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晾衣架,更詳細地涉及可簡單地掛在公寓或住宅等的升降晾衣架、支架、衣架、折疊式晾衣架等來使用的輔助晾衣架。
背景技術:
通常,晾衣架為通過晾曬已洗滌的洗滌物來晾干洗滌物的工具,晾衣架大致分為設置于住宅的陽臺或雜用間的天花板的晾衣架和配置于室內(nèi)的晾衣架。其中,以設置于天花板的晾衣架為例,可通過使晾衣架的掛桿上升及下降,來靈活使用雜用間或陽臺的室內(nèi)空間。
另一方面,以配置于室內(nèi)的晾衣架為例,因晾衣架以展開的狀態(tài)配置于室內(nèi)空間,因此,在晾洗滌物的過程中,會占據(jù)很大的室內(nèi)空間,因而存在對室內(nèi)空間的使用性大為下降的問題。
在不使用上述晾衣架的情況下,可折疊上述晾衣架來進行保管,但在使用上述晾衣架的情況下,隨著展開晾衣架,將占據(jù)相當于晾衣架展開面積的空間,因而存在室內(nèi)空間的空間實用性大為降低的問題。另一方面,在大部分的公寓、別墅、住宅等的建筑物的室內(nèi),實際上存在很多并不使用的空間,但是,由于無法使用這種空間,因此存在不得不在室內(nèi)展開晾衣架來使用的缺陷。
因此,實際上,迫切需要普及可提高對作為不使用的空間的使用性并可晾洗滌物的洗滌物晾衣架??紤]到上述缺陷,近來正在嘗試通過在墻面上設置晾衣架來使設置空間最小化,由此增加空間使用范圍。
提供利用室內(nèi)墻面的晾衣架裝置的現(xiàn)有文獻有韓國公開專利第10-2009-0129011號,在上述文獻中公開了如下技術,即,由于能夠以拆裝的方式在墻面輕松設置晾衣架,因而便于設置晾衣架,以及便于改變晾衣架的位置,并且即使拆卸晾衣架,也可使留在墻面的痕跡最小化。
如上述文獻,可提供利用墻面等的可拆卸的用于掛洗滌物的晾衣架,但是,在具有向已設置的晾衣架、衣架等簡便地追加可拆裝晾衣架的結構方面依然存在局限性。
現(xiàn)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kr10-2009-0129011a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簡單地掛在公寓或住宅等的升降晾衣架、支架、衣架等和折疊式晾衣架的晾衣桿來使用的輔助晾衣架。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輔助晾衣架,即,通過緊固支架部、以可旋轉的方式與上述緊固支架部相結合的托架及夾持部,可根據(jù)洗滌物的大小輕松調(diào)節(jié)輔助晾衣架的橫向寬度及縱向寬度的輔助晾衣架,上述緊固支架部可拆裝于構成已設置的升降晾衣架、支架及衣架等的掛桿和構成折疊式晾衣架的晾衣桿。
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
用于實現(xiàn)如上所述的目的的本發(fā)明的輔助晾衣架包括:支撐托架110;緊固支架部120,以可旋轉的方式與上述支撐托架110相結合;可變支架130,以可左右滑動的方式與上述支撐托架110相結合;以及夾持部140,與上述可變支架130的下部相結合,上述緊固支架部120包括:支架主體121,在一側形成有開放口,上述支架主體121呈中空形狀;彈性鎖定鉤123,以可開閉的狀態(tài)與上述支架主體121的上述開放口側相結合;以及支架旋轉體125,與上述支架主體121的下端相結合,上述可變支架130以可滑動的方式與上述支撐托架110和上述夾持部140相結合,上述可變支架130包括互相隔開地配置的一對上部彈性掛扣部131以及互相隔開地方式配置于上述一對上部彈性掛扣部131的下部側的一對下部彈性掛扣部135,上述一對下部彈性掛扣部135以與上述一對上部彈性掛扣部131的配置方向不同的方向進行配置。
上述支撐托架110包括:中空的托架主體111,以左右對稱的形狀形成;上部加強筋112,在上述托架主體111的左右側的上端向上方凸出而成;下部加強筋113,在上述托架主體111的中央側的下端向下方凸出而成;以及擋止部114,向上述上部加強筋112的下部延伸而成,上述托架主體111包含:位置可變區(qū)域,被定義為從上述支撐托架110的兩側邊緣至上述擋止部114為止的空間;以及衣架緊固區(qū)域,被定義為從上述擋止部114至上述托架主體111的中央為止的空間。
上述彈性鎖定鉤123以具有彈性的方式使下端形成于上述支架主體121的開放口下端部,在初始狀態(tài)下,在從外部向處于封閉上述開放口的狀態(tài)的上述彈性鎖定鉤123施加外力的情況下,上述彈性鎖定鉤123以其下端為基準向上述開放口的內(nèi)部彈性彎曲。從而設置不同粗細的管。
上述緊固支架部120′還包括:鎖定鉤片122,在上述支架主體121′的開放口的兩側突出而成;直徑調(diào)節(jié)部126,插入并緊固于上述支架主體121′內(nèi);以及鎖定槽127,形成于上述彈性鎖定鉤123′的前方。
上述輔助晾衣架還包括延伸部150,上述延伸部150配置于上述支撐托架110與上述緊固支架部120′之間,上述延伸部150包括延伸部主體151、固定鎖153及固定部155,上述固定鎖153配置于上述延伸部主體151的側面下部,固定部155在貫通上述延伸部主體151后與上述固定鎖153相結合,通過上述固定部155與上述固定鎖153相結合,防止上述延伸部150旋轉,上述延伸部150以可使上端旋轉的方式與上述緊固支架部120′的支架旋轉體相結合,上述延伸部150的下端以可進行樞軸運動的方式與上述支撐托架110的上部相結合。
發(fā)明效果
本發(fā)明的輔助晾衣架通過緊固支架部、以可旋轉的方式與上述緊固支架部相結合的托架及夾持部,可根據(jù)洗滌物的大小輕松調(diào)節(jié)輔助晾衣架的橫向寬度及縱向寬度,上述緊固支架部可拆裝于構成已設置的升降晾衣架、支架及衣架等的掛桿和構成折疊式晾衣架的晾衣桿。
在本發(fā)明中,可通過可在狹窄空間內(nèi)快速組裝的晾衣架結構來簡便地晾大量洗滌后的衣物,通過明顯縮短晾衣物和收拾衣物的時間來縮短進行家務的時間。
在本發(fā)明中,通過夾持部結構,向上部方向夾入洗滌物,在晾干洗滌物后,可通過向下部方向拉拽洗滌物來迅速收拾洗滌物。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輔助晾衣架的立體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輔助晾衣架的分解立體圖。
圖3為輔助晾衣架的側視圖。
圖4為示出通過可變支架調(diào)節(jié)緊固支架部的位置的方式的圖。
圖5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輔助晾衣架的結構圖。
圖6為示出延伸部與本發(fā)明的輔助晾衣架相結合的狀態(tài)的圖。
圖7為示出固定部從本發(fā)明的輔助晾衣架分離的狀態(tài)的圖。
附圖標記的說明
100:輔助晾衣架
110:支撐托架
120:緊固支架部
130:可變支架
140:夾持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更詳細的說明。
在說明本發(fā)明之前,應注意,對以下特定結構或功能的說明僅用于說明基于本發(fā)明的理念的實施例,可通過多種實施方式實施基于本發(fā)明的理念的實施例,而并不局限于在本說明書中所說明的實施例。
并且,可對基于本發(fā)明的理念的實施例實施多種變更,并且基于本發(fā)明的理念的實施例可具有多種形態(tài),因此,在附圖中例示特定實施例,并在本說明書中進行詳細的說明。但是,基于本發(fā)明的理念的實施例并不局限于特定的公開形態(tài),而應當理解為,本發(fā)明包括在本發(fā)明的思想及技術范圍內(nèi)所包含的所有變更技術方案、等同技術方案或代替技術方案。
圖1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輔助晾衣架的立體圖,圖2為本發(fā)明的輔助晾衣架的分解立體圖,圖3為輔助晾衣架的側視圖,圖4為示出通過可變支架調(diào)節(jié)緊固支架部的位置的方式的圖,圖5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輔助晾衣架的結構圖,圖6為示出延伸部與本發(fā)明的輔助晾衣架相結合的狀態(tài)的圖,圖7為示出固定部從在本發(fā)明的輔助晾衣架分離的狀態(tài)的圖。
本發(fā)明的輔助晾衣架100包括:支撐托架110;緊固支架部120,以可旋轉的方式與上述支撐托架110相結合;可變支架130,以可左右滑動的方式與上述支撐托架110相結合;以及夾持部140,與上述可變支架130的下部相結合。
支撐托架1100包括:中空的托架主體111,以左右對稱的形狀形成;上部加強筋112,在上述托架主體111的左右側的上端向上方凸出而成;下部加強筋113,在上述托架主體111的中央側的下端向下方凸出而成;擋止部114,在上述上部加強筋112的內(nèi)部面向下部延伸而成;掛桿緊固件115,多個掛桿緊固件115配置于托架主體111的內(nèi)部;以及防脫離部116,用于形成托架主體111的兩側末端。
上述托架主體111作為用于維持支撐托架110的整體形狀的框架,上述托架主體111可包括位置可變區(qū)域和衣架緊固區(qū)域,上述位置可變區(qū)域被定義為從上述支撐托架110的兩側邊緣的防脫離部116至擋止部114為止的空間,上述衣架緊固區(qū)域被定義為從擋止部114至托架主體111的中央為止的空間。位置可變區(qū)域被定義為可沿著可變支架130的托架主體111向水平方向滑動的區(qū)域,衣架緊固區(qū)域呈越靠近托架主體111的中央則上下寬度越大的倒三角形狀。
緊固支架部120包括:支架主體121,在一側形成有開放口,上述支架主體121呈中空形狀;彈性鎖定鉤123,以可開閉的狀態(tài)與上述支架主體121的上述開放口側相結合;以及支架旋轉體125,與上述支架主體121的下端相結合。彈性鎖定鉤123以具有規(guī)定彈性的方式使彈性鎖定鉤123的下端形成于開放口的下端部。即,彈性鎖定鉤123起到如下作用,即,在初始狀態(tài)下,在從外部向處于封閉上述開放口的狀態(tài)的上述彈性鎖定鉤123施加外力的情況下,上述彈性鎖定鉤123以其下端為基準向上述開放口的內(nèi)部彈性彎曲,之后若從外部施加的壓力被解除,則上述彈性鎖定鉤123恢復到初始狀態(tài)。
其中,若要使緊固支架部120與支架桿10相結合,則可通過使用支架桿10對彈性鎖定鉤123施加壓力來向上述彈性鎖定鉤123的內(nèi)側壓入的過程自然地實現(xiàn)緊固支架部120與支架桿10相結合。緊固支架部120與多種直徑的支架桿10相結合,但位于支架主體121的開放口的上述彈性鎖定鉤123的長度達到可防止具有最小直徑的支架桿10從緊固支架部120脫離的程度。
可變支架130與支撐托架110和夾持部140相結合,上述可變支架130包括:一對上部彈性掛扣部131,互相隔開地配置,形成以相對稱的形狀相向的形態(tài);上部突起132,配置于一對上部彈性掛扣部131之間;一對下部彈性掛扣部135,互相隔開地方式配置于一對上部彈性掛扣部131的下部側,形成以相對稱的形狀相向的形態(tài)。上述一對下部彈性掛扣部135以與上述一對上部彈性掛扣部131的配置方向不同的方向進行配置,優(yōu)選地,上述一對下部彈性掛扣部135的配置方向與上述一對上部彈性掛扣部131的配置方向正交。另一方面,在一對下部彈性掛扣部135之間配置下部突起(未圖示)。
通過上部彈性掛扣部131,可變支架130與托架主體111中的位置可變區(qū)域的下端相結合。通過上部突起132以對托架主體111的下部面施加壓力并與托架主體111相接觸的狀態(tài)配置,使可變支架130與托架主體111之間的結合力在任何位置均保持高水平。
另一方面,通過下部彈性掛扣部135,可變支架130與形成夾持部140的夾框架141的上端相結合。通過下部突起以對夾框架141的上部面施加壓力并與假體框架相接觸的狀態(tài)配置,使可變支架130與夾持部140之間的結合力在任何位置均保持高水平。由形成于夾持部140的夾持部擋止部142限制可變支架130的移動區(qū)間。
如上所述,可通過上部彈性掛扣部131和下部彈性掛扣部135,使一對夾持部140在托架主體111的位置可變區(qū)域上發(fā)生位置變更,從而可實現(xiàn)調(diào)節(jié)一對夾持部140之間的間隔,并且,可實現(xiàn)在夾持部140上調(diào)節(jié)多個支撐托架110之間的間隔。
夾持部140包括:夾框架141,緊固于可變支架130;夾擋止部142,形成于夾框架141;以及彈性夾143,沿著上述夾框架141的長度方向在夾框架141的下部排列多個彈性夾143。
在夾持部140設置有多個可借助自身彈性掛住洗滌物的彈性夾143,從而可輕松便捷地將洗滌物掛在夾持部140,上述彈性夾143包括:支撐片144;延伸片145,從支撐片144的上部水平延伸;卡止片146,從延伸片145沿著鉛垂方向形成;以及彈性弧形片147,從支撐片144的下部向上延伸,上述彈性弧形片147的上端被扣在卡止片146。上述支撐片144、延伸片145、卡止片146及彈性弧形片147以相對稱的形態(tài)配置。
由于夾持部140使借助彈性夾143之間的彈性卡住的洗滌物保持很強的緊貼狀態(tài),因而夾持部140可牢固地支撐洗滌物,不僅可輕松便捷地將洗滌物掛在夾持部140,而且上述夾持部140能夠以一個主體形成于夾框架141的下部,來防止多個彈性夾143互相分離,上述夾持部140不以被互相拉拽的方式按壓夾框架141,因而可便于使用夾持部140。
以下,參照圖5,對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緊固支架部進行說明。
在本實施例中,省略對與輔助晾衣架的第一實施例相同的結構的說明,僅說明存在區(qū)別的結構。
緊固支架部120'包括:支架主體121',在一側形成有開放口,上述支架主體121'呈中空環(huán)形狀;鎖定鉤片122,在支架主體121'的開放口的兩側突出而成;彈性鎖定鉤123',以可開閉的狀態(tài)與支架主體121'的上述開放口側相結合;支架旋轉體(未圖示),與支架主體121'的下端相結合;直徑調(diào)節(jié)部126,插入并緊固于支架主體121'內(nèi);以及鎖定槽127,形成于彈性鎖定鉤123'的前方。
支架主體121'具有可靈活地縮小的結構,以便可使鎖定鉤片122緊固于彈性鎖定鉤123'的鎖定槽127。即,通過對支架主體121'的開放口的兩側進行加壓,可產(chǎn)生可調(diào)節(jié)一對鎖定鉤片122之間的間隔的彈力。直徑調(diào)節(jié)部126作為形成有用于安裝支架桿10的槽的結構體,在支架主體121'內(nèi)插入直徑調(diào)節(jié)部126的狀態(tài)下,根據(jù)支架桿10的直徑以多種大小形成上述直徑調(diào)節(jié)部126,從而便于使支架桿10與支架主體121'相結合。
彈性鎖定鉤123'作為所具有的形態(tài)與支架主體121'的曲率相符合的圓弧形狀的結構體,通過鎖定槽127以可分離的方式與鎖定鉤片122相結合,使彈性鎖定鉤123'封閉支架主體121'的開口部,通過如上所述的過程,防止支架桿10脫離。
本發(fā)明的輔助晾衣架100還包括配置于支撐托架110與緊固支架部120之間的延伸部150。
上述延伸部150以能夠使上端旋轉的方式與上述緊固支架部120′的支架旋轉體125相結合,上述延伸部150的下端以能夠進行樞軸運動的方式與上述支撐托架110的上部相結合。
延伸部150包括:延伸部主體151;延伸部緊固件152,配置于延伸部主體151的上部;固定鎖153,配置延伸部主體151的側面下部;鉚接部154,用于以可使延伸部主體151旋轉的方式使延伸部主體151與固定鎖153相結合;固定部155,在貫通延伸部主體151后與固定鎖153相結合;貫通孔156,通過沿著上下方向貫通固定部155而成;以及固定槽157,形成于固定部155的側面的下部。延伸部主體151以可旋轉的方式與形成于托架主體111的中央上端的一對固定鎖153之間軸結合。在一對固定鎖153之間形成有旋轉空間118。
在通過延伸部150使固定部155與支撐托架110相結合的過程中,在通過貫通孔156使延伸部主體151從上部向下部滑動后,使固定槽157與固定鎖153相結合,從而防止延伸部150移動。
如上所述,在本發(fā)明的輔助晾衣架中,可通過緊固支架部、以可旋轉的方式與上述緊固支架部相結合的托架及夾持部,來根據(jù)洗滌物的大小輕松調(diào)節(jié)輔助晾衣架的橫向寬度及縱向寬度,上述緊固支架部以與管的直徑相對應的方式可拆裝于所使用的晾衣架、支架及衣架等的掛桿。
可通過如上所述的技術結構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目的,雖然通過有限的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說明,但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此,當然,在本發(fā)明的技術思想和說明書中所記載的發(fā)明要求保護范圍的等同范圍內(nèi),可由本發(fā)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極其簡單地對本發(fā)明實施多種修改及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