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阻力訓練鍛煉裝置、系統(tǒng)及方法

      文檔序號:1594224閱讀:55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阻力訓練鍛煉裝置、系統(tǒng)及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阻力訓練鍛煉和健身裝置。尤其涉及采用了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的阻力訓練鍛煉 裝置和方法,該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能增加裝置的柔韌性和彈性并能防止弄斷繩芯。
      背景技術
      阻力訓練(Resistance training)是一種流行的鍛煉方式?,F(xiàn)有的阻力訓練鍛煉 裝置具有一可伸縮的管子或者繩芯,并在其兩端分別固定有一個把手。為了使用這種裝置, 使用者手握把手,反復拉伸管子,增加管子的張力,以及使管子縮回并維持管子的張力。然 而,這些阻力訓練裝置在使用和結構上是有限制的,并且當拉伸超出繩芯的承受范圍時容 易斷裂。

      發(fā)明內(nèi)容
      鑒于上述敘述,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fā)明涉及阻力訓練彈性繩芯裝置,該裝置具有 多個可相互更換的把手和束縛帶。在又一個實施例中,本發(fā)明還涉及阻力訓練彈性繩芯裝置,該裝置具有一被栓接 的夾扣,用于更換把手、束縛帶、柵條、繩索或其它部件。在又一個實施例中,本發(fā)明提供了一阻力訓練彈性繩芯裝置,該裝置具有夾扣,栓 系于繩芯的每個端部,用于更換把手和束縛帶。在又一個實施例中,本發(fā)明涉及一阻力訓練彈性繩芯裝置,該裝置具有夾扣,該夾 扣通過栓索加固部件固定在繩芯兩端。在又一個實施例中,本發(fā)明還涉及一阻力訓練彈性繩芯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具有多個可 相互更換的不同彈性的繩芯、把手以及束縛帶。在又一個實施例中,本發(fā)明提供了該阻力訓練彈性繩芯系統(tǒng)的使用方法,該阻力 訓練彈性繩芯系統(tǒng)可以用于進行阻力鍛煉以增強肌肉力量和強化肌肉。在又一個實施例中,本發(fā)明涉及阻力訓練彈性繩芯裝置和系統(tǒng),該裝置和系統(tǒng)經(jīng) 濟實惠且便于使用。在又一個實施例中,本發(fā)明提供了一阻力訓練彈性繩芯裝置,該裝置具有一限制 機構,該限制機構用于防止阻力訓練彈性繩芯裝置被拉伸超過了某一長度而發(fā)生斷裂。在又一個實施例中,本發(fā)明提供一阻力訓練鍛煉裝置、系統(tǒng)和方法,包括至少一條 中空、細長的彈性繩芯,繩芯兩端分別固定有一栓索,栓索的外端固定有一夾扣。所述的繩
      5芯由橡膠或者類似橡膠的材料制成,具有預定的彈力水平。該彈力水平以磅來表示繩芯的 張力。因此,所述的繩芯具有一以磅為單位的平均測驗負重,并被標記在繩芯的夾扣上。每 個栓索通過金屬扣眼、栓塞和套管被固定到繩芯相應的端部。所述的栓塞被塞入每條繩芯 的末端,用于防止金屬扣眼從繩芯上滑落。所述的套管緊緊套著栓塞和含有栓塞的繩芯末 端。所述的套管可以是一獨立的部件,也可以是繩芯的翻折的端部,該端部翻折回套在繩芯 本身以及栓塞上。所述的夾扣包括一用于接納栓索自由端的0形圈,一受彈簧作用的偏置 法蘭。所述的偏置法蘭夾扣到把手、束縛帶或者繩芯自身。處于舒適的目的,所述的把手由 泡沫包覆。同樣的,出于舒適的目的,束縛帶設置有軟墊。在又一可供選擇的實施例中,阻力訓練鍛煉裝置具有一限制機構,所述的限制機 構安裝于彈性繩芯的內(nèi)部,用于防止繩芯被過度拉伸。所述的限制機構或限制帶由一薄織 物或者半彈性材料制成,其具有較小的彈性或者沒有彈性,從而可以防止彈性繩芯被拉伸 超出其斷裂點或者預設的拉伸限度。所述的限制帶具有一些彈性,但其彈性要比繩芯的彈 性要小,從而當其被放松時不會在繩芯內(nèi)部聚成一團。此外,限制帶比彈性繩芯具有更強的 抗拉伸強度。本發(fā)明所述的系統(tǒng)包括多條末端固定有夾扣的繩芯、多個把手,以及多個腳踝或 手腕束縛帶。每條繩芯具有不同彈力水平或者張力水平,所述的彈性阻力或張力水平用磅 來計量,從而便于進行需要的鍛煉。每條繩芯用顏色標記來表明繩芯的“負重”。本發(fā)明所 述的系統(tǒng)可進一步包括一旅行袋、使用者手冊、健身指引、和/或訓練錄像或DVD。本發(fā)明所述的阻力訓練方法包括利用一條或多條繩芯、以及一個或多個把手、腳 踝/手腕束縛帶來進行的多種鍛煉方式。把手用作通過手來拉伸繩芯。束縛帶用于纏繞于 腳踝或手腕或者固定物上來進行拉伸繩芯。使用者可以通過參看手冊或者指引來確定和設 計鍛煉模式。根據(jù)所確定的鍛煉模式,相應負重的繩芯和把手或者束縛帶被選定并被扣接 到繩芯上的栓索或者夾扣上。一旦繩芯被準備好后,通過拉伸繩芯并緩慢回放繩芯來進行 各種鍛煉。例如,使用者可兩手分別握住一個把手在胸前進行拉伸并緩慢回放繩芯;或者 站立在繩芯的中間部分,兩手分別握住一個把手進行向上和向外拉伸繩芯。使用者可把繩 芯的一端扣接在門把手或者鉤子上,用一只手握住另外一端的把手進行反復拉伸繩芯的動 作。使用者也可以把繩芯的一端扣接在門把手或者門錨裝置上,把腳踝束縛帶扣接到位于 另外一端的夾扣上,并把束縛帶套在腳踝或者手腕上,通過向外擺動腳或者手腕來反復拉 伸繩芯。繩芯的一端還可以纏繞在一固定物上,并通過相應的夾扣扣接回繩芯,而把手或 者束縛帶則扣接在繩芯的另外一端。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fā)明提供了 一鍛煉裝置,該鍛煉裝置包括具有位于相反位置 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的可拉伸的繩芯,所述的繩芯具有內(nèi)腔以及外表面;至少兩個栓塞, 每個栓塞被插入到分別靠近繩芯的第一、第二末端的繩芯的內(nèi)腔中;至少兩個套管,每個套 管被套于分別靠近繩芯的第一、第二末端的繩芯的外表面上,每個栓塞位于套管內(nèi);至少兩 條栓索,每條栓索具有一縫合部,該縫合部形成兩個相對的環(huán)套,第一環(huán)套設有至少一個金 屬扣眼,該金屬扣眼連同套管和栓塞一起實現(xiàn)對繩芯的端部的扣接,所述的金屬扣眼的圓 周要小于結合套管后的繩芯的圓周,且栓塞連同套管的一部分以及繩芯的一部分位于栓索 的第一環(huán)套內(nèi);至少兩個夾扣,每個夾扣包括一下端部和門組件;以及分別位于兩個夾扣 下端部的至少兩個0形圈,每個0形圈用于扣接栓索的第二環(huán)套。
      在又一個實施例中,本發(fā)明涉及阻力訓練裝置,該裝置包括具有位于相反位置的 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的可拉伸的繩芯,所述的繩芯具有內(nèi)腔以及外表面;至少一個栓塞,該 栓塞被插入到靠近繩芯的第一末端的繩芯的內(nèi)強腔中;至少一個套管,該套管被套于靠近 繩芯的第一末端的繩芯的外表面上,且所述的栓塞位于套管內(nèi);至少一條栓索,該栓索具有 一縫合部,該縫合部形成兩個相對的環(huán)套,第一環(huán)套設有至少一個金屬扣眼,該金屬扣眼連 同套管和栓塞一起實現(xiàn)對繩芯的端部的扣接,栓塞連同套管的一部分以及繩芯的一部分位 于栓索的第一環(huán)套內(nèi),第二環(huán)套形成一環(huán)圈;至少一個夾扣,該夾扣包括一下端部和門組 件;以及位于夾扣下端部的至少一個0形圈,該0形圈用于扣接栓索的第二環(huán)套的環(huán)圈。在一進一步的實施例中,本發(fā)明涉及一阻力鍛煉裝置,該裝置包括具有位于相反 位置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的可拉伸的繩芯,所述的繩芯具有內(nèi)腔以及外表面,繩芯的第 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翻折形成雙層結構末端;至少一個栓塞,該栓塞被塞入到靠近繩芯的第 一末端的繩芯的內(nèi)腔中,所述的栓塞位于繩芯的雙層結構末端內(nèi);至少一條栓索,該栓索具 有一縫合部,該縫合部形成兩個相對的環(huán)套,第一環(huán)套設有至少一個金屬扣眼,該金屬扣眼 連同栓塞一起實現(xiàn)對繩芯的端部的扣接,栓塞連同繩芯的一部分以及繩芯的雙層結構末端 的一部分位于栓索的第一環(huán)套內(nèi),第二環(huán)套形成一環(huán)圈;至少一個夾扣,該夾扣包括一下端 部和門組件;以及位于夾扣下端部的至少一個0形圈,該0形圈用于扣接栓索的第二環(huán)套的 環(huán)圈。在又一個實施例中,本發(fā)明提供了 一鍛煉裝置,該鍛煉裝置包括具有位于相反位 置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的可拉伸的繩芯,所述的繩芯具有內(nèi)腔以及外表面;至少兩個套 管,每個套管被套于分別靠近繩芯的第一、第二末端的繩芯的外表面上,每個栓塞位于一段 套管內(nèi);至少兩條栓索,每條栓索具有一縫合部,該縫合部形成兩個相對的環(huán)套,第一環(huán)套 設有至少一個金屬扣眼,該金屬扣眼連同套管一起實現(xiàn)對繩芯的端部的扣接,所述的金屬 扣眼的圓周要小于結合套管后的繩芯的圓周,且套管的一部分以及繩芯的一部分位于栓索 的第一環(huán)套內(nèi);至少兩個夾扣,每個夾扣包括一下端部和門組件;至少一條限制帶,位于繩 芯的內(nèi)腔內(nèi);以及一用于固定限制帶于繩芯內(nèi)腔的機構,該機構位于繩芯和套管內(nèi)。在又一實施例中,本發(fā)明涉及一阻力鍛煉裝置,該裝置包括具有位于相反位置的 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的可拉伸的繩芯,所述的繩芯具有內(nèi)腔以及外表面;至少一個栓塞,該 栓塞被插入到靠近繩芯的第一末端的繩芯的內(nèi)腔中;至少一個套管,該套管被套于靠近繩 芯的第一末端的繩芯的外表面上,所述的栓塞位于套管內(nèi);至少一條栓索,該栓索具有一縫 合部,該縫合部形成兩個相對的環(huán)套,第一環(huán)套設有至少一個金屬扣眼,該金屬扣眼連同套 管和栓塞一起實現(xiàn)對繩芯的端部的扣接,栓塞連同套管的一部分以及繩芯的一部分位于栓 索的第一環(huán)套內(nèi),第二環(huán)套形成一環(huán)圈;至少一個夾扣,該夾扣包括一下端部和門組件;以 及至少一條位于繩芯內(nèi)腔的限制帶,所述的限制帶具有相對的兩末端,限制帶的第一末端 被固定在栓塞上。在又一實施例中,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阻力鍛煉裝置,該裝置包括具有位于相反位 置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的可拉伸的繩芯,所述的繩芯具有內(nèi)腔以及外表面,繩芯的第一 末端和第二末端翻折形成雙層結構末端;至少一個栓塞,該栓塞被插入到靠近繩芯的第一 末端的繩芯的內(nèi)腔中,所述的栓塞位于繩芯的雙層結構末端內(nèi);至少一條栓索,該栓索具有 一縫合部,該縫合部形成兩個相對的環(huán)套,第一環(huán)套設有至少一個金屬扣眼,該金屬扣眼連
      7同栓塞一起實現(xiàn)對繩芯的端部的扣接,栓塞連同繩芯的一部分以及繩芯的雙層結構末端的 一部分位于栓索的第一環(huán)套內(nèi),第二環(huán)套形成一環(huán)圈;至少一個夾扣,該夾扣包括一下端部 和門組件;以及至少一條位于所述繩芯的內(nèi)腔內(nèi)的限制帶。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本發(fā)明提供了阻力鍛煉裝置,該裝置包括具有位于相反位 置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的可拉伸的繩芯,所述的繩芯具有內(nèi)腔以及外表面;至少兩個套 管,每個套管被套于分別靠近繩芯的第一、第二末端的繩芯的外表面上,每個栓塞位于套管 內(nèi);至少兩條栓索,每條栓索具有一縫合部,該縫合部形成兩個相對的環(huán)套,第一環(huán)套設有 至少一個金屬扣眼,該金屬扣眼連同套管一起實現(xiàn)對繩芯的端部的扣接,所述的金屬扣眼 的圓周要小于結合套管后的繩芯的圓周,且套管的一部分以及繩芯的一部分位于栓索的第 一環(huán)套內(nèi);至少兩個夾扣,每個夾扣包括一下端部和門組件;以及至少一條位于繩芯內(nèi)腔 的限制帶,該限制帶具有兩個相對的端部,限制帶至少有一端部固定到其中一個夾扣的下 端部上。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發(fā)明,以下將結合


      闡述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

      圖1為本發(fā)明又一個實施例的阻力鍛煉裝置的立體圖;圖2為本發(fā)明又一個實施例的阻力鍛煉裝置的側視圖;圖3為本發(fā)明又一個實施例的阻力鍛煉裝置的局部剖面圖和正視圖;圖4為本發(fā)明另一可供選擇的實施例的阻力鍛煉裝置的局部剖面圖和正視圖;圖5為本發(fā)明所述的帶有腳踝或手腕束縛帶的阻力鍛煉裝置的立體圖;圖6為本發(fā)明又一個實施例的帶有把手的阻力鍛煉裝置的立體圖;圖7為本發(fā)明又一個實施例的帶有固定到門上的錨的阻力鍛煉裝置的立體圖;圖8為本發(fā)明又一個實施例的帶有腳踝或手腕束縛帶的阻力鍛煉裝置的使用狀 態(tài)示意圖;圖9為本發(fā)明又一個實施例的帶有把手的阻力鍛煉裝置的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圖10為本發(fā)明又一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展示了在彈性繩芯內(nèi)部的限制帶;圖11為本發(fā)明又一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展示了在彈性繩芯內(nèi)部的限制帶,該限 制帶通過一鉤子系于栓塞上;圖12為本發(fā)明又一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展示了在彈性繩芯內(nèi)部的限制帶以及 在栓塞內(nèi)的保護圓筒;圖13為本發(fā)明又一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展示了在彈性繩芯內(nèi)部的限制帶以及 一球狀栓塞,限制帶從球狀栓塞中穿過;圖14為本發(fā)明又一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展示了在彈性繩芯內(nèi)部的限制帶以及 一球狀栓塞,限制帶從球狀栓塞側面繞過;圖15為本發(fā)明又一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和示意圖,展示了在彈性繩芯內(nèi)部的限 制帶被固定到夾扣的開口端;圖16為本發(fā)明又一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和示意圖,展示了在彈性繩芯內(nèi)部的限 制帶穿過夾扣的開口端被固定到夾扣或把手上;圖17為本發(fā)明又一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和示意圖,展示了在彈性繩芯內(nèi)部的限制帶穿過夾扣的開口端被固定在夾扣的柱子上;圖18為本發(fā)明又一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和示意圖,展示了在彈性繩芯內(nèi)部的限 制帶被固定到一逐步收窄的栓塞上;圖19為本發(fā)明又一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和示意圖,展示了在彈性繩芯內(nèi)部的限 制帶穿過逐步收窄的栓塞后固定在夾扣上;圖20為本發(fā)明又一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和示意圖,展示了在彈性繩芯內(nèi)部的限 制帶被固定到夾扣、束縛帶、或把手上;圖21A為把手的結構示意圖;圖21B為束縛帶的結構示意圖;圖21C為夾扣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將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然而,這些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fā)明的 舉例,本發(fā)明存在著多種實施方式。附圖的尺寸比例對于實施本發(fā)明不是必需的,為了展示 一些特定的部件,有些部分被放大。因此,在此描述的特定的結構和功能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 明的一個限制,而僅僅是權利要求的基礎以及教導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實施本發(fā)明。參看附圖,圖1-21C展示了本發(fā)明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在此,本發(fā)明統(tǒng)稱為阻力 訓練鍛煉裝置、系統(tǒng)或方法,并用附圖標記10表示。本發(fā)明包括阻力訓練裝置、系統(tǒng)和方 法,通過提供和使用多個可更換的繩芯、把手以及束縛帶可以實現(xiàn)多種鍛煉方式。參看圖1-21C,所述的阻力訓練鍛煉裝置10包括一具有彈性、細長的并中空的繩 芯12,固定于繩芯兩端的栓索16,以及固定于每個栓索16外端的扣夾30。所述的繩芯12 采用橡膠或類似橡膠的材料制成,其具有預定的彈性水平,該彈性水平與使繩芯拉伸到特 定的長度的拉力大小相對應。繩芯的彈性阻力水平?jīng)Q定了繩芯的張力,其用磅來表示。因 此,所述的繩芯12具有一以磅為單位的并基于繩芯的彈性系數(shù)的平均測驗負重,并通過標 記31顯示在繩芯相應的夾扣30上。每個栓索16包括尼龍或者類似尼龍的材料,固定到對 應的繩芯的端部。每個栓索16的中部17用縫紉機縫合,并在兩端形成環(huán)套分別用于栓住 夾扣30的末端以及繩芯的末端。夾扣30固定在栓索16的外端,用于固定把手40、腳踝或 手腕束縛帶。把手40具有一用于連接夾扣30的0形圈42以及延伸部43 ;所述的延伸部 43具有一環(huán)套用于栓住0形圈;在所述的把手40的捉手部纏繞著泡沫墊44。同樣地,腳踝 或手腕束縛帶50具有一用于連接夾扣的0形圈52、具有一環(huán)套用于栓住0形圈52的延伸 部53以及用于束縛腳踝或手腕的帶有襯墊的帶子M。如圖3和4所示,栓索16通過金屬扣眼19、栓塞18以及應力消除套管20固定在 繩芯12的末端。栓塞18從繩芯的端部插入到繩芯12的中空通道13中,用于阻塞金屬扣 眼19防止金屬扣眼19從繩芯12滑落。套管20緊緊地包裹在繩芯12的端部,用于加強繩 芯12和栓塞的結合,并增強其壓力和張力的承受力。如圖3所示,套管20是一彈性套管,順 應著栓塞18的形狀,繃緊地包覆著繩芯12上栓塞所在的部位,從而增強壓力、張力和、或剪 切力的承受水平。如圖4所示,在另一可供選擇的實施例中,套管20可以由繩芯12翻折形 成,繩芯12翻折的部分順應著栓塞18的形狀,繃緊地包覆著繩芯12上栓塞所在的部位, 從而增強壓力、張力和、或剪切力的承受水平。
      如圖1-9所示,所述的夾扣30包括一鉤體32、一受彈簧作用的偏置件34。所述的 受彈簧作用的偏置件34位于鉤體32的開口處并樞接在栓索連接端36上;所述的栓索連接 端36為一較小的0形圈38用于接納栓索16的連接末端,可使栓索16的連接加強和圓滑, 從而在鍛煉期間可以減少摩擦和降低斷裂的風險。夾扣30的開口由偏置件34控制,從而 便于與把手40或束縛帶50鉤接。把手的0形圈42或束縛帶的0形圈通過偏執(zhí)件34滑入 到鉤體32內(nèi)。如圖1-9所示,本發(fā)明所述的阻力訓練鍛煉系統(tǒng)10包括多條在其末端安裝有栓索 16以及夾扣30的繩芯12,多個把手40,以及多個腳踝或手腕束縛帶50。如圖7所示,所述 的系統(tǒng)10還可包括帶有錨狀件62的錨帶60。所述的錨狀件包括一圓盤,系于錨帶60外 端。每條繩芯12具有不同彈性阻力或張力水平,所述的彈性阻力或張力水平用磅來計量, 從而根據(jù)不同的練習需要而很容易地選擇多種阻力水平。每條繩芯12最好用顏色標記來 表明繩芯的“負重”,或者也可以通過在夾扣30上設置標記31來標示。本發(fā)明所述的系統(tǒng) 10可進一步包括一旅行袋、使用者手冊、健身指引、和/或訓練錄像或DVD。如圖8、9所示,本發(fā)明所述的阻力訓練鍛煉方法包括利用一條或多條繩芯12、一 個或多個把手40、腳踝/手腕束縛帶50或錨帶60和錨狀件62來進行的多種鍛煉方式。把 手40用作通過手來拉伸繩芯。束縛帶50用于纏繞于腳踝或手腕上來進行拉伸繩芯。如圖 7所示,錨帶60可以被安裝到鉤子、門把手、或者錨狀件62上。使用者首先確定將要進行 的鍛煉。使用者可以通過參看手冊或者指引來確定和設計鍛煉模式。根據(jù)所確定的鍛煉模 式,相應負重的繩芯12和把手40或者束縛帶50或60被選定并通過夾扣30扣接到栓索16 上。繩芯12可以纏繞在一固定物上,并通過夾扣30扣接回繩芯本身。繩芯12。一旦繩芯 被準備好后,通過拉伸繩芯并緩慢回放繩芯來進行各種鍛煉。例如,使用者可一只手握住一 個把手在胸前進行拉伸并緩慢回放繩芯12;或者如圖9所示,站立在繩芯的中間部分,一只 手握住一個把手進行向上和向外拉伸繩芯。使用者可把繩芯12的一端扣接在門把手或者 鉤子上,用一只手握住另外一端的把手40進行反復拉伸繩芯的動作。使用者也可以把繩芯 12的一端扣接在門把手,把束縛帶50扣接到位于另外一端的夾扣30上,并把束縛帶50套 在腳踝或者手腕上,通過向外擺動腳或者手腕來反復拉伸繩芯12。繩芯12的一端還可以纏 繞在一固定物上,并通過相應的夾扣30扣接回繩芯12,而把手40或者束縛帶50則扣接在 繩芯12的另外一端。如圖10-21C所示,為本發(fā)明的另外一個可供選者的實施例。所述的鍛煉裝置10 包括一細長并中空的彈性繩芯12、安裝于繩芯12兩端的栓索16、一夾扣30a以及一限制帶 80 ;限制帶80安裝于彈性繩芯12內(nèi)部,用于限制繩芯僅能被拉伸到某一限定的最長長度, 從而可以防止繩芯12被拉斷。所述的限制帶80由一薄織物或者半彈性材料制成,具有較 小的彈性或者沒有彈性,從而可以防止彈性繩芯被拉伸超出其斷裂點或者預設的拉伸限制 度。所述的限制帶80比彈性繩芯12具有更強的抗拉伸強度,而可以防止繩芯12被過度拉 伸而斷裂。所述的限制帶80最好具有一些彈性,從而當其被放松時不會在繩芯內(nèi)部聚成一 團。如圖10-21C所示,所述的限制帶80可通過栓塞18固定在彈性繩芯12內(nèi),或者固 定到栓塞18、或者固定到夾扣30、把手40或環(huán)狀件70上。如圖10所示,所述的限制帶80 位于繩芯12內(nèi)部,通過使限制帶80穿過栓塞18的通孔后,在其末端系成一個繩結82或者使其末端固定在一個把手狀的物體上,從而實現(xiàn)固定。作為本發(fā)明所述的帶有限制帶80的 阻力訓練鍛煉裝置10的較佳實施例,還可以包括一金屬或者塑料墊圈84,該墊圈84開有一 中心圓孔供限制帶80穿過。所述的墊圈84加固栓塞18,使得結構完整,并具有一比繩結 82小的中心圓孔86。如圖12所示,在另一可供選擇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帶有限制帶80的 阻力訓練裝置10具有一剛性圓筒88,位于栓塞18內(nèi)部中心。所述的限制帶80穿過圓筒 88。圓筒88有助于減少摩擦,防止限制帶80與栓塞18之間的擦碰,從而減少磨損和撕裂。 圓筒88還可以增強栓塞18的結構強度。如圖11所示,在又一個可供選擇的實施例中,帶有限制帶80的阻力訓練裝置10 包括栓塞18、固定于栓塞18底部的鉤子87以及系于鉤子87上的限制帶80。所述的的限 制帶80還可以固定到栓塞18上。在本實施例中,栓塞18還可以進一步包括如上所述的圓 筒88。如圖13所示,在又一可供選擇得實施例中,所述的帶有限制帶80的阻力訓練裝置 包括一球形或者類似球形的栓塞18。通過使限制帶80穿過球形栓塞18內(nèi)形成的通孔后, 在其末端系成一個繩結82或者使其末端固定在一個把手狀的物體上,從而實現(xiàn)對置于繩 芯12內(nèi)部的限制帶80固定。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球形栓塞18還可以包括以上所述的圓 筒88和/或墊片89。如圖14所示,在又一可供選擇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帶有限制帶80的阻力訓練裝置 10 一球形或者類似球形的栓塞18。位于繩芯12內(nèi)部的限制帶80被置于球形栓塞18的外 側,并在其末端系成一個繩結82或者使其末端固定在一個把手狀的物體上,從而實現(xiàn)對置 于繩芯12內(nèi)部的限制帶80固定。在本實施例中,限制帶80夾在栓塞18和彈性繩芯12之 間。如圖15所示,在又一可供選擇的實施例中,所述的阻力訓練裝置10的包括一置于 繩芯12內(nèi)的限制帶80,所述的限制帶80直接固定在夾扣下部的圓環(huán)36、把手40或束縛帶 50上。如圖16所示,所述的阻力訓練裝置包括置于繩芯12內(nèi)的限制帶80,所述的限制帶 80穿過夾扣下端圓環(huán)36而固定于夾扣30、把手40或束縛帶50上。如圖17所示,在又一可供選擇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帶有限制帶80的阻力訓練裝置 10包括直接固定到限制帶80的夾扣30。位于繩芯12內(nèi)部的限制帶80固定在夾扣30下 部的圓環(huán)36。如圖18所示,在又一可供選擇得實施例中,所述的帶有限制帶80的阻力訓練裝置 10包括一夾扣30、一從夾扣30向下延伸的逐步收窄的接頭92、位于接頭92內(nèi)逐步收窄的 栓塞90以及固定到栓塞90上的限制帶80。所述的彈性繩芯12從栓塞90與接頭92的內(nèi) 壁之間穿過,從而使繩芯12在接頭92內(nèi)部被固定到夾扣30上。在其他可供選擇得實施例 中,所述的夾扣30替換成把手40或束縛帶50。如圖19所示,在另外一可供選擇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帶有限制帶80的阻力訓練裝 置包括一夾扣30、一從夾扣30向下延伸的逐步收窄的接頭92、位于接頭92內(nèi)逐步收窄的 栓塞90以及限制帶80。限制帶80穿過栓塞90上的通孔并固定在夾扣30下部的圓環(huán)36 上。所述的彈性繩芯12從栓塞90與接頭92的內(nèi)壁之間穿過,從而使繩芯12在接頭92內(nèi) 部被固定到夾扣30上。逐步收窄的栓塞90還可以包括一圓筒88,圓筒88從栓塞90的中 心穿過,形成一供限制帶80通過的通道,從而可以減少摩擦。在本實施例中,還可以進一步包括墊片93。如圖20所示,在其他可供選擇的實施例中,夾扣30可替換成把手40或束縛 帶70。如圖21A-C所示,為本發(fā)明所采用的夾扣30、把手40和束縛帶70。
      根據(jù)上述的描述,還可以列舉出更多的實施方式。因此,在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書的 保護范圍內(nèi),還有更多部同于以上所描述的實施例。
      權利要求
      1.一種鍛煉裝置,包括具有位于相反位置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的可拉伸的繩芯,所述的繩芯具有內(nèi)腔以及 外表面;至少兩個套管,每個套管被套于分別靠近繩芯的第一、第二末端的繩芯的外表面上,每 個栓塞位于一段套管內(nèi);至少兩條栓索,每條栓索具有一縫合部,該縫合部形成兩個相對的環(huán)套,第一環(huán)套設有 至少一個金屬扣眼,該金屬扣眼連同套管一起實現(xiàn)對繩芯的端部的扣接,所述的金屬扣眼 的圓周要小于結合套管后的繩芯的圓周,且套管的一部分以及繩芯的一部分位于栓索的第 一環(huán)套內(nèi);至少兩個夾扣,每個夾扣包括一下端部和門組件;至少一條限制帶,位于繩芯的內(nèi)腔內(nèi);以及一用于固定限制帶于繩芯內(nèi)腔的機構,該機構位于繩芯和套管內(nèi)。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栓索的縫合部位于所述的栓索的 中部,所述縫合部位用以在繩芯拉伸時加固所述栓索和所述鍛煉裝置的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分別位于兩個夾扣下端部的至少 兩個0形圈,每個0形圈用以放置每個栓索的第二換套的一部分,每個所述的栓索的第一環(huán) 套形成一環(huán)圈,所述的環(huán)圈扣接于所述的每個0形圈內(nèi)。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固定限制帶于所述繩芯內(nèi)腔 的機構是榫釘、栓塞或其組合。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制帶、套管、帶有兩個環(huán)套的栓 索以及用于固定限制帶的機構共同協(xié)助防止所述的繩芯在拉伸過程中鍛煉或者斷裂。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用作固定限制帶的機構位于所述的栓索 的第一環(huán)套內(nèi),該機構防止所述的繩芯的端部以及套管的至少一部分在繩芯被拉伸時穿過 所述的金屬扣眼。
      7.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制帶具有兩個相對的末端,所述 的限制帶至少有一端固定到用作固定限制帶于繩芯內(nèi)腔中的機構上。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作固定限制帶的機構具有一通 孔,限制帶的一端穿過該通孔并固定到所述的機構上。
      9.一種阻力鍛煉裝置,包括具有位于相反位置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的可拉伸的繩芯,所述的繩芯具有內(nèi)腔以及 外表面;至少一個栓塞,該栓塞被插入到繩芯的內(nèi)腔中,并靠近繩芯的第一末端;至少一個套管,該套管被套于繩芯的外表面上,并靠近繩芯的第一末端,所述的栓塞位 于套管內(nèi);至少一條栓索,該栓索具有一縫合部,該縫合部形成兩個相對的環(huán)套,第一環(huán)套設有至 少一個金屬扣眼,該金屬扣眼連同套管和栓塞一起實現(xiàn)對繩芯的端部的扣接,栓塞連同套 管的一部分以及繩芯的一部分位于栓索的第一環(huán)套內(nèi),第二環(huán)套形成一環(huán)圈;至少一個夾扣,該夾扣包括一下端部和門組件;以及至少一條位于繩芯內(nèi)腔的限制帶,所述的限制帶具有相對的兩末端,限制帶的第一末端被固定在栓塞上。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裝置還包括一第二栓塞和一第二 套管,所述的第二栓塞被插入到靠近繩芯的第二末端的繩芯的內(nèi)腔中;所述的第二套管被 套于靠近繩芯的第二末端的繩芯的外表面上,所述的第二栓塞位于第二套管內(nèi);所述的限 制帶的第二端部固定到第二栓塞上。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裝置還包括一具有縫合部的第 二栓索,該縫合部形成兩個相對的環(huán)套,第一環(huán)套設有至少一個金屬扣眼,該金屬扣眼連同 第二套管和第二栓塞一起實現(xiàn)對繩芯的端部的扣接,第二栓塞連同第二套管的一部分以及 繩芯的一部分位于栓索的第一環(huán)套內(nèi),第二環(huán)套形成一環(huán)圈。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裝置還包括一第二夾扣,該夾扣 具有一下端部和門組件。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裝置還包括位于所述的夾扣的 下端部內(nèi)的至少兩個0形圈,所述的0形圈用于扣接所述的栓索的第二環(huán)套的每個環(huán)圈。
      14.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栓塞具有一通孔,所述的限制帶 的一端穿過該通孔而固定到所述的機構上。
      15.根據(jù)權利要求1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裝置還包括一墊圈,該墊圈位于 栓塞旁。
      16.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栓塞把限制帶固定在所述的繩芯和套管內(nèi)。
      17.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裝置還包括一機構,該機構固定 至所述的夾扣上以提供多種鍛煉選擇,所述的機構是把手、環(huán)圈、束縛帶、帶子、圓環(huán)、繩子、 手柄或者它們的組合。
      18.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栓索包括一帶子。
      19.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裝置包括多個可組合的裝置以 形成一系統(tǒng)。
      20.一種阻力鍛煉裝置,包括具有位于相反位置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的可拉伸的繩芯,所述的繩芯具有內(nèi)腔以及 外表面,繩芯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翻折形成雙層結構末端;至少一個栓塞,該栓塞被插入到靠近繩芯的第一末端的繩芯的內(nèi)腔中,所述的栓塞位 于繩芯的雙層結構末端內(nèi);至少一條栓索,該栓索具有一縫合部,該縫合部形成兩個相對的環(huán)套,第一環(huán)套設有至 少一個金屬扣眼,該金屬扣眼連同栓塞一起實現(xiàn)對繩芯的端部的扣接,栓塞連同繩芯的一 部分以及繩芯的雙層結構末端的一部分位于栓索的第一環(huán)套內(nèi),第二環(huán)套形成一環(huán)圈;至少一個夾扣,該夾扣包括一下端部和門組件;以及至少一條位于所述繩芯的內(nèi)腔內(nèi)的限制帶。
      21.一種阻力鍛煉裝置,包括具有位于相反位置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的可拉伸的繩芯,所述的繩芯具有內(nèi)腔以及 外表面;至少兩個套管,每個套管被套于分別靠近繩芯的第一、第二末端的繩芯的外表面上,每個栓塞位于套管內(nèi);至少兩條栓索,每條栓索具有一縫合部,該縫合部形成兩個相對的環(huán)套,第一環(huán)套設有 至少一個金屬扣眼,該金屬扣眼連同套管一起實現(xiàn)對繩芯的端部的扣接,所述的金屬扣眼 的圓周要小于結合套管后的繩芯的圓周,且套管的一部分以及繩芯的一部分位于栓索的第 一環(huán)套內(nèi);至少兩個夾扣,每個夾扣包括一下端部和門組件;以及至少一條位于繩芯內(nèi)腔的限制帶,該限制帶具有兩個相對的端部,限制帶至少有 一端部固定到其中一個夾扣的下端部上。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阻力鍛煉裝置,包括具有位于相反位置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的可拉伸的繩芯,所述的繩芯具有內(nèi)腔以及外表面;至少兩個套管,每個套管被套于分別靠近繩芯的第一、第二末端的繩芯的外表面上,每個栓塞位于一段套管內(nèi);至少兩條栓索,每條栓索具有一縫合部,該縫合部形成兩個相對的環(huán)套,第一環(huán)套設有至少一個金屬扣眼,該金屬扣眼連同套管一起實現(xiàn)對繩芯的端部的扣接,所述的金屬扣眼的圓周要小于結合套管后的繩芯的圓周,且套管的一部分以及繩芯的一部分位于栓索的第一環(huán)套內(nèi);至少兩個夾扣,每個夾扣包括一下端部和門組件;至少一條限制帶,位于繩芯的內(nèi)腔內(nèi);以及一用于固定限制帶于繩芯內(nèi)腔的機構,該機構位于繩芯和套管內(nèi)。
      文檔編號A63B21/055GK102120073SQ20101026907
      公開日2011年7月13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8月24日
      發(fā)明者布萊克·卡塞爾 申請人:布萊克·卡塞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