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功能化家具設計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便于高處取物的衣柜。
背景技術:
日常生活中,衣柜通常分為頂柜、中柜和下柜,頂部由于不便于取物因此常被用于放置被褥等不常用的物品,利用率較低,若是能夠將衣柜頂部空間充分利用,則能使衣柜的功能性更優(yōu)異。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便于高處取物、能夠提高衣柜頂部空間利用率的衣柜,本發(fā)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便于高處取物的衣柜,包括柜體、柜門以及取物機構,所述柜門為平開門,所述取物機構包括鉸接座、連桿、掛衣桿、弧形導軌、彈簧座及彈簧;所述鉸接座設置于柜體一側內壁;所述連桿一端與鉸接座鉸接、另一端與掛衣桿一端固定連接,所述連桿以鉸接座為端點、在柜體內壁平面轉動;所述弧形導軌設置于與鉸接座相對的柜體內壁,且兩端設置有擋板,所述掛衣桿的懸空端在弧形導軌內滑動;所述彈簧座設置于鉸接座一側,所述彈簧一端與彈簧座固定連接、另一端與連桿靠近掛衣桿的一端固定連接。
當需要取下高處懸掛的衣物時,只需將連桿向背離柜體背板的方向撥動,即可使掛衣桿兩端分別繞鉸接座和弧形導軌滑動,以此達到使掛衣桿下降的目的,由于掛衣桿下降后可能會伸出柜體,因此柜門只能設置為平開門;所述弧形導軌主要起到支撐掛衣桿的作用,擋板則起到限位的作用,設置彈簧則能夠在掛衣桿復位時提供一定的助力。
進一步的,所述弧形導軌靠近柜體背板一端與垂直方向的夾角為5-10°,能夠防止掛衣桿防落,所述弧形導軌的另一端與垂直方向的夾角為60-90°,具體根據(jù)柜體的實際高度選擇,若柜體頂部較高,則夾角需設置大一些,使得掛衣桿下降的幅度變大,若柜體頂部較矮,則夾角只需設置小一些,掛衣桿只需下降較小的幅度即可方便取物。
進一步的,所述掛衣桿中部還設置有一根拉桿,所述拉桿與掛衣桿垂直、且可繞掛衣桿轉動,設置拉桿能夠更方便的帶動掛衣桿滑動。
進一步的,所述拉桿為伸縮桿,在不需取物時方便隱藏。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設置取物機構可以使高處的掛衣桿高度降低、便于拿取衣物,能夠提高衣柜頂部空間的利用率。
附圖說明
圖1、本發(fā)明的柜體與取物結構的連接示意圖,圖中未標識彈簧座及彈簧。
圖2、本發(fā)明的取物裝置與柜體兩側內壁連接處的側視圖,圖中未標識掛衣桿。
圖中:1、柜體,31、鉸接座,32、連桿,33、掛衣桿,34、弧形導軌,341、擋板,35、彈簧座,36、彈簧,4、拉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的一種便于高處取物的衣柜,包括柜體1、柜門以及取物機構,所述柜門為平開門,所述取物機構包括鉸接座31、連桿32、掛衣桿33、弧形導軌34、彈簧36座35及彈簧36;所述鉸接座31設置于柜體1一側內壁;所述連桿32一端與鉸接座31鉸接、另一端與掛衣桿33一端固定連接,所述連桿32以鉸接座31為端點、在柜體1內壁平面轉動;所述弧形導軌34設置于與鉸接座31相對的柜體1內壁,且兩端設置有擋板341,所述掛衣桿33的懸空端在弧形導軌34內滑動;所述彈簧36座35設置于鉸接座31一側,所述彈簧36一端與彈簧36座35固定連接、另一端與連桿32靠近掛衣桿33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弧形導軌34靠近柜體1背板一端與垂直方向的夾角為8°,能夠防止掛衣桿33防落,所述弧形導軌34的另一端與垂直方向的夾角為75°,具體根據(jù)柜體1的實際高度選擇,若柜體1頂部較高,則夾角需設置大一些,使得掛衣桿33下降的幅度變大,若柜體1頂部較矮,則夾角只需設置小一些,掛衣桿33只需下降較小的幅度即可方便取物。所述掛衣桿33中部還設置有一根拉桿4,所述拉桿4與掛衣桿33垂直、且可繞掛衣桿33轉動,設置拉桿4能夠更方便的帶動掛衣桿33滑動。所述拉桿4為伸縮桿,在不需取物時方便隱藏。
當需要取下高處懸掛的衣物時,只需將連桿32向背離柜體1背板的方向撥動,即可使掛衣桿33兩端分別繞鉸接座31和弧形導軌34滑動,以此達到使掛衣桿33下降的目的,由于掛衣桿33下降后可能會伸出柜體1,因此柜門只能設置為平開門;所述弧形導軌34主要起到支撐掛衣桿33的作用,擋板341則起到限位的作用,設置彈簧36則能夠在掛衣桿33復位時提供一定的助力。
以上述依據(jù)本發(fā)明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fā)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fā)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jù)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