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上肢功能訓練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偏癱康復訓練器材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能夠用于偏癱患者功能恢復的上肢功能訓練器。
背景技術:
偏癱患者在后期功能恢復的過程中,剛開始整個上肢都沒有力氣,一般上肢功能恢復都是從大動作恢復訓練做起逐步發(fā)展至精細動作恢復訓練,即偏癱患者在后期功能恢復的過程中一般先是訓練整個上肢的抬舉和肘關節(jié)的彎曲等大動作,由于一開始偏癱患者無法獨自完成上肢的抬舉動作,而且手指也不能抓握,因此沒辦法控制上肢抬舉以及肘關節(jié)彎曲的強度,即無法給上肢提供任何負重來對上述的恢復訓練動作進行加強,但是在上肢恢復訓練中給上肢提供不同程度的負重來加強上述恢復訓練動作是很有必要的。
發(fā)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上肢功能訓練器,本發(fā)明的上肢功能訓練器能夠幫助偏癱患者完成并保持抓握動作,并能夠在恢復訓練過程中控制訓練動作的強度和時間,有利于偏癱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復,又且結構簡單、易于實施。本發(fā)明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上肢功能訓練器,包括手套,所述手套具有手腕部、手掌部和手指部,所述手腕部設有松緊度調節(jié)結構,所述手指部分為大拇指部和其余四指部,所述大拇指部的上端和其余四指部的上端兩者之間設有能夠連接所述兩者的連接結構,所述連接結構能夠打開。本發(fā)明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手腕部的松緊度調節(jié)結構是下述兩種結構中的一種:一、所述手腕部縫制有若干松緊帶;二、所述手腕部縫制有一對布帶,兩布帶上具有相配合的撕拉式魔術貼或者按扣。當然,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具有相似功能的結構。所述連接結構是下述結構:所述大拇指部的上端和其余四指部的上端各自縫制有一條連接帶,兩條連接帶的端部連接有相配合的塑料插扣。當然,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具有相似功能的結構。所述手掌部的手背一面設有一觀察窗。進一步地說,所述觀察窗是開設于手掌部的手背一面上的一個開孔。較佳地是,所述開孔覆蓋有透明塑料膜。還設有抓握架,所述抓握架具有至少一根抓握桿。還設有配重塊,所述配重塊能夠固定于所述抓握架上。進一步地說,所述抓握架包括兩根相互平行的圓柱形的抓握桿,兩根抓握桿的兩端通過繩子連接,所述配重塊能夠固定于所述抓握桿上。
所述手套是分指手套(五指都分開)、三指手套(拇指和食指分開,其余三個手指連在一起)和連指手套(拇指分開,其余四個手指連在一起)中的一種。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的上肢功能訓練器,包括手套,手套具有手腕部、手掌部和手指部,手腕部設有松緊度調節(jié)結構,手指部分為大拇指部和其余四指,大拇指部的上端和其余四指部的上端兩者之間設有能夠連接所述兩者的連接結構,連接結構能夠打開,手腕部設置的松緊度調節(jié)結構能夠使手套適應不同患者不同粗細的手腕,防止手套脫落,由于偏癱患者手指不能抓握,因此連接結構的設計幫助偏癱患者完成并保持抓握的動作,使偏癱患者可以抓握住一些物件,通過調整抓握物件的重量,來達到控制訓練強度的目的。而且還可以配套設置抓握架和配重塊,偏癱患者通過手套上的連接結構來完成對抓握架的抓握動作并保持此抓握動作,并通過在另一抓握架上增減配重塊來達到控制訓練動作強度的目的。
圖1為本發(fā)明結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種上肢功能訓練器,包括手套1,所述手套具有手腕部11、手掌部12和手指部13,所述手腕部設有松緊度調節(jié)結構14,所述手指部分為大拇指部131和其余四指部132,所述大拇指部的上端和其余四指部的上端兩者之間設有能夠連接所述兩者的連接結構15,所述連接結構能夠打開。手腕部設置的松緊度調節(jié)結構能夠使手套適應不同患者不同粗細的手腕,防止手套脫落。由于偏癱患者手指不能抓握,因此連接結構的設計幫助偏癱患者完成并保持抓握的動作,使偏癱患者可以抓握住一些物件,通過調整抓握物件的重量,來達到控制訓練強度的目的。其中,所述手腕部的松緊度調節(jié)結構是:所述手腕部縫制有一對布帶,兩布帶上具有相配合的撕拉式魔術貼。當然,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具有相似功能的結構。其中,所述連接結構是下述結構:所述大拇指部的上端和其余四指部的上端各自縫制有一條連接帶,兩條連接帶的端部連接有相配合的塑料插扣。當然,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具有相似功能的結構。所述手掌部的手背一面設有一觀察窗16,所述觀察窗是開設于手掌部的手背一面上的一個開孔,所述開孔覆蓋有透明塑料膜。由于偏癱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不好,因此在訓練過程中手背顏色很容易變成深紅或者青紫,通過觀察窗的設置,可以在訓練過程中觀察患者手背的顏色變化,以利于控制訓練的強度和時間,從而避免損傷及不良反應,使訓練更加安
全可靠。還設有抓握架2,所述抓握架包括兩根相互平行的圓柱形的抓握桿21,兩根抓握桿的兩端通過繩子連接,還設有配重塊3,所述配重塊能夠固定于所述抓握架的抓握桿上。偏癱患者通過手套上的連接結構來完成對抓握桿的抓握動作并保持此抓握動作,并通過在另一抓握桿上增減配重塊來達到控制訓練動作強度的目的。所述配重塊可以是沙袋,并在沙袋上縫制撕拉式魔術貼,沙袋通過沙袋上的撕拉式魔術貼環(huán)繞固定于抓握桿上,可以同時設置多個沙袋,根據不同患者的需求和訓練要求選擇不同重量的沙袋。當然也可以只設置一個帶有撕拉式魔術貼的布袋,同時設置多個配重塊,根據不同患者的需求和訓練要求選擇合適的配重塊放入布袋內。所述手套是分指手套(五指都分開)、三指手套(拇指和食指分開,其余三個手指連在一起)和連指手套(拇指分開,其余四個手指連在一起)中的一種。
權利要求
1.一種上肢功能訓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1),所述手套具有手腕部(11)、手掌部(12)和手指部(13),所述手腕部設有松緊度調節(jié)結構(14),所述手指部分為大拇指部(131)和其余四指部(132),所述大拇指部的上端和其余四指部的上端兩者之間設有能夠連接所述兩者的連接結構(15),所述連接結構能夠打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功能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部的松緊度調節(jié)結構是下述兩種結構中的一種: 一、所述手腕部縫制有若干松緊帶; 二、所述手腕部縫制有一對布帶,兩布帶上具有相配合的撕拉式魔術貼或者按扣。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功能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結構是下述結構:所述大拇指部的上端和其余四指部的上端各自縫制有一條連接帶,兩條連接帶的端部連接有相配合的塑料插扣。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功能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掌部的手背一面設有一觀察窗(16)。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上肢功能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觀察窗是開設于手掌部的手背一面上的一個開孔。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上肢功能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孔覆蓋有透明塑料膜。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功能訓練器,其特征在于:還設有抓握架(2),所述抓握架具有至少一根抓握桿(21)。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上肢功能訓練器,其特征在于:還設有配重塊(3),所述配重塊能夠固定于所述抓握架上。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上肢功能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握架包括兩根相互平行的圓柱形的抓握桿,兩根抓握桿的兩端通過繩子連接,所述配重塊能夠固定于所述抓握桿上。
10.如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上肢功能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是分指手套、三指手套和連指手套中的一種。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上肢功能訓練器,包括手套,手套具有手腕部、手掌部和手指部,手腕部設有松緊度調節(jié)結構,手指部分為大拇指部和其余四指,大拇指部的上端和其余四指部的上端兩者之間設有能夠連接所述兩者的連接結構,連接結構能夠打開,而且還可以配套設置抓握架和配重塊,偏癱患者通過手套上的連接結構來完成對抓握架的抓握動作并保持此抓握動作,并通過在另一抓握架上增減配重塊來達到控制訓練動作強度的目的,因此,本發(fā)明的上肢功能訓練器能夠幫助偏癱患者完成并保持抓握動作,并能夠在恢復訓練過程中控制訓練動作的強度和時間,有利于偏癱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復。
文檔編號A63B21/06GK103111050SQ20131005504
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2月21日
發(fā)明者李愛仙, 袁少婷, 翁曉燕 申請人:李愛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