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晶狀體前后囊拋光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晶狀體前后囊拋光器,用于白內障摘除術中拋光晶狀體前后囊,屬于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凡是各種原因如老化,遺傳、局部營養(yǎng)障礙、免疫與代謝異常,外傷、中毒、輻射等,都能引起晶狀體代謝紊亂,導致晶狀體蛋白質變性而發(fā)生混濁,稱為白內障。白內障手術中,需要通過拋光器拋光晶狀體前后囊。
[0003]現有的囊膜拋光器僅為一環(huán)形磨砂面結構,或以船槳樣結構拋光前囊,拋光時難以控制著力點,效率較低,并有可能造成囊袋破損。
[0004]隨著科技的進步,白內障手術日趨微創(chuàng)化,同時也對手術的安全性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便于前后囊拋光,尤其對于拋光位置定位準確、效率更高、更安全的晶狀體前后囊拋光器。
[0006]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晶狀體前后囊拋光器,其特征在于:由頭部、頸部及手柄依次連接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頭部的正面為凹面,所述頭部的反面為凸面,所述凹面與凸面兩端連接處形成側鋒。
[0007]優(yōu)選地,所述凸面為磨砂弧面。
[0008]優(yōu)選地,所述頭部的截面為月牙狀。
[0009]優(yōu)選地,所述頭部末端與所述頸部連接,所述頭部前端為鈍化結構。
[0010]優(yōu)選地,所述頸部為折彎結構。
[0011]優(yōu)選地,所述折彎角為鈍角。
[001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晶狀體前后囊拋光器使用時,首先表面麻醉并消毒術眼;放置開瞼器;15度穿刺刀沿角膜緣做穿刺水平切口入前房;然后將拋光器的前端置于前囊袋后或后囊前拋光去除晶體皮質殘余物;最后完全清理后撤出前房,切口自閉。
[001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裝置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前后囊拋光均可使用,以側鋒拋光前囊準確性更佳,以磨砂弧面拋光后囊加以鈍化前端更加安全,同時大大提高了使用的效率。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施例提供的晶狀體前后囊拋光器整體示意圖;
[0015]圖2為拋光器頭部正面示意圖;
[0016]圖3為拋光器頭部反正面示意圖;
[0017]圖4為拋光器頭部橫截面示意圖;
[0018]圖5為拋光器囊袋內工作狀態(tài)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0020]圖1為本實施例提供的晶狀體前后囊拋光器晶狀體前后囊拋光器示意圖,所述的晶狀體前后囊拋光器包括依次連接的頭部1、頸部2及手柄3組成,頭部I為主要工作部件,手柄2為操作時的手持部位,頸部2用于連接頭部I和手柄3。
[0021]結合圖2?圖4,頭部I的截面為月牙狀,頭部I的正面1-1為凹面,反面1-2為凸面。凹面1-1與凸面1-2兩端連接處形成側鋒1-3,凸面1-2為磨砂弧面。頭部I末端與頸部2連接,頭部I前端進行鈍化處理。這樣前后囊拋光均可使用,以側鋒拋光前囊準確性更佳,以磨砂弧面拋光后囊加以鈍化前端更加安全。
[0022]頸部2為折彎結構,折彎角為鈍角。
[0023]本實施例中,晶狀體前后囊拋光器總長度L為120mm,頸部2折彎處至頸部2與手柄3連接處在水平面的投影長度為10mm,頸部2折彎處至頭部I最前端在水平面的投影長度為1mm0
[0024]本實施例提供的晶狀體前后囊拋光器使用時,步驟如下:
[0025]步驟1:表面麻醉并消毒術眼;放置開瞼器;15度穿刺刀沿角膜緣做穿刺水平切口入前房;
[0026]步驟2:將晶狀體前后囊拋光器的前端置于前囊袋后或后囊前拋光去除晶體皮質殘余物,如圖5所示。
[0027]步驟3:完全清理后撤出前房,切口自閉。
【主權項】
1.一種晶狀體前后囊拋光器,由頭部(I)、頸部(2)及手柄(3)依次連接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頭部(I)的正面(1-1)為凹面,所述頭部(I)的反面(1-2)為凸面,所述凹面(1-1)與凸面(1-2)兩端連接處形成側鋒(1-3)。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晶狀體前后囊拋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面(1-2)為磨砂弧面。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晶狀體前后囊拋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頭部(I)的截面為月牙狀。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晶狀體前后囊拋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頭部(I)末端與所述頸部(2)連接,所述頭部(I)前端為鈍化結構。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晶狀體前后囊拋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頸部(2)為折彎結構。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晶狀體前后囊拋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彎角為鈍角。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晶狀體前后囊拋光器,其特征在于:由頭部、頸部及手柄依次連接組成,所述頭部的正面為凹面,所述頭部的反面為凸面,所述凹面與凸面兩端連接處形成側鋒。所述凸面為磨砂弧面。所述頭部的截面為月牙狀。所述頭部末端與所述頸部連接,前端為鈍化結構。使用時,首先表面麻醉并消毒術眼;放置開瞼器;15度穿刺刀沿角膜緣做穿刺水平切口入前房;然后將拋光器的前端置于前囊袋后或后囊前拋光去除晶體皮質殘余物;最后完全清理后撤出前房,切口自閉。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裝置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前后囊拋光均可使用,以側鋒拋光前囊準確性更佳,以磨砂弧面拋光后囊加以鈍化前端更加安全,同時大大提高了使用的效率。
【IPC分類】A61F9/007
【公開號】CN205215505
【申請?zhí)枴緾N201520907007
【發(fā)明人】袁非, 牛蔚然, 王歷陽
【申請人】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
【公開日】2016年5月11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