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洞式泄洪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輸水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洞式泄洪結構。
技術背景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水資源需求進一步加大,水利工程面臨著復雜的地質(zhì)地形條件,工程布置難度大。對于在狹窄河谷中修建高壩,泄流建筑物深入研究和技術創(chuàng)新,確保工程安全運行和充分發(fā)揮效益,顯得猶為重要和緊迫。常規(guī)溢洪道均采用明挖結構,對于兩岸山體較陡峭的地形,會帶來高邊坡處理,不僅工程的施工難度較大,開挖量也較大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施工難度較小、開挖量較小,適于復雜 的狹窄、陡峭地質(zhì)地形條件的洞式泄洪結構,以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是這樣構成的它包括引渠1,引渠I的末端經(jīng)控制段2后連接有收縮段3,在收縮段3末端連接有無壓洞式泄洪槽段4,無壓洞式泄洪槽段4的出口連接有消能工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比較,本實用新型采用無壓洞式泄洪槽段取代了常規(guī)的明挖結構,大幅減少了工程施工難度和開挖量,更加適于復雜的狹窄、陡峭地質(zhì)地形條件。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無壓洞式泄洪槽段的結構示意圖;附圖的標記為I-引渠,2-控制段,3-收縮段,4-無壓洞式泄洪槽段,5-消能工。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如圖I所示,它包括現(xiàn)有的引渠I結構,將引渠I的末端經(jīng)控制段2后連接收縮段3 (引渠I、控制段2和收縮段3可采用明挖法施工),在收縮段3末端連接無壓洞式泄洪槽段4 (無壓洞式泄洪槽段4的結構如圖2所示,它是圍巖內(nèi)洞形通道的結構)的進口,在無壓洞式泄洪槽段4的出口連接消能工5。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的各種變化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ー種洞式泄洪結構,它包括引渠(1),其特征在干引渠(I)的末端經(jīng)控制段(2)后連接有收縮段(3 ),在收縮段(3 )末端連接有無壓洞式泄洪槽段(4 ),無壓洞式泄洪槽段(4 )的出口連接有消能エ(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洞式泄洪結構。它包括引渠,引渠的末端經(jīng)控制段后連接有收縮段,在收縮段末端連接有無壓洞式泄洪槽段,無壓洞式泄洪槽段的出口連接有消能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采用洞式泄洪槽段取代了常規(guī)的明挖泄洪槽段結構,大幅減少了工程施工難度和開挖量,更加適于復雜的狹窄、陡峭地質(zhì)地形條件。
文檔編號E02B8/06GK202519639SQ20122008729
公開日2012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3月9日
發(fā)明者萬寧, 向國興, 歐波, 申獻平, 羅代明, 邵紅艷, 陳軍 申請人:貴州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