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豬健胃消食的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中獸藥技術(shù)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豬健胃消食的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0002]豬消化不良,是胃腸道粘膜表層的炎癥反應(yīng),使消化器官機能受到擾亂,胃腸的消化、吸收功能減退,食欲不振或廢絕。按疾病經(jīng)過,分為急性消化不良和慢性消化不良。
[0003]豬消化不良大多因飼養(yǎng)不當(dāng)所引起,如飼喂條件突然改變,飼料溫度變化無常,饑時飽或喂食過多,飼料霉?fàn)€變質(zhì),喂飼粗硬或冰凍的飼料,飲水不潔等,致使消化功能受到擾亂,胃腸粘膜表層發(fā)炎。飼喂過多含蛋白質(zhì)、脂肪的飼料,易導(dǎo)致消化不良。某些傳染病、熱性病和胃腸道寄生蟲病等也常繼發(fā)消化不良。
[0004]豬消化不良的臨床癥狀如下:以胃腸鼓氣為特點,突然發(fā)生,腹脹如鼓,胃壁擴張,造成消化障礙;豬不愛吃食,精神不振,咀嚼緩慢,飲水增加,口臭,有舌苔;糞便干硬,有時腹瀉,糞內(nèi)混有粘液和未消化的飼料;體溫一般無變化;粘膜潮紅;重病例有時出現(xiàn)腹痛、肚脹和嘔吐,嘔吐物酸臭;如果食欲、口腔、糞便同時發(fā)生變化,則表明胃和腸同時出現(xiàn)炎癥。病程持續(xù),則轉(zhuǎn)為慢性,病豬逐漸消瘦。嚴重者爬不動,四肢不靈,口鼻流黏液泡沫,肛門突出至死亡,有群發(fā)特點,皮膚發(fā)紅、藍、紫。
[0005]此外,仔豬斷奶后進入保育階段,抵抗力弱,消化機能不十分完善,容易發(fā)病特別容易發(fā)生腸炎腹瀉,這個時期可以說是豬一生中最危險的階段,是死亡率最高的時段。獸藥制劑在應(yīng)用過程中,往往具有強烈的苦味而影響畜禽采食,對嗅覺較敏感的豬的采食量則影響更大,同時還有藥物不穩(wěn)定、刺激性大,動物采食后易引起嘔吐、胃部不適、胃潰瘍,容易在腸胃內(nèi)失活等缺點,從而影響效果。
【發(fā)明內(nèi)容】
[0006]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豬健胃消食的組合物,本發(fā)明具有很好的健胃消食效果,方便飼喂,制備方法簡單,對提高仔豬的成活率有特效。
[0007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shù)問題,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為:
[0008]—種用于豬健胃消食的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麥芽9-15份、谷芽13-18份、延胡索4_8份、八角茴香4_7份、一枝蒿9_13份、龍爪菜5_9份、山楂20-30份、廣霍香4_9份、酵母粉15-20份、桂枝7-13份、黃芪8-15份、芍藥15-25份、炙甘草4-14份、黨參15-20份、當(dāng)歸10-20份、乙酰橫胺酸鉀12-20份、索馬甜13-20份、水石2_10份、鮮蒼耳7_15份、厚樸20-30份、白術(shù)14-24份、連翹20-30份、桅子肉10-19份、大黃5-10份、萊菔子14-20份、車前子10-20份、熟地10-20份、干姜5-10份、鮮辣寥5-15份。
[0009]上述用于豬健胃消食的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麥芽12-15份、谷芽13-15份、延胡索6-8份、八角茴香4-5份、一枝蒿10-13份、龍爪菜5-7份、山楂20-25份、廣藿香4-6份、酵母粉15-17份、桂枝7-9份、黃芪8-10份、芍藥20-25份、炙甘草4-10份、黨參15-17份、當(dāng)歸10-15份、乙酰橫胺酸鉀17-20份、索馬甜13_17份、水石7-10份、鮮蒼耳7_9份、厚樸20-25份、白術(shù)20-24份、連翹20-25份、桅子肉10-15份、大黃5-7份、萊菔子16-20份、車前子10-15份、熟地15-20份、干姜7-10份、鮮辣寥10-15份。
[0010]上述用于豬健胃消食的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麥芽15份、谷芽13份、延胡索8份、八角茴香4份、一枝蒿10份、龍爪菜5份、山楂25份、廣藿香6份、酵母粉17份、桂枝9份、黃芪8份、芍藥20份、炙甘草10份、黨參15份、當(dāng)歸15份、乙?;前匪徕?0份、索馬甜15份、水石9份、鮮蒼耳7份、厚樸20份、白術(shù)24份、連翹25份、桅子肉12份、大黃6份、萊菔子17份、車前子15份、熟地20份、干姜9份、鮮辣寥10份。
[0011]本發(fā)明的制備過程如下:分別取上述原料在15_20°C進行粉碎處理,過300目篩得到原料細粉,原料細粉混合均勻得到本發(fā)明的組合物。
[0012]所述的用于豬健胃消食的組合物在治療中豬消化不良中的應(yīng)用。
[0013]所述的用于豬健胃消食的組合物在提高仔豬成活率中的應(yīng)用。
[0014]麥芽:別名為大麥芽、大麥蘗、麥蘗、大麥毛、大麥蘗、麥蘗等,為禾本科植物大麥的成熟果實經(jīng)發(fā)芽干燥而得。味甘,性平。入脾、胃經(jīng)。能行氣消食、健脾開胃、退乳消脹。主治食積不消、脘腹脹痛、脾虛食少、乳汗郁積、乳房脹痛、婦女?dāng)嗳椤{溠恐泻梁挺碌矸勖?,可分解成麥芽糖與糊精,而淀粉是糖淀粉與膠淀粉的混合物;含大麥堿Α和Β具有抗真菌活性。
[0015]谷芽:別名為粟芽、蘗米、谷蘗、稻蘗、稻芽等,為禾本科植物稻或同科植物粟的成熟果實經(jīng)發(fā)芽干燥而成。味甘,性平。入脾、胃經(jīng)。能消食化積、健脾開胃。主治食積停滯、脹滿泄瀉、脾虛少食、腹脹口臭、腳氣浮腫。
[0016]延胡索:別名為玄胡素、元胡、延胡、玄胡索、元胡索等,為罌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塊莖。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jīng)。能活血、利氣、止痛。主治胸脅、脘腹疼痛、經(jīng)閉痛經(jīng)、產(chǎn)后瘀阻、疝痛、肢體疼痛、跌撲腫痛,能治一身上下諸痛。
[0017]八角茴香:茴香開胃進食,理氣散寒,有助陽道。主治:中焦有寒,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部冷痛;疝氣疼痛,睪丸腫痛;脾胃氣滯,脘腹脹滿作痛。
[0018]一枝蒿:具有祛風(fēng)解表;健胃消積;活血散瘀等功效,有微毒,味辛;微苦;性微濕。
[0019]龍爪菜:為蕨科植物毛軸蕨的根莖,真名蕨菜。清熱解毒,祛風(fēng)除濕,利水通淋,驅(qū)蟲,主熱毒瘡瘍,燙傷,脫肛,風(fēng)濕痹痛,小便淋痛,諸蟲癥。
[°02°]山楂:山楂為薔薇科植物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的果實,味酸甘、性微溫,能消積食、散瘀血(見《中藥大辭典》170頁);麥芽為發(fā)芽的大麥(Hordeum vn 1 gare)的穎果,味甘、性微溫,有消食、和中、下氣。
[0021]廣藿香:味辛,性微溫。功效:化濕和中,解表、解暑。主治濕阻脾胃,胸脘悶脹,食欲不香,惡心、嘔吐;夏季暑濕困倦,胸悶不舒,以及外感風(fēng)寒.惡寒胸悶等病癥。
[0022]酵母粉:酵母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并含有消化酶和一些未知的生長刺激因子,基有較高的生物活性,因此,能促進動物新陳代謝,增強食欲,有利于動物的消化吸收,加速動物的生長發(fā)育及生產(chǎn)性能的發(fā)揮,還能提高動物的抗病防病能力。
[0023]桂枝:桂枝味辛、甘,性溫;歸心、肺、膀胱經(jīng)。發(fā)汗解肌,溫經(jīng)通脈。治風(fēng)寒表證,肩背肢節(jié)酸疼,胸痹痰飲,經(jīng)閉癥瘕。
[0024]黃芪:甘,微溫。歸經(jīng):歸肺、脾、肝、腎經(jīng)。功效主治黃芪有益氣固表、斂汗固脫、托瘡生肌、利水消腫之功效。
[0025]芍藥:性味苦、酸、微寒,入肝、脾經(jīng),有補血斂陰、柔肝止痛、平肝降陰的功效,適用于陰血虧虛、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崩漏、自汗盜汗、脅肋疼痛、頭目眩暈等。
[0026]炙甘草:偏于補中益氣,濕勝漲滿浮腫者忌服久服甘草可以導(dǎo)致浮腫等。
[0027]黨參:性平,味甘、微酸。歸脾、肺經(jīng)。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nèi)熱消渴。
[0028]當(dāng)歸:性溫,味甘辛。歸心、肝、脾經(jīng)。補血和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潤燥滑腸。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閉腹痛,癥瘕結(jié)聚,崩漏;血虛頭痛,眩暈,痿痹;腸燥便難,赤痢后重;癰疽瘡竊,跌撲損傷。
[0029]乙?;前匪徕?白色結(jié)晶狀粉末,無臭,易溶于水(20°C,270g/L),難溶于乙醇等有機溶劑,無明確的熔點。味很甜,甜度約為蔗糖的200倍,味質(zhì)較好,沒有不愉快的后味。對熱、酸均很穩(wěn)定,緩慢加熱至225°C時才會分解。
[0030]索馬甜:別名:非洲竹芋甜素,沙馬汀英文名:Thaumatin,是從天然植物Thaurnatocuccusdaniel 1 i的堅果皮中提取出的超甜物質(zhì),屬天然蛋白質(zhì)。
[0031 ]水石:是一種礦石中藥材,中藥名,清熱瀉火藥,為天然沉積礦物單斜晶系硫酸鈣或三方晶系碳酸鈣礦石。產(chǎn)于湖北、山西、河北等地,廣泛形成于沉積作用,如海盆或湖盆地中化學(xué)沉積的石膏,常與石灰?guī)r、紅色頁巖、泥灰?guī)r等成層出現(xiàn)。多發(fā)現(xiàn)于鹵地積鹽之下。全年可采,研細用。
[0032]鮮蒼耳:味苦;辛;性微寒;小毒,歸肺;脾;肝經(jīng),祛風(fēng);散熱;除濕;解毒。主感冒;頭風(fēng);頭暈;鼻淵、目赤、目翳、風(fēng)溫痹痛、拘攣麻木、風(fēng)癩、疔瘡、疥癬、皮膚瘙癢、痔瘡、痢疾。
[0033]厚樸:厚樸為木蘭科植物厚樸(Magnolia officinal is)的樹皮或根皮,味辛苦,性溫,能溫中,下氣,燥濕,消痰。
[0034]白術(shù):別名為于術(shù)、冬術(shù)、浙術(shù)、種術(shù)、山薊、楊抱薊、山芥等,為菊科植物白術(shù)的干燥根莖。味苦、甘,性溫。入脾、胃經(jīng)。能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主治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白術(shù)能調(diào)整胃腸運動功能,使腸管活動恢復(fù)至接近正常的水平。
[0035]連翹:抗炎、抗菌、抗病毒、解熱、鎮(zhèn)痛、強心、利尿、抑制磷酸二酯酶、降血壓、抑制彈性蛋白酶活力、抗內(nèi)毒素等作用,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用于癰疽,瘰疬,乳癰,丹毒,風(fēng)熱感冒,溫病初起,溫?zé)崛霠I,高熱煩渴,神昏發(fā)斑,熱淋尿閉;常用連翹治療急性風(fēng)熱感冒、癰腫瘡毒、淋巴結(jié)結(jié)核、尿路感染等癥,為雙黃連口服液、雙黃連粉針劑、清熱解毒口服液、連草解熱口服液、銀翹解毒沖劑等中藥制劑的主要原料。
[0036]桅子肉:性寒,味甘苦;人肺、肝經(jīng)。功效主治清肺止咳,涼血止血。主治肺熱咳嗽,鼻,咯痰,腫毒等病癥
[0037]大黃:大黃能增加腸蠕動,抑制腸內(nèi)水分吸收,促進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