及ー種用于燒燙傷創(chuàng)面應急處理的軟膏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申請專利號CN200510038222. 3公開了 “ー種燒燙傷早期處理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它主要以黃岑、梔子、川;、黃苗、當歸、三七、赤巧、花椒、芒硝、生姜、冰片為原料藥,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備成液剤,燒傷后立即在創(chuàng)面上涂用,能即刻止痛,紅腫消失,可控制水泡形成?!睙齻?、燙傷后,很多人在傷口上涂抹紅花油、凡士林、濕潤燒傷膏等可有效減少創(chuàng)面疼痛,也有一定保護創(chuàng)面的作用。目前醫(yī)學界的共識為只有在濕潤的條件才能有利于宿主吞噬細胞發(fā)揮作用,促進炎癥消退,防止感染。同時濕性的環(huán)境也能防止神經末梢的外露和
死亡,減輕傷ロ疼痛,有利于壞死組織的溶解和促進多種生長因子的釋放,給創(chuàng)面愈合提供ー個理想的環(huán)境,從而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種具有止血化瘀、消腫止痛、化腐生肌功效的燒燙傷創(chuàng)面處理軟膏,用于燒傷、燙傷創(chuàng)面處理,即刻止痛、防止創(chuàng)面的惡化感染,對于I度燒傷、燙傷具有迅速治療的效果。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本發(fā)明所述燒燙傷創(chuàng)面處理中藥軟膏的原材料及其重量組份的用量是經過發(fā)明人進行大量摸索總結得出的,各組份用量具有最佳效果馬錢子30份、馬鞭草50份、地榆25份、乳香15份、榆白皮30份、罌粟殼30份、麻油500-750份、蜂蠟120-180份。制備方法步驟I、將重量組份的藥物馬錢子、馬鞭草、地榆、乳香、榆白皮、罌粟殼粉碎后混合,浸入麻油內,泡7天;步驟2、將步驟I所獲浸泡藥物及麻油用文火煎熬至藥枯,去渣濾凈,再加入蜂蠟,文火收膏即可。適應癥I度、II度、燒傷、燙傷的創(chuàng)面處理。使用方法將軟膏均勻涂在消毒紗布上敷于患處,每日換藥一次,如體溫及氣溫過高,每日換2-3次。為達到止血化瘀、消腫止痛、化腐生肌的功效,本發(fā)明選擇馬錢子、馬鞭草、地榆、乳香、榆白皮、罌粟殼進行組合,將這些藥物組合,使得各藥物功效產生協(xié)同作用,從而能夠有效用于燒傷、燙傷傷創(chuàng)面的應急處理。本發(fā)明選取的原料中藥材是因為其具有特殊的功效和藥理作用,其功效和藥理作用分別是馬錢子通絡止痛用治風濕頑痹或拘攣麻木。消腫散結用治外傷瘀腫疼痛及癰疽腫痛。近年用治多種癌腫,有一定療效。治療小兒麻痹后遺癥,腰椎間盤突出癥,三叉神經痛,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跌打損傷、瘀血疼痛,風寒濕痹、全身關節(jié)拘急、麻木,癌腫等。主治咽喉痹痛,癰疽腫毒,風痹疼痛,骨折,面神經麻痹,重癥肌無カ。
馬鞭草涼血破血之藥。下部癰瘡者,血熱之極,兼之濕熱,故血污濁而成瘡,且有蟲也。血涼熱解,污濁者破而行之,靡不瘥矣。馬鞭草甙對交感神經末梢小量興奮,大量抑制;對哺乳動物可促進乳汁分泌。清熱解毒藥;活血通經藥;利水消腫藥;截瘧藥;活血散瘀,截瘧,解毒,利水消腫。用于癥瘕積聚,經閉痛經,瘧疾,喉痹,癰腫,水腫,熱淋。紅花化學成分含紅花甙、新紅花甙、紅花醌甙、紅花多糖、棕櫚酸、肉桂酸、月桂酸。性味性溫,味辛。功能主治活血通經,散淤止痛,用于閉經,痛經,惡露不行,癥瘕痞塊,跌撲損傷,瘡瘍腫痛。血余炭人發(fā)制成的炭化物。性味歸經苦,寒。歸心、肺、胃、三焦經;功效消瘀,止血,利小便。用血余炭15g,煎服或研末服,毎次I. 5g,毎日3次,治療聲帶下粘膜出血效果較好(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82,5 :31);單用本品研末,麻油調糊,外涂患處,毎日I次,治療帶狀皰疹,一般I次止痛,2 3次可治愈(浙江中醫(yī)雜志,1991. 6. 255)。另據報道,還可用治面部色素痣、拔牙后出血。地榆性味歸經苦酸;寒;無毒。歸肝;肺;腎;大腸經。功效主治涼血止血,清
熱解毒,消腫斂瘡。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帶下,瘡癰腫痛,濕疹,陰癢,水火燙傷,蛇蟲咬傷。藥理作用I、收斂作用地榆含有鞣質,具有收斂作用,能止瀉和止血。2.抗菌作用體外實驗證明地榆100%的煎液對傷寒桿菌、腦膜炎雙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宋內痢疾桿菌、こ型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白喉桿菌、大腸桿菌、枯草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綠膿桿菌、霍亂弧菌及人型結核桿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煎劑在O. 5mg/ml時對亞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效.有報告認為,地榆的抗菌作用與其中所含鞣酸有夫。3.抗炎作用地榆對甲醛性足跖腫脹小鼠巴豆油性耳殼腫脹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前列腺素E引起的皮膚微血管通透性亢進,地榆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尚能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腫的增生,井能促進傷ロ愈合。4.止血作用生地榆、水提物、地榆炭、地榆制劑均有制血作用;地榆水提物可使出血時間明顯縮短;地榆炭煎劑給家兔ロ服能使凝血時間明顯縮短;給小鼠腹腔注射可使出血時間縮短;蛙后肢灌流試驗可見血管收縮。乳香性味歸經辛苦,溫。入心、肝、脾經。藥理作用本品有較顯著的鎮(zhèn)痛作用.以乳香為首味藥的子宮丸比多種抗菌素有更強烈的抑菌作用,且能有效地殺滅滴蟲.調氣活血,定痛,追毒。功效治氣血凝滯、心腹疼痛,癰瘡腫毒,跌打損傷,痛經,產后瘀血刺痛。榆白皮來源本品為榆科植物榆樹的干燥樹皮或根皮。采收加工冬、春季米收,趁新鮮時刮去灰棕色栓皮,縱向剖開,以木槌輕擊,使皮與木心分尚,剝取白皮,曬干。性味和功用甘、平。無毒。利水,通淋,消腫。用于小便不通,淋濁,水腫,癰疽發(fā)背,丹毒,疥癬。罌粟殼英文名PERICARPIUM PAPAVERIS別名粟殼、罌子粟殼、米囊子殼。來源本品為罌粟科罌粟屬植物罌粟的干燥成熟果殼。性味歸經酸、澀,平;有毒。歸肺、大腸、腎經。功能主治斂肺、澀腸、止痛。用于久咳、久瀉,脘腹疼痛。蜂蠟英文名CERA FLAVA處方別名蜂蠟、川臘、蠟、黃蠟、黃占、川占、川箭、白蠟、蜂白蠟、蜜蠟來源本品為蜜蜂科昆蟲中華蜜蜂或意大利蜂分泌的蠟。將蜂巢置水中加熱,濾過,冷凝取蠟或再精制而成。制法用時熔化,澄清,除去雜質。其主要成份有酸類、游離脂肪酸、游離脂肪醇和碳水化合物。此外,還有類胡蘿卜素、維生素A、芳香物質等。性味歸經甘,微溫。功能主治收澀,斂瘡,生肌,止痛,調理。外用于潰瘍不斂,臁瘡糜爛,倉Il傷,燒、燙傷。麻油英文名SEMEN SESAMI NIGRUM別名胡麻、油麻、巨勝、脂麻、香油;功能主治潤滑劑及賦形劑。內服可潤腸、潤肺;外用作為軟膏及硬膏基質;外敷用,如燙傷、燒傷、瘡等,用麻油和(拌)藥(粉狀),敷在患處,不干不裂,好的快。以上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本發(fā)明所述燒燙傷創(chuàng)面處理中藥軟膏,具有止血化瘀、消腫止痛、化腐生肌的功效,用于燒傷、燙傷傷創(chuàng)面的應急處理,即刻止痛、防止創(chuàng)面的惡化感染,對于I度燒傷、燙傷具有迅速治療的效果。利用本發(fā)明所述的燒燙傷創(chuàng)面處理軟膏,在河南省登封市中醫(yī)院臨床用于I、II度燒燙傷創(chuàng)面處理;2009—2012年2月燒燙傷創(chuàng)面處理265例;治療方法將軟膏均勻涂在消毒紗布上敷于患處,每日換藥一次,如體溫及氣溫過高,每日換2-3次;或者將紗布浸泡
于藥膏中,制成油紗,敷于患處。效果即刻止痛,有涼爽舒適感,無色痕,便于傷勢判斷,無惡化感染。具體實施方法實施例;本發(fā)明所述燒燙傷創(chuàng)面處理中藥軟膏,其原材料及重量組分分別是;馬錢子30份、馬鞭草50份、地榆25份、乳香15份、榆白皮30份、罌粟殼30份、麻油500-750份、蜂蠟120-180份。制備方法步驟I、將重量組份的藥物馬錢子、馬鞭草、地榆、乳香、榆白皮、罌粟殼粉碎后混合,浸入麻油內,泡7天;步驟2、將步驟I所獲浸泡藥物及麻油用文火煎熬至藥枯,去渣濾凈,再加入蜂蠟,文火收膏即可。適應癥I度、II度、燒傷、燙傷的創(chuàng)面處理。使用方法將軟膏均勻涂在消毒紗布上敷于患處,每日換藥一次,如體溫及氣溫過高,每日換2-3次。
權利要求
1.一種燒燙傷創(chuàng)面處理中藥軟膏,其特征在于其原材料及重量組分分別是;馬錢子30份、馬鞭草50份、地榆25份、乳香15份、榆白皮30份、罌粟殼30份、麻油500-750份、蜂蠟 120-180 份。
2.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中藥軟膏,其特征在于制備方法制備方法步驟I、將重量組份的藥物馬錢子、馬鞭草、地榆、乳香、榆白皮、罌粟殼粉碎后混合,浸入麻油內,浸泡7天; 步驟2、將步驟I所獲浸泡藥物及麻油用文火煎熬至藥枯,去渣濾凈,再加入蜂蠟,文火收膏即可。
全文摘要
一種燒燙傷創(chuàng)面處理中藥軟膏,其原材料及重量組分分別是;馬錢子30份、馬鞭草50份、地榆25份、乳香15份、榆白皮30份、罌粟殼30份、麻油500-750份、蜂蠟120-180份。制備方法步驟1.將重量組份的藥物馬錢子、馬鞭草、地榆、乳香、榆白皮、罌粟殼粉碎后混合,浸入麻油內,浸泡7天;步驟2.將步驟1所獲浸泡藥物及麻油用文火煎熬至藥枯,去渣濾凈,再加入蜂蠟,文火收膏即可。本發(fā)明所述燒燙傷創(chuàng)面處理中藥軟膏,具有止血化瘀、消腫止痛、化腐生肌的功效,用于燒傷、燙傷傷創(chuàng)面的應急處理,即刻止痛、防止創(chuàng)面的惡化感染,對于Ⅰ度燒傷、燙傷具有迅速治療的效果。
文檔編號A61K36/85GK102846859SQ20121028636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8月7日
發(fā)明者景東旭 申請人:景東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