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動靜脈內瘺成熟及減少并發(fā)癥的中藥組方及應用和使用方法
【專利摘要】促進動靜脈內瘺成熟及減少并發(fā)癥的中藥組方及應用和使用方法,包括由大黃、芒硝、冰片、重樓構成的組方A和由川芎、當歸、冰片、水蛭構成的組方B。將組方A烘干、粉碎,過100目篩;逐漸加入水進行攪拌調和成糊狀藥物;將組方B用水浸泡后進行三次煎煮,每次煎煮無需間隔,將三次藥液一同過濾并濃縮成膏狀藥物。在術后前3天,入睡前每次取糊狀藥物,敷于手背,晨起后洗去;術后7-10天拆線后,取膏狀藥物,每次2毫升,敷于患處,每天換藥一次,14天為1個療程;使用1-2個療程。本發(fā)明取材方便、容易制作,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經濟實惠,無毒無害,使用效果明確等優(yōu)點,主要用于尿毒癥動靜脈內瘺成形術后的病人。避免了內服帶來不良反應的問題,在慢性腎衰的治療過程中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
【專利說明】促進動靜脈內瘺成熟及減少并發(fā)癥的中藥組方及應用和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組方及其應用和使用方法,具體涉及ー種促進動靜脈內瘺成熟及減少并發(fā)癥的中藥組方及應用和使用方法,屬于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慢性腎臟疾病發(fā)病率逐年增高,每年發(fā)病率6%_8%。據國際腎臟病協(xié)會統(tǒng)計,慢性腎功能衰竭(CRF)在自然人群中的年發(fā)病率為98-198/100萬,經濟發(fā)達國家發(fā)病率更高。慢性腎臟病分5期,終末期為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期。治療尿毒癥主要有三種方法: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腎臟移植。在我國,血液透析是慢性腎臟病尿毒癥期患者腎臟替代的主要方法,80%以上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是動靜脈內瘺,動靜脈內瘺是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線,一個功能良好的動靜脈內瘺對于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有重要意義。
[0003]動靜脈內瘺術是醫(yī)生采用外科手術將患者前臂相鄰近的動靜脈吻合,使之成為血流通道,動靜脈內瘺要求選用的動靜脈表淺,手術容易操作,內瘺成熟后,靜脈發(fā)生動脈化改變,沿原靜脈走行可選取的不同穿刺部位,不僅可減輕患者痛苦,而且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對患者全身血流無明顯影響。根據血液透析對血流量的要求,吻合ロ部位的血流量以600ml/min以上為佳。動靜脈內瘺的血管配對中,橈動脈-頭靜脈配對被最廣泛采用。動靜脈內瘺手術的并發(fā)癥主要有:⑴出血;⑵血栓形成;⑶感染;⑷靜脈竊血綜合征;(5)血管狹窄;(6)血管瘤;(7)腫脹手綜合征;⑶心衰;(9)神經損傷等。動靜脈內瘺的成熟至少需要4-6周,內瘺成熟后,方可使用內瘺進行血液透析。
[0004]當前的研究表明,透析患者中,高齡合并糖尿病、動脈硬化的患者越來越多,這部分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療,雖然內瘺手術可以成功實施,但是往往面臨著內瘺的成熟程度不夠,血流量偏小。本發(fā)明采用中藥.外敷治療,在患者動靜脈內瘺手術后應用,可減輕患者手背水腫,促進內瘺成熟,防止血管狹窄、血栓形成及腫脹手綜合征等并發(fā)癥的產生。
【發(fā)明內容】
[0005]本發(fā)明的目的是要提供ー種促進動靜脈內瘺成熟及減少并發(fā)癥的中藥組方及應用和使用方法,提供ー種療效確實,花費較低,使用方便,無副作用的中藥組合,能夠預防動靜脈內瘺術后并發(fā)癥、促進內瘺成熟,以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
[0006]ー種促進動靜脈內瘺成熟及減少并發(fā)癥的中藥組方,其特征在于該組方包括組方A和組方B,所述的組方A包括大黃2000克、芒硝1000克、冰片200克、重樓1000克;
[0007]所述的組方B包括川芎1000克、當歸1000克、冰片200克、水蛭2000克。
[0008]上述中藥組方在促進動靜脈內瘺成熟及減少并發(fā)癥的中的應用。
[0009]—種促進動靜脈內瘺成熟及減少并發(fā)癥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藥物A的制備和藥物B的制備,所述的藥物A的制備步驟如下:首先配備以下藥材,大黃2000克、芒硝1000克、冰片200克、重樓1000克,然后將上述全部藥材烘干、粉碎,過100目篩;逐漸加入水進行攪拌調和成糊狀藥物,從而得到藥物A ;
[0010]所述的藥物B的制備步驟如下:首先將川芎1000克、當歸1000克、冰片200克、水蛭2000克用水10000克浸泡24小時后進行煎煮I小時,將藥液全部倒出,再加入3000克水煎煮I小時后將藥液倒出,最后再加入3000克水煎煮I小時后將藥液倒出,每次煎煮無需間隔,將三次藥液一同過濾并濃縮成膏狀藥物,從而得到藥物B。
[0011]以上述方法制備的藥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動靜脈內瘺手術后前3天,入睡前每次取上述糊狀的藥物A,毎次20克,均勻敷于手背上的半徑為I寸的圓形區(qū)域,晨起后洗去,3天為I個療程,使用I個療程;術后7-10天拆線后,再取上述膏狀的藥物B,毎次2毫升,敷于患處直徑為5厘米的圓形區(qū)域,每天換藥一次,14天為I個療程;使用1-2個療程。
[0012]本發(fā)明取材方便、容易制作,采用兩種中藥組方聯合使用,協(xié)同作用,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經濟實恵,無毒無害,使用效果明確等優(yōu)點,主要用于尿毒癥動靜脈內瘺成形術后的病人。藥物A具有利水消腫,改善微循環(huán),促進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藥物B具有活血化瘀,抗炎、抗凝、防止內皮增生、改善血管彈性的作用。而且為避免內服帶來不良反應的問題,采用外敷治療,中醫(yī)外治法作為ー種獨特有效的治療手段,在慢性腎衰的治療過程中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且由于其副反應極少而填補了內治法的某些不足之處?,F代醫(yī)藥研究表明,外敷藥物易于穿透,直接進入血液,參與血液循環(huán),故而我們采取外敷的方式,預防術后并發(fā)癥,促進內瘺成熟。
【具體實施方式】
[0013]ー種促進動靜脈內瘺成熟及減少并發(fā)癥的中藥組方,其特征在于該組方包括組方A和組方B,所述的組方A包括大黃200 0克、芒硝1000克、冰片200克、重樓1000克;
[0014]所述的組方B包括川芎1000克、當歸1000克、冰片200克、水蛭2000克。所述的組方A和組方B分別包裝,分別使用;組方A中的中藥材可包裝在一起,組方B中的中藥材也可包裝在一起。
[0015]上述中藥組方在促進動靜脈內瘺成熟及減少并發(fā)癥的中的應用。
[0016]ー種促進動靜脈內瘺成熟及減少并發(fā)癥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藥物A的制備和藥物B的制備,所述的藥物A的制備步驟如下:首先配備以下藥材,大黃2000克、芒硝1000克、冰片200克、重樓1000克,然后將上述全部藥材烘干、粉碎,過100目篩;逐漸加入水進行攪拌調和成糊狀藥物,從而得到藥物A ;
[0017]所述的藥物B的制備步驟如下:首先將川芎1000克、當歸1000克、冰片200克、水蛭2000克用水10000克浸泡24小時后進行煎煮I小時,將藥液全部倒出,再加入3000克水煎煮I小時后將藥液倒出,最后再加入3000克水煎煮I小時后將藥液倒出,每次煎煮無需間隔,將三次藥液一同過濾并濃縮成膏狀藥物,從而得到藥物B。
[0018]以上述方法制備的藥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動靜脈內瘺手術后前3天,入睡前每次取上述糊狀的藥物A,毎次20克,均勻敷于手背上的半徑為I寸的圓形區(qū)域,晨起后洗去,3天為I個療程(即術后的前三天),使用I個療程;術后7-10天拆線后,再取上述膏狀的藥物B,毎次2毫升,敷于患處直徑為5厘米的圓形區(qū)域,每天換藥一次,14天為I個療程;使用1-2個療程。[0019]經臨床驗證,本組方在促進動靜脈內瘺成熟方面的有效率達到了 93.3%,減輕手背水腫方面的有效率為100%。
[0020]以下結合臨床數據及典型病例來進ー步說明其有益效果。
[0021]一、臨床觀察
[0022]1、臨床資料
[0023]本組病例均來自青島市市立醫(yī)院,入選患者30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齡62歲;患者尿毒癥原因均為糖尿病腎病,共30例,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采用中藥外敷,實驗組術后當天使用藥物A,入睡前敷于手背,晨起后洗去。觀察兩組患者手背水腫消退時間。
[0024]術后7-10天拆線后使用藥物B,毎次取2毫升敷于患處直徑約5厘米,每天換藥ー次,14天為I個療程,依病情可用1-2個療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ロ服阿司匹林。
[0025]2、診斷標準:
[0026]2.1西醫(yī)診斷,參照腎臟病學(陳香美,腎臟病學.第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關于慢性腎功能衰竭(CRF)尿毒癥診斷標準:(I)腎小球濾過率(eGFR)< 10%; (2)血肌酐(Cr) > 707umol/L.[0027]2.4入選標準:原發(fā)病為糖尿病腎臟疾病的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期)行動靜脈內瘺成形術的患者。
[0028]3、治療方法
[0029]3.1基礎治療所有病例均給予包括控制血壓,控制血糖,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失衡,嚴禁生冷飲食,保證能量.供應。
[0030]3.2療程藥物A3天為I個療程,使用I個療程;藥物B14天為I個療程,依病情可用1-2個療程。
[0031]3.3觀察項目觀察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術后水腫的消退時間,并記錄。使用超聲多普勒測量患者拆線后當天、第14和第28天內瘺血流量,記錄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內瘺成熟的時間。
[0032]4、療效評定標準:參照2001年美國腎臟基金會NKF-K/D0QI血管通路工作組臨床實踐指南。自體內瘺直到其內徑足夠大,能夠保證成功的穿刺、提供足夠的血流量(通路血流量>600ml/min)時才算成熟。
[0033]5、安全性觀察
[0034]30例患者治療前后均進行了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功能等檢查,未見異常改變。
[0035]ニ、典型病例
[0036]病例I李某,男,62歲。糖尿病20余年,血肌酐高5年,入院查Cr923umol/L,排除繼發(fā)加重因素,行動靜脈內瘺成形術術后應用藥物A,2天后手背水腫消退。拆線后連續(xù)使用藥物B14天,藥物使用前B超測內瘺血流量200ml/min,藥物使用后B超測內瘺血流量達600ml/min,達到成熟標準。
[0037]病例2王某,男,70歲。糖尿病30年,血肌酐高6年,入院查Cr756umol/L,排除繼發(fā)加重因素,行動靜脈內瘺成形術術后應用藥物A,I天半后手背水腫消退。拆線后連續(xù)使用藥物B28天,藥物使用前B超測內瘺血流量150ml/min,藥物使用后B超測內瘺血流量達600ml/min,達到成熟標準。[0038]病例3鞠某,女,67歲。糖尿病22年,血肌酐高8年,入院查Cr656umol/L,排除繼發(fā)加重因素,行動靜脈內瘺成形術術后應用藥物A,2天后手背水腫消退。拆線后連續(xù)使用藥物B14天,藥物使用前B超測內瘺血流量250ml/min,藥物使用后B超測內瘺血流量達600ml/min,達到成熟標準。
[0039]病例4鄭某,女,58歲。糖尿病15年,血肌酐高7年,入院查Cr742umol/L,排除繼發(fā)加重因素,行動靜脈內瘺成形術術后應用藥物A,2天后手背水腫消退。拆線后連續(xù)使用藥物B14天,藥物使用前B超測內瘺血流量230ml/min,藥物使用后B超測內瘺血流量達600ml/min,達到成熟標準。
[0040]病例5張某,女,72歲。糖尿病28年,血肌酐高8年,入院查Cr573umol/L,排除繼發(fā)加重因素,行動靜脈內瘺成形術術后應用藥物A,3天后手背水腫消退。拆線后連續(xù)使用藥物B14天,藥物使用前B超測內瘺血流量250ml/min,藥物使用后B超測內瘺血流量達600ml/min,達到成熟標準。
[0041]以上案例表明本發(fā).明具有簡便易行的操作和切實可靠的療效。
【權利要求】
1.ー種促進動靜脈內瘺成熟及減少并發(fā)癥的中藥組方,其特征在于該組方包括組方A和組方B,所述的組方A包括大黃2000克、芒硝1000克、冰片200克、重樓1000克; 所述的組方B包括川芎1000克、當歸1000克、冰片200克、水蛭2000克。
2.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組方在促進動靜脈內瘺成熟及減少并發(fā)癥的中的應用。
3.ー種促進動靜脈內瘺成熟及減少并發(fā)癥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藥物A的制備和藥物B的制備,所述的藥物A的制備步驟如下:首先配備以下藥材,大黃2000克、芒硝1000克、冰片200克、重樓1000克,然后將上述全部藥材烘干、粉碎,過100目篩;逐漸加入水進行攪拌調和成糊狀藥物,從而得到藥物A。 所述的藥物B的制備步驟如下:首先將川芎1000克、當歸1000克、冰片200克、水蛭2000克用水10000克浸泡24小時后進行煎煮I小時,將藥液全部倒出,再加入3000克水煎煮I小時后將藥液倒出,最后再加入3000克水煎煮I小時后將藥液倒出,每次煎煮無需間隔,將三次藥液一同過濾并濃縮成膏狀藥物,從而得到藥物B。
4.權利要求3制備的藥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動靜脈內瘺手術后前3天,入睡前毎次取上述糊狀的藥物A,毎次20克 ,均勻敷于手背上的半徑為I寸的圓形區(qū)域,晨起后洗去,3天為I個療程,使用I個療程。術后7-10天拆線后,再取上述膏狀的藥物B,毎次2毫升,敷于患處直徑為5厘米的圓形區(qū)域,每天換藥一次,14天為I個療程;使用1-2個療程。
【文檔編號】A61P7/02GK103432362SQ201310392254
【公開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8月31日
【發(fā)明者】萬美燕, 單杰, 崔永軍, 韓昆 申請人:青島市市立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