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槽排水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廢水管道裝置,具體的說是一種與水槽相連的排水機構。
背景技術:
裝修時一般是先安裝好水槽,再根據(jù)水槽和下水管的位置來安裝排水機構, 因此現(xiàn)有的排水機構一般都需要在安裝時先測量好后再選用合適的管道進行安 裝,十分不方便。另外有些落水濾器上方的水槽塞頭需要由下而上頂起才能使水 槽塞頭脫離落水口而排水,因此會在落水濾器內(nèi)安裝撥叉,并在該撥叉的端部通 過拉索與水槽上方的開關連接,通過開關控制撥叉將水槽塞頭頂起。這種結構由 于在使用時垃圾還會掛到拉索和撥叉上,因此撥叉和拉索容易被腐蝕,影響撥叉
的靈活度和壽命。中國專利局2007年9月26日公開的專利號為 "ZL200620108265.4"的"一種雙孔水槽下水管",它包括三通管、兩導水管、 防臭裝置和溢水接頭,溢水接頭通過溢水軟管與三通管相連接,所述的導水管為 不銹鋼螺紋軟管;該防臭裝置包括防臭筒、防臭內(nèi)管筒和防臭筒外殼,依次套接, 防臭筒的出水口比防臭內(nèi)管筒的出水口高。其防臭裝置和承液彎頭的原理相似, 但是其經(jīng)常需要拆開排污,拆裝時不如承液彎頭方便。其導水管采用不銹鋼螺紋 軟管,因此無需另外配件就可調(diào)節(jié)管道的長短或安裝的高低,也有較好的通用性, 但是由于不銹鋼螺紋軟管一般內(nèi)徑較小,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而且不銹鋼螺紋 軟管相對來說比較容易破裂,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為水槽提供一種排水 快、安裝方便、通用性好、壽命長的排水機構。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所采取的技術措施為 一種水槽排水機構包括安裝在 水槽出水口的落水濾器、與水槽側壁出水口相連的溢水管以及與落水濾器下方和 溢水管的末端依次相連的排水管道、承水彎頭和排水軟管,所述的落水濾器內(nèi)安裝有與落水濾器內(nèi)壁鉸接的撥叉,該撥叉的另一端通過拉索與安裝在水槽上的開
關相連,所述的排水管道下端的外側管壁上設置有1至4個環(huán)形凹槽,所述的承
水彎頭上端設置有與環(huán)形凹槽相匹配的卡扣。
所述的排水管道下端的環(huán)形凹槽內(nèi)安裝有o型密封圈。
所述的溢水管末端設置有彈性卡扣,所述的排水管道的側壁溢水管接口處開 設有與彈性卡扣相匹配的上小下大的卡槽。
所述的落水濾器內(nèi)安裝有撥叉保護裝置,該撥叉保護裝置位于撥叉的上方, 所述的撥叉保護裝置兩側形成下水通道。
所述的撥叉保護裝置包括兩側向下彎折的小蓋板。 所述的撥叉保護裝置包括位于撥叉上方一塊小蓋板和分別安裝于撥叉兩側
的兩條橫向支撐板。
本發(fā)明通過在承水彎頭相對于排水管道可360度旋轉,以適用于下水管處于 任意方向時的安裝,通用性強,而且安裝方便快捷。在撥叉上方安裝撥叉保護裝 置可以防止垃圾掛到撥叉和拉索上,減少了污水對撥叉和拉索的腐蝕,保持了撥 叉和拉索的靈活度,延長了使用壽命。溢水管末端通過采用彈性卡扣插接于排水 管道的側壁接口的卡槽來固定,改變了傳統(tǒng)用螺紋旋接的方式,加快了安裝速度。
圖1是本發(fā)明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落水濾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A處放大示意圖。
1_開關,2 —水槽,3—落水濾器,4 —排水管道,5 —螺母,6_密封圈,7 一承水彎頭,8 —排水軟管,9一卡扣,IO —拉索,ll一溢水管,12 —彈性卡扣, 13 —卡槽,M —撥叉,15 —小蓋板,16 —橫向支撐板,17 —下水通道,18 —環(huán)形 凹槽,19一0型密封圈。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l、圖3所示,本發(fā)明水槽排水機構包括安裝在水槽2出水口的落水濾 器3、與水槽2側壁出水口相連的溢水管11以及與落水濾器3下方和溢水管11 的末端依次相連的排水管道4、承水彎頭7和排水軟管8,所述的排水軟管8與 下水管相通。如圖3所示,所述的排水管道4下方的外側管壁上設置有1到4 條環(huán)形凹槽18,所述的承水彎頭7上端設置有與環(huán)形凹槽18相匹配的卡扣9,由于卡扣9內(nèi)側為倒鉤狀,因此可以很方便地將卡扣9與環(huán)形凹槽18扣合,并 使承液彎頭7可以相對與排水管道4作360度轉動,以適用于下水管處于任意方 向時的安裝,通用性強。為了提高排水管道4和承液彎頭7的連接密封性,可以 在排水管道4一端的環(huán)形凹槽18上安裝0型密封圈,防止漏水。所述的排水管 道4可以伸縮,調(diào)節(jié)完長度后可通過螺母5和密封圈6固定,以適應不同的高度 和長度,密封圈6可以提高排水管道伸縮處的密封性。所述的溢水管11末端設 置有彈性卡扣12,所述的排水管道4的側壁溢水管接口處開設有與彈性卡扣12 相匹配的上小下大的卡槽13,通過卡扣12插接于卡槽13內(nèi),可將溢水管末端 固定與排水管道的側壁,改變了傳統(tǒng)用螺紋旋接的方式,加快了安裝速度。為了 使安裝穩(wěn)定,在溢水管11末端可以均布設置2到4個卡扣12,同時在排水管道 4的側壁溢水管接口處對應位置開設相同數(shù)量的卡槽13,溢水管末端帶有環(huán)形凹 槽用于加墊O型密封圈,防止漏水。
如圖2所示,在水槽2蓄水時會在落水濾器3上方塞上水槽塞頭,在排水時 再將水槽塞頭取出。由于有些水槽塞頭從上方無法打開,因此需要在安裝與落水 濾器3內(nèi)壁鉸接的撥叉14,該撥叉14的另一端通過拉索10與安裝在水槽2上 的開關1相連,按動開關1通過拉索10帶動撥叉14轉動,才能使水槽塞頭脫離 落水口而排水。為了防止垃圾掛到撥叉14和拉索10上,減少污水對撥叉14和 拉索10的腐蝕,因此在撥叉14的上方安裝撥叉保護裝置,同時在撥叉保護裝置 的兩側形成下水通道17,將所述撥叉14和拉索10與下水通道17中隔離開來, 保持撥叉14和拉索10的清潔度,提高其使用壽命。該撥叉保護裝置可以是兩側 向下彎折的小蓋板15,該小蓋板15中心開設有容置水槽塞頭下端部的小孔。通 過小蓋板15扣合于撥叉14的上端,其向下彎折的兩側分別位于撥叉14的左右 兩側,可將撥叉14和拉索10與下水通道17隔離開來。該撥叉保護裝置也可以 包括一塊小蓋板15和兩條橫向支撐板16,同樣在該小蓋板15的中心開設有容 置水槽塞頭下端的小孔。所述的小蓋板15扣合于撥叉14的上端,所述的兩條橫 向支撐板16分別安裝于撥叉的左右兩側,也可以將撥叉14和拉索10與下水通 道17隔離開來。
對于雙槽的水槽安裝,在每個水槽下方的出水口均安裝落水濾器3和排水管 道4,然后在承液彎頭7上方加裝一個三通管,再將兩條排水管道4的末端分別接入三通管的另兩端即可。
同樣對于三槽的水槽安裝,只需要在每個水槽下方的出水口均安裝落水濾器 3和排水管道4,然后在承液彎頭7上方加裝一個四通管,再將三條排水管道4 的末端分別接入四通管的另三端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水槽排水機構,它包括安裝在水槽(2)出水口的落水濾器(3)、與水槽(2)側壁出水口相連的溢水管(11)以及與落水濾器(3)下方和溢水管(11)的末端依次相連的排水管道(4)、承水彎頭(7)和排水軟管(8),所述的落水濾器(3)內(nèi)安裝有與落水濾器(3)內(nèi)壁鉸接的撥叉(14),該撥叉(14)的另一端通過拉索(10)與安裝在水槽(2)上的開關(1)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管道(4)下端的外側管壁設置有1至4個環(huán)形凹槽(18),所述的承水彎頭(7)上端設置有與環(huán)形凹槽(18)相匹配的卡扣(9)。
2、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水槽排水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管道(4) 下方的環(huán)形凹槽(18)內(nèi)安裝有0型密封圈(19)。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槽排水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水管(11) 末端設置有彈性卡扣(12),所述的排水管道(4)的側壁溢水管接口處開設有與 彈性卡扣(12)相匹配的上小下大的卡槽(13)。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槽排水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落水濾器(3) 內(nèi)安裝有撥叉保護裝置,該撥叉保護裝置位于撥叉(14)的上方,所述的撥叉保 護裝置兩側形成下水通道(17)。
5、 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水槽排水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撥叉保護裝置 包括兩側向下彎折的小蓋板(15)。
6、 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水槽排水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撥叉保護裝置 包括位于撥叉(14)上方一塊小蓋板(15)和分別安裝于撥叉(14)兩側的兩條 橫向支撐板(16)。
全文摘要
一種水槽排水機構,它包括與水槽下方出水口相連的落水濾器、與水槽側壁出水口相連的溢水管以及與落水濾器下方和溢水管的末端依次相連的排水管道、承水彎頭和排水軟管,所述的落水濾器內(nèi)安裝有與落水濾器內(nèi)壁鉸接的撥叉,該撥叉的另一端通過拉索與安裝在水槽上的開關相連,所述的排水管道下端的外側管壁上設置有環(huán)形凹槽,所述的承水彎頭上端設置有與環(huán)形凹槽相匹配的卡扣;所述的落水濾器內(nèi)位于撥叉的上方安裝有撥叉保護裝置,所述的撥叉保護裝置兩側形成下水通道。本發(fā)明承水彎頭相對于排水管道可360度旋轉,以適用于下水管處于任意方向時的安裝,通用性強,而且具有安裝方便、排水快的優(yōu)點,撥叉保護裝置能延長撥叉和拉索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E03C1/22GK101408033SQ20081016214
公開日2009年4月15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11月15日
發(fā)明者徐劍光 申請人:徐劍光;寧波歐琳廚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