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中空承重墻的制作方法
一種中空承重墻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空承重墻。
背景技術:
目前的墻體,一般由順磚和丁磚交錯設置而成。但是由于順磚磚體和丁磚磚體的四個側面都是平面,這樣相鄰的磚體在對接時,這樣沙漿置于兩個對接面之間,粘合不是很牢固,并且同一層面的順磚和丁磚之間無法做到自對縫,上、下層之間也無法做到自對縫,
需要用專門的工具才能實現,這就使得砌墻速度很慢,需要的人工也多。而且目前的墻體隔熱保溫效果不好,外界熱量直接傳遞到室內,室內熱量也很快散發(fā)到外界;在墻砌好后還需另外在外墻進行外裝飾,即延長了墻體完成時間,也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
發(fā)明內容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對接方便,砌得更牢固,可以實現橫向和豎向自對縫,具有隔熱保溫效果的中空承重墻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中空承重墻,其建在兩個水泥柱之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墻體和貼在水泥柱上的裝飾墻,所述的主墻體由磚砌成若干層,并由若干層磚層層疊砌而成,所述的上、下相鄰層的磚位置相互錯開設置;裝飾墻包括單面板磚和帶直角的角板磚;所述的磚包括間隔有一定距離設置的第一長條邊和第二長條邊,及連接第一長條邊和第二長條邊的肋筋;肋筋的上端設有限位凸臺,肋筋的下端設有與限位凸臺匹配的限位槽,所述的第一長條邊和第二長條邊的上端面設有第一梯形凸臺,第一梯形凸臺與第一長條邊和第二長條邊的外端面之間形成第一橫向裝飾凹縫;所述的第一長條邊的左、右兩側和第二長條邊的左、右兩側交錯設置有相匹配的豎向凸筋和豎向凹槽,所述的豎向凸筋與第一長條邊和第二長條邊的外端面之間形成的豎向裝飾凹縫;第一長條邊和第二長條邊之間形成通風孔,上、下相鄰層的磚的通風孔相通,使主墻體具有一通風隔熱中空層;所述的單面板磚包括單面板主體,所述的單面板主體的上端設有第二梯形凸臺,第二梯形凸臺與單面板主體的外側面之間形成第二橫向裝飾凹縫;所述的帶直角的角板磚包括二塊相連并垂直相交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上端設有第三梯形凸臺,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外側面與第三梯形凸臺之間形成第三橫向裝飾凹縫。如上所述的一種中空承重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長條邊和第二長條邊的外端面為裝飾面。如上所述的一種中空承重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磚、單面板磚和帶直角的角板磚的高度相同。如上所述的一種中空承重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肋筋為兩條,兩條肋筋連接在第一長條邊和第二長條邊的兩側邊緣,肋筋與第一長條邊和第二長條邊的交界部為圓弧過渡形成沙漿槽。如上所述的一種中空承重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條肋筋之間連接有中間連接塊,中間連接塊與第一長條邊之間形成第一隔孔,中間連接塊與第二長條邊之間形成第二隔孔。如上所述的一種中空承重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磚的長度L為170_430mm,寬度W為 170-210mm,高度 H 為 80-100_。如上所述的一種中空 承重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長條邊和第二長條邊的寬度Wl為30-50mm ;所述的第一梯形凸臺的高度Hl為5_15mm。如上所述的一種中空承重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凸臺的高度H2為15-25mm,限位凸臺的底端的寬度W4為76mm,限位凸臺的頂端的寬度W5為62mm,限位槽下端開口長LI 為 80mm。如上所述的一種中空承重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間連接塊的寬度為20_30mm,中間連接塊的長度L2為70-310mm。本發(fā)明具有以下優(yōu)點I、同層之間的磚與磚的對接非常方便,只需使這塊磚的豎向凹槽和豎向凸條與另外一塊磚的豎向凸條和豎向凹槽對齊即可,使同層的磚的第一橫向裝飾凹縫對齊,上、下層磚的豎向裝飾凹縫對齊,這樣就可更快更準的建成墻體,無需其它拉線或者用其它辦法,就可使建成的墻體又直又平,可以實現本層磚之間的橫向自對縫,并實現上、下層之間的豎向自對縫,還可以使建成的墻體更牢固,防震性好;2、上、下相鄰層的磚的通風孔相通,使主墻體具有一通風隔熱中空層,實現通風、保溫、隔熱;3、磚的限位槽內還留有預留空間,預留空間可用于通風、布電線、水管等,還可以減少制作材料。4、本發(fā)明的的第一長條邊和第二長條邊的外端面為帶裝飾色彩的裝飾面,使墻體建成后無需再進行外裝飾;5、施工速度高,綜合成本低;6、提高了墻體的整體強度,防裂縫;7、磚的第一長條邊和第二長條邊的上端面的第一梯形凸臺,單面板主體的上端的第二梯形凸臺,角板磚上端的第三梯形凸臺,可以增強了抗?jié)B漏性能,能防滲水;8、提高了墻體的抗剪能力,可以有效防止斜裂、防震;9、提高了墻體抗壓強度,高于普通墻體的抗壓強度的2倍以上;10、墻體容重輕,低于紅磚重量的60%/立方米,在重量減輕的情況下,承重力還可以完全達到國家標準。
圖I是本發(fā)明的立體圖;圖2是本發(fā)明的俯視圖;圖3是本發(fā)明的側視圖; 圖4是本發(fā)明的磚的立體圖5是本發(fā)明的磚的俯視圖;圖6是本發(fā)明的磚的側視圖;圖7是本發(fā)明的單面板磚的側視圖;圖8是本發(fā)明的單面板磚的前視圖;圖9是本發(fā)明的單面板磚的立體圖;圖10是本發(fā)明的角板磚的立體圖;圖11是本發(fā)明的角板磚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一種中空承重墻,其建在兩水泥柱200之間,其包括主墻體I和貼在水泥柱上的裝飾墻2,所述的主墻體I由磚11砌成若干層,并由若干層磚層層疊砌而成,所述的上、下相鄰層的磚11位置相互錯開設置;裝飾墻2包括單面板磚21和帶直角的角板磚22。本發(fā)明的磚11包括間隔有一定距離設置的第一長條邊111和第二長條邊112,及連接第一長條邊111和第二長條邊112的肋筋113 ;肋筋113的上端設有限位凸臺114,肋筋113的下端設有與限位凸臺114匹配的限位槽115,限位槽115要高于限位凸臺114,使限位槽115內還留有預留空間1150,預留空間1150可用于通風、布電線、水管等,還可以減少制作材料。所述的第一長條邊111和第二長條邊112的上端面設有第一梯形凸臺116,第一梯形凸臺116與第一長條邊111和第二長條邊112的外端面1110之間形成第一橫向裝飾凹縫120 ;所述的第一長條邊111的左、右兩側和第二長條邊112的左、右兩側交錯設置有相匹配的豎向凸筋118和豎向凹槽119,在建墻時,上層的磚11堆砌在下層的磚11上時,上層的磚11的限位槽115卡入下層的磚11的限位凸臺114上,可更快更準的建成墻體,無需其它拉線或者用其它辦法,就可使建成的墻體又直又平,并使建成的墻體抗風、抗震能力強,所述的豎向凸筋118與第一長條邊111和第二長條邊112的外端面1110之間形成的豎向裝飾凹縫121 ;第一長條邊111和第二長條邊112之間形成通風孔130,上、下相鄰層的磚11的通風孔130相通,使主墻體I具有一通風隔熱中空層100。本發(fā)明的的單面板磚21包括單面板主體211,所述的單面板主體211的上端設有第二梯形凸臺212,第二梯形凸臺212與單面板主體的外側面2120之間形成第二橫向裝飾凹縫213。本發(fā)明的的帶直角的角板磚22包括二塊相連并垂直相交的第一面板221和第二面板222,第一面板221和第二面板222的上端設有第三梯形凸臺223,第一面板221和第二面板222的外側面2220與第三梯形凸臺223之間形成第三橫向裝飾凹縫224。本發(fā)明的的第一長條邊111和第二長條邊112的外端面1110為帶裝飾色彩的裝飾面,使墻體建成后無需再進行外裝飾。本發(fā)明上層的磚堆砌在下層的磚上時,上層的磚的限位槽115卡入下層的磚的限位凸臺114上,使同層的磚的第一橫向裝飾凹縫120對齊,上、下層磚的豎向裝飾凹縫121對齊,這樣就可更快更準的建成墻體,無需其它拉線或者用其它辦法,就可使建成的墻體又直又平,并使建成的墻體抗風、抗震能力強,第一長條邊111和第二長條邊112的上端面設有第一梯形凸臺116,第一梯形凸臺116用于定位,使砌墻時更為方便,無需另外的工具來實現定位,還可以防止水滲透進入墻體。
本發(fā)明的的磚11、單面板磚21和帶直角的角板磚22的高度相同。這樣可以使第一橫向裝飾凹縫120與第二橫向裝飾凹縫213和第三橫向裝飾凹縫224對齊,使墻體更為美觀,方便裝飾。本發(fā)明的第一梯形凸臺116,第二梯形凸臺212和第三梯形凸臺223的高和寬相等。上述的肋筋113為兩條,兩條肋筋113連接在第一長條邊111和第二長條邊112的兩側邊緣,肋筋113與第一長條邊111和第二長條邊112的交界部為圓弧過渡形成沙漿槽1131。兩條肋筋113之間連接有中間連接塊1132,中間連接塊1132與第一長條邊111之間形成第一隔孔1134,中間連接塊1132與第二長條邊112之間形成第二隔孔1135。磚11的長 度L為170-430_,寬度W為170-210_,高度H為80_100mm。第一長條邊111和第二長條邊112的寬度Wl為30-50mm;所述的第一梯形凸臺116的高度Hl為5-15mm。限位凸臺4的高度H2為15_25mm,限位凸臺114的底端的寬度W4為76mm,限位凸臺114的頂端的寬度W5為62mm,限位槽115下端開口長LI為80mm。中間連接塊1132的寬度W6為20-30mm,中間連接塊1132的長度L2為70_310mm。
權利要求
1.一種中空承重墻,其建在兩個水泥柱之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墻體(I)和貼在水泥柱上的裝飾墻(2),所述的主墻體(I)由磚(11)砌成若干層,并由若干層磚層層疊砌而成,所述的上、下相鄰層的磚(11)位置相互錯開設置;裝飾墻(2)包括單面板磚(21)和帶直角的角板磚(22); 所述的磚(11)包括間隔有一定距離設置的第一長條邊(111)和第二長條邊(112),及連接第一長條邊(111)和第二長條邊(112)的肋筋(113);肋筋(113)的上端設有限位凸臺(114),肋筋(113)的下端設有與限位凸臺(114)匹配的限位槽(115),所述的第一長條邊(111)和第二長條邊(112)的上端面設有第一梯形凸臺(116),第一梯形凸臺(116)與第一長條邊(111)和第二長條邊(112)的外端面(1110)之間形成第一橫向裝飾凹縫(120);所述的第一長條邊(111)的左、右兩側和第二長條邊(112)的左、右兩側交錯設置有相匹配的豎向凸筋(118)和豎向凹槽(119),所述的豎向凸筋(118)與第一長條邊(111)和第二長條邊(112)的外端面(1110)之間形成的豎向裝飾凹縫(121);第一長條邊(111)和第二長條邊(112)之間形成通風孔(130),上、下相鄰層的磚(11)的通風孔(130)相通,使主墻體(I)具有一通風隔熱中空層(100); 所述的單面板磚(21)包括單面板主體(211),所述的單面板主體(211)的上端設有第二梯形凸臺(212),第二梯形凸臺(212)與單面板主體的外側面(2120)之間形成第二橫向裝飾凹縫(213); 所述的帶直角的角板磚(22)包括二塊相連并垂直相交的第一面板(221)和第二面板(222),第一面板(221)和第二面板(222)的上端設有第三梯形凸臺(223),第一面板(221)和第二面板(222)的外側面(2220)與第三梯形凸臺(223)之間形成第三橫向裝飾凹縫(224)。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中空承重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長條邊(111)和第二長條邊(112)的外端面(1110)為裝飾面。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中空承重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磚(11)、單面板磚(21)和帶直角的角板磚(22)的高度相同。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中空承重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肋筋(113)為兩條,兩條肋筋(113)連接在第一長條邊(111)和第二長條邊(112)的兩側邊緣,肋筋(113)與第一長條邊(111)和第二長條邊(112)的交界部為圓弧過渡形成沙漿槽(1131)。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中空承重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條肋筋(113)之間連接有中間連接塊(1132),中間連接塊(1132)與第一長條邊(111)之間形成第一隔孔(1134),中間連接塊(1132)與第二長條邊(112)之間形成第二隔孔(1135)。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中空承重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磚(11)的長度(L)為170-430mm,寬度(W)為 170_210mm,高度(H)為 80-100_。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中空承重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長條邊(111)和第二長條邊(112)的寬度(Wl)為30-50mm;所述的第一梯形凸臺(116)的高度(Hl)為5_15mm。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中空承重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凸臺(4)的高度(H2)為15-25mm,限位凸臺(114)的底端的寬度(W4)為76mm,限位凸臺(114)的頂端的寬度(W5)為62mm,限位槽(115)下端開口長(LI)為80mm。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中空承重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間連接塊(1132)的寬度(W6)為20-30_,中 間連接塊(1132)的長度(L2)為70_310_。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中空承重墻,其建在兩個水泥柱之間,其包括主墻體和貼在水泥柱上的裝飾墻,主墻體由磚砌成若干層,并由若干層磚層層疊砌而成,上、下相鄰層的磚位置相互錯開設置;裝飾墻包括單面板磚和帶直角的角板磚;磚包括間隔有一定距離設置的第一長條邊和第二長條邊,及連接第一長條邊和第二長條邊的肋筋;單面板磚包括單面板主體。本發(fā)明同層之間的磚與磚的對接非常方便,可更快更準的建成墻體,無需其它拉線或者用其它辦法,實現本層磚之間的橫向自對縫,并實現上、下層之間的豎向自對縫,還可以使建成的墻體更牢固,防震性好;上、下相鄰層的磚的通風孔相通,使主墻體具有一通風隔熱中空層,實現通風、保溫、隔熱。
文檔編號E04F13/073GK102817424SQ20121028012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8月8日
發(fā)明者鐘粵 申請人:鐘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