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電力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便捷的電力插頭插座。
背景技術:
插頭插座在我們的生活中廣為應用,但現(xiàn)有的插頭都是通過人手進行插拔,插拔過程中,插頭與插座接觸瞬間,插頭與插座可能出現(xiàn)短暫的接觸不良現(xiàn)象,產生熱和高溫導致接觸部分的導體熔斷、冒火星,存在安全隱患。而且現(xiàn)有插座口基本沒有保護蓋或者是簡單的手動開關的防護蓋,使用不便且不夠安全。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便捷的電力插頭插座,其能夠解決上述現(xiàn)在技術中的問題。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本發(fā)明的一種便捷的電力插頭插座,包括由推動部和固定在所述推動部右側底部側面上的供電部構成的供電體,所述推動部左側底部側面內設有第一滑行槽,所述第一滑行槽內設有第一螺形桿,所述第一螺形桿右側端與第一電轉機連接,所述第一螺形桿上螺形紋配合連接有第一滑行塊,所述第一滑行塊下方設有插頭,所述插頭右側相對的所述供電部左側面內設有插槽,所述插槽右側的所述供電部內設有第三滑行槽,所述第三滑行槽后側的所述供電部內設有第一推動腔,所述第一推動腔與所述第三滑行槽之間設有隔開板,所述第一滑行槽右側的所述推動部內設有第二推動腔,所述第二推動腔左側內側面與所述第一滑行槽右側內側面之間設有第一連通眼,所述第二推動腔內底面與所述第一推動腔內頂面之間設有第二連通眼,所述第二推動腔內設有花鍵柱,所述花鍵柱上滑行配合連接有第一錐型輪,所述第二連通眼內設有第一轉柱,所述第一轉柱頂部延入所述第二推動腔內且尾梢處固定設有第二錐型輪,所述第一轉柱底部延入所述第一推動腔內且尾梢處設有第三錐型輪,所述第三錐型輪前側下方楔合連接有第四錐型輪,所述第三滑行槽內旋動配合連接有旋盤,所述隔開板內設有前后伸展設置的第二轉柱,所述插頭底部固定設置有頂壓手環(huán),所述頂壓手環(huán)上纏繞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上設置有顆粒突起,所述第一電轉機上設置有隔音緩震裝置。
進一步地技術方案,所述插頭右側面設有插電端,所述插電端右側面上設有插電桿,所述插頭左側面設有供電導線,所述插頭與所述第一滑行塊之間固定設有連接套塊。
進一步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一螺形桿右側延入所述第一連通眼內且尾梢處于所述花鍵柱左側伸展尾梢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三滑行槽左側與所述插槽右側端相連通設置。
進一步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二轉柱前側伸展段連通所述旋盤且與所述第三滑行槽前側內側面旋動配合連接,所述第二轉柱后側伸展尾梢與所述第四錐型輪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二推動腔左側內頂面上設有第二滑行槽,所述第二滑行槽內設有第二螺形桿,所述第二螺形桿左側端與第二電轉機連接,所述第二螺形桿上螺形紋配合連接第二滑行塊,所述第二滑行塊底部設有延入所述第二推動腔內且與所述第一錐型輪兩側滑行夾固配合連接的夾固部。
進一步地技術方案,所述旋盤右側設有與所述插槽同高的縱面,所述縱面內側的所述旋盤內設有供電孔,所述縱面背部的所述旋盤上設有第一觸發(fā)器,所述第三滑行槽右側內側面設有用以與所述第一觸發(fā)器配合連接的第二觸發(fā)器。
進一步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一觸發(fā)器為發(fā)訊息觸發(fā)器,所述第二觸發(fā)器為收訊息觸發(fā)器,所述第二觸發(fā)器與所述第二電轉機電流連接。
進一步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二連通眼上下兩側內均與所述第一轉柱外壁旋動配合連接。
進一步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二電轉機上也設置有所述隔音緩震裝置,所述隔音緩震裝置包括隔音罩和緩震彈力件,所述隔音罩設置在所述第一電轉機和第二電轉機的外側面上,所述隔音罩內填充有隔音棉用于吸收所述第一電轉機和第二電轉機的噪音,所述緩震彈力件設置在所述隔音罩的外側面,增強裝置的穩(wěn)定性。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第一滑行槽內設第一螺形桿,第一螺形桿右側端與第一電轉機連接,第一螺形桿上螺形紋配合連接第一滑行塊,第一滑行塊下方設插頭,從而實現(xiàn)自動控制插電,插頭插座自動配合,減少人員操作,提高效率。
2.通過第二推動腔內底面與第一推動腔內頂面之間設第二連通眼,花鍵柱上滑行配合連接第一錐型輪,第二連通眼內設第一轉柱,第一轉柱頂部延入第二推動腔內且尾梢處固定設第二錐型輪,第一轉柱底部延入第一推動腔內且尾梢處設第三錐型輪,第三錐型輪前側下方楔合連接第四錐型輪,第三滑行槽內旋動配合連接旋盤,隔開板內設前后伸展設置的第二轉柱,從而實現(xiàn)第一電轉機與旋盤的推動連接配合,自動控制旋盤的調節(jié)工作,在供電時實現(xiàn)自動控制供電孔外露,在供電完成時實現(xiàn)自動控制供電孔隱藏,提高供電安全性。
3.通過第二推動腔左側內頂面上設第二滑行槽,第二滑行槽內設第二螺形桿,第二螺形桿左側端與第二電轉機連接,第二螺形桿上螺形紋配合連接第二滑行塊,第二滑行塊底部設延入第二推動腔內且與第一錐型輪兩側滑行夾固配合連接的夾固部,從而實現(xiàn)控制第一錐型輪與第二錐型輪的楔合連接以及脫離工作。
4.本發(fā)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自動控制實現(xiàn)插電提高整體安全性。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發(fā)明由下述的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fā)明的一種便捷的電力插頭插座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第三滑行槽和第一推動腔分布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第一觸發(fā)器和第二觸發(fā)器相接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第一錐型輪最大程度脫離第二錐型輪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的一種便捷的電力插頭插座供電連接完成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的插頭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的隔音緩震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7所示,本發(fā)明的一種便捷的電力插頭插座,包括由推動部7和固定在所述推動部7右側底部側面上的供電部6構成的供電體5,所述推動部7左側底部側面內設有第一滑行槽71,所述第一滑行槽71內設有第一螺形桿72,所述第一螺形桿72右側端與第一電轉機75連接,所述第一螺形桿72上螺形紋配合連接有第一滑行塊73,所述第一滑行塊73下方設有插頭74,所述插頭74右側相對的所述供電部6左側面內設有插槽621,所述插槽621右側的所述供電部6內設有第三滑行槽62,所述第三滑行槽62后側的所述供電部6內設有第一推動腔63,所述第一推動腔63與所述第三滑行槽62之間設有隔開板65,所述第一滑行槽71右側的所述推動部7內設有第二推動腔61,所述第二推動腔61左側內側面與所述第一滑行槽71右側內側面之間設有第一連通眼611,所述第二推動腔61內底面與所述第一推動腔63內頂面之間設有第二連通眼64,所述第二推動腔61內設有花鍵柱613,所述花鍵柱613上滑行配合連接有第一錐型輪614,所述第二連通眼64內設有第一轉柱641,所述第一轉柱641頂部延入所述第二推動腔61內且尾梢處固定設有第二錐型輪642,所述第一轉柱641底部延入所述第一推動腔63內且尾梢處設有第三錐型輪643,所述第三錐型輪643前側下方楔合連接有第四錐型輪652,所述第三滑行槽62內旋動配合連接有旋盤622,所述隔開板65內設有前后伸展設置的第二轉柱651,所述插頭74底部固定設置有頂壓手環(huán)744,所述頂壓手環(huán)744上纏繞有防滑套745,所述防滑套745上設置有顆粒突起,所述第一電轉機75上設置有隔音緩震裝置8。
其中,所述插頭74右側面設有插電端742,所述插電端742右側面上設有插電桿7421,所述插頭74左側面設有供電導線743,所述插頭74與所述第一滑行塊73之間固定設有連接套塊741。
其中,所述第一螺形桿72右側延入所述第一連通眼611內且尾梢處于所述花鍵柱613左側伸展尾梢固定連接,從而實現(xiàn)花鍵柱613的旋動以及帶動第一錐型輪614的旋動。
其中,所述第三滑行槽62左側與所述插槽621右側端相連通設置。
其中,所述第二轉柱
651前側伸展段連通所述旋盤622且與所述第三滑行槽62前側內側面旋動配合連接,所述第二轉柱651后側伸展尾梢與所述第四錐型輪652固定連接,從而實現(xiàn)由第四錐型輪652帶動第二轉柱651以及旋盤622的旋動。
其中,所述第二推動腔61左側內頂面上設有第二滑行槽612,所述第二滑行槽612內設有第二螺形桿6122,所述第二螺形桿6122左側端與第二電轉機6123連接,所述第二螺形桿6122上螺形紋配合連接第二滑行塊6121,所述第二滑行塊6121底部設有延入所述第二推動腔61內且與所述第一錐型輪614兩側滑行夾固配合連接的夾固部6124,從而實現(xiàn)控制第一錐型輪614與第二錐型輪642的楔合連接以及脫離工作。
其中,所述旋盤622右側設有與所述插槽621同高的縱面6221,所述縱面6221內側的所述旋盤622內設有供電孔6222,所述縱面6221背部的所述旋盤622上設有第一觸發(fā)器6223,所述第三滑行槽62右側內側面設有用以與所述第一觸發(fā)器6223配合連接的第二觸發(fā)器623,從而實現(xiàn)自動控制第二電轉機6123帶動第二滑行塊6121左右滑行。
其中,所述第一觸發(fā)器6223為發(fā)訊息觸發(fā)器,所述第二觸發(fā)器623為收訊息觸發(fā)器,所述第二觸發(fā)器623與所述第二電轉機6123電流連接。
其中,所述第二連通眼64上下兩側內均與所述第一轉柱641外壁旋動配合連接。
其中,所述第二電轉機6123上也設置有所述隔音緩震裝置8,所述隔音緩震裝置8包括隔音罩81和緩震彈力件82,所述隔音罩81設置在所述第一電轉機75和第二電轉機6123的外側面上,所述隔音罩81內填充有隔音棉用于吸收所述第一電轉機75和第二電轉機6123的噪音,所述緩震彈力件82設置在所述隔音罩81的外側面,增強裝置的穩(wěn)定性。
初始狀態(tài)時,第一滑行塊73位于第一滑行槽71的最左側位置,使插頭74上的插電端742最大程度遠離插槽621,此時,第二滑行塊6121位于第二滑行槽612的最右側位置,使夾固部6124帶動第一錐型輪614右側底部與第二錐型輪642左側頂部楔合連接,同時,旋盤622上的縱面6221位于右側的第三滑行槽62內,此時,縱面6221為豎直狀態(tài),同時,縱面6221背部的旋盤622外接圓延入插槽621內。
當需要供電使用時,首先通過第一電轉機75控制第一螺形桿72旋動,由第一螺形桿72帶動花鍵柱613以及花鍵柱613上的第一錐型輪614旋動,并由第一錐型輪614帶動第二錐型輪642旋動,由第二錐型輪642帶動第一轉柱641以及第一轉柱641底部的第三錐型輪643旋動,并由第三錐型輪643帶動第四錐型輪652以及第四錐型輪652上的第二轉柱65旋動,最后由第二轉柱651帶動旋盤622旋動,同時,第一螺形桿72帶動第一滑行塊73逐漸沿第一滑行槽71右側方向滑行,直至如圖3所示旋盤622轉180°,此時,旋盤622上的縱面6221位于第三滑行槽62內的左側位置且為豎直狀態(tài),同時,縱面6221背部的第一觸發(fā)器6223與第二觸發(fā)器623相接,此時,第二觸發(fā)器623發(fā)送訊息并控制第二電轉機6123帶動第二螺形桿6122旋動,使第二螺形桿6122帶動第二滑行塊6121沿第二滑行槽612左側方向滑行,由第二滑行塊6121帶動夾固部6124和第一錐型輪614逐漸朝左側滑行,使第一錐型輪614逐漸脫離第二錐型輪642,直至如圖4所示第二滑行塊6121滑行到第二滑行槽612內的最左側位置,此時控制第二電轉機6123停止旋動,同時,第一錐型輪614最大程度遠離第二錐型輪642,此時繼續(xù)通過第一電轉機75控制第一螺形桿72旋動,由第一螺形桿72帶動第一滑行塊73繼續(xù)沿第一滑行槽71右側方向滑行,直至如圖5所示第一滑行塊73滑行到第一滑行槽71內的最右側位置,此時,插頭74上的插電端742完全插入插槽621且插電端742右側面與縱面6221相抵接,同時,使插電端742上的插電桿7421經過入插槽621后完全插入供電孔6222完成供電連接;當供電完成需要拔出插頭74時,首先通過第一電轉機75控制第一螺形桿72反轉,使第一螺形桿72帶動第一滑行塊73逐漸朝左側滑行,同時,第一滑行塊73帶動插頭74逐漸朝左側滑行,直至插頭74上的插電端742完全脫離插槽621,同時,使插電桿7421完全脫離供電孔6222時,此時,通過第二電轉機6123控制第二螺形桿6122反轉,使第二螺形桿6122帶動第二滑行塊6121沿第二滑行槽612逐漸朝右側滑行,同時,由第二滑行塊6121帶動夾固部6124以及第一錐型輪614逐漸朝右側滑行,直至第二滑行塊6121滑行到第二滑行槽612的最右側位置,此時,第一錐型輪614與第二錐型輪642楔合連接,然后繼續(xù)控制第一電轉機75帶動第一螺形桿72反轉,使第一螺形桿72繼續(xù)帶動第一滑行塊73逐漸朝左側滑行,同時,第一錐型輪614帶動第二錐型輪642反轉,使第二錐型輪642帶動第一轉柱641以及第一轉柱641底部的第三錐型輪643反轉,由第三錐型輪643帶動第四錐型輪652以及第四錐型輪652上的第二轉柱651反轉,最后由第二轉柱651帶動旋盤622反轉,直至第一滑行塊73滑行到第一滑行槽71內的最左側位置,此時,插電端742最大程度遠離插槽621,同時,旋盤622反轉轉180°,使旋盤622上的縱面6221位于右側的第三滑行槽62內且為豎直狀態(tài),同時,第一觸發(fā)器6223最大程度遠離第二觸發(fā)器623。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第一滑行槽內設第一螺形桿,第一螺形桿右側端與第一電轉機連接,第一螺形桿上螺形紋配合連接第一滑行塊,第一滑行塊下方設插頭,從而實現(xiàn)自動控制插電,插頭插座自動配合,減少人員操作,提高效率。
2.通過第二推動腔內底面與第一推動腔內頂面之間設第二連通眼,花鍵柱上滑行配合連接第一錐型輪,第二連通眼內設第一轉柱,第一轉柱頂部延入第二推動腔內且尾梢處固定設第二錐型輪,第一轉柱底部延入第一推動腔內且尾梢處設第三錐型輪,第三錐型輪前側下方楔合連接第四錐型輪,第三滑行槽內旋動配合連接旋盤,隔開板內設前后伸展設置的第二轉柱,從而實現(xiàn)第一電轉機與旋盤的推動連接配合,自動控制旋盤的調節(jié)工作,在供電時實現(xiàn)自動控制供電孔外露,在供電完成時實現(xiàn)自動控制供電孔隱藏,提高供電安全性。
3.通過第二推動腔左側內頂面上設第二滑行槽,第二滑行槽內設第二螺形桿,第二螺形桿左側端與第二電轉機連接,第二螺形桿上螺形紋配合連接第二滑行塊,第二滑行塊底部設延入第二推動腔內且與第一錐型輪兩側滑行夾固配合連接的夾固部,從而實現(xiàn)控制第一錐型輪與第二錐型輪的楔合連接以及脫離工作。
4.本發(fā)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自動控制實現(xiàn)插電提高整體安全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chuàng)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