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醫(yī)療用品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手術室護理用加壓止血帶。
背景技術:
在生活中,對由各種創(chuàng)傷或意外事故引起的出血,必須迅速止血,人體的腿部和手臂動脈創(chuàng)傷出血,出血量大,危及病人生命。常用的臨時止血方法是用消毒紗布,或干凈毛巾折疊后,外敷在傷口上,再用三角巾或繃帶加壓包扎,也可以用手掌、手指加壓臨時止血,其工作十分費力,操作不穩(wěn)定,不容易持久堅持同一動作,三角巾或繃帶容易松脫,會影響醫(yī)生的救治工作,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手術室護理用加壓止血帶。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一種手術室護理用加壓止血帶,結構設計合理,利用環(huán)形的氣囊局部加壓,減輕了對傷員肢體的傷害,而且使用簡單方便,省時省力,方便及時減壓增壓,提高了醫(yī)務人員的工作效率,能夠增強消毒、止血效果,減緩不適,整個裝置使用方便,實用性強,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手術室護理用加壓止血帶,包括主帶,所述主帶一側表面上設有止血片,主帶另一側表面上通過彈性固定帶固定安裝有氣囊,所述止血片一端通過接合件連接有第一繃帶,止血片另一端通過接合件連接有第二繃帶,所述第一繃帶遠離接合件的一端設有第一扣接件,所述第二繃帶遠離接合件的一端設有第二扣接件,所述氣囊中部通過測壓氣管連接有壓力表,氣囊頂部連接有放氣管,所述放氣管上設有放氣閥,氣囊底部通過充氣導管連接有充氣球,所述充氣導管上設有第一單向進氣閥,所述充氣球遠離充氣導管的一端與進氣管連接,所述進氣管上設有第二單向進氣閥。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止血片包括消毒層、透氣層和隔離滲透層,消毒層、透氣層和隔離滲透層相對主帶的位置由里及外分別為隔離滲透層、透氣層和消毒層。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氣囊為環(huán)形結構,氣囊和止血片分別設置在主帶的兩側面上,氣囊中部的位置與止血片中部的位置相對應。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彈性固定帶的數量為四個,且四個彈性固定帶在氣囊周圍沿著環(huán)形排列,彈性固定帶與主帶膠合連接。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壓力表包括壓力傳感器、處理器、顯示器、計時器、內置電源和表殼,所述壓力傳感器、處理器、顯示器、計時器和內置電源設置在表殼內部,處理器與壓力傳感器、顯示器、計時器和內置電源電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手術室護理用加壓止血帶,結構設計合理,利用環(huán)形的氣囊局部加壓,減輕了對傷員肢體的傷害,而且使用簡單方便,省時省力,壓力表帶有氣壓顯示及定時提醒,方便及時減壓增壓,提高了醫(yī)務人員的工作效率,第一扣接件和第二扣接件的配合能夠扣接,利于傷員加壓止血的固定,采用止血片的層狀結構設置,能夠增強消毒、止血效果,減緩不適,充氣球的設置便于加壓,能夠根據不同的需要自由地增減氣壓,整個裝置使用方便,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后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止血片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壓力表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主帶、2止血片、21消毒層、22透氣層、23隔離滲透層、3氣囊、4彈性固定帶、5接合件、6第一繃帶、7第二繃帶、8第一扣接件、9第二扣接件、10測壓氣管、11壓力表、111壓力傳感器、112處理器、113顯示器、114計時器、115內置電源、116表殼、12放氣管、13放氣閥、14充氣導管、15充氣球、16第一單向進氣閥、17進氣管、18第二單向進氣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4,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手術室護理用加壓止血帶,包括主帶1,主帶1一側表面上設有止血片2,止血片2包括消毒層21、透氣層22和隔離滲透層23,消毒層21、透氣層22和隔離滲透層23相對主帶1的位置由里及外分別為隔離滲透層23、透氣層22和消毒層21,主帶1另一側表面上通過彈性固定帶4固定安裝有氣囊3,氣囊3為環(huán)形結構,氣囊3和止血片2分別設置在主帶1的兩側面上,氣囊3中部的位置與止血片2中部的位置相對應,彈性固定帶4的數量為四個,且四個彈性固定帶4在氣囊3周圍沿著環(huán)形排列,彈性固定帶4與主帶1膠合連接,止血片2一端通過接合件5連接有第一繃帶6,止血片2另一端通過接合件5連接有第二繃帶7,第一繃帶6遠離接合件5的一端設有第一扣接件8,第二繃帶7遠離接合件5的一端設有第二扣接件9,氣囊3中部通過測壓氣管10連接有壓力表11,壓力表11包括壓力傳感器111、處理器112、顯示器113、計時器114、內置電源115和表殼116,壓力傳感器111、處理器112、顯示器113、計時器114和內置電源115設置在表殼116內部,處理器112與壓力傳感器111、顯示器113、計時器114和內置電源115電連接,氣囊3頂部連接有放氣管12,放氣管12上設有放氣閥13,氣囊3底部通過充氣導管14連接有充氣球15,充氣導管14上設有第一單向進氣閥16,充氣球15遠離充氣導管14的一端與進氣管17連接,進氣管17上設有第二單向進氣閥18。
在使用時:打開第一單向進氣閥16和第二單向進氣閥18,按壓充氣球15向氣囊3內充氣,壓力表11記錄氣壓大小和時間,當氣壓大小達到預定值時停止按壓充氣球15,保持一定的時間后打開放氣閥13,通過放氣管12放氣,進行減壓。
本發(fā)明結構設計合理,利用環(huán)形的氣囊3局部加壓,減輕了對傷員肢體的傷害,而且使用簡單方便,省時省力,壓力表11帶有氣壓顯示及定時提醒,方便及時減壓增壓,提高了醫(yī)務人員的工作效率,第一扣接件8和第二扣接件9的配合能夠扣接,利于傷員加壓止血的固定,采用止血片2的層狀結構設置,能夠增強消毒、止血效果,減緩不適,充氣球15的設置便于加壓,能夠根據不同的需要自由地增減氣壓,整個裝置使用方便,實用性強。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