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用便攜式吸氧背包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兩用便攜式吸氧背包,包括:一包身、一吸氧袋、兩背帶、一提手和一彈力帶,所述吸氧袋可拆卸地安裝于所述包身內部,所述提手安裝于所述包身的上端,所述兩背帶分別安裝于所述包身后端兩側,所述彈力帶繞于所述吸氧袋的腰部。通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兩用便攜式吸氧背包的使用,吸氧背包可背、可拎方便攜帶,并且外層有包身保護,即便在野外使用也不會輕易破損,同時當無需氧氣的時候可將其作為背包使用。
【專利說明】兩用便攜式吸氧背包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氧氣存儲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兩用便攜式吸氧背包。
【背景技術】
[0002]吸氧袋主要用于補給氧氣改善人體的生理、生化內環(huán)境,促進代謝過程的良性循環(huán),以達到治療疾病、緩解癥狀、促進康復和預防病變、增進健康的目的。臨床實踐證明,氧氣療法以其獨特的治療機理,對臨床各科的急性、慢性缺血缺氧性病癥和因缺氧引起的繼發(fā)性疾病,能夠起到有效的治療作用。適當吸氧,還有改善微循環(huán)狀況,減輕為保持一定肺泡氣體氧分壓所必需的呼吸系統(tǒng)負荷量,減輕為保持一定的動脈血氧分壓所必需的心肌負荷量等效果。因而在臨床醫(yī)學、預防醫(yī)學、急救醫(yī)學、老年醫(yī)學、康復和保健醫(yī)學等方面,氧療和氧保健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廣闊的發(fā)展前景。現(xiàn)有技術體積龐大,不利于隨身攜帶,只能安置在家中或者固定位置,如外出或離開指定區(qū)域則需放棄吸氧,如突然犯病,則可能造成無法預計的后果。但是現(xiàn)有氧氣袋均為體積大,無任何背帶或提手,只能安置在家中或者固定位置,不利于隨身攜帶,如外出或離開指定區(qū)域則需放棄吸氧,如突然犯病,則可能造成無法預計的后果。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出兩用便攜式吸氧背包,以解決上述氧氣袋不便攜帶的冋題。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
[0005]一種兩用便攜式吸氧背包,包括:一包身、一吸氧袋、兩背帶、一提手和一彈力帶,所述吸氧袋可拆卸地安裝于所述包身內部,所述提手安裝于所述包身的上端,所述兩背帶分別安裝于所述包身后端的兩側,所述彈力帶繞于所述吸氧袋的腰部。
[0006]以上所述的兩用便攜式吸氧背包,其中,所述吸氧袋為長方體結構,所述吸氧袋的大小使得所述吸氧袋正好容置于所述包身內部。與所述包身的內部相匹配。
[0007]以上所述的兩用便攜式吸氧背包,其中,所述彈力帶的兩端以粘扣帶的方式連接于所述吸氧袋腰部兩側。
[0008]以上所述的兩用便攜式吸氧背包,其中,在所述包身上部開設有一開口,所述開口與所述內部相通。
[0009]以上所述的兩用便攜式吸氧背包,其中,在所述吸氧袋的上部設有一吸氧管。
[0010]以上所述的兩用便攜式吸氧背包,其中,所述吸氧管上安裝有吸氧開關。
[0011]以上所述的兩用便攜式吸氧背包,其中,在所述包身的側部設有一側袋,所述吸氧管的頭部可伸入所述側袋中。
[0012]以上所述的兩用便攜式吸氧背包,其中,所述彈力帶的材料為彈性橡膠。
[0013]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產(chǎn)生的積極效果是:
[0014]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兩用便攜式吸氧背包的使用,吸氧背包可背、可拎方便攜帶,并且外層有包身保護,即便在野外使用也不會輕易破損,同時當無需氧氣的時候可將其作為背包使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兩用便攜式吸氧背包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0018]實施例: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兩用便攜式吸氧背包的結構原理圖,請參看圖1所示:
[0020]一種兩用便攜式吸氧背包,包括:一包身1、一吸氧袋2、兩背帶3、一提手4和一彈力帶6,吸氧袋2可拆卸地安裝于包身I內部,提手4安裝于包身I的上端,兩背帶3分別安裝于包身I后端兩側,彈力帶6繞于吸氧袋2的腰部。
[0021]本實用新型的兩用便攜式吸氧背包的進一步實施例中,吸氧袋2為長方體結構,吸氧袋2的大小使得所述吸氧袋正好容置于所述包身內部。
[0022]本實用新型的兩用便攜式吸氧背包的進一步實施例中,吸氧袋2與包身I的連接方式為粘扣帶連接或系帶連接。
[0023]本實用新型的兩用便攜式吸氧背包的進一步實施例中,彈力帶6的兩端以粘扣帶的方式連接于吸氧袋2腰部兩側。
[0024]本實用新型的兩用便攜式吸氧背包的進一步實施例中,在包身I上部開設有一開口,開口與包身I內部相通,形成的內部空間可用于存放隨身物品。
[0025]本實用新型的兩用便攜式吸氧背包的進一步實施例中,在吸氧袋2的上部設有一吸氧管5,方便患者吸氧時使用。
[0026]本實用新型的兩用便攜式吸氧背包的進一步實施例中,吸氧管5上安裝有吸氧開關7,當患者需要吸氧的時候打開開關即可進行吸氧。
[0027]本實用新型的兩用便攜式吸氧背包的進一步實施例中,在包身I的側部還設有一側袋8,吸氧管7的頭部可伸入側袋8中,當患者不需要吸氧時,能夠將吸氧管7伸入側袋8,確保吸氧管7的衛(wèi)生。
[0028]本實用新型的兩用便攜式吸氧背包的進一步實施例中,彈力帶6的材料為彈性橡膠。
[0029]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方式,所述便攜式吸氧背包只安裝一跨帶,跨帶安裝于包身上端,跨帶可以繞過肩膀將包側跨于使用者身上。
[0030]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及保護范圍,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應當能夠意識到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圖示內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換和顯而易見的變化所得到的方案,均應當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o r: J
【權利要求】
1.一種兩用便攜式吸氧背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包身、一吸氧袋、兩背帶、一提手和一彈力帶;所述吸氧袋可拆卸地安裝于所述包身內部,所述提手安裝于所述包身的上端,所述兩背帶分別安裝于所述包身后端的兩側,所述彈力帶繞于所述吸氧袋的腰部。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用便攜式吸氧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氧袋為長方體結構,所述吸氧袋的大小使得所述吸氧袋正好容置于所述包身的內部。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用便攜式吸氧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彈力帶的兩端以粘扣帶的方式連接于所述吸氧袋腰部兩側。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用便攜式吸氧背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包身上部開設有一開口,該開口與所述包身內部相通。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用便攜式吸氧背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氧袋的上部設有一吸氧管。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兩用便攜式吸氧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氧管上安裝有吸氧開關。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兩用便攜式吸氧背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包身的側部設有一側袋,所述吸氧管的頭部可伸入所述側袋中。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用便攜式吸氧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彈力帶的材料為彈性橡膠。
【文檔編號】A45F3/04GK204191858SQ201420441300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8月6日
【發(fā)明者】施燕, 靳令經(jīng), 龔朱, 沈昭在, 吳珩, 薛云云, 高萍 申請人:上海市同濟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