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手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手柄裝置,例如在設置于對配電盤、控制盤、箱柜、櫥體、臺架等的框體的門上的手柄裝置中,涉及將手柄本體從手柄外殼的卡止進行解除的結構。
背景技術:
以往的平面型的手柄裝置A,如圖8所示,在手柄本體51的一部分上設有鎖52,當將設有手柄的門打開時,成為也將鎖與手柄本體一起從手柄外殼53脫出規(guī)定角度的結構。
因此,該結構將重量加在手柄本體上,握持后的操作性也不好,因比其他的操作反復次數(shù)都多而使手柄本體向手柄外殼53的卡止狀態(tài)變差。又,為了進行使手柄本體51從手柄外殼53脫離的推壓操作,由于位于手柄本體51側而在繼續(xù)推入的狀態(tài)下,手柄本體51不能從手柄外殼53脫出,要保持使卡止部的鉤掛脫離的狀態(tài),必須利用彈簧力(未圖示)使手柄本體51彈起地脫出。
日本專利第3495670號公報發(fā)明內容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為了消除上述不良情況,使上鎖等的操作性良好,將鎖設置在手柄外殼側而不是在手柄本體上,能在將鑰匙保持附于鎖中的狀態(tài)下進行將鎖部推入的簡單操作,即作成僅利用具有鎖的鎖部的操作而能使手柄本體從手柄外殼脫離規(guī)定角度的狀態(tài)。
本發(fā)明的手柄裝置的要點在于,具有設置在相對框體進行開閉的門上的手柄外殼;相對該手柄外殼轉動自如地進行脫出或被收容的手柄本體;將手柄本體從手柄外殼向跟前脫出規(guī)定角度的手柄脫出裝置;以及擋塊,其通過對脫出后的手柄本體進行轉動操作、而在將門從框體不能打開的關閉位置與將門作成打開的打開位置之間進行轉動,在所述手柄裝置中,在設于所述手柄外殼上的鎖部和手柄本體上分別設有相互卡止的卡脫裝置,在設于鎖部的鎖進行開鎖時,將設于鎖部的下部的凸部或凹部與設于手柄外殼上的凹部或凸部位置對準,能將手柄本體從鎖部的卡止進行脫離,并在鎖的上鎖時通過使所述凸部與凹部的位置不重合,就能保持鎖部與手柄本體的卡止。
上述結構的特征部分,由于設置有與運動側的手柄本體卡脫的裝置的鎖部,使因長期使用的耐久性提高,并作成容易進行位于固定側的鎖部的開鎖操作和手柄本體從手柄外殼的脫離操作。又,在上鎖時,使設在鎖部的下部的凸部或凹部與設置在手柄外殼上的凹部或凸部不重合,而在開鎖時使凸部與凹部重合之后,用設在手柄本體與手柄外殼之間的上述卡脫裝置而將手柄本體從手柄外殼脫出規(guī)定角度,然后,通過將手柄本體象擺動件那樣轉動的簡單操作,作成將門的擋塊從框體脫離而將門打開的狀態(tài)。
另外,上述卡脫裝置,是以使位于手柄外殼的鎖部與鎖部的凸部或凹部和手柄外殼的凹部或凸部對準為前提,通過將這些凹凸進行嵌入而進行卡止脫開的結構。
另一發(fā)明的要點在于,為了使手柄本體從手柄外殼脫出規(guī)定角度,而在手柄本體和手柄外殼間的樞裝部與手柄外殼本體和鎖部間的樞裝部之間,在前者使手柄本體脫出的方向、在后者向鎖部的上鎖方向,通過分別施力而使手柄本體的卡脫的操作性良好。
在本發(fā)明中,由于不將鎖設置在手柄本體上,故操作性良好,通過將鎖部設在手柄外殼上、并僅在開鎖時使手柄外殼和鎖部的凸部與凹部對準,具有能容易地使手柄本體從手柄外殼脫出的優(yōu)點。
圖1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是表示開鎖后的手柄本體卡止在鎖部后狀態(tài)的縱剖視圖。
圖2是從圖1的右面看的主視圖。
圖3是圖2的右側視圖。
圖4是圖2的仰視圖。
圖5是從圖1將鎖部傾斜后狀態(tài)的縱剖視圖。
圖6是從圖5的狀態(tài)使手柄本體彈起后狀態(tài)的縱剖視圖。
圖7是圖1的A-A’剖視圖。
圖8是以往的平面手柄的操作說明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將手柄本體設置成與鎖部分離,利用鎖部的簡單操作實現(xiàn)使手柄本體從手柄外殼脫出的狀態(tài)。
圖1是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手柄裝置的縱剖視圖,圖2是從圖1的右側看的主視圖,圖3是卸除了擋塊后的圖1的后側視圖的側視圖,圖4是在圖2中帶有擋塊的后視圖,圖5是從圖1的手柄本體將鎖部的卡合脫開后狀態(tài)的縱剖視圖,圖6是從圖5使手柄本體彈起后狀態(tài)的縱剖視圖,圖7是圖1的A-A’剖視圖。
在圖1~圖4和圖7中,手柄本體1的前方的軸部12被樞裝在架設于手柄外殼2的受孔部2’的銷3上。又,軸部12的從手柄外殼2突出的方形突起12’被嵌入擋塊4的方孔內,通過墊圈10將螺栓11緊固在位于所述方形突起12’的中心的螺孔13中,而對擋塊4進行固定。在常態(tài)下,即在擋塊4卡止于框體(未圖示)后狀態(tài)下,作為卡脫裝置,位于手柄本體1的后部的卡止爪5與鎖部7的爪支承部8卡止,所述鎖部7樞裝在架設于手柄外殼2的銷6上。并且,鎖9埋設于鎖部7中,通過利用鑰匙(未圖示)使由圓筒鎖頭所構成的鎖進行旋轉而使設在鎖部7的下部的凸部14與鎖一起旋轉。通過旋轉,在與位于開鎖位置的凸部14對應的位置的手柄外殼2上形成比其它手柄外殼的內面較低的凹部15。另外,16是插入固定于門上的螺栓(未圖示)用的螺孔。另外,在手柄外殼2的后部內端與鎖部7之間,設有通過所述凸部14進入凹部15內利用銷6產生傾斜并使所述卡止爪5從爪支承部8脫開的足夠的間隙19。
以下,對由上述結構構成的本發(fā)明的手柄裝置的操作進行說明。
圖1~圖4和圖7的手柄裝置,是將擋塊4卡止在框體上后的狀態(tài),而該場合的鎖9是由鑰匙開鎖后的狀態(tài)(凹部與凸部相對)。由此,在前面的上鎖狀態(tài)中,由于凸部14的前端不位于凹部15的對應位置、而凸部14的前端與手柄外殼2的內面接近,故即使欲用銷6使鎖部7傾斜、在手柄外殼2內也不能傾斜,因此,卡止爪5處于不從爪支承部8脫離的狀態(tài)。
開鎖后,通過將進入鎖9的鑰匙克服設在銷6上的彈簧17力那樣推入,則凸部14嵌入凹部15內,通過使鎖部7傾斜而使卡止爪5脫離爪支承部8,利用卷繞在銷3上的彈簧18,手柄本體1的前端彈起,直至在軸部12與手柄外殼2之間被限制。
握持彈起后的手柄本體1,如圖8所示地進行旋轉,使擋塊通過向箭頭的方向下降而從框體脫離(雖然擋塊的方向與圖4中成為反方向,但框體是設定成處于左右相反情況的構件,故通過將擋塊變換180°方向進行安裝,就能使其一致)。
在將用鉸鏈等將框體的一方側作成可開閉的對應各種用途的物品及裝置予以內藏后的門的另一方側,設置本發(fā)明裝置,將鎖部設置在手柄外殼側而不是設在手柄本體上,通過使圓筒鎖頭等的鎖自身傾動,而使鎖部能傾動,實現(xiàn)手柄本體從手柄外殼的脫出。
權利要求
1.一種手柄裝置,具有設置在相對框體進行開閉的門上的手柄外殼;相對該手柄外殼轉動自如地進行脫出或被收容的手柄本體;將手柄本體從手柄外殼向跟前脫出規(guī)定角度的手柄脫出裝置;以及擋塊,其通過對脫出后的手柄本體進行轉動操作、而在將門從框體不能打開的關閉位置與將門作成打開的打開位置之間進行轉動,其特征在于,在設于所述手柄外殼上的鎖部和手柄本體上分別設有相互卡止的卡脫裝置,在設于鎖部的鎖進行開鎖時,將設于鎖部的下部的凸部或凹部與設于手柄外殼上的凹部或凸部位置對準,能將手柄本體從鎖部的卡止進行脫離,并在鎖的上鎖時通過使所述凸部與凹部的位置不重合,就能保持鎖部與手柄本體的卡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本體從手柄外殼脫出規(guī)定角度的裝置被設置成用將手柄本體樞裝于手柄外殼上的部位的彈簧向所述脫離方向的施力使手柄本體彈起,直至手柄本體的前端與手柄外殼抵接,所述鎖部與手柄本體的卡止、脫離,是通過克服鎖部的樞裝于手柄外殼上部位的彈簧向所述卡止方向的施力而向脫離方向施加推壓力來進行的。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的手柄裝置,其特點在于,將鎖部從手柄本體分離而設在手柄外殼側,將鎖部的鎖進行開鎖,通過將設于鎖部的下部的凸部或凹部與設在手柄外殼上的凹部或凸部的位置對準,使手柄本體能從鎖部的卡止進行脫離。采用本發(fā)明,可使手柄本體的操作性良好,通過用鑰匙對鎖部進行簡單操作,作成將手柄本體從手柄外殼脫離規(guī)定角度并能將門從框體打開的狀態(tài)。
文檔編號E05B3/00GK1715601SQ200510053938
公開日2006年1月4日 申請日期2005年3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6月30日
發(fā)明者瀨川志朗 申請人:瀧源制造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