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治療咳嗽的傣藥合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用于治療咳嗽的傣藥合劑及其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shù):
傣醫(yī)認為,唉(咳嗽)是臨床常見而多發(fā)的疾病,傣醫(yī)從性質(zhì)上將之分為兵哇唉皇(風熱咳嗽)、兵哇唉嘎(風寒咳嗽)、唉亨(慢性咳嗽)等來論治。從病程分為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包括了現(xiàn)代醫(yī)學的急、慢性氣管炎、支氣管炎、咽喉炎等引起的咳嗽。傣醫(yī)從病性和病程相結(jié)合稱為唉哇嘎(風寒之邪所致的急性氣管炎、支氣管炎、咽喉炎等引起的咳嗽稱為急性寒性咳嗽)、唉哇皇(風熱之邪所致的急性氣管炎、支氣管炎、咽喉炎等引起的咳嗽稱為急性熱性咳嗽)、唉哇嘎皇咱干(寒熱風邪夾雜所致的急性氣管炎、支氣管炎、咽喉炎等引起的咳嗽稱為急性寒熱夾雜咳嗽);唉亨嘎(久咳不愈,性質(zhì)偏寒的慢性氣管炎、支氣管炎、咽喉炎等引起的咳嗽稱為慢性寒性咳嗽)、唉亨皇(久咳不愈,性質(zhì)偏熱的慢性氣管炎、支氣管炎、咽喉炎等引起的咳嗽稱為慢性熱性咳嗽)、唉亨嘎皇咱干(久咳不愈,寒熱夾雜的慢性氣管炎、支氣管炎、咽喉炎引起的咳嗽稱為慢性寒熱夾雜咳嗽)等。對于本類疾病的藥物治療,國內(nèi)外先后研制上市了許多的中西藥,具有一定的療效,但有部分藥物也出現(xiàn)了不良反應,因此從民族藥中尋找開發(fā)一種療效安全可靠、毒副作用低的藥物,正是現(xiàn)代的需求。
發(fā)明內(nèi)容
針對現(xiàn)有技 術(shù)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治療咳嗽的傣藥合劑,具有療效快、藥效好、成本低和容易吸收的特點。本發(fā)明提供的這種用于治療咳嗽的傣藥合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藥材制成:帕蒿短(魚腥草)80-200,擺丁別(燈臺葉)80-200,嘿麻電(圓錐南蛇藤)80-200,嘿介(毛翼核果)80-200,雅解皇(黃芩)80_200,沙恩(甘草)50-100 ;制備工藝為:取所述處方量的各藥材,加入10倍量水,按煎煮法操作煎煮兩次,每次煎煮加入10倍量水,每次煎煮2h,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不低于1.02后,靜置至少24小時,取上清液,灌裝,滅菌,即得成品。作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技術(shù)方案:
一種用于治療咳嗽的傣藥合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藥材制成:帕蒿短(魚腥草)90-190,擺丁別(燈臺葉)90-190,嘿麻電(圓錐南蛇藤)90-190,嘿介(翼核果)90-190,雅解皇(黃芩)90-190,沙恩(甘草)40-100 ;制備工藝為:取所述處方量的各藥材,加入10倍量水,按煎煮法操作煎煮兩次,每次煎煮加入10倍量水,每次煎煮2h,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不低于1.02后,靜置至少24小時,取上清液,灌裝,滅菌,即得成品O服用方法:溫服,每次服200ml,每日三次。本發(fā)明的藥物主要來源于傣藥,所選用的傣藥性味、歸經(jīng)、入塔、功能與主治分別為:擺丁別(燈臺葉):苦、涼。歸脾、肺經(jīng)。入土、風、水、火塔,止咳,祛痰,退熱消炎。用于慢性氣管炎,百日咳等癥。雅解皇(黃芩):苦、寒。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jīng)。入火風塔。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帕蒿短(魚腥草):辛、微寒,歸肺經(jīng)。入水塔,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尿的功效。主治肺炎,肺膿瘍,熱痢,瘧疾,水腫,淋病,白帶,癰腫,痔瘡,脫肛,濕疹,禿瘡,疥癬。嘿麻電(圓錐南蛇藤):澀、涼。入水塔。清火解毒,消腫止痛,止咳化痰,收斂止瀉。用于治療咳嗽痰多,咽喉腫痛、小便熱澀疼痛等。嘿介(毛翼核果):性涼,歸肺、大腸經(jīng)。入風、土、火、水塔。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之功效。用于治療急、慢性氣管炎、支氣管炎、咽喉炎等引起的咳嗽。沙恩(甘草):甘,平。歸心、肺、心、脾、胃經(jīng)。功能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diào)和諸藥。用于脾虛,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本發(fā)明提出的傣藥合劑方解:
傣族傳統(tǒng)醫(yī)藥學具有兩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在長期的生活和醫(yī)療實踐中傣族人民總結(jié)積累了大量的防治常見病、多發(fā)病和疑難雜病疾病的經(jīng)驗和方藥,如本發(fā)明即是從傣醫(yī)經(jīng)書中挖掘篩選出來的用于治療咳嗽病的藥物。方中擺丁別(燈臺葉)、其性涼、味苦。歸脾、肺經(jīng)。入土、風、水、火塔,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之功。用于解除由于風熱毒邪引起的咳嗽痰黃量多,咽喉腫痛。也常與其他藥相配而治療急、慢性氣管炎、支氣管炎、咽喉炎等。是傣醫(yī)用以治療各種咳嗽的要藥,在方中為主藥;
雅解皇(黃芩)味苦、性寒,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jīng)。入火風塔。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之功。中醫(yī)用于治療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傣醫(yī)為“解藥“,專門用于解除上盤熱毒熾盛引起的咳嗽痰黃,咽喉腫痛,疔瘡中毒,斑疹等與燈臺葉共為主藥。帕蒿短(魚腥草)、辛、微寒,歸肺經(jīng)。入水塔,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主治肺炎,肺膿瘍,熱痢,瘧疾,水腫,淋病,白帶,癰腫,痔瘡,脫肛,濕疹,禿瘡,疥癬等,也為主藥。嘿麻電(圓錐南蛇藤)澀、涼。入水塔。具有清火解毒,消腫止痛,止咳化痰,收斂止瀉。用于治療咳嗽痰多,咽喉腫痛、小便熱澀疼痛等。嘿介(毛翼核果):性涼,歸肺、大腸經(jīng)。入風、土、火、水塔。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之效。也用于治療急、慢性氣管炎、支氣管炎、咽喉炎等引起的咳嗽,該藥協(xié)助主藥增強療效為輔助藥。沙恩(甘草):甘,平。歸心、肺、心、脾、胃經(jīng)。既可補脾益氣,清熱解毒,又可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diào)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烈性為調(diào)和藥。全方合用共同發(fā)揮清熱解毒,止咳化痰之功而達到治療病癥的功效。各原料藥各有其功,互相幫助并無相畏相殺。本申請的各個組方雖然按具體病癥的需要、治療側(cè)重的情況、癥狀、療效快慢或顯著性有一定差別,但治療病癥的療效是一致的。本發(fā)明提供的藥方均為傣族藥用植物原料藥組成,是從傣醫(yī)雅解(解毒藥物)和雅塔攏(治療風塔病的藥物)中篩選加減,應用現(xiàn)代技術(shù)研制成的傣藥合劑。通過臨床廣泛應用觀察,具有較好的清火解毒,清喉利咽,化痰止咳作用,對治療風熱、風寒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多、色黃、咽喉腫痛及急、慢性氣管炎、支氣管炎、咽喉炎引起的咳嗽病,具有獨特的療效,能從根本上解決患者的咳嗽痛苦,與其他中西藥相比,該制劑療效快、成本低,容易吸收,安全可靠、無任何副作用,并且不含糖,適用于任何人群,因此,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和開發(fā)前景。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按照本發(fā)明提供的這種用于治療咳嗽的傣藥合劑,根據(jù)分型開展了相應的臨床療效觀察及急性毒性試驗和長毒試驗,其結(jié)果:
1、本發(fā)明臨床療效觀察:一種用于治療咳嗽的傣藥合劑,總有效率為93.89%。其中對急性熱性咳嗽療效最佳,有效率為100% ;急性寒熱夾雜咳嗽、慢性熱性咳嗽分別為96.67% ;慢性寒熱夾雜咳嗽95% ;急性寒性咳嗽88.33 %、慢性寒性咳嗽86.67% (見下表)。治療300例咳嗽臨床療效觀察
證型列數(shù)有效好轉(zhuǎn)無效有效率
急性寒性咳嗽6033 20788.33 %
急性熱性咳嗽60564O100%
急性寒熱夾雜咳嗽 60544296.67%
慢性寒性咳嗽603715886.67%
慢性熱性咳嗽604513296.67%
慢性寒熱夾雜咳嗽 604314395% 2、本發(fā)明急性毒性試驗和長毒試驗療效安全可靠,試驗結(jié)果如下:
實驗目的:觀察小鼠口服止咳合劑的急性毒性反應;
實驗材料:(1)藥物:西雙版納州民族醫(yī)藥研究所提供;取本品藥物180ml,濃縮至25ml供實驗用;(2)動物:清潔級ICR小鼠,18_22g,雌雄各半,由昆明醫(yī)學院提供。合格證號:云動管第9806號。實驗方法:本品經(jīng)預試測不出口服給藥的LD50,故進行最大耐受量測定。取體重20±2g小鼠20只,雌雄各半,禁食12小時后,用上述藥液一次性灌胃0.4 ml/10g)然后連續(xù)觀察7天。實驗結(jié)果:按最高濃度(7.2g生藥/ml)及小鼠最大灌胃量(0.4 ml/10g)計算劑量為288g生藥/Kg,按公斤體重計算,相當于成人每日常用量(2.14 g生藥/Kg)的134倍;按動物體表面積系數(shù)折算,相當于70 Kg體重成人每日常用量的14倍以上,20只小鼠7天內(nèi)無一死亡及中毒。小鼠灌胃本品的最大耐受量為288g生藥/Kg,證明本品口服的安全性較聞。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用于治療咳嗽的傣藥合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藥材制成:帕蒿短(魚腥草)80-200,擺丁別(燈臺葉)80-200,嘿麻電(圓錐南蛇藤)80-200,嘿介(毛翼核果)80-200,雅解皇(黃芩)80-200,沙恩(甘草)50-100 ;制備工藝為:取所述處方量的各藥材,加入10倍量水,按煎煮法操作煎煮兩次,每次煎煮加入10倍量水,每次煎煮2h,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不低于1.02后,靜置至少24小時,取上清液,灌裝,滅菌,即得成品。
2.一種用于治療咳嗽的傣藥合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藥材制成:帕蒿短(魚腥草)90-190,擺丁別(燈臺葉)90-190,嘿麻電(圓錐南蛇藤)90-190,嘿介(翼核果)90-190,雅解皇(黃芩)90-190,沙恩(甘草)40-100 ;制備工藝為:取所述處方量的各藥材,加入10倍量水,按煎煮法操作煎煮兩次,每次煎煮加入10倍量水,每次煎煮2h,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 相對密度不低于1.02后,靜置至少24小時,取上清液,灌裝,滅菌,即得成品O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用于治療咳嗽的傣藥合劑,原料為帕蒿短(魚腥草),擺丁別(燈臺葉),嘿麻電(圓錐南蛇藤),嘿介(毛翼核果),雅解皇(黃芩),沙恩(甘草),制備方法取處方量藥材,按煎煮法操作,煎煮2次,每次煎煮加入10倍量水,每次煎煮2h,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不低于1.02后,靜置24小時,取上清液,灌裝,滅菌,即得成品。具有較好的清火解毒,清喉利咽,化痰止咳作用,對治療風熱、風寒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多、色黃、咽喉腫痛及急、慢性氣管炎、支氣管炎、咽喉炎引起的咳嗽病,具有獨特的療效,能從根本上解決患者的咳嗽痛苦。
文檔編號A61K36/78GK103230464SQ20131016226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3年5月6日
發(fā)明者林艷芳, 趙應紅, 巖罕單, 廖瑞玲, 玉臘波, 譚志剛, 刀紅英, 曾君, 王孝蓉, 劉志強, 劉揚揚 申請人: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民族醫(yī)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