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脾虛濕泛型小兒厭食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治療脾虛濕泛型小兒厭食的中藥,該中藥是由澀梨葉、啤酒花、半拉子、蒼術(shù)、地靈根、女婁菜、茯苓、千解草、威靈仙、枇杷葉制成。臨床可以用于治療脾虛濕泛型小兒厭食。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脾虛濕泛型小兒厭食的中藥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中藥【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治療脾虛濕泛型小兒厭食的中藥。
【背景技術(shù)】
[0002]小兒厭食癥是指小兒(主要是指3 - 6歲兒童)較長期食欲缺乏為主的癥狀或者食欲減退。它是一種癥狀,并非一種獨立的疾病。小兒厭食癥又稱消化功能紊亂(disordersof digestive function)在小兒時期很常見,主要的癥狀有食欲不振、嘔吐、腹瀉、腹脹、腹痛、便秘和便血等。這些癥狀不僅反映器質(zhì)性疾病或者消化道的功能性。中醫(yī)稱厭食為納呆,主因脾胃功能失調(diào)。由于脾胃素虛,或飲食不節(jié)、喂養(yǎng)不當(dāng)、傷及脾胃所。但往往西藥治療療效差,副作用大,治療效果不滿意。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效果好、有效率高、對人體無毒副作用的治療脾虛濕泛型小兒厭食的中藥。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根據(jù)中醫(yī)藥理論,利用中藥獨特的藥性,采用澀梨葉、啤酒花、半拉子、蒼術(shù)、地靈根、女婁菜、茯苓、千解草、威靈仙、枇杷葉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經(jīng)過加工制成。
[0005]制備本發(fā)明中 藥由下述原料藥制成:潘梨葉35 — 45份、啤酒花20 — 30份、半拉子20 — 30份、蒼術(shù)15 - 25份、地靈根15 — 25份、女婁菜10 - 20份、茯苓10 — 20份、千解草10 — 20份、威靈仙10-20份、枇杷葉5-8份。
[0006]本發(fā)明中藥原料藥的最佳重量份為:澀梨葉40份、啤酒花25份、半拉子25份、蒼術(shù)20份、地靈根20份、女婁菜15份、茯苓15份、千解草15份、威靈仙15份、枇杷葉7份。
[0007]本發(fā)明中藥的藥理作用如下:
澀梨葉:微苦、甘、平。祛濕化積,開胃消食。臨床用于暑濕厭食,食積。
[0008]啤酒花:苦、微涼。歸肝、胃經(jīng)。健胃消食、利尿消腫、抗癆消炎。用于消化不良、腹脹、浮腫、膀胱炎、肺結(jié)核、咳嗽、失眠等癥。
[0009]半拉子:甘、淡、平。健胃消食。臨床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癥。
[0010]蒼術(shù):辛、苦、溫,歸脾、胃經(jīng)。燥濕健脾,祛風(fēng)濕。用于濕滯中焦證,風(fēng)濕痹證,外感風(fēng)寒挾濕之表證。
[0011]地靈根:苦、寒。清熱利尿,消食健胃。臨床用于濕熱尿淋,肝炎,消化不良等癥。
[0012]女婁菜:辛、苦、平。歸肝、脾經(jīng)?;钛{(diào)經(jīng),下乳,健脾,利濕,解毒。
[0013]茯苓:甘、淡、平。歸心、脾、肺、腎經(jīng)。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用于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遺精白濁等。
[0014]千解草:微苦、甘、微溫。活血止痛,祛風(fēng)除濕,健脾消食。臨床用于跌打損傷,風(fēng)濕痹痛,胃脘疼痛,消化不良,泄瀉,瘡瘍腫毒等癥。[0015]威靈仙:辛、咸、溫。歸膀胱經(jīng)。祛風(fēng)濕,通經(jīng)絡(luò),消骨鯁。用于風(fēng)濕痹痛,諸骨哽咽等O
[0016]枇杷葉:苦、辛、寒、無毒。歸肺、心、胃經(jīng)。清肺止咳,和胃降逆,止渴。臨床用于肺熱咳嗽,陰虛癆咳,咳血,胃熱嘔穢等癥。
[0017]小兒厭食癥是指小兒較長時期見食不貪、食欲不振、厭惡進(jìn)食的一種常見病證,屬于一種慢性食欲障礙性疾病,在兒童脾系疾病中較常見。中醫(yī)認(rèn)為本病多由喂養(yǎng)不當(dāng)、他病傷脾、先天不足、情志失調(diào)引起,其病變臟腑主要在脾胃。本發(fā)明中澀梨葉祛濕化積、開胃消食,為君藥,啤酒花健胃消食、利尿消腫,半拉子消食健胃,為臣藥,蒼術(shù)燥濕健脾,地靈根清熱利尿、消食健胃,女婁菜健脾利濕,茯苓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千解草祛風(fēng)除濕、健脾消食,威靈仙通經(jīng)絡(luò),枇杷葉和胃降逆。經(jīng)過臨床實踐發(fā)現(xiàn),對脾虛濕泛型小兒厭食具有獨特的療效,諸藥共奏健脾利濕,養(yǎng)陰和胃,消食導(dǎo)滯之功效,達(dá)到治療脾虛濕泛型小兒厭食的目的。
[0018]本發(fā)明中藥于2010年至2013年臨床觀察脾虛濕泛型小兒厭食44例患者,臨床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
44例患者中,年齡2 — 9歲,病程多在I個月到2年,平均年齡3.7歲。
[0019]2、診斷標(biāo)準(zhǔn)
參照《現(xiàn)代中醫(yī)臨床診斷學(xué)》中的診斷依據(jù)進(jìn)行臨床診斷:
2.1長期食欲不振,而無其他疾病者;
2.2面色少華,形體偏瘦,但精神尚好,無腹膨;
2.3有喂養(yǎng)不當(dāng)史,如進(jìn)食無定時定量、過食生冷、甘甜厚味、零食或偏食等。
[0020]脾虛濕泛型小兒厭食癥癥狀:面色少華,形體偏瘦,食不知味,伴噯氣冷惡,脘腹脹滿,大便不暢,苔多白膩或微黃,脈細(xì)緩。
[0021]3、治療方法
3.1處方:澀梨葉40g、啤酒花25g、半拉子25g、蒼術(shù)20g、地靈根20g、女婁菜15g、茯苓15g、千解草15g、威靈仙15g、枇杷葉7g。
[0022]3.2制備及使用方法:上述藥物按常規(guī)工藝制成湯劑,每日I劑,每日2次,6天為I療程。
[0023]4、治療結(jié)果:
4.1治療評定標(biāo)準(zhǔn),根據(jù)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制定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biāo)準(zhǔn)》判定: 治愈:食欲顯著增強,食量增加;
好轉(zhuǎn):食欲好轉(zhuǎn),食量略有增加;
未愈:食欲未見改善。
[0024]4.2結(jié)果:44例患者中,痊愈29例(65.9% ),好轉(zhuǎn)12例(27.3 % ),未愈3例(6.8%),總有效率為93.2%0
[0025]典型病例
1、馬某,男,6歲,食欲不振持續(xù)2個月,近來厭食、拒食。服用鋅制劑、多酶片、健胃消食片等藥物及捏脊療法,收效甚微。形體消瘦,面色不華,食不知味,伴有脘腹脹滿,大便不暢,舌苔白膩,脈細(xì)弱。服用本發(fā)明中藥一個療程后,患兒主動覓食,繼續(xù)服用一個療程,患兒食量已于同齡人相同,后堅持服用一個療程,患兒體重增加,隨訪I年,未再犯。
[0026]2、曲某,女,3歲,長期胃納不佳,不知饑餓,不欲飲食,面色萎黃、伴有噯氣,大便滂沱,小便偏黃,舌質(zhì)紅、苔白膩。服用本發(fā)明中藥一個療程后,各種癥狀較前好轉(zhuǎn),大便成形易解。繼續(xù)服用一個療程,患兒食量已于同齡人相同,后堅持服用一個療程,患兒體重增加,隨訪I年,患兒狀況良好。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jié)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jìn)一步的說明,下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而對本發(fā)明沒有限制。
[0028]實施例1,一種治療脾虛濕泛型小兒厭食的中藥,是由澀梨葉45g、啤酒花30g、半拉子30g、蒼術(shù)25g、地靈根25g、女婁菜20g、茯苓20g、千解草20g、威靈仙20g、枇杷葉8g制成。
[0029]實施例2,一種治療脾虛濕泛型小兒厭食的中藥,是由澀梨葉40g、啤酒花25g、半拉子25g、蒼術(shù)20g、地靈根20g、女婁菜15g、茯苓15g、千解草15g、威靈仙15g、枇杷葉7g制成。
[0030]實施例3,一種治療脾虛濕泛型小兒厭食的中藥,是由澀梨葉35g、啤酒花20g、半拉子20g、蒼術(shù)15g、 地靈根15g、女婁菜10g、茯苓10g、千解草10g、威靈仙10g、枇杷葉5g制成。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治療脾虛濕泛型小兒厭食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藥制成: 澀梨葉35 - 45份、啤酒花20 - 30份、半拉子20 — 30份、蒼術(shù)15 — 25份、地靈根15 - 25份、女婁菜10 - 20份、茯苓10 — 20份、千解草10 — 20份、威靈仙10-20份、枇杷葉5-8份。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藥制成: 澀梨葉40份、啤酒花25份、半拉子25份、蒼術(shù)20份、地靈根20份、女婁菜15份、茯苓15份、千解草15份、威靈仙15份、枇杷葉7份。
【文檔編號】A61P1/14GK103784531SQ201410082375
【公開日】2014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7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3月7日
【發(fā)明者】李欽鳳, 崔錦美 申請人:李欽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