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鋼板混凝土剪力墻和梁的連接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鋼板混凝土剪力墻和梁連接用套筒連接件。
背景技術:
在創(chuàng)建“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的背景下,從工業(yè)化程度低、施工速度緩慢、施工現(xiàn)場污染嚴重、消耗資源巨大的傳統(tǒng)手工作坊式建造方式向環(huán)保節(jié)能、施工速度快、可工業(yè)化生產的工廠化、標準化建造方式的轉變是建筑產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要求,裝配式結構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主力軍。其中,裝配式鋼板—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體系主要由內嵌鋼板和邊緣構件(框架梁、柱以及加勁板件)組成。內嵌鋼板通常與邊緣構件連接后構成抗側力結構體系,因為其具有施工簡單、速度快、效率高、可工業(yè)化生產、質量易于控制、生態(tài)環(huán)保等優(yōu)點,而被廣泛地應用于高層和超高層建筑。同時,多項試驗研究表明,裝配式鋼板—混凝土剪力墻結構較鋼筋混凝土剪力墻具有更好的延性、耗能與抗剪能力,符合結構安全要求。
但是,裝配式鋼板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存在較多的水平接縫、豎向接縫和節(jié)點,如何使得預制構件之間牢固連接成為了制約結構整體性、承載能力、抗震性等性能的關鍵。目前,工程中的鋼板剪力墻連接方式大多采用全焊接或栓焊結合式連接。
現(xiàn)有方法存在的缺點及不足如下:
(1)、鋼板和端部鋼骨通過全部焊接,導致焊接方式存在人工成本高、施工速度慢、工期較長、現(xiàn)場施焊難、焊縫質量不易保證、殘余應力過大等諸多問題,制約著鋼板—混凝土剪力墻的發(fā)展與應用。
(2)、鋼板和端部鋼骨通過全部栓接,栓接節(jié)點理論上擁有比焊接節(jié)點更好的延性,在大震作用下螺栓之間摩擦能消耗部分地震輸入能量,但是栓接節(jié)點對構件加工精度有一定要求,精度不夠的鋼板剪力墻在后期難以安裝。傳統(tǒng)的栓接還容易發(fā)生“解紐扣”現(xiàn)象。
(3)、在傳統(tǒng)的裝配式混凝土剪力墻結構中,構件吊裝完成后需要加設臨時支撐這道工序,以保證構件在安裝過程中的穩(wěn)定,導致施工現(xiàn)場凌亂,并存在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鋼板混凝土剪力墻和梁連接用套筒連接件。該套筒連接件能夠提高了鋼板混凝土剪力墻與梁的連接強度,還能實現(xiàn)鋼板混凝土剪力墻與梁的快速連接,加快了施工速度,縮短了工期。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鋼板混凝土剪力墻和梁連接用套筒連接件,該鋼板混凝土剪力墻的豎向鋼板靠近梁的一端設置有豎向鋼管,所述豎向鋼管的上部設置有支承鋼板,所述豎向鋼管內填充有細石混凝土,其特征在于:該套筒連接件包括用于套在鋼板混凝土剪力墻豎向鋼管上的套筒本體,所述套筒本體的下端抵接在所述豎向鋼管的支承鋼板上,所述套筒本體側壁設置有用于與鋼板混凝土剪力墻的豎向鋼板螺栓連接的第一肋板和用于與梁內部的型鋼螺栓連接的第二肋板,所述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上均開設有用于安裝箍筋的箍筋孔。
上述的鋼板混凝土剪力墻和梁連接用套筒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本體的上端伸出所述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所述套筒本體伸出所述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的部位設置有固定在所述套筒本體上端的上加強板,所述套筒本體的下端伸出所述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所述套筒本體伸出所述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的部位設置有固定在所述套筒本體下端的下加強板。
上述的鋼板混凝土剪力墻和梁連接用套筒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本體的端部與所述豎向鋼管焊接連接。
上述的鋼板混凝土剪力墻和梁連接用套筒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本體的下端面開設有用于在焊接連接所述套筒本體和豎向鋼管時容納焊料的下凹槽。
上述的鋼板混凝土剪力墻和梁連接用套筒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本體的上端面開設有用于在焊接連接所述套筒本體和豎向鋼管時容納焊料的上凹槽。
上述的鋼板混凝土剪力墻和梁連接用套筒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呈一字型布設或所述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互成90°夾角。
上述的鋼板混凝土剪力墻和梁連接用套筒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的數量均為兩個,兩個所述第一肋板和兩個所述第二肋板構成十字型布設。
上述的鋼板混凝土剪力墻和梁連接用套筒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本體、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構成一體式結構。
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
1、本實用新型通過套筒本體與插入其內的豎向鋼管連接,并通過第一肋板與鋼板混凝土剪力墻的豎向鋼管螺栓連接,通過第二肋板與梁內部的型鋼螺栓連接,采用這種連接方式,一方面能夠提高了鋼板混凝土剪力墻與梁的連接強度,保證了鋼板混凝土剪力墻與梁連接節(jié)點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能實現(xiàn)鋼板混凝土剪力墻與梁的快速連接,加快了施工速度,縮短了工期。
2、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上加強板和下加強板,能夠有效的將第一肋板、第二肋板和套筒本體連接起來,實現(xiàn)了對該套筒連接件的加固,有效的提高了第一肋板、第二肋板和套筒本體的剛度,使其能夠承載更大的荷載。
3、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套筒本體的上端面開設上凹槽,在套筒本體的下端面開設下凹槽,從而方便了在焊接連接述套筒本體和豎向鋼管時,容納更多的焊料,進而使得焊縫加長,提高了焊接強度。
4、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套筒本體、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構成一體式結構,能夠有效的提高該套筒連接件的整體剛度和強度。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的剖面放大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B-B的剖視放大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兩個肋板相互垂直布設時的位置關系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四個肋板十字型布設時的位置關系示意圖。
圖7為用于施工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流程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鋼板混凝土剪力墻; 1-1—豎向鋼板;
1-2—豎向鋼管; 1-3—支承鋼板;
2—套筒連接件; 2-1—套筒本體;
2-2—第一肋板; 2-3—第二肋板;
2-4—上加強板; 2-5—下加強板;
2-6—箍筋; 2-7—上凹槽;
2-8—箍筋孔; 2-9—螺栓孔;
2-10—下凹槽; 3—梁;
3-1—型鋼。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的一種鋼板混凝土剪力墻和梁連接用套筒連接件2,該鋼板混凝土剪力墻1的豎向鋼板1-1靠近梁3的一端設置有豎向鋼管1-2,所述豎向鋼管1-2的上部設置有支承鋼板1-3,所述豎向鋼管1-2內填充有細石混凝土,該套筒連接件2包括用于套在鋼板混凝土剪力墻1豎向鋼管1-2上的套筒本體2-1,所述套筒本體2-1的下端抵接在所述豎向鋼管1-2的支承鋼板1-3上,所述套筒本體2-1側壁設置有用于與鋼板混凝土剪力墻1的豎向鋼板1-1螺栓連接的第一肋板2-2和用于與梁3內部的型鋼3-1螺栓連接的第二肋板2-3,所述第一肋板2-2和第二肋板2-3上均開設有用于安裝箍筋2-6的箍筋孔2-8。
本實施例中,該套筒連接件2通過套筒本體2-1與插入其內的豎向鋼管1-2連接,并通過第一肋板2-2與鋼板混凝土剪力墻1的豎向鋼管1-2螺栓連接,通過第二肋板2-3與梁3內部的型鋼3-1螺栓連接,采用這種連接方式,一方面能夠提高了鋼板混凝土剪力墻1與梁3的連接強度,保證了鋼板混凝土剪力墻1與梁3連接節(jié)點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能實現(xiàn)鋼板混凝土剪力墻1與梁3的快速連接,加快了施工速度,縮短了工期。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肋板2-2和第二肋板2-3上均開設有多個螺栓孔2-9。
如圖3和圖4所示,所述套筒本體2-1的上端伸出所述第一肋板2-2和第二肋板2-3,所述套筒本體2-1伸出所述第一肋板2-2和第二肋板2-3的部位設置有固定在所述套筒本體2-1上端的上加強板2-4,所述套筒本體2-1的下端伸出所述第一肋板2-2和第二肋板2-3,所述套筒本體2-1伸出所述第一肋板2-2和第二肋板2-3的部位設置有固定在所述套筒本體2-1下端的下加強板2-5。
本實施例中,通過設置上加強板2-4和下加強板2-5,能夠有效的將第一肋板2-2、第二肋板2-3和套筒本體2-1連接起來,實現(xiàn)了對該套筒連接件2的加固,有效的提高了第一肋板2-2、第二肋板2-3和套筒本體2-1的剛度,使其能夠承載更大的荷載。具體的,所述上加強板2-4與第一肋板2-2、第二肋板2-3和套筒本體2-1構成焊接連接,同理,所述下加強板2-5與第一肋板2-2、第二肋板2-3和套筒本體2-1構成焊接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套筒本體2-1的端部與所述豎向鋼管1-2焊接連接。具體的,所述套筒本體2-1的下端與所述豎向鋼管1-2焊接連接,有效的提高了套筒本體2-1與豎向鋼管1-2的連接強度。
如圖3所示,所述套筒本體2-1的上端面開設有用于在焊接連接所述套筒本體2-1和豎向鋼管1-2時容納焊料的上凹槽2-7。
本實施例中,通過在套筒本體2-1的上端面開設上凹槽2-7,從而方便了在焊接連接述套筒本體2-1和豎向鋼管1-2時,容納更多的焊料,進而使得焊縫加長,提高了焊接強度。
如圖4所示,所述第一肋板2-2和第二肋板2-3呈一字型布設。此時第一肋板2-2和第二肋板2-3的位置關系,適應于梁3與鋼板混凝土剪力墻1相平行的情形。
如圖5所示,所述第一肋板2-2和第二肋板2-3互成90°夾角。此時第一肋板2-2和第二肋板2-3的位置關系,適應于梁3與鋼板混凝土剪力墻1相垂直的情形。
如圖6所示,所述第一肋板2-2和第二肋板2-3的數量均為兩個,兩個所述第一肋板2-2和兩個所述第二肋板2-3構成十字型布設。此時第一肋板2-2和第二肋板2-3的位置關系,適應于兩個梁3與兩個鋼板混凝土剪力墻1且兩個梁3與兩個鋼板混凝土剪力墻1構成十字型的情形。在實際使用時,可以根據梁3和鋼板混凝土剪力墻1具體的結構形式,對第一肋板2-2和第二肋板2-3的位置關系進行適應性的設置。
本實施例中,所述套筒本體2-1、第一肋板2-2和第二肋板2-3構成一體式結構。通過將套筒本體2-1、第一肋板2-2和第二肋板2-3構成一體式結構,能夠有效的提高該套筒連接件2的整體剛度和強度。
如圖7所示的一種鋼板混凝土剪力墻和梁連接用套筒連接件的安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套筒本體2-1從上向下套在鋼板混凝土剪力墻1的豎向鋼管1-2上,使套筒本體2-1的下端抵接在所述豎向鋼管1-2的支承鋼板1-3上,并使所述套筒本體2-1與支承鋼板1-3焊接連接;
步驟二、將套筒連接件2的第一肋板2-2與鋼板混凝土剪力墻1的豎向鋼板1-1螺栓連接;
步驟三、將套筒連接件2的第二肋板2-3與梁3內部的型鋼3-1螺栓連接;
步驟四、將套筒本體2-1的上加強板2-4與梁3內部型鋼3-1的上翼緣焊接連接,將套筒本體2-1的下加強板2-5與梁3內部型鋼3-1的下翼緣焊接連接。
本實施例中,在步驟四結束后,再在所述第一肋板2-2和所述第二肋板2-3上安裝箍筋2-6,準備對鋼板混凝土剪力墻1和梁3的連接處現(xiàn)澆混凝土。
本實施例的安裝方法中,首先將套筒本體2-1套在豎向鋼管1-2上,這樣實現(xiàn)了對套筒本體2-1的快速定位;然后將第一肋板2-2與鋼板混凝土剪力墻1的豎向鋼板1-1螺栓連接,實現(xiàn)了第一肋板2-2與所述豎向鋼板1-1的快速連接;再將第二肋板2-3與梁3內部的型鋼3-1螺栓連接,實現(xiàn)了第二肋板2-3與梁3的快速連接。最后通過所述上加強板2-4與所述型鋼3-1的上翼緣焊接連接,以及下加強板2-5與所述型鋼3-1的下翼緣焊接連接,使得該套筒連接件2在安裝時,既有栓接連接,又有焊接連接的剛性連接,確保該套筒連接件2安裝后的牢固。這種安裝方法的速度快、較焊接和栓接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從而降低了造價,加快了施工速度,縮短了工期。
實施例2
如圖8和圖9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的安裝方法中,步驟四完成后,在所述鋼板混凝土剪力墻1的上方設置一層鋼板混凝土剪力墻1時,首先在下層的鋼板混凝土剪力墻1的豎向鋼管1-2內澆注水泥砂漿填充料,然后將上層的鋼板混凝土剪力墻1的豎向鋼管1-2從上往下插入所述套筒本體2-1并擠壓所述水泥砂漿填充料進行找平,最后使套筒本體2-1上端與上層的鋼板混凝土剪力墻1的豎向鋼管1-2焊接連接。
在本實施例的安裝方法中,當安裝上層的鋼板混凝土剪力墻1時,上層的鋼板混凝土剪力墻1的豎向鋼管1-2從上向下插入所述套筒本體2-1后,即能夠對上層的鋼板混凝土剪力墻1起到支撐的作用,省去傳統(tǒng)裝配式剪力結構施工中的大量臨時支撐,簡化施工工序,使后續(xù)的安裝工作更加簡單方便快捷。再通過焊接連接的形式,實現(xiàn)了套筒本體2-1與上層的鋼板混凝土剪力墻1的豎向鋼管1-2牢固連接,同時也實現(xiàn)了套筒本體2-1與下層的鋼板混凝土剪力墻1的豎向鋼管1-2牢固連接。并通過將上層的鋼板混凝土剪力墻1的豎向鋼管1-2下端插入所述套筒本體2-1內并擠壓所述水泥砂漿填充料進行找平,這樣能夠使得上層的鋼板混凝土剪力墻1的豎向鋼管1-2在套筒本體2-1內迅速找平,從而能夠降低施工精度,避免人工找平帶來的誤差。
如圖9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還在于:所述套筒本體2-1的下端面開設有用于在焊接連接所述套筒本體2-1和豎向鋼管1-2時容納焊料的下凹槽2-10。
本實施例中,通過在套筒本體2-1的下端面開設下凹槽2-10,從而方便了在焊接連接述套筒本體2-1和豎向鋼管1-2時,容納更多的焊料,進而使得焊縫加長,提高了焊接強度。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以及等效結構變換,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