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具及烹飪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廚房用具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鍋具及具有該鍋具的烹飪器具。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現(xiàn)有電飯煲的內鍋上一般都沒有設置提手,這給消費者在移動內鍋時帶來一定程度的不便;而對于現(xiàn)有的設有提手的部分鍋具,其提手一般通過螺釘固定在鍋具的本體上,或者將提手直接與鍋具的本體通過焊接固定,對于提手通過螺釘固定的產品而言,在產品的長期使用過程中,由于螺釘?shù)拿撀湟字率固崾置撀?,從而降低了產品的使用可靠性,而對于提手與鍋具的本體相焊接的產品而言,在焊接的過程中,施工人員需同時對提手進行定位和支撐,這增加了焊接的施工難度,從而降低了產品的生產效率,同時,也難以保證提手的安裝精度,從而降低了產品的品質。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至少之一,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鍋具,具有支撐板以便于用戶將其轉移,且鍋具的支撐板與鍋本體之間安裝方便、定位精準高。
[0004]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上述鍋具的烹飪器具。
[0005]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鍋具,用于烹飪器具,包括:鍋本體,所述鍋本體的外壁面上設置有止位部;和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一端與所述止位部相抵靠,且所述支撐板與所述鍋本體的外壁面相連接。
[0006]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的鍋具,在鍋本體的外壁上設置止位部,則將支撐板固定到鍋本體上的過程中,可使支撐板的一端與止位部相抵靠,以實現(xiàn)對支撐板的安裝定位,具體地,支撐板與鍋本體之間通過焊接連接,可通過設置支撐板支撐在止位部上,或者施工人員向支撐板施力以確保支撐板始終與止位部相貼合,即可施行焊接工序,這使得施工人員無需同時兼顧對支撐板的定位和支撐要求,從而相對降低了焊接過程的施工難度,提高了產品的加工效率,且在此基礎上,該結構的設置也利于提高支撐板與鍋本體之間的安裝精度和焊接質量,從而相對提高了產品的品質。
[0007]具體而言,對于現(xiàn)有提手與鍋具的本體相焊接的產品,提手在焊接過程中,施工人員需用手支撐提手,同時依據(jù)經(jīng)驗對提手定位,這增加了焊接施工難度,且難以保證產品的定位精度;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鍋具,可通過將支撐板支撐在止位部上,或者施工人員向支撐板施力以確保支撐板始終與止位部相貼合,即可施行焊接工序,即施工人員無需同時兼顧對支撐板的定位和支撐要求,從而相對降低了焊接過程的施工難度,提高了產品的加工效率,且在此基礎上,該結構的設置也利于提高支撐板與鍋本體之間的安裝精度和焊接質量,從而相對提尚了廣品的品質。
[0008]另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實施例中的鍋具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0009]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支撐板呈環(huán)形,且所述支撐板的一板面上設置有止位槽;其中,所述支撐板套設在所述鍋本體的外壁面上,且所述止位部卡入所述止位槽內,并與所述止位槽的底壁相抵靠。
[0010]在現(xiàn)有鍋具中,通常在鍋具相對稱的兩個側壁上設置提手,以供用戶把持,但是,對于鍋具與外鍋相配合的產品,如電飯煲或電壓力鍋,在鍋具相對稱的兩個側壁上設置把手的方案中,在將鍋具安裝到烹飪器具的外鍋中時,需使把手與外鍋內的預留位置相適配才可實現(xiàn),這降低了鍋具的使用自由度;本方案將支撐板設置呈環(huán)形,在烹飪器具的外鍋中預留相應的環(huán)形容納空間,從而避免了烹飪器具的外鍋與鍋具干涉的情況發(fā)生,即用戶無需確保鍋具與烹飪器具的外鍋相對應也可將鍋具安裝到烹飪器具的外鍋內,從而增加了鍋具移動時使用的自由度,提高了產品的使用舒適度;同時,本方案在支撐板上設置止位槽,則在焊接工序之前,通過將鍋本體上的止位部卡入止位槽內,以實現(xiàn)支撐板與鍋本體之間的初步連接,即在焊接過程中,施工人員無需額外支撐住支撐板,從而相對降低了焊接的施工難度;此外,使止位部與止位槽的底壁相抵靠,以實現(xiàn)對支撐板的安裝定位,即將止位部卡入止位槽內時,止位部與止位槽的底壁相干涉以示安裝到位,從而保證了對支撐板的安裝精度。
[0011]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止位部包括沿所述鍋本體的外壁面周向設置的環(huán)形凸起;所述支撐板的上板面設置有環(huán)形的所述止位槽,所述環(huán)形凸起卡入所述止位槽內,且所述環(huán)形凸起的下端面與所述止位槽的底壁相抵靠。
[0012]對于支撐板呈環(huán)形的方案,將止位部相應地設置呈環(huán)形,以使得環(huán)形凸起與止位槽之間的擠壓力均勻地分布在環(huán)形凸起和止位槽的槽壁上,從而避免了因環(huán)形凸起卡入止位槽內而導致支撐板變形的情況發(fā)生,從而相對提高了產品的品質。
[0013]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環(huán)形凸起的上端面與所述鍋本體的上端面平齊。
[0014]該結構的設置相對增加了環(huán)形凸起沿上下方向的厚度,從而提高了環(huán)形凸起的使用強度和剛度,避免因環(huán)形凸起的厚度過薄,而導致環(huán)形凸起卡入止位槽內的過程中環(huán)形凸起變形的情況出現(xiàn);且在滿足環(huán)形凸起使用可靠性的基礎上,該結構的設置可確保鍋具本體可視表面的平整性,這一方面增加了鍋具的美觀性,另一方面,避免因環(huán)形凸起的設置而在鍋本體外壁面上出現(xiàn)尖角結構,進而避免了產品使用過程中用戶被尖角劃傷的情況發(fā)生,故而,該結構的設置提高了產品的使用舒適度和安全性。
[0015]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鍋本體的外壁面上設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的側壁面構成所述止位部;所述支撐板呈環(huán)形,并套設在所述鍋本體的外壁面上,且所述支撐板的內環(huán)端設置有與所述定位凹槽相配合的定位凸起。
[0016]本方案在鍋本體上設置定位凹槽,則在焊接工序之前,通過將支撐板上的定位凸起卡入定位凹槽內,以實現(xiàn)支撐板與鍋本體之間的初步連接,即在焊接過程中,施工人員無需額外支撐住支撐板,從而相對降低了焊接的施工難度;此外,定位凹槽的側壁面與支撐板的定位凸起的上端面或下端面相抵靠,以實現(xiàn)對支撐板的安裝定位,即將定位凸起卡入定位凹槽內時,定位凹槽的側壁面與支撐板的定位凸起的上端面或下端面相干涉以示安裝到位,從而保證了對支撐板的安裝精度。
[0017]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定位凹槽的上側壁面的面積大于所述定位凹槽的下側壁面的面積。
[0018]產品的使用過程中,用戶可向支撐板施力以實現(xiàn)轉移或取放鍋具,一般而言,在鍋具提起的過程中,支撐板多受到向上的支撐力,而使得定位凹槽的上側壁面與定位凸起的上端面為主要的受力面,本方案設置定位凹槽的上側壁面的面積大于定位凹槽下側壁面的面積,相應地,與之相配合的定位凸起的上端面的面積大于其下端面的面積,這增加了產品主要受力面的面積,從而改善定位凹槽的上側壁面與定位凸起的上端面之間的受力效果,從而降低了定位凹槽和/或定位凸起發(fā)生變形或被損壞的概率,提高了產品的使用可靠性。
[0019]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鍋本體的橫截面圍成圓形,且所述圓形的面積從所述鍋本體的中部沿上、下方向逐漸減??;其中,所述止位部設置在所述鍋本體上對應所述圓形的面積最大處。
[0020]在本方案中,進一步地,鍋本體整體呈球形。
[0021]通過將止位部設置在鍋本體上對應圓形的面積最大處,則便于將環(huán)形的支撐板從下向上或者從上向下套裝到鍋本體上,從而為產品加工提供的便利。
[0022]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支撐板與所述鍋本體的外壁面圍成的夾角內設置有焊接部。
[0023]對支撐板與鍋本體之間進行定位和初步連接后,通過在支撐板與鍋本體的外壁面圍成的夾角內設置焊接部,以實現(xiàn)支撐板和鍋本體的外壁面之間的固定連接,具體地,可設置焊接部位于支撐板的上板面與鍋本體的外壁面圍成的夾角內,和/或,設置焊接部位于支撐板的下板面與鍋本體的外壁面圍成的夾角內,這避免了產品長期使用過程支撐板與鍋本體相分離的情況出現(xiàn),從而提高了產品的使用可靠性。
[0024]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支撐板的下板面與所述鍋本體的外壁面圍成的夾角內設置有焊接部。
[0025]在本方案中,通過設置焊接部位于支撐板的下板面與鍋本體的外壁面圍成的夾角內,則在確保支撐板與鍋本體之間連接可靠性的前提下,使得焊接部隱藏于鍋具的不常見表面下,從而相對提高了產品的美觀性;進一步地,焊接工序之后,可對焊接部進行打磨以提高焊接部的表面質量,從而提高用戶把持支撐板時的觸感,進而提高產品的使用舒適度。
[0026]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焊接部沿所述鍋本體的外壁面周向設置呈環(huán)形。
[0027]使焊接部沿鍋本體的外壁面周向設置呈環(huán)形,這增加了支撐板與鍋本體之間的連接強度,降低了支撐板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