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漢麻抗菌針織面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紡織面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漢麻抗菌針織面料。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進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保健意識日益增強。特別是一些特殊衣物,如尿布、衛(wèi)生巾、鞋墊、病房床單等,容易產生污染和滋生細菌,所以人們希望上述衣物能夠具有抗菌功能。為迎合市場需要,目前出現(xiàn)了某些保健型衣物,具有一定的抗菌功能。但是,其抗菌功效是通過織物面料中所含有的藥物成分來實現(xiàn)的,而藥物與織物的結合是通過浸泡、粘涂等方法實現(xiàn)的,其結合力較弱。另外,由于藥物本身具有一定的活性,其化學成分穩(wěn)定性差。因此,導致上述保健型衣物在經過一段時間穿著或水洗后,其功效會迅速降低,甚至完全消失。人們一提起“麻纖維”,就會自然聯(lián)想到“麻繩”、“麻袋”等生活日用品,給人的感覺是外觀較為粗糙、生硬,色澤萎暗,耐磨又經拽,皮膚接觸不舒適等??萍及l(fā)展到今天,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綠色、環(huán)保、健康”的穿著新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麻纖”在紡織領域的應用已不再是那么簡單,內容更加充實,更加廣泛,相關產品也越來越豐富。商家們紛紛推出機織類體閑裝和針織橫機類T恤衫等麻產品,搶占市場先機。但到目前為止, 真正用在緯編針織上的服裝面料還不多見。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漢麻抗菌針織面料,能夠以達到美觀舒適和長期保持抗菌功效的目的。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漢麻抗菌針織面料,利用雙面多針道針織機織制而成,其兩面都顯示正面線圈,構成其一面的紗線為是利用鍍銀纖維與棉纖維構成的混紡紗,構成其另一面的紗線為漢麻纖維和棉纖維的混紡紗, 所述鍍銀纖維與棉纖維質量百分比為20-30% :60-70%,漢麻纖維與棉纖維的質量百分比為 50-60% :30-40%o在本發(fā)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鍍銀纖維為鍍銀長纖維或鍍銀短纖維。在本發(fā)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棉纖維為綠色有機棉。在本發(fā)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漢麻纖維和棉纖維以1:0. 7-1. 5的比例進行交織。在本發(fā)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漢麻纖維和棉纖維的混紡紗捻系數為450-500。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的漢麻抗菌針織面料能夠以達到美觀舒適和長期保持抗菌功效的目的。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對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一種漢麻抗菌針織面料,利用雙面多針道針織機織制而成,其兩面都顯示正面線圈,構成其一面的紗線為是利用鍍銀纖維與棉纖維構成的混紡紗,構成其另一面的紗線為漢麻纖維和棉纖維的混紡紗,所述鍍銀纖維與棉纖維質量百分比為20-30% :60-70%,漢麻纖維與棉纖維的質量百分比為50-60% :30-40%o所述鍍銀纖維為鍍銀長纖維或鍍銀短纖維,鍍銀纖維所包含的銀離子,具有良好的殺菌和抑制細菌繁殖的功效,且銀離子不易流失,具有長久保持抗菌功效的特點。所述的棉纖維為綠色有機棉,所述漢麻纖維和棉纖維以1:0. 7-1. 5的比例進行交織,所述漢麻纖維和棉纖維的混紡紗捻系數為450-500。漢麻纖維本身屬于纖維素纖維,纖維中含有大量的極性親水基團,纖維的吸濕性非常好,并且從漢麻纖維的結構可以看出,由于巨原纖縱向分裂縫和孔洞的存在,表面形成的天然毛細通道和中腔連通,使汗液或濕氣能及時的疏導到織物表面,提高了服裝穿著的舒適性。漢麻纖維彎曲和扭轉剛度大,纖維不易抱合,長度不勻率較高,纖維頭端易彈出紗體,毛羽多,硬而長。所以純漢麻紗有硬、脆、 直,存在單強低,麻結多等缺陷,給針織編織造成了彎紗、成圈的困難,編織時斷紗多、疵點多、不脫套,因此在針織上使用漢麻纖維要克服漢麻纖維“硬、脆、直”給針織產品帶來的弊端,采取與之性能互補、柔軟、纖維韌性較好的纖維,與之進行混紡,在不影響漢麻性能的前提下,做到優(yōu)勢互補,達到改善面料外觀,提高漢麻針織產品的服用性能。本發(fā)明所公開的抗菌針織面料,由鍍銀纖維構成的一面所包含的銀離子,具有良好的殺菌和抑制細菌繁殖的功效,而包含漢麻纖維的另一面則具有極強的排濕功效,因此, 以本發(fā)明產品為制作原料的衣物,具有良好的殺菌、抗菌功能,穿著舒適,且銀離子不易流失,具有長久保持抗菌功效的特點。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fā)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fā)明說明書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fā)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漢麻抗菌針織面料,其特征在于利用雙面多針道針織機織制而成,其兩面都顯示正面線圈,構成其一面的紗線為是利用鍍銀纖維與棉纖維構成的混紡紗,構成其另一面的紗線為漢麻纖維和棉纖維的混紡紗,所述鍍銀纖維與棉纖維質量百分比為20-30% 60-70%,漢麻纖維與棉纖維的質量百分比為50-60% :30-40%o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漢麻抗菌針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鍍銀纖維為鍍銀長纖維或鍍銀短纖維。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漢麻抗菌針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棉纖維為綠色有機棉。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漢麻抗菌針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漢麻纖維和棉纖維以 1:0. 7-1. 5的比例進行交織。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漢麻抗菌針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漢麻纖維和棉纖維的混紡紗捻系數為450-500。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漢麻抗菌針織面料,利用雙面多針道針織機織制而成,其兩面都顯示正面線圈,構成其一面的紗線為是利用鍍銀纖維與棉纖維和構成的混紡紗,構成其另一面的紗線為漢麻纖維和棉纖維的混紡紗,所述鍍銀纖維與棉纖維質量百分比為20-30%60-70%,漢麻纖維與棉纖維的質量百分比為50-60%30-40%。本發(fā)明的漢麻抗菌針織面料能夠以達到美觀舒適和長期保持抗菌功效的目的。
文檔編號D02G3/04GK102587019SQ20121004000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2月22日
發(fā)明者蔡冬妮 申請人:蘇州金尚豪紡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