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按摩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0573456閱讀:280來源:國知局
      按摩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的按摩裝置能夠實現(xiàn)新穎的按摩感;本發(fā)明的按摩裝置(1)具有:前端設有第一施療部件(6)的第一按摩部件(5)、前端設有第二施療部件(14)的第二按摩部件(13)、以及使第一按摩部件(5)和第二按摩部件(13)擺動而產生按摩動作的按摩機構(4),并且,按摩機構(4)以使第一施療部件(6)靠近或遠離第二施療部件(14)的方式驅動第一施療部件(6)。
      【專利說明】
      按摩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按摩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已知有一種按摩裝置,其內部安裝有使左右一對按摩部件進行按摩動作的按摩機構。
      [0003]然而,近年來,對于按摩感的要求變得多樣化,使用者提出了例如“希望能夠夾住肩部那樣施加按摩”這樣的要求。
      [0004]專利文獻I中公開了符合該要求的按摩裝置。
      [0005]專利文獻I中公開的按摩裝置具備按摩部件和按摩機構,其中,按摩部件的前端部設有施療部件且上下配置有一對,按摩機構以使所述一對按摩部件分別具備的施療部件沿上下方向相互靠近或遠離的方式,使所述一對按摩部件中的至少一個部件進行動作而產生揉捏動作。
      [0006]【現(xiàn)有技術文獻】
      [0007]【專利文獻】
      [0008]專利文獻1:日本公報、特開2014-36748號
      [0009]專利文獻I中公開的按摩裝置是如上所述按照使用者的要求而提高對于使用者肩部的按摩感的裝置。
      [0010]但是,使用者又提出了希望能夠進一步提高按摩感的要求、例如“希望對肩部施加類似于按摩人員用手揉捏肩部的挾揉按摩”這樣的要求。

      【發(fā)明內容】

      [0011]因此,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情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使用沿上下方向設置的一對按摩部件而施加如揉肩般的按摩的按摩裝置。
      [0012]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fā)明中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0013]本發(fā)明的按摩裝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前端設有第一施療部件的第一按摩部件、前端設有第二施療部件的第二按摩部件、以及使所述第一按摩部件和所述第二按摩部件擺動而產生按摩動作的按摩機構,并且,所述按摩機構以使所述第一施療部件靠近或遠離所述第二施療部件的方式驅動所述第一施療部件。
      [0014]優(yōu)選所述第一按摩部件和所述第二按摩部件被配置為各按摩部件的末端部重疊,并且,所述第一按摩部件和所述第二按摩部件在左右方向上隔開規(guī)定間隔而配置有一對。
      [0015]優(yōu)選所述按摩機構具有:被配置為朝向左右方向的旋轉軸、用于驅動所述旋轉軸的驅動部、以及將所述旋轉軸的旋轉力轉換成所述第一按摩部件和所述第二按摩部件的擺動運動的轉換部,并且,所述按摩機構被構成為:通過利用所述轉換部轉換的擺動運動而使第一施療部件靠近或遠離所述第二施療部件。
      [0016]優(yōu)選所述轉換部具備偏心凸臺部、第一環(huán)狀嵌合部以及第一限制部,其中,所述偏心凸臺部以偏心的狀態(tài)安裝于所述旋轉軸上,并且在外周面上形成有凸輪面,所述第一環(huán)狀嵌合部設置在所述第一按摩部件的末端且與所述偏心凸臺部的凸輪面嵌合,所述第一限制部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按摩部件隨著所述旋轉軸的旋轉而旋轉。
      [0017]優(yōu)選所述第一限制部為連桿部件,所述連桿部件的一端以轉動自如的方式被樞軸支撐在所述第一按摩部件的中間部上,另一端以轉動自如的方式被樞軸支撐在所述按摩裝置的殼體上。
      [0018]優(yōu)選所述第一限制部具有銷部件和滑動部件,其中,所述銷部件設置在所述第一按摩部件的中間部上,所述滑動部件設置在與所述銷部件相對的位置處,并且,所述滑動部件上設有槽,所述銷部件以滑動自如的方式嵌入所述槽中。
      [0019]優(yōu)選所述轉換部具備傾斜凸臺部、第二環(huán)狀嵌合部以及第二限制部,其中,所述傾斜凸臺部以傾斜的狀態(tài)安裝于所述旋轉軸上,并且在外周面上形成有傾斜凸輪面,所述第二環(huán)狀嵌合部設置在所述第二按摩部件的末端且與所述傾斜凸臺部的凸輪面嵌合,所述第二限制部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按摩部件隨著所述旋轉軸的旋轉而旋轉,并且,所述偏心凸臺部和所述傾斜凸臺部被配置為沿所述旋轉軸的軸心鄰接。
      [0020]優(yōu)選在所述第二按摩部件的前端部設有兩個第二施療部件,且左右設置的上側的第二施療部件之間的間隔小于下側的第二施療部件之間的間隔。
      [0021](發(fā)明效果)
      [0022]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按摩裝置,能夠使用沿上下方向設置的一對按摩部件而施加如揉肩般的按摩。
      【附圖說明】
      [0023]圖1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按摩裝置的整體的立體圖。
      [0024]圖2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按摩裝置的立體圖,且是表示第一按摩部件與第二按摩部件分離的狀態(tài)的圖(省略了左側的第一按摩部件和第二按摩部件的圖示)。
      [0025]圖3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按摩裝置的立體圖,且是表示第一按摩部件與第二按摩部件靠近的狀態(tài)的圖(省略了左側的第一按摩部件和第二按摩部件的圖示)。
      [0026]圖4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按摩裝置的主視圖(省略了左側的第一按摩部件和第二按摩部件的圖示)。
      [0027]圖5是第一實施方式的按摩裝置的俯視剖面圖。
      [0028]圖6是以容易理解的方式示出第一按摩部件與第二按摩部件的安裝狀態(tài)的立體圖。
      [0029]圖7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按摩裝置的整體的立體圖。
      [0030]圖8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按摩裝置的立體圖,且是表示第一按摩部件與第二按摩部件分離的狀態(tài)的圖(省略了左側的第一按摩部件和第二按摩部件的圖示)。
      [0031]圖9是表示第三實施方式的按摩裝置(頸部用按摩器)的整體的立體圖。
      [0032]圖10是表示第三實施方式的按摩裝置中安裝的按摩機構的立體圖。
      [0033](符號說明)
      [0034]I 按摩裝置
      [0035]2 后側殼體
      [0036]3按摩件
      [0037]4按摩機構
      [0038]5第一按摩部件
      [0039]6第一施療部件
      [0040]7第一環(huán)狀嵌合部[0041 ]8中間部(支撐部)
      [0042]9臂
      [0043]10狹縫
      [0044]11貫通孔
      [0045]12銷
      [0046]13第二按摩部件
      [0047]14第二施療部件
      [0048]15第二環(huán)狀嵌合部
      [0049]16中間部(支撐部)
      [0050]17安裝部[0051 ]18旋轉軸
      [0052]19驅動部
      [0053]20驅動電動機
      [0054]21齒輪箱
      [0055]22軸承
      [0056]23蝸輪
      [0057]24支撐部件
      [0058]25轉換部
      [0059]26偏心凸臺部
      [0060]27凸輪面[0061 ]28貫通孔
      [0062]30開口部
      [0063]31第一限制部(連桿部件)
      [0064]32孔
      [0065]33傾斜凸臺部
      [0066]34凸輪面
      [0067]35內側凸輪部件
      [0068]36端面
      [0069]37傾斜的端面
      [0070]38外側凸輪部件
      [0071]39開口部
      [0072]40第二限制部
      [0073]41限制銷
      [0074]42限制槽
      [0075]43限制凸臺部
      [0076]44銷
      [0077]45軸承
      [0078]50主體部
      [0079]51延伸部
      [0080]52操作部
      [0081]53把持部
      [0082]54前側殼體
      [0083]55后側殼體
      [0084]56開口部
      [0085]57波紋部
      [0086]100第一限制部
      [0087]101銷部件
      [0088]102滑動部件
      [0089]103槽
      [0090]104貫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91]以下,根據(jù)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對于以下所說明的各實施方式中通用的同一構成部件賦予相同的符號和相同的名稱。因此,省略被賦予相同符號和相同名稱的構成部件的重復說明。
      [0092][第一實施方式]
      [0093]以下,根據(jù)圖1至圖6對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按摩裝置I進行說明。
      [0094]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將圖4的紙面左側所示的第二按摩部件13側設為右側,將圖4的紙面右側所示的第二按摩部件13側設為左側,并在裝置說明中設為左右方向。這與將按摩裝置I緊貼頸部或肩部的狀態(tài)下使用者所觀察的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一致。
      [0095]本實施方式的按摩裝置I是掛在使用者的肩部的裝置(肩挎式按摩裝置),其具有沿左右方向隔開規(guī)定間隔而配置的一對按摩件3、和使按摩件3進行動作從而產生按摩動作的按摩機構4。該按摩裝置I被收容在能夠前后分離的殼體的內部,且配置在后側殼體2的前面。
      [0096]按摩件3是由第一按摩部件5(下側按摩部件)和第二按摩部件13(上側按摩部件)組合而構成,并被配置為各按摩部件的末端部重疊,其中,第一按摩部件5的前端設有第一施療部件6,第二按摩部件13的前端設有第二施療部件14。
      [0097]按摩機構4用于使第一按摩部件5和第二按摩部件13擺動而產生按摩動作,并且以使第一施療部件6靠近或者遠離第二施療部件14的方式驅動第一施療部件6。
      [0098]本實施方式的按摩裝置I中,圖1的紙面左側所示的第二按摩部件13所具備的第二施療部件14抵接在使用者的右肩部,右側所示的第二按摩部件13所具備的第二施療部件14抵接在使用者的左肩部。另外,圖1的紙面左側所示的第一按摩部件5所具備的第一施療部件6抵接在使用者的右背部,右側所示的第一按摩部件5所具備的第一施療部件6抵接在使用者的左背部。
      [0099]首先,對于按摩件3的構成、即第一按摩部件5和第二按摩部件13進行說明。
      [0100]如圖1至圖6所示,第一按摩部件5(下側按摩部件)被形成為側視時呈大致L字形狀,并且被配置為:位于后述的第二按摩部件13的下側,且懸掛在按摩機構4的旋轉軸18上。
      [0101]在第一按摩部件5的末端上,設有與后述的偏心凸臺部26的凸輪面27嵌合的第一環(huán)狀嵌合部7,并且從第一環(huán)狀嵌合部7朝向下方延伸形成有支撐部,在支撐部的前端形成有臂9。第一環(huán)狀嵌合部7是厚度小的圓筒形狀的部件,其內周徑與偏心凸臺部26的凸輪面27的外周徑大致相同。
      [0102]臂9是被形成為朝向前方斜下側突出的棒狀部件,并被形成為相比包含第一環(huán)狀嵌合部7的軸心(旋轉軸18的軸心)的垂直面更加朝向前側突出。
      [0103]另外,在支撐部、即第一按摩部件5的中間部8的后側,形成有沿臂9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狹縫10,并且,在中間部8上形成有沿左右方向貫穿該狹縫10的貫通孔11。構成后述第一限制部31的連桿部件插入該狹縫10中,在貫通孔11中插入以轉動自如的方式樞軸支撐連桿部件的銷12。
      [0104]臂9的前端部設有第一施療部件6。第一施療部件6被形成為厚度大的圓盤型或球形等各種形狀,且由樹脂或硬橡膠等形成。該第一施療部件6被設置為從臂9的前端部突出,并且被配置在相比包含第一環(huán)狀嵌合部7的軸心(旋轉軸18的軸心)的垂直面更靠近前方下側的位置處。
      [0105]第二按摩部件13是長度較長的棒狀部件,并被配置為:位于第一按摩部件5的上側,且從按摩機構4的旋轉軸18朝向前方突出。
      [0106]在第二按摩部件13的末端,設有與后述的傾斜凸臺部33的凸輪面34嵌合的第二環(huán)狀嵌合部15,并且從第二環(huán)狀嵌合部15朝向前方延伸設置有支撐部(中間部),在該中間部16的前端形成有安裝部17。第二環(huán)狀嵌合部15是厚度小的圓筒形狀的部件,其內周徑與傾斜凸臺部33的凸輪面34的外周徑大致相同。安裝部17是被形成為朝向下側突出的棒狀部件,并且,安裝部17上安裝有第二施療部件14。
      [0107]第二施療部件14被形成為球形等各種形狀,且由樹脂或硬橡膠等形成。第二施療部件14被配置為從安裝部17朝向下側突出,并且被配置在相比包含第二環(huán)狀嵌合部15的軸心(旋轉軸18的軸心)的垂直面更靠近前方的位置處。第二施療部件14被配置為與第一施療部件6相互對置。
      [0108]通過配置為第二按摩部件13的第二施療部件14朝向下側,且支撐部件24朝向前方突出,從而能夠以掛在使用者肩部的方式安裝按摩裝置I。
      [0109]接著,對于按摩機構4的具體構成進行說明。
      [0110]按摩件3的末端部、即第一按摩部件5的末端和第二按摩部件13的末端設有按摩機構4,該按摩機構4用于驅動第一按摩部件5和第二按摩部件13從而產生按摩動作。
      [0111]如圖2至圖6所示,按摩機構4具有:被收容在殼體內部且朝向左右方向而配置的旋轉軸18、用于驅動旋轉軸18的驅動部19、以及將旋轉軸18的旋轉力轉換成擺動運動的轉換部25。
      [0112]旋轉軸18被配置為架設在殼體內部的右側與左側之間,旋轉軸18的兩端設有以轉動自如的方式支撐該旋轉軸18的支撐部件24,旋轉軸18的中央位置處配置有驅動部19的齒輪箱21。旋轉軸18經(jīng)由支撐部件24而以轉動自如的方式被樞軸支撐在后側殼體2上。
      [0113]另外,在旋轉軸18的兩端稍微靠近內側的位置處配置有左右一對按摩件3。即,左右一對按摩件3隔著驅動部19而配置。
      [0114]驅動部19具有驅動電動機20和齒輪箱21,旋轉軸18被配置為沿左右方向貫穿齒輪箱21。齒輪箱21的左右方向兩端部配置有以轉動自如的方式支撐旋轉軸18的軸承22,齒輪箱21的中央位置處配置有蝸輪23。驅動電動機20配置在齒輪箱21的下側,設置在驅動電動機20的輸出軸上的蝸桿(未圖示)與蝸輪23嚙合。
      [0115]驅動部19利用齒輪箱21將驅動電動機20所產生的驅動力減速至規(guī)定的速度,并使旋轉軸18旋轉。
      [0116]轉換部25被構成為:將旋轉軸18的旋轉力轉換成擺動運動,從而使第一施療部件6靠近或者遠離第二施療部件14。
      [0117]轉換部25具備偏心凸臺部26、第一環(huán)狀嵌合部7以及第一限制部31,其中,偏心凸臺部26以偏心的狀態(tài)安裝于旋轉軸18上,并且在外周面上形成有凸輪面27,第一環(huán)狀嵌合部7設置在第一按摩部件5的末端且嵌合在偏心凸臺部26的凸輪面27上,第一限制部31用于限制第一按摩部件5隨著旋轉軸18的旋轉而旋轉。
      [0118]進而,轉換部25具備傾斜凸臺部33、第二環(huán)狀嵌合部15以及第二限制部40,其中,傾斜凸臺部33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相對于旋轉軸18傾斜的凸輪面34,第二環(huán)狀嵌合部15設置在第二按摩部件13的末端且嵌合在傾斜凸臺部33的凸輪面34上,第二限制部40用于限制第二按摩部件13隨著旋轉軸18的旋轉而旋轉。
      [0119]如圖4、圖6所示,在旋轉軸18的軸心方向中途部且夾著驅動部19的兩側配置有一對偏心凸臺部26。各偏心凸臺部26被形成為凸緣狀,且外周面上設有大致圓柱形狀的環(huán)狀軌道(凸輪面27)。另外,在各偏心凸臺部26上,朝向左右方向形成有供旋轉軸18插通的貫通孔28。
      [0120]如圖4所示,貫通孔28的軸心位置與偏心凸臺部26的圓的中心軸的位置不同。因此,偏心凸臺部26的旋轉軌道與旋轉軸18的旋轉軌道不同。另外,偏心凸臺部26被固定為無法相對于旋轉軸18進行旋轉。
      [0121]凸輪面27形成為朝向旋轉軸18的徑向外側,且圍繞旋轉軸18進行旋轉。第一環(huán)狀嵌合部7以滑動自如的方式嵌合在凸輪面27上,從而第一按摩部件5轉動自如。
      [0122]形成于第一按摩部件5的末端的第一環(huán)狀嵌合部7外嵌在偏心凸臺部26的凸輪面27上,由此將偏心凸臺部26的旋轉轉換成上下方向的擺動運動。第一環(huán)狀嵌合部7被形成為側視時呈大致環(huán)狀,在其大致中央部位置處形成有直徑與偏心凸臺部26的凸輪面27的外周徑大致相同的開口部30。該開口部30外嵌在偏心凸臺部26的凸輪面27上。因此,偏心凸臺部26與第一環(huán)狀嵌合部7相對轉動自如。
      [0123]如圖2至圖6所示,本實施方式的第一限制部31是側視時呈彎曲的板狀(勾玉狀)的連桿部件,且兩端部形成有孔32。
      [0124]連桿部件被插入到形成于第一按摩部件5的中間部8后側的狹縫10中。連桿部件的、處于被插入到該狹縫1中的狀態(tài)的一端,經(jīng)由銷12而以轉動自如的方式被樞軸支撐在形成于第一按摩部件5的中間部8上的貫通孔11中。另一方面,連桿部件的、處于從狹縫10突出的狀態(tài)的另一端,經(jīng)由銷44而以轉動自如的方式被樞軸支撐在按摩裝置I的后側殼體2的前面。
      [0125]S卩,第一限制部31通過將第一按摩部件5與后側殼體2連接而進行曲柄運動,從而限制第一按摩部件5圍繞旋轉軸18進行旋轉,由此使第一按摩部件5沿上下方向進行擺動運動。
      [0126]另一方面,傾斜凸臺部33被配置為沿旋轉軸18的軸心與偏心凸臺部26鄰接。
      [0127]具體而言,如圖2至圖6所示,在旋轉軸18的軸心方向中途部且偏心凸臺部26的左右方向外側配置有一對傾斜凸臺部33,傾斜凸臺部33具有相對于旋轉軸18傾斜且呈大致圓形的環(huán)狀軌道(凸輪面34)。
      [0128]傾斜凸臺部33由端面36、內側凸輪部件35以及外側凸輪部件38構成,其中,端面36與偏心凸臺部26的一個端面相對,內側凸輪部件35具有相對于旋轉軸18傾斜的端面37,夕卜側凸輪部件38呈大致圓柱形狀,且被設置為從內側凸輪部件35的傾斜的端面37朝向左右方向外側突出。
      [0129]凸輪面34形成于與內側凸輪部件35的傾斜的端面37鄰接的外周面上,且被配置為相對于旋轉軸18傾斜。在該凸輪面34上,以滑動自如的方式外嵌有軸承45,傾斜凸臺部33被固定為無法相對于旋轉軸18進行旋轉。
      [0130]S卩,傾斜凸臺部33的凸輪面34被設置為從內側凸輪部件35的傾斜的端面37朝向左右方向外側突出,從而成為相對于旋轉軸18傾斜的面。
      [0131]該傾斜凸臺部33是通過將內側凸輪部件35的傾斜的端面37與外側凸輪部件38的一個端面對接而形成為一體。
      [0132]形成于第二按摩部件13的末端的第二環(huán)狀嵌合部15外嵌在與傾斜凸臺部33的凸輪面34嵌合的軸承45上,從而將傾斜凸臺部33的旋轉轉換成左右方向的擺動運動。第二環(huán)狀嵌合部15被形成為側視時呈大致環(huán)狀,在第二環(huán)狀嵌合部15的大致中央部位置處,形成有直徑與傾斜凸臺部33的凸輪面34的外周徑大致相同的開口部39。該開口部39外嵌在與凸輪面34嵌合的軸承45的外周面上。因此,傾斜凸臺部33與第二環(huán)狀嵌合部15相對轉動自如。
      [0133]如圖5所示,第二限制部40包括形成于第二環(huán)狀嵌合部15上的限制銷41、和設置于后側殼體2上的限制槽42。
      [0134]限制銷41是呈大致圓柱狀且長度較短的棒狀薄片,且形成在第二環(huán)狀嵌合部15的、與第二按摩部件13的支撐部呈相反側的位置上。限制槽42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后側殼體2的與限制銷41相對的位置處。
      [0135]第二限制部40通過將限制銷41以滑動自如的方式嵌入在限制槽42中,從而限制第二按摩部件13圍繞旋轉軸18進行轉動。
      [0136]另外,在傾斜凸臺部33的左右方向外側配置有一對凸臺部,該凸臺部用于限制第二按摩部件13脫落、以及傾斜凸臺部33朝向左右方向外側移動。該限制凸臺部43也被固定為無法相對于旋轉軸18進行旋轉。
      [0137]以下,對于上述按摩裝置I的工作形態(tài)進行說明。
      [0138]在使用按摩裝置I時,將第二施療部件14配置為與例如使用者的肩部抵接。
      [0139]首先,接通按摩裝置I的電源開關,使驅動部19的驅動電動機20進行驅動,于是,驅動電動機20的輸出軸進行旋轉,從而使蝸桿進行旋轉。通過該蝸桿的旋轉而驅動安裝有與該蝸桿嚙合的蝸輪23的旋轉軸18進行旋轉。
      [0140]伴隨于此,安裝在旋轉軸18上的左右一對偏心凸臺部26進行旋轉,從而左右一對的第一環(huán)狀嵌合部7欲朝向相同方向旋轉。即,第一按摩部件5欲圍繞旋轉軸18進行旋轉。但是,由于構成第一限制部31的連桿部件以轉動自如的方式被樞軸支撐在第一按摩部件5的中間部8和后側殼體的前面,因而第一環(huán)狀嵌合部7被限制而無法與偏心凸臺部26—同旋轉。
      [0141]另外,安裝在旋轉軸18上的左右一對傾斜凸臺部33進行旋轉,從而左右一對的第二環(huán)狀嵌合部15欲朝向相同方向旋轉。即,第二按摩部件13欲圍繞旋轉軸18進行旋轉。但是,由于第二限制部40的、設置于第二環(huán)狀嵌合部15后側的限制銷41以滑動自如的方式嵌入在限制槽42中,因而第二環(huán)狀嵌合部15被限制而無法與傾斜凸臺部33—同旋轉。
      [0142]如圖2所示,當?shù)谝话茨Σ考?的臂9向下移動時,第二按摩部件13朝向左右方向外側擺動。此時,偏心凸臺部26的凸輪面27的圓的中心軸與旋轉軸18的軸心之間的距離最長。另外,傾斜凸臺部33的凸輪面34朝向左右方向外側傾斜。即,在第一按摩部件5與第二按摩部件13分開的狀態(tài)下,第一施療部件6朝向下方擺動,從而遠離朝向左右方向外側擺動的第二施療部件14。
      [0143]另一方面,如圖3所示,當?shù)谝话茨Σ考?的臂9向上移動時,第二按摩部件13朝向左右方向內側擺動。此時,偏心凸臺部26的凸輪面27的圓的中心軸與旋轉軸18的軸心之間的距離最短。另外,傾斜凸臺部33的凸輪面34朝向左右方向內側傾斜。即,在第一按摩部件5與第二按摩部件13閉合的狀態(tài)下,第一施療部件6朝向上方擺動,從而靠近朝向左右方向內側擺動的第二施療部件14。
      [0144]此時,以轉動自如的方式被樞軸支撐在第一按摩部件5的中間部8上的第一限制部31沿狹縫10上下移動,因而能夠防止第一環(huán)狀嵌合部7隨著偏心凸臺部26—同旋轉。另外,位于第二環(huán)狀嵌合部15后側的限制銷41沿限制槽42左右滑動,因而能夠防止第二環(huán)狀嵌合部15隨著傾斜凸臺部33—同旋轉。
      [0145]總之,本實施方式的按摩裝置I并非進行單純的擺動運動,而是反復進行加入如下那樣更加立體的動作的擺動運動,即:當?shù)诙茨Σ考?3朝向左右方向外側移動時,第一按摩部件5的臂9朝向下側移動,而當?shù)诙茨Σ考?3朝向左右方向內側移動時,第一按摩部件5的臂9朝向上側、即朝向前方突出的位置移動。因此,能夠對肩部施加符合使用者要求的挾揉按摩。
      [0146][第二實施方式]
      [0147]以下,根據(jù)圖7和圖8對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148]第二實施方式的按摩裝置I的第一限制部100的構成與第一實施方式大不同。另夕卜,關于第二實施方式中的、與第一實施方式通用的構成部件的說明與上述相同,故省略。
      [0149]如圖7、圖8所示,本實施方式的第一限制部100具有銷部件101和滑動部件102,且在各第一按摩部件5的左右方向內側配置有一對,其中,銷部件101設置在第一按摩部件5的中間部8上,滑動部件102設置在與銷部件101相對的位置處,并且在滑動部件102上設有槽103,銷部件1I以滑動自如的方式嵌入在該槽103中。
      [0150]銷部件101是長度較短的棒狀部件,并且以朝向左右方向內側的方式嵌入沿左右方向形成于第一按摩部件5的中間部8上的貫通孔104中。
      [0151]滑動部件102由板片形成,且豎立設置在與驅動電動機20鄰接的位置處?;瑒硬考?02的內側形成有槽103,銷部件101以滑動自如的方式嵌入在該槽103中。槽103被形成為朝向上下方向、且隨著從下側朝向上側而朝向后側彎曲。
      [0152]本實施方式的第一限制部100中,在第一按摩部件5的臂9朝向下方移動而第一施療部件6與第二施療部件14分離的狀態(tài)下,銷部件101位于滑動部件102的槽103的下側。另一方面,在第一按摩部件5的臂9朝向上方移動而第一施療部件6與第二施療部件14靠近的狀態(tài)下,銷部件101位于滑動部件102的槽103的上側。
      [0153]由此,本實施方式的第一限制部100中,設置于第一按摩部件5的中間部8上的銷部件101沿滑動部件102的槽103以滑動自如的方式進行移動,因而能夠防止第一環(huán)狀嵌合部7隨著偏心凸臺部26—同旋轉。
      [0154][第三實施方式]
      [0155]以下,根據(jù)圖9和圖10對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156]第三實施方式的按摩裝置I是使用者能夠掛在肩部上而安裝的手持式按摩裝置。該按摩裝置I主要對頸肩部進行按摩,但是也可以對腰部或大腿部等進行按摩。
      [0157]圖9是表示按摩裝置I的外觀的立體圖。在該圖9中,省略了覆蓋按摩機構4的布制覆蓋部件。
      [0158]如圖9所示,該按摩裝置I整體呈U字型形狀。該按摩裝置I包括主體部50、一對延伸部51、操作部52以及把持部53,其中,主體部50包括抵接在使用者的患部(頸肩部)上并對患部進行按摩的按摩機構4,一對延伸部51從主體部50的兩端呈支腳狀地延伸,操作部52包括設置在一個延伸部51上的各種開關,把持部53供使用者雙手把持。
      [0159]如圖9所示,該按摩裝置I的主體部50包括:呈橢圓狀且朝向后方形成有開口的前側殼體54、和嵌入該前側殼體54中的后側殼體55。該前側殼體54、后側殼體55例如由樹脂制成。將前側殼體54和后側殼體55以兩個殼體的開口對準的狀態(tài)沿前后方向嵌合,從而形成主體部50。
      [0160]主體部50呈寬度與具有標準體格的使用者肩寬大致對應的橢圓形狀。
      [0161]在主體部50的前面?zhèn)?、即前側殼體54上設有開口部56(切口部),按摩機構4所具備的第一施療部件6和第二施療部件14從該開口部56穿過而朝向前側突出。
      [0162]如圖9所示,左右一對延伸部51被設置為從主體部50的左右兩端部朝向前方延伸。該延伸部51具有如下長度,S卩:當使用者安裝上按摩裝置I時,該延伸部51超過使用者的肩部而達到胸部位置處。
      [0163]延伸部51呈長度較長且厚度方向為左右方向的平板狀,延伸部51的前端部上設有把持部53。在該把持部53與主體部50之間且延伸部51的中途部上,設有能夠使該延伸部51沿左右方向擴展的波紋部57。通過將延伸部51形成為能夠沿左右方向擴展,從而使用者在安裝本按摩裝置等時容易進行安裝。
      [0164]圖10中示出第三實施方式所具備的按摩機構4的立體圖。
      [0165]由圖10明確可知,第三實施方式的按摩機構4的構成與第一實施方式或第二實施方式的按摩機構4的構成大致相同。即,第三實施方式的按摩裝置I具有:前端設有第一施療部件6的第一按摩部件5、前端設有第二施療部件14的第二按摩部件13、以及使第一按摩部件5和第二按摩部件13擺動而產生按摩動作的按摩機構4,并且,按摩機構4以使第一施療部件6靠近或遠離第二施療部件14的方式驅動第一施療部件6。
      [0166]然而,第三實施方式的按摩機構4的構成與第一實施方式或第二實施方式的按摩機構4的構成之間存在大為不同之處。即,設置在第二按摩部件13的前端的第二施療部件14的數(shù)量、配置位置不同。另外,第二按摩部件13的末端部配置在第一按摩部件5的末端部的寬度方向外側。
      [0167]如圖10所示,第三實施方式的按摩裝置I在第二按摩部件13的前端部設有兩個第二施療部件14、14。具體而言,在第二按摩部件13的前端設有兩個支撐軸體、即朝向上方延伸的上側支撐軸體和朝向下方延伸的下側支撐軸體。設有左右一對的第二按摩部件13的上側支撐軸體之間的間隔小于下側支撐軸體之間的間隔。
      [0168]第二施療部件14分別嵌在上側支撐軸體和下側支撐軸體上,并且繞各支撐軸體的軸心轉動自如。上側支撐軸體彼此間的寬度間隔和下側支撐軸體彼此間的寬度間隔呈上述關系,因此,設有左右一對的第二施療部件14(上側)之間的間隔小于第二施療部件14(下偵D之間的間隔。通過如此配置,共計四個的第二施療部件14沿使用者的脖頸而配置,從而能夠施加非常有效的揉捏按摩。
      [0169]S卩,在第二按摩部件13的前端部設有兩個第二施療部件14、14,其中一個第二施療部件14朝向上方,另一個第二施療部件14朝向下方,并且,左右設置的上側的第二施療部件
      14、14之間的間隔小于下側的第二施療部件14、14之間的間隔。
      [0170]另外,第一施療部件6的形狀也呈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厚度的半圓形。通過形成為該形狀,能夠可靠地按壓使用者的肩部附近(例如肩胛骨周圍)的穴位。
      [0171]該第一施療部件6的動作和第二施療部件14的動作與第一實施方式或第二實施方式大致相同,故省略說明。
      [0172]需要說明的是:應該認為本次公開的各實施方式的所有方面均為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內容。尤其是本次公開的各實施方式中尚未明確公開的事項、例如運轉條件或操作條件、各種參數(shù)、構成部件的尺寸、重量、體積等,均未超出本領域技術人員通常實施的范圍,而是采用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能夠容易想到的值。
      [0173]例如,本發(fā)明的按摩裝置I能夠適用于手持式按摩器中,并且能夠適用于座椅式按摩器或載置式按摩器中。
      【主權項】
      1.一種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按摩部件,其前端設有第一施療部件; 第二按摩部件,其前端設有第二施療部件;以及 按摩機構,其使所述第一按摩部件和所述第二按摩部件擺動而產生按摩動作, 所述按摩機構以使所述第一施療部件靠近或遠離所述第二施療部件的方式驅動所述第一施療部件。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按摩部件和所述第二按摩部件被配置為各按摩部件的末端部重疊,并且,所述第一按摩部件和所述第二按摩部件在左右方向上隔開規(guī)定間隔而配置有一對。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摩機構具有: 旋轉軸,其被配置為朝向左右方向; 驅動部,其用于驅動所述旋轉軸;以及 轉換部,其將所述旋轉軸的旋轉力轉換成所述第一按摩部件和所述第二按摩部件的擺動運動, 所述按摩機構被構成為:通過利用所述轉換部轉換的擺動運動而使所述第一施療部件靠近或遠離所述第二施療部件。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轉換部具備: 偏心凸臺部,其以偏心的狀態(tài)安裝于所述旋轉軸上,并且,在所述偏心凸臺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凸輪面; 第一環(huán)狀嵌合部,其設置在所述第一按摩部件的末端,并且與所述偏心凸臺部的凸輪面嵌合;以及 第一限制部,其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按摩部件隨著所述旋轉軸的旋轉而旋轉。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制部為連桿部件,所述連桿部件的一端以轉動自如的方式被樞軸支撐在所述第一按摩部件的中間部上,另一端以轉動自如的方式被樞軸支撐在所述按摩裝置的殼體上。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制部具有銷部件和滑動部件,其中,所述銷部件設置在所述第一按摩部件的中間部上,所述滑動部件設置在與所述銷部件相對的位置處,并且,所述滑動部件上設有槽,所述銷部件以滑動自如的方式嵌入所述槽中。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轉換部具備: 傾斜凸臺部,其以傾斜的狀態(tài)安裝于所述旋轉軸上,并且,在所述傾斜凸臺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傾斜凸輪面; 第二環(huán)狀嵌合部,其設置在所述第二按摩部件的末端,并且與所述傾斜凸臺部的凸輪面嵌合;以及 第二限制部,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按摩部件隨著所述旋轉軸的旋轉而轉動,所述偏心凸臺部和所述傾斜凸臺部被配置為沿所述旋轉軸的軸心鄰接。8.如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按摩部件的前端部設有兩個第二施療部件,左右設置的上側的第二施療部件之間的間隔小于下側的第二施療部件之間的間隔。
      【文檔編號】A61H7/00GK105934228SQ201580001298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25日
      【發(fā)明人】玉木賢, 清水新策
      【申請人】大東電機工業(yè)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