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包柑剝殼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包柑剝殼器。
背景技術:
包柑又名氣包柑、氣柑,是一種外殼較硬、較厚,體積較大的柑橘類水果,在食用時必需先將外殼去掉,掰開瓣體后再去掉每瓣的皮方能食用,由于其體積較大,外殼較硬、較厚,給食者用手剝殼帶來較大的困難。
發(fā)明內(nèi)容為克服包柑在食用時,由于其外殼較硬、較厚、體積較大,給食者用手剝殼帶來較大困難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包柑剝殼器。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是由手柄、劃殼刀、剝殼刀組成。在一手柄的一端設置一劃殼刀,劃殼刀上設置一長方形的套筒,套筒上設置一與套筒為一體的限位體,套筒活動連接在劃殼刀上后經(jīng)一頂頭螺絲固定,劃殼刀經(jīng)鉚釘A固在手柄上,手柄的另端設置一扇形的、正面為一弧形體的剝殼刀,剝殼刀經(jīng)鉚釘B固在手柄上。劃殼刀,套筒及限位體,剝殼刀由金屬材料制作,手柄由木材或環(huán)保塑料制作。使用時,據(jù)包柑殼的厚度經(jīng)套筒上的頂頭螺絲調(diào)節(jié)好限位體距刀尖的距離,手握手柄,利用劃殼刀沿包柑從包柑殼的上方到下方劃數(shù)條刀口后,利用剝殼刀在包柑殼上的兩刀口間的頂部插入,從上方到下方將包柑殼剝離,由于劃殼刀有限位體的限制,刀尖不會傷及包柑內(nèi)的瓣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劃殼刀沿包柑從包柑殼的上方到下方劃數(shù)條刀口后,利用剝殼刀在包柑殼上的兩刀口間的頂部插入,從上方到下方將包柑殼剝離,克服在食用包柑時,由于其外殼較硬、較厚、體積較大,給食者用手剝殼帶來的困難。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基本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
圖1的局部放大K向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
圖1的A-A向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圖2的B-B向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圖3的C-C向示意圖。圖中;1.手柄,2.劃殼刀,3.套筒,4.限位體,5.頂頭螺絲,6.鉚釘A,7.弧形體,
8.剝殼刀,9.鉚釘B ,10.刀尖,11.包柑,12.包柑殼。
具體實施方式
在
圖1、圖2、圖3、圖4、圖5中,在一手柄⑴的一端設置一劃殼刀(2),劃殼刀(2)上設置一長方形的套筒(3),套筒(3)上設置一與套筒(3)為一體的限位體(4),套筒(3)活動連接在劃殼刀(4)上后經(jīng)一頂頭螺絲(5)固定,劃殼刀(2)經(jīng)鉚釘A (6)固在手柄(I)上,手柄(I)的·另端設置一扇形的、正面為一弧形體(7)的剝殼刀(8),剝殼刀(8)經(jīng)鉚釘B(9)固在手柄⑴上。
權利要求1.一種包柑剝殼器,由手柄、劃殼刀、剝殼刀組成,其特征是:在一手柄(I)的一端設置一劃殼刀(2),劃殼刀(2)經(jīng)鉚釘A(6)固在手柄(I)上,手柄(I)的另端設置一扇形的、正面為一弧形體⑵的剝殼刀(8),剝殼刀⑶經(jīng)鉚釘B (9)固在手柄⑴上。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柑剝殼器,其特征是:劃殼刀(2)上設置一長方形的套筒(3),套筒(3)上設置一與套筒(3)為一體的限位體(4),套筒(3)活動連接在劃殼刀(4)上后經(jīng)一頂頭螺絲(5)固定。 ·
專利摘要一種包柑剝皮器,由手柄、劃殼刀、剝殼刀組成,利用劃殼刀沿包柑從包柑殼的上方到下方劃數(shù)條刀口后,利用剝殼刀在包柑殼上的兩刀口間的頂部插入,從上方到下方將包柑殼剝離,克服在食用包柑時,由于其外殼較硬、較厚、體積較大,給食者用手剝殼帶來的困難,結構簡單,易于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A47J17/04GK203122033SQ201320121220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2月25日
發(fā)明者譚全清 申請人:譚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