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中藥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改善濕熱蘊脾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中醫(yī)學認為脾胃是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是臟腑經(jīng)絡的中樞。脾胃學家李東垣指出,“內(nèi)傷脾胃,百病由生”,“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由于脾主運化,能將胃消化的食物進一步消化,轉(zhuǎn)化為精微物質(zhì),隨氣血運輸?shù)饺?,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故若脾胃內(nèi)傷而虛弱,不能生化氣血,氣血不足,則內(nèi)不足以維持身心的活動,外不足以抗衡病邪的侵襲,往往引起疾病的發(fā)生。
我們知道,夏季氣溫偏高,加之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較快,故人們多因感濕熱之邪,或過食肥甘厚味,濕熱內(nèi)生,或飲食失節(jié),損傷脾胃,濕郁化熱,使中焦氣機升降失常,出現(xiàn)在上則惡心欲吐,在中則脘腹脹滿,納呆,厭油膩,口黏而甜,在下則溏泄不爽;熱郁則發(fā)熱,口黏口苦,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數(shù)或濡數(shù);濕阻則肢體困重,苔膩,脈濡;面目肌膚發(fā)黃為濕熱郁阻中焦,肝失疏泄,膽汁外溢所致。簡言之,癥見脘腹脹悶,口渴少飲,食少納呆,大便溏而不爽,舌質(zhì)紅,舌苔黃膩;有的還兼有肢體困重,身熱不揚或汗出不解,腹脹滿,惡心欲嘔,身目發(fā)黃色鮮明,脈濡數(shù)。這些問題均影響著人們的精神狀態(tài)和身體健康。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基于此,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改善濕熱蘊脾的中藥組合物。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改善濕熱蘊脾的中藥組合物,所述中藥組合物的有效成分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備而成:木香3-6份、山藥10-20份、布渣葉15-25份、黃連1-5份、葛根8-15份、麥冬5-10份、茯苓10-15份、蒼術1-10份、厚樸1-10份、佩蘭1-10份。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中藥組合物的有效成分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備而成:木香4-6份、山藥13-18份、布渣葉18-23份、黃連2-4份、葛根9-13份、麥冬6-9份、茯苓11-14份、蒼術4-9份、厚樸4-9份、佩蘭3-8份。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中藥組合物的有效成分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備而成:木香5-6份、山藥15-16份、布渣葉19-21份、黃連2-3份、葛根10-11份、麥冬7-8份、茯苓12-13份、蒼術6-8份、厚樸6-8份、佩蘭5-6份。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善濕熱蘊脾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木香、山藥、布渣葉、黃連、葛根、麥冬、茯苓、蒼術和厚樸煎煮,過濾,得濾液;
2)取佩蘭微煎,過濾,得濾液;
3)將步驟1)和步驟2)所得的濾液混合,濃縮至稠膏,即可。
在一些實施例中,步驟1)所述的煎煮的次數(shù)為1-3次。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中藥組合物在制備用于改善濕熱蘊脾的藥品或保健品中的應用。
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改善濕熱蘊脾的中藥組合物及其準備方法和應用具有以下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
1)本發(fā)明所述的中藥組合物配伍合理,諸藥合用,共奏改善濕熱蘊脾之效,可有效改善脘腹脹悶,口渴少飲,食少納呆,大便溏而不爽,舌質(zhì)紅,舌苔黃膩,及肢體困重,身熱不揚或汗出不解,腹脹滿,惡心欲嘔,身目發(fā)黃色鮮明,脈濡數(shù)的癥狀。
2)本發(fā)明所述制備方法,其根據(jù)各藥材特性進行分別煎煮,充分發(fā)揮各藥材藥效,簡單、方便、有效。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jié)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說明,以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清楚的了解本發(fā)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發(fā)明。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涉及一種改善濕熱蘊脾的中藥組合物,其有效成分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藥制備而成:木香5g、山藥15g、布渣葉20g、黃連2g、葛根10g、麥冬7g、茯苓12g、蒼術6g、厚樸7g、佩蘭5g。
上述改善濕熱蘊脾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木香、山藥、布渣葉、黃連、葛根、麥冬、茯苓、蒼術和厚樸煎煮3次,過濾,取濾液;
2)取佩蘭微煎,過濾,取濾液;
3)將步驟1)和步驟2)所得的濾液混合,濃縮至稠膏(相對密度為1.30-1.35),即可。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涉及一種改善濕熱蘊脾的中藥組合物,其有效成分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藥制備而成:木香3g、山藥10g、布渣葉15g、黃連2g、葛根15g、麥冬10g、茯苓15g、蒼術10g、厚樸10g、佩蘭10g。
上述改善濕熱蘊脾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參照實施例1。
實施例3
本實施例涉及一種改善濕熱蘊脾的中藥組合物,其有效成分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藥制備而成:木香5g、山藥18g、布渣葉23g、黃連4g、葛根9g、麥冬6g、茯苓11g、蒼術4g、厚樸4g、佩蘭3g。
上述改善濕熱蘊脾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參照實施例1。
以下結(jié)臨床資料及典型病例對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做進一步說明。
觀察濕熱蘊脾型患者,實驗內(nèi)容如下:
1、一般資料
200例患者中均符合改善濕熱蘊脾證型診斷標準,隨機分為治療組1、治療組2、治療組3和對照組各50例。治療組1:男27例,女23例,年齡25-65歲,平均年齡42歲,病程5個月至1年。治療組2:男21例,女29例,年齡25-61歲,平均年齡39歲,病程4個月至1年。治療組3:男18例,女32例,年齡24-60歲,平均年齡39歲,病程5個月至1年。對照組:男25例,女25例,年齡26-60歲,平均年齡40歲,病程5個月至1年。四組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診斷標準主要證候
主癥:脘腹脹悶,口渴少飲,食少納呆,大便溏而不爽,舌質(zhì)紅,舌苔黃膩。
次癥:肢體困重,身熱不揚或汗出不解,腹脹滿,惡心欲嘔,身目發(fā)黃色鮮明,脈濡數(shù)。
濕熱蘊脾證主癥3項(舌象必備);或主癥2項(舌象必備),加次癥2項,即可診斷。
3、本證涉及的中西醫(yī)疾病診斷標準病
本證若涉及中西醫(yī)疾病,需按該病國內(nèi)外國內(nèi)公認的、最新的中西醫(yī)診斷標準進行診斷。
4、納入標準
(1)符合溫熱蘊脾證診斷標準。
(2)若涉及中西醫(yī)疾病者,應符合所規(guī)定的中西醫(yī)疾病診斷標準。
(3)根據(jù)分期臨床試驗的要求合理界定受試者的年齡區(qū)間。Ⅱ期臨床年齡在18歲以上,65歲以下。
(4)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5、排除標準
(1)不符合濕熱蘊脾證診斷標準者。
(2)不屬于藥物作用范圍內(nèi)病例。
(3)有明顯兼夾證候或合并證候者。
(4)哺乳、妊娠或正準備妊娠的婦女。
(5)過敏體質(zhì)及對受試藥物處方中藥物過敏者。
(6)合并肝、腎、造血系統(tǒ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7)病情危重,難以對新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確切評價者。
6、觀測指標
A、安全性觀測
a.一般體檢項目檢查。
b.血、尿、便常規(guī)檢查。
c.心、肝、腎功能檢查。
d.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
B、療效性觀測
a.本試驗要求的相關癥狀及舌脈象。
b.相關的實驗室檢測指標。應特別注意選用證本質(zhì)研究中發(fā)現(xiàn)與濕熱蘊脾證密切相關的實驗室檢測指標。
c.若涉及中西醫(yī)疾病,可選擇相關指標。
7、治療方法
治療組1、治療組2、治療組3分別服用實施例1-3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對照組服用:木香5g、山藥18g、布渣葉23g、黃連4g、葛根9g、麥冬6g、茯苓11g、蒼術4g,制備方法參照實施例1,每日一劑,分早晚2次服用。4周為一療程,治療組1、治療組2、治療組3和對照組均治療1個療程。
8、療效標準
(1)臨床主要癥狀消失,次要癥候基本消失或消失。
(2)顯效:主要癥狀消失,次癥基本消失。
(3)有效:主要癥狀明顯減輕。
(4)無效:達不到有效標準之病例。
9、治療效果
四組治療1個療程療效比較,治療組1(50例),其中治愈12例(24%),顯效18例(36%),有效14例(28%),無效6例(12%);治療組2(50例),其中治愈10例(20%),顯效17例(34%),有效13例(26%),無效10例(20%);治療組3(50例),其中治愈9例(18%),顯效15例(30%),有效15例(30%),無效11例(22%);對照組(50例),其中治愈4例(8%),顯效8例(16%),有效11例(22%),無效27例(54%)。
比較可知:治療組1、治療組2和治療組3的治愈率、總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具有可比性(P<0.05)。治療過程中患者沒有明顯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