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護理用按摩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工作、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神經(jīng)內科的常見病也變得越來越常見,目前為了防止疾病的進一步惡化,在生病初期一般就開始治療和預防,目前常用的治療方法是藥物治療,藥物治療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緩沖作用,但是有一定的藥效時間,不能治本,而且長期服用還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還會采用按摩護理裝置,但是目前的按摩護理裝置都是單獨設計,只能針對特定部位進行治療,需要多方面進行治療時需要多次進行,不斷浪費時間,還會影響治療的效果。
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有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護理用按摩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護理用按摩裝置,所述護理用按摩裝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支撐板、位于所述支撐板下方的推動裝置、位于所述支撐板上方的定位裝置、位于所述推動裝置右側的氣缸裝置、位于所述氣缸裝置右側的支架裝置及設置于所述支架裝置上的敲擊裝置,所述底板上設有位于其上方的第一支撐桿、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右側的第二支撐桿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上方的第一支架,所述支撐板上設有第一通孔、位于其上方的第一頂靠桿、位于所述第一頂靠桿左側的第二頂靠桿、設置于所述第一頂靠桿上的第一彈簧及設置于所述第二頂靠桿上的第二彈簧,所述推動裝置包括第一氣缸、位于所述第一氣缸左右兩側的第一橫桿、位于所述第一氣缸上方的第一推動桿、位于所述第一推動桿上方的第一推動塊、位于所述第一推動桿左右兩側的第三彈簧及位于所述第三彈簧下方的第二橫桿,所述定位裝置包括第二支架、設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方的第一定位桿、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桿左側的第三支架及位于所述第三支架下方的第一斜桿,所述氣缸裝置包括第二氣缸、位于所述第二氣缸左側的第三橫桿、位于所述第二氣缸上方的第二推動桿、位于所述第二推動桿上方的第四橫桿、位于所述第四橫桿上方的第四彈簧及位于所述第二推動桿左右兩側的第二斜桿,所述支架裝置包括第四支架、第五彈簧、位于所述第五彈簧上方的第三支撐桿、設置于所述第四支架上的第五橫桿、位于所述第四支架上方的第六彈簧、位于所述第三支撐桿上方的第六橫桿、位于所述第三支撐桿右側的第三斜桿、位于所述第三支撐桿左側的第七橫桿、位于所述第七橫桿下方的第七彈簧,所述敲擊裝置包括第一豎桿、位于所述第一豎桿下方的第八橫桿、位于所述第一豎桿左右兩側的第一彎曲桿、位于所述第八橫桿下方的第二彎曲桿、設置于所述第二彎曲桿上的第八彈簧、位于所述第八橫桿下方的第九彈簧、位于所述第九彈簧下方的敲擊頭、位于所述第一彎曲桿右側的第二豎桿及設置于所述第二豎桿上的第九橫桿。
所述第一支撐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支撐桿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二支撐桿豎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的上端與所述支撐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桿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支撐板固定連接。
所述第一頂靠桿呈半圓環(huán)狀,所述第一頂靠桿的右端與所述支撐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頂靠桿的左端頂靠在所述支撐板的上表面上且與其滑動連接,所述第一彈簧呈水平狀,所述第一彈簧的兩端與所述第一頂靠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頂靠桿呈半圓環(huán)狀,所述第二頂靠桿的左端與所述支撐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頂靠桿的右端頂靠在所述支撐板的上表面上且與其滑動連接,所述第二彈簧呈水平狀,所述第二彈簧的兩端與所述第二頂靠桿固定連接。
所述第一氣缸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橫桿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橫桿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氣缸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推動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推動桿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推動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氣缸連接,所述第一推動桿貫穿所述第二橫桿的上下表面且與其滑動連接,所述第一推動塊呈半球狀,所述第一推動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推動塊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推動塊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下方,所述第二橫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二橫桿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橫桿的端部與所述第二支撐桿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彈簧呈豎直狀,所述第三彈簧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推動塊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彈簧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橫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
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與所述支撐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狀,所述第二頂靠桿頂靠在所述第二支架上且與其滑動連接,所述第一定位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一定位桿豎直放置,所述第一定位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支架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定位桿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斜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桿呈傾斜狀,所述第一斜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一定位桿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支架固定連接。
所述第二氣缸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橫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三橫桿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橫桿的右端與所述第二氣缸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橫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推動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二推動桿豎直放置,所述第二推動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氣缸連接,所述第二推動桿的上端與所述第四橫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橫桿呈長方體,所述第四橫桿水平放置,所述第四橫桿的左端頂靠在所述第二支撐桿的右表面上且與其滑動連接,所述第四彈簧設有兩個,所述第四彈簧呈豎直狀,所述第四彈簧的上端與所述支撐板固定連接,所述第四彈簧的下端與所述第四橫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斜桿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二推動桿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二斜桿呈傾斜狀,所述第二斜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推動桿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斜桿的上端與所述第四橫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
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與所述底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呈豎直狀,所述第五彈簧呈豎直狀,所述第五彈簧的下端與所述第四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五彈簧的上端與所述第三支撐桿的下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撐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三支撐桿豎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撐桿的右表面與所述第四支架滑動連接,所述支撐板的右表面與所述第三支撐桿的左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四橫桿的右端與所述第三支撐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橫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五橫桿水平放置,所述第五橫桿的右端與所述第四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頂靠桿頂靠在所述第五橫桿的下表面上且與其滑動連接,所述第三支撐桿貫穿所述第五橫桿的上下表面且與其滑動連接。
所述第六彈簧呈豎直狀,所述第六彈簧的下端與所述第四支架的上端固定連接,所述第六彈簧的上端與所述第三斜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斜桿呈傾斜狀,所述第三斜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三支撐桿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斜桿的上端與所述第六橫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六橫桿呈長方體,所述第六橫桿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支撐桿的上端與所述第六橫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七橫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七橫桿水平放置,所述第七橫桿的右端與所述第三支撐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七彈簧設有兩個,所述第七彈簧呈豎直狀,所述第七彈簧的下端與所述第五橫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七彈簧的上端與所述第七橫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
所述第一豎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一豎桿豎直放置,所述第六橫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一豎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桿的下端與所述第八橫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八橫桿呈長方體,所述第八橫桿水平放置,所述第八橫桿的左端頂靠在所述第一定位桿的右表面上且與其滑動連接,所述第一彎曲桿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一豎桿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彎曲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一豎桿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彎曲桿的下端與所述第八橫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彎曲桿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八橫桿下方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二彎曲桿呈彎曲狀,所述第二彎曲桿的上端與所述第八橫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八彈簧設有兩個,所述第八彈簧呈豎直狀,所述第八彈簧的下端與所述第二彎曲桿固定連接,所述第八彈簧的上端與所述第八橫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九彈簧設有兩個,所述第九彈簧呈豎直狀,所述第九彈簧的上端與所述第八橫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九彈簧的下端與所述敲擊頭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敲擊頭呈半球狀,所述敲擊頭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上方,所述第二豎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二豎桿豎直放置,所述第二豎桿的上端與所述第六橫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豎桿的下端與所述第八橫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七橫桿的左端頂靠在所述第二豎桿的右表面上且與其固定連接,所述第九橫桿呈水平狀,所述第九橫桿的右端與所述第二豎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九橫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二彎曲桿固定連接。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yōu)點:
本實用新型護理用按摩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對患者需要按摩治療的部位進行有效的按摩,使得按摩效果更好,并且擦操作簡單快捷,同時可以防止對患者造成損傷,提高患者的舒適感,并且可以對患者進行上下部位同時按摩,增強按摩的體驗,節(jié)約按摩的時間,使得恢復治療更加的有效。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護理用按摩裝置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護理用按摩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護理用按摩裝置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支撐板2、位于所述支撐板2下方的推動裝置3、位于所述支撐板2上方的定位裝置4、位于所述推動裝置3右側的氣缸裝置5、位于所述氣缸裝置5右側的支架裝置6及設置于所述支架裝置6上的敲擊裝置7。
如圖1所示,所述底板1呈長方體,所述底板1水平放置,所述底板1上設有位于其上方的第一支撐桿11、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11右側的第二支撐桿12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11上方的第一支架13。所述第一支撐桿11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支撐桿11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撐桿11的下端與所述底板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11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支架13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12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左右兩側,所述第二支撐桿12呈長方體,所述第二支撐桿12豎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撐桿12的下端與所述底板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12的上端與所述支撐板2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13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13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桿12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13的另一端與所述支撐板2固定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支撐板2呈長方體,所述支撐板2水平放置,所述支撐板2上設有第一通孔21、位于其上方的第一頂靠桿22、位于所述第一頂靠桿22左側的第二頂靠桿23、設置于所述第一頂靠桿22上的第一彈簧24及設置于所述第二頂靠桿23上的第二彈簧25。所述第一通孔21呈圓形,所述第一通孔21貫穿所述支撐板2的上下表面。所述第一頂靠桿22呈半圓環(huán)狀,所述第一頂靠桿22的右端與所述支撐板2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頂靠桿22的左端頂靠在所述支撐板2的上表面上且與其滑動連接,使得所述第一頂靠桿22可以向左移動。所述第一彈簧24呈水平狀,所述第一彈簧24的兩端與所述第一頂靠桿22固定連接,使得所述第一頂靠桿22的左端向左移動。所述第二頂靠桿23呈半圓環(huán)狀,所述第二頂靠桿23的左端與所述支撐板2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頂靠桿23的右端頂靠在所述支撐板2的上表面上且與其滑動連接,使得所述第二頂靠桿23的右端可以向右滑動。所述第二彈簧25呈水平狀,所述第二彈簧25的兩端與所述第二頂靠桿23固定連接,使得所述第二頂靠桿23的右端可以向右滑動。
如圖1所示,所述推動裝置3包括第一氣缸31、位于所述第一氣缸31左右兩側的第一橫桿32、位于所述第一氣缸31上方的第一推動桿36、位于所述第一推動桿36上方的第一推動塊34、位于所述第一推動桿36左右兩側的第三彈簧35及位于所述第三彈簧35下方的第二橫桿33。所述第一氣缸31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氣缸31位于所述第二支撐桿12之間。所述第一橫桿32設有兩個,所述第一橫桿32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橫桿32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橫桿32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桿12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桿32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氣缸31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推動桿36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推動桿36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推動桿36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氣缸31連接,使得所述第一氣缸31帶動所述第一推動桿36上下移動,所述第一推動桿36貫穿所述第二橫桿33的上下表面且與其滑動連接。所述第一推動塊34呈半球狀,所述第一推動桿36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推動塊34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推動塊34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1的下方,所述第一推動塊34可以穿過所述第一通孔21。所述第二橫桿33呈長方體,所述第二橫桿33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橫桿33的端部與所述第二支撐桿12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彈簧35呈豎直狀,所述第三彈簧35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推動塊34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彈簧35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橫桿33的上表面固定連接,從而對所述第一推動塊34起到支撐作用。
如圖1所示,所述定位裝置4包括第二支架41、設置于所述第二支架41上方的第一定位桿42、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桿42左側的第三支架43及位于所述第三支架43下方的第一斜桿44。所述第二支架41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41的一端與所述支撐板2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41的另一端呈水平狀,所述第二頂靠桿23頂靠在所述第二支架41上且與其滑動連接,使得所述第二頂靠桿23可以穩(wěn)定的左右移動。所述第一定位桿42呈長方體,所述第一定位桿42豎直放置,所述第一定位桿42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支架4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43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43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定位桿42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43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斜桿44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桿44呈傾斜狀,所述第一斜桿44的上端與所述第一定位桿42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桿44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支架41固定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氣缸裝置5包括第二氣缸51、位于所述第二氣缸51左側的第三橫桿52、位于所述第二氣缸51上方的第二推動桿53、位于所述第二推動桿53上方的第四橫桿54、位于所述第四橫桿54上方的第四彈簧55及位于所述第二推動桿53左右兩側的第二斜桿56。所述第二氣缸51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橫桿52呈長方體,所述第三橫桿52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橫桿52的右端與所述第二氣缸51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橫桿52的左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桿12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推動桿53呈長方體,所述第二推動桿53豎直放置,所述第二推動桿53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氣缸51連接,使得所述第二氣缸51帶動所述第二推動桿53上下移動,所述第二推動桿53的上端與所述第四橫桿54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橫桿54呈長方體,所述第四橫桿54水平放置,所述第四橫桿54的左端頂靠在所述第二支撐桿12的右表面上且與其滑動連接,使得所述第四橫桿54可以上下移動。所述第四彈簧55設有兩個,所述第四彈簧55呈豎直狀,所述第四彈簧55的上端與所述支撐板2固定連接,所述第四彈簧55的下端與所述第四橫桿54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斜桿56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二推動桿53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二斜桿56呈傾斜狀,所述第二斜桿56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推動桿53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斜桿56的上端與所述第四橫桿54的下表面固定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支架裝置6包括第四支架61、第五彈簧62、位于所述第五彈簧62上方的第三支撐桿63、設置于所述第四支架61上的第五橫桿64、位于所述第四支架61上方的第六彈簧65、位于所述第三支撐桿63上方的第六橫桿66、位于所述第三支撐桿63右側的第三斜桿67、位于所述第三支撐桿63左側的第七橫桿68、位于所述第七橫桿68下方的第七彈簧69。所述第四支架61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61的一端與所述底板1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61的另一端呈豎直狀。所述第五彈簧62呈豎直狀,所述第五彈簧62的下端與所述第四支架61固定連接,所述第五彈簧62的上端與所述第三支撐桿63的下端固定連接,從而對所述第三支撐桿63起到支撐作用。所述第三支撐桿63呈長方體,所述第三支撐桿63豎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撐桿63的右表面與所述第四支架61滑動連接,所述支撐板2的右表面與所述第三支撐桿63的左表面滑動連接,使得所述第三支撐桿63可以穩(wěn)定的上下移動,所述第四橫桿54的右端與所述第三支撐桿63的左表面固定連接,使得所述第四橫桿54可以帶動所述第三支撐桿63上下移動。所述第五橫桿64呈長方體,所述第五橫桿64水平放置,所述第五橫桿64的右端與所述第四支架6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頂靠桿22頂靠在所述第五橫桿64的下表面上且與其滑動連接,使得所述第一頂靠桿22可以穩(wěn)定的向左滑動,所述第三支撐桿63貫穿所述第五橫桿64的上下表面且與其滑動連接。所述第六彈簧65呈豎直狀,所述第六彈簧65的下端與所述第四支架61的上端固定連接,所述第六彈簧65的上端與所述第三斜桿67固定連接,從而對所述第三斜桿67及第六橫桿66起到支撐作用。所述第三斜桿67呈傾斜狀,所述第三斜桿67的下端與所述第三支撐桿63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斜桿67的上端與所述第六橫桿66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六橫桿66呈長方體,所述第六橫桿66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支撐桿63的上端與所述第六橫桿66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七橫桿68呈長方體,所述第七橫桿68水平放置,所述第七橫桿68的右端與所述第三支撐桿63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七彈簧69設有兩個,所述第七彈簧69呈豎直狀,所述第七彈簧69的下端與所述第五橫桿64固定連接,所述第七彈簧69的上端與所述第七橫桿68的下表面固定連接,從而對所述第七橫桿68及第三支撐桿63起到支撐作用。
如圖1所示,所述敲擊裝置7包括第一豎桿71、位于所述第一豎桿71下方的第八橫桿73、位于所述第一豎桿71左右兩側的第一彎曲桿72、位于所述第八橫桿73下方的第二彎曲桿74、設置于所述第二彎曲桿74上的第八彈簧75、位于所述第八橫桿73下方的第九彈簧77、位于所述第九彈簧77下方的敲擊頭76、位于所述第一彎曲桿72右側的第二豎桿78及設置于所述第二豎桿78上的第九橫桿79。所述第一豎桿71呈長方體,所述第一豎桿71豎直放置,所述第六橫桿66的左端與所述第一豎桿71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桿71的下端與所述第八橫桿73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八橫桿73呈長方體,所述第八橫桿73水平放置,所述第八橫桿73的左端頂靠在所述第一定位桿42的右表面上且與其滑動連接,使得所述第八橫桿73可以上下移動。所述第一彎曲桿72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一豎桿71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彎曲桿72的上端與所述第一豎桿71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彎曲桿72的下端與所述第八橫桿73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彎曲桿74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八橫桿73下方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二彎曲桿74呈彎曲狀,所述第二彎曲桿74的上端與所述第八橫桿73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彎曲桿74采用彈性材料制成。所述第八彈簧75設有兩個,所述第八彈簧75呈豎直狀,所述第八彈簧75的下端與所述第二彎曲桿74固定連接,所述第八彈簧75的上端與所述第八橫桿73的下表面固定連接,從而對所述第二彎曲桿74起到支撐作用。所述第九彈簧77設有兩個,所述第九彈簧77呈豎直狀,所述第九彈簧77的上端與所述第八橫桿73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九彈簧77的下端與所述敲擊頭76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敲擊頭76呈半球狀,所述敲擊頭76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1的上方。所述第二豎桿78呈長方體,所述第二豎桿78豎直放置,所述第二豎桿78的上端與所述第六橫桿66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豎桿78的下端與所述第八橫桿73的上表面固定連接,從而對所述第八橫桿73起到支撐作用,所述第七橫桿68的左端頂靠在所述第二豎桿78的右表面上且與其固定連接。所述第九橫桿79呈水平狀,所述第九橫桿79的右端與所述第二豎桿78固定連接,所述第九橫桿79的左端與所述第二彎曲桿72固定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本實用新型護理用按摩裝置使用時,首先患者將需要按摩的部位放置在支撐板2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1的上方,然后第一頂靠桿22及第二頂靠桿23分別在第一彈簧24及第二彈簧25的作用下,使得所述第一頂靠桿22的左端向左移動,同時所述第二推動桿23的右端向右移動,使得所述第一頂靠桿22及第二頂靠桿23頂靠住患者需要按摩的部位,對患者起到了相對的固定作用。然后啟動第一氣缸31,使得所述第一推動桿36不斷的上下移動,進而使得所述第一推動塊34不斷的上下移動,所述第一推動塊34穿過所述第一通孔21從下方頂靠在患者需要按摩的部位上,從而可以從下方對患者需要按摩的部位進行按摩。同時啟動第二氣缸51,使得所述第二推動桿53不斷的上下移動,進而通過所述第四橫桿54帶動所述第三支撐桿63不斷的上下移動,所述第三支撐桿63上下移動使得所述第六橫桿66不斷的上下移動,然后通過第一豎桿71帶動所述第八橫桿73不斷的上下移動,進而使得所述第二彎曲桿74及敲擊頭76不斷的上下移動,使得所述第二彎曲桿74的下端及敲擊頭76從上方對患者需要按摩的部位進行敲擊按摩,所述第一定位桿42使得所述第八橫桿73只能在豎直方向上上下移動。從而可以從上方或者下方對患者需要按摩的部位進行按摩,使得按摩的效果更好,更有利于促進血液循環(huán)。至此,本實用新型護理用按摩裝置使用過程描述完畢。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