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坐灸儀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熏蒸器械,具體涉及一種坐灸儀。
【背景技術(shù)】
[0002]中藥熏蒸治療法是中醫(yī)傳統(tǒng)的、有效的外治法,通過熱藥雙重作用而取效,熱可松馳肌筋、疏松腠理,活血通絡;藥能對癥下藥,并能排除由于人體對口服藥物的排泄解毒作用而降低藥效成份,該療法能將藥效完全作用于患部。一般用中藥熏蒸治療時,會根據(jù)用戶的需要來進行干蒸或濕蒸的熏蒸方式,在市面上也有針對用戶的需求出現(xiàn)了有干蒸功能的熏蒸儀和有濕蒸功能的熏蒸儀,但是該熏蒸儀不能同時擁有干蒸功能和濕蒸功能,如果要更換熏蒸方式時,需要兩臺熏蒸儀,很不方便。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一種有干蒸和濕蒸功能并且可以更換干蒸和濕蒸的熏蒸方式的坐灸儀。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坐灸儀上部、坐灸儀身部和坐灸儀底部,坐灸儀身部設在坐灸儀上部與坐灸儀底部之間,所述坐灸儀上部設有干蒸置放部,所述坐灸儀上部設有通孔,所述坐灸儀身部為上下兩端開口的中空結(jié)構(gòu),所述坐灸儀底部設有濕蒸置放部。在干蒸置放部上放置干蒸裝置,以實現(xiàn)干蒸功能,在濕蒸置放部上放置濕蒸裝置,以實現(xiàn)濕蒸功能;要將干蒸換成濕蒸的熏蒸方式時,只需要將干蒸置放部的干蒸裝置拆卸掉,然后在濕蒸置放部放置濕蒸裝置即可,要將濕蒸換成干蒸的熏蒸方式時,只需要將濕蒸置放部的濕蒸裝置拆卸掉,然后在干蒸置放部上放置干蒸裝置即可,這樣就達到了可以更換干蒸和濕蒸的熏蒸方式的效果。
[0005]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干蒸置放部可以包括自坐灸儀上部的上端邊緣向通孔方向延伸并彎折后形成的第一置放部和第二置放部。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坐灸儀身部可以設有第一通風孔,所述坐灸儀底部可以設有第二通風孔。這樣風可以通過第一通風孔和第二通風孔進入到坐灸儀內(nèi),讓干蒸或濕蒸產(chǎn)生的蒸氣更順利的往上排出,使干蒸或濕蒸效果更好。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坐灸儀身部上可以設有兩側(cè)內(nèi)凹的內(nèi)凹部,所述內(nèi)凹部包括橫邊部與豎邊部,第一通風孔設在豎邊部上,第一通風孔為沿豎邊部自上而下延伸的長條形通孔。這樣當風沿著坐灸儀身部往上流動時,因為第一通風孔為長條形通孔,這樣使風與第一通風孔的接觸面積更多,使更多的風進入到坐灸儀內(nèi),并且橫邊部可以阻擋住沿著坐灸儀身部一直往上流動的風,使風更順利的通過第一通風孔進入到坐灸儀內(nèi)。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坐灸儀上部與坐灸儀身部的連接處可以設有凸起的第一卡置部,在坐灸儀身部與坐灸儀上部的連接處設有與第一卡置部相配合的第一凹槽,在坐灸儀身部與坐灸儀底部的連接處設有凸起的第二卡置部,在坐灸儀底部與坐灸儀身部的連接處設有與第二卡置部相配合的第二凹槽。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干蒸置放部的第一置放部上可以設有第三凹槽,在所述干蒸置放部的第一置放部上設有能與第三凹槽配合的第一坐板,第一坐板上均布有多個第三通風孔,在所述干蒸置放部的第二置放部上設有干蒸裝置,所述干蒸裝置包括支座體,所述支座體為上下兩端開口的中空結(jié)構(gòu),所述支座體包括第三置放部,在第三置放部上設有第一加熱裝置,第一加熱裝置上設有干蒸容器,在第三置放部上設有第四通風孔。當要進行干蒸的熏蒸方式時,將中草藥放置到干蒸容器內(nèi),然后通過第一加熱裝置對干蒸容器加熱,干蒸產(chǎn)生的蒸氣通過第一坐板的第三通風孔排出。第四通風孔可以把坐灸儀的風引入到支座體內(nèi),使干蒸產(chǎn)生的蒸氣更順利的通過第一坐板的第三通風孔排出。第三凹槽使第一坐板更好的安裝到第一置放部上。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支座體的截面可以為兩個依次收縮的臺階連接而成,所述支座體包括所述第三置放部和第四置放部,在第四置放部上設有風扇裝置,在坐灸儀底部設有電源接頭,電源接頭與所述第一加熱裝置和風扇裝置連接。這樣風扇裝置工作產(chǎn)生的風可以使干蒸產(chǎn)生的蒸氣通過第一坐板的第三通風孔排出。
[001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所述干蒸置放部的第一置放部上可以設有第三凹槽,在所述干蒸置放部的第一置放部上設有能與第三凹槽配合的第二坐板,第二坐板的中部設有第五通風孔,所述濕蒸置放部包括自坐灸儀底部的上端邊緣向內(nèi)延伸并彎折形成的斜邊和第五置放部,在第五置放部處設有濕蒸容器,濕蒸容器底部設有第二加熱裝置,在加熱裝置的下端設有支撐件,支撐件與坐灸儀底部連接,在坐灸儀底部設有電源接頭,電源接頭與第二加熱裝置連接。當要進行濕蒸的熏蒸方式時,將中草藥水放到濕蒸容器,然后通過第二加熱裝置對濕蒸容器加熱,濕蒸產(chǎn)生的蒸氣通過第二坐板的第五通風孔排出。
[0012]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濕蒸容器與第五置放部的連接處可以設有密封圈,這樣防止當加熱濕蒸容器時,濕蒸容器內(nèi)的中草藥水受熱后從濕蒸容器與第五置放部的連接處流出,而造成中草藥水的浪費。
[0013]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第二加熱裝置與支撐件之間可以設有隔熱片,這樣可以防止第二加熱裝置工作時溫度過高而造成支撐件的損傷。
[0014]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有干蒸和濕蒸功能并且可以更換干蒸和濕蒸的熏蒸方式。
【附圖說明】
[0015]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來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為干蒸的熏蒸方式的剖視圖。
[0017]圖2為圖1中坐灸儀上部與坐灸儀身部連接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為濕蒸的熏蒸方式的剖視圖。
[0019]圖4為圖3中坐灸儀上部與坐灸儀身部連接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為濕蒸的熏蒸方式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本實用新型為干蒸的熏蒸方式時:
[0022]由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坐灸儀上部1、坐灸儀身部2和坐灸儀底部3,坐灸儀身部2設在坐灸儀上部I與坐灸儀底部3之間,坐灸儀上部I設有干蒸置放部,所述坐灸儀上部I設有通孔,所述坐灸儀身部2為上下兩端開口的中空結(jié)構(gòu),所述坐灸儀底部3設有濕蒸置放部,在坐灸儀上部I與坐灸儀身部2的連接處設有凸起的第一卡置部4,在坐灸儀身部2與坐灸儀上部I的連接處設有與第一卡置部4相配合的第一凹槽5,在坐灸儀身部2與坐灸儀底部3的連接處設有凸起的第二卡置部6,在坐灸儀底部3與坐灸儀身部2的連接處設有與第二卡置部6相配合的第二凹槽7,坐灸儀身部2上設有兩側(cè)內(nèi)凹的內(nèi)凹部,所述內(nèi)凹部包括橫邊部8與豎邊部9,第一通風孔10設在豎邊部9上,第一通風孔10為沿豎邊部9自上而下延伸的長條形通孔,坐灸儀底部3設有第二通風孔11,干蒸置放部包括自坐灸儀上部I的上端邊緣向通孔方向延伸并彎折后形成的第一置放部12和第二置放部13,干蒸置放部的第一置放部12上設有第三凹槽14,在所述干蒸置放部的第一置放部12上設有能與第三凹槽14配合的第一坐板15,第一坐板15上均布有多個第三通風孔16,在所述干蒸置放部的第二置放部13上設有干蒸裝置,所述干蒸裝置包括支座體17,所述支座體17為上下兩端開口的中空結(jié)構(gòu),支座體17的截面為兩個依次收縮的臺階連接而成,所述支座體17包括第三置放部18和第四置放部19,在第三置放部18上設有第一加熱裝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