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熱毯、墊或棉被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紡織品,特別涉及一種電熱毯、墊或棉被。
背景技術:
在天氣寒冷的地區(qū),為了獲得取暖的功效,通常使用電暖爐、電熱棉被、電熱毯、電熱墊做為取暖的工具,而電熱毯、電熱墊及電熱棉被使用方便容易,且可直接覆蓋于人體,使人在天寒地凍時,仍然能保持身體的溫暖。 現(xiàn)有的電熱毯或電熱棉被,其主要在上、下棉層間設置有金屬電熱絲,藉由金屬電熱絲的電阻產(chǎn)生熱能,而讓使用者覆蓋使用時,可以達到保暖的目的。而由于使用金屬電熱絲做為發(fā)熱組件,使得電熱毯或電熱棉被的柔軟性低,而產(chǎn)生折迭困難,甚至于容易折斷金屬電熱絲。 為了克服發(fā)熱體容易折斷的情形,于是有一種非金屬碳纖維發(fā)熱體產(chǎn)生,此種發(fā)熱體不易折斷,柔軟性好,且連接牢固。然而在實際使用時,會產(chǎn)生熱能不平均的情形。
發(fā)明內(nèi)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利用可撓性碳加熱管做為發(fā)熱體的電熱毯、墊或棉被。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電熱毯、墊或棉被,其包括上棉層,下棉層以及設置在上、下棉層中間的可撓性碳加熱管,該可撓性碳加熱管包括一發(fā)熱體及一包覆于該發(fā)熱體外的絕緣套管,其中所述的發(fā)熱體包括碳纖維束,所述的碳纖維束以包繞方式包繞在玻璃纖維束、巖石纖維束、陶瓷纖維束中之一種或一種以上組合,且該發(fā)熱體表面披覆有功能性粉末; 該絕緣套管為可撓性的玻璃纖維編織管,氟材彈性管、硅膠管、PU管、PVC管、PE管、PP管、PET管、Nylon管或PI管; 所述的功能性粉末為抗氧化材料粉末、散熱材料粉末、遠紅外線粉末、負離子粉末、電氣石粉末、稀土材料粉末之其中一種或其組合。 本發(fā)明解決進一步技術問題的方案是所述的抗氧化材料粉末為六方氮化硼、氮化鋁、三氧化二鋁之任一種或其組合。 本發(fā)明解決進一步技術問題的方案是所述的散熱材料粉末為微米金屬粉、石墨、奈米碳管、碳黑、碳化硅、三氧化二鋁、二氧化硅、氧化鈹、六方氮化硼、氮化鋁之任一種或其組合。 本發(fā)明解決進一步技術問題的方案是所述的遠紅外線粉末為三氧化二鋁、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鐵、三氧化二鉻、二氧化鉺、氧化鎂、二氧化鈦、氧化鋯、氧化H二氧化鈰、二氧化鉍之任一種或其組合。
本發(fā)明解決進一步技術問題的方案是所述的發(fā)熱體與絕緣套管之間填充油液。
本發(fā)明解決進一步技術問題的方案是該油液為苯基硅油或礦物油。
本發(fā)明解決進一步技術問題的方案是所述的可撓性碳加熱管呈橫向設置。
本發(fā)明解決進一步技術問題的方案是所述的可撓性碳加熱管至少有一排呈橫向設置,以及至少有一排可撓性碳加熱管呈縱向設置。 本發(fā)明解決進一步技術問題的方案是所述的可撓性碳加熱管呈彎弧形狀設置。
本發(fā)明解決進一步技術問題的方案是所述的可撓性碳加熱管呈交叉網(wǎng)狀設置。
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本發(fā)明的電熱毯、墊或棉被結構簡單、使用壽命長、發(fā)熱轉換效率高、工作溫度范圍寬、可以以任意幾何形狀設置、可撓性佳、柔性佳。
圖1是本發(fā)明的電熱毯、墊或棉被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以及圖3是采用本發(fā)明的電熱毯、墊或棉被的發(fā)熱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的電熱毯、墊或棉被的可撓性碳加熱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5至圖9是本發(fā)明的電熱毯、墊或棉被的可撓性碳加熱管的設置狀態(tài)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內(nèi)容是結合具體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fā)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請參閱圖1至圖4,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電熱毯、墊或棉被,該電熱毯、墊或棉被包括上棉層20,下棉層30以及設置在上、下棉層20、30中間的可撓性碳加熱管IO,該可撓性碳加熱管10用以提供發(fā)熱作用,其包括一發(fā)熱體11及一包覆于該發(fā)熱體11外的絕緣套管12,其中所述的發(fā)熱體11包括碳纖維束13,所述的碳纖維束13以包繞方式包繞在玻璃纖維束14、巖石纖維束15、陶瓷纖維束16中之一種或一種以上組合,且該發(fā)熱體11表面披覆有功能性粉末17。 該絕緣套管12為可撓性的玻璃纖維編織管(polyolefin tubing)或氟材彈性管(f luoroelastomer tubing)、硅膠管(silicon tubing) 、PU管(polyurethanetubing) 、PVC管(Polyvinylchloride tubing)、 PE管(polyethylene tubing)、 PP管(polypropylenetubing) 、 PET管(polyester tubing) 、 Nylon管(polyamidetubing) 、 PI管(polyimidetubing)。 所述的發(fā)熱體11與絕緣套管12之間可填充油液18,該油液18為苯基硅油或礦物油,其主要在于提供均溫、保溫及防止發(fā)熱體11氧化與斷裂的作用。 所述的披覆于發(fā)熱體11表面的功能性粉末17可選擇為抗氧化材料粉末、散熱材料粉末、遠紅外線粉末、負離子粉末、電氣石粉末、稀土材料粉末之其中一種或一種以上組合。其中該抗氧化材料粉末為六方氮化硼、氮化鋁(A1N)、三氧化二鋁(A1203)之任一種或一種以上組合。所述的散熱材料粉末為可選擇微米(奈米)金屬粉、石墨、奈米碳管、碳黑、碳化硅(SiC)、三氧化二鋁(A1203) 、二氧化硅(Si02)、氧化鈹(Be0)、六方氮化硼(HBN)、氮化鋁(A1N)之任一種或一種以上組合。 所述的遠紅外線粉末為可選擇三氧化二鋁(Al^)、二氧化硅(Si0》、三氧化二鐵(FeA)、三氧化二鉻(0203)、二氧化鉺(Er0》、氧化鎂(MgO)、二氧化鈦(T叫)、氧化鋯(ZrO》、氧化f丐(CaO)、二氧化鈰(CeO》、二氧化鉍(Bi02)之任一種或一種以上組合。
參見圖5,所述的可撓性碳加熱管10呈橫向設置,用以提供較佳均勻發(fā)熱功效,各可撓性碳加熱管10的一端連接正極電源線10a,另一端連接負極電源線10b。
參見圖6,所述的可撓性碳加熱管40a、40b呈橫向設置,用以提供較佳均勻發(fā)熱功效,其中一排各可撓性碳加熱管40a的一端連接正極電源線10c,另一端連接負極電源線10d,另一排各可撓性碳加熱管40b的一端連接正極電源線10c,另一端連接負極電源線10d。 參見圖7,所述的至少一排可撓性碳加熱管50a呈橫向設置,以及至少一排可撓性碳加熱管50b呈縱向設置,用以提供較佳均勻發(fā)熱功效,其中橫向各可撓性碳加熱管50a的一端連接正極電源線10e,另一端連接負極電源線10f,縱向各可撓性碳加熱管50b的一端連接正極電源線10e,另一端連接負極電源線10f。 除上述三種實施例可撓性碳加熱管設置示意圖外,在可以提供相同發(fā)熱功效的任何形狀設置均可實施,如圖8所示,所述的可撓性碳加熱管60呈彎弧形狀設置,用以提供較佳均勻發(fā)熱功效。 如圖9所示,所述的可撓性碳加熱管70呈交叉網(wǎng)狀設置,用以提供較佳均勻發(fā)熱功效。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電熱毯、墊及棉被,其具有不易折斷,柔軟性好、發(fā)熱平均、耗電量低、無電磁波、均溫、保溫以及釋放遠紅外線的優(yōu)點。
權利要求
一種電熱毯、墊或棉被,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棉層,下棉層以及設置在上、下棉層中間的可撓性碳加熱管,該可撓性碳加熱管包括一發(fā)熱體及一包覆于該發(fā)熱體外的絕緣套管,其中所述的發(fā)熱體包括碳纖維束,所述的碳纖維束以包繞方式包繞在玻璃纖維束、巖石纖維束、陶瓷纖維束中之一種或一種以上組合,且該發(fā)熱體表面披覆有功能性粉末;該絕緣套管為可撓性的玻璃纖維編織管,氟材彈性管、硅膠管、PU管、PVC管、PE管、PP管、PET管、Nylon管或PI管;所述的功能性粉末為抗氧化材料粉末、散熱材料粉末、遠紅外線粉末、負離子粉末、電氣石粉末、稀土材料粉末之其中一種或其組合。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熱毯、墊或棉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化材料粉末為六 方氮化硼、氮化鋁、三氧化二鋁之任一種或其組合。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熱毯、墊或棉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熱材料粉末為微米 金屬粉、石墨、奈米碳管、碳黑、碳化硅、三氧化二鋁、二氧化硅、氧化鈹、六方氮化硼、氮化鋁 之任一種或其組合。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熱毯、墊或棉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遠紅外線粉末為三氧化二鋁、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鐵、三氧化二鉻、二氧化鉺、氧化鎂、二氧化鈦、氧化鋯、氧化牽丐、 二氧化鈰、二氧化鉍之任一種或其組合。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熱毯、墊或棉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發(fā)熱體與絕緣套管之間填充油液。
6. 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熱毯、墊或棉被,其特征在于該油液為苯基硅油或礦物油。
7.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熱毯、墊或棉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撓性碳加熱管呈橫 向設置。
8.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熱毯、墊或棉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撓性碳加熱管至少 有一排呈橫向設置,以及至少有一排可撓性碳加熱管呈縱向設置。
9.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熱毯、墊或棉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撓性碳加熱管呈彎 弧形狀設置。
10.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熱毯、墊或棉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撓性碳加熱管呈 交叉網(wǎng)狀設置。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電熱毯、墊或棉被,其包括上棉層,下棉層以及設置在上、下棉層中間的可撓性碳加熱管,該可撓性碳加熱管包括一發(fā)熱體及一包覆于該發(fā)熱體外的絕緣套管,其中所述的發(fā)熱體包括碳纖維束,所述的碳纖維束以包繞方式包繞在玻璃纖維束、巖石纖維束、陶瓷纖維束中之一種或一種以上組合,且該發(fā)熱體表面披覆有功能性粉末;該絕緣套管為可撓性的玻璃纖維編織管,氟材彈性管、硅膠管、PU管、PVC管、PE管、PP管、PET管、Nylon管或PI管;所述的功能性粉末為抗氧化材料粉末、散熱材料粉末、遠紅外線粉末、負離子粉末、電氣石粉末、稀土材料粉末之其中一種或其組合。
文檔編號A47C27/12GK101731892SQ20091018862
公開日2010年6月16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2月4日
發(fā)明者蔡宜壽 申請人:劉寧和;蔡宜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