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地下室壁板防水逆作法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超高層、高層建筑項目需進行深基坑的施工,而很多項目在進行深基坑施工時,支護樁所處的地質(zhì)復雜。特別是遇到周邊有居民樓或者是建設方無法提供有效作業(yè)面、基坑支護與地下室壁板凈空非常小而無法提供壁板防水施工作業(yè)面的情況下,現(xiàn)有地下室壁板防水結構無法按傳統(tǒng)施工工藝流程進行,導致無法確保在壁板外側(cè)防水施工的質(zhì)量、回填的質(zhì)量、換撐的安全、工期的保證、施工成本的控制等尤為重要的因素。例如支護樁與地下室壁板之間距離350mm,無法提供防水施工作業(yè)面的情況,在深基坑狹窄空間下,因無工作面,地下室壁板防水結構無法按傳統(tǒng)施工工藝流程采用傳統(tǒng)結構。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開了一種地下室壁板防水逆作法結構,解決了在深基坑狹窄空間下無法提供防水施工作業(yè)面,無法建設傳統(tǒng)防水結構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地下室壁板防水逆作法結構,包括支護樁、設于支護樁上的鋼筋混凝土墻、設于鋼筋混凝土墻上的砂漿面層、設于砂漿面層上的防水涂料層、設于防水涂料層上的地下室壁板和用于受力的鋼筋;一部分鋼筋穿過地下室壁板、防水涂料層和砂漿面層后插入鋼筋混凝土墻;另外的鋼筋埋入地下室壁板,然后穿過防水涂料層、砂漿面層、鋼筋混凝土墻并插入支護樁。
進一步,所述鋼筋混凝土墻的厚度為300mm,所述砂漿面層的厚度為20mm,所述防水涂料層的厚度小于20mm;所述支護樁和所述地下室壁板之間距離350mm。
進一步,所述防水涂料層的厚度為1.2mm。
進一步,所述鋼筋的直徑為14mm且長度為450mm。
進一步,還包括用于保護所述鋼筋的鋼筋保護層墊塊,鋼筋保護層墊塊設于所述防水涂料層和所述地下室壁板之間且位于和鋼筋配合的位置。
進一步,還包括起到緩沖和保護作用的擠塑泡沫板,擠塑泡沫板設于所述防水涂料層和所述地下室壁板之間且位于和所述鋼筋保護層墊塊配合的位置。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采用鋼筋混凝土墻和鋼筋的結構,在鋼筋混凝土墻上進行防水施工,形成砂漿面層和防水涂料層,在此建筑過程中同步進行地下室壁板的施工,將現(xiàn)有技術中的地下室壁板與新增加的鋼筋混凝土墻連接成一體,將砂漿面層和防水涂料層夾在兩者之間,此結構使施工進度得到大大提升,防水質(zhì)量得以保障、基坑順利完成拆撐和換撐施工、經(jīng)濟效益顯著。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地下室壁板防水逆作法結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支護樁;2-鋼筋混凝土墻;3-砂漿面層;4-防水涂料層;5-地下室壁板;6-鋼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實施例一種地下室壁板防水逆作法結構,包括支護樁1、設于支護樁1上的鋼筋混凝土墻2、設于鋼筋混凝土墻2上的砂漿面層3、設于砂漿面層3上的防水涂料層4、設于防水涂料層4上的地下室壁板5和用于受力的鋼筋6。一部分鋼筋6穿過地下室壁板5、防水涂料層4和砂漿面層3后插入鋼筋混凝土墻3;另外的鋼筋6埋入地下室壁板5,然后穿過防水涂料層4、砂漿面層3、鋼筋混凝土墻3并插入支護樁1。
鋼筋混凝土墻2的厚度為300mm,砂漿面層3的厚度為20mm。防水涂料層4的厚度為1.2mm。鋼筋6的直徑為14mm且長度為450mm。支護樁1和地下室壁板5之間距離350mm。
本實施例還包括用于保護鋼筋6的鋼筋保護層墊塊(未示出),鋼筋保護層墊塊設于防水涂料層4和地下室壁板5之間且位于和鋼筋6配合的位置。
本實施例還包括起到緩沖和保護作用的擠塑泡沫板(未示出),擠塑泡沫板設于防水涂料層4和地下室壁板5之間且位于和鋼筋保護層墊塊配合的位置。
本實施例采用鋼筋混凝土墻2和鋼筋6的結構,在鋼筋混凝土墻2上進行防水施工,形成砂漿面層3和防水涂料層4,在此建筑過程中同步進行地下室壁板5的施工,將現(xiàn)有技術中的地下室壁板5與新增加的鋼筋混凝土墻2連接成一體,將砂漿面層3和防水涂料層4夾在兩者之間,此結構使施工進度得到大大提升,防水質(zhì)量得以保障、基坑順利完成拆撐和換撐施工、經(jīng)濟效益顯著。
作為對本實施例的進一步說明,現(xiàn)說明其建設步驟:
S1、支護樁和壁板之間間距350mm,首先在支護樁和壁板之間增加一道300mm厚度的鋼筋混凝土墻。
S2、在新增加的鋼筋混凝土墻面上抹上約20mm厚度的砂漿面層作為防水涂料的施工作業(yè)面,順利解決了防水施工作業(yè)面的問題。此新增鋼筋混凝土墻、抹灰工藝需在地下室底板施工前完成。
S3、在砂漿面層上進行防水涂料的施工,形成防水涂料層。由于防水施工作業(yè)面問題已解決,防水施工過程中需注意:在地下室底板防水涂料施工時一同完成壁板防水涂料的施工,方可解決底板平面防水涂料與壁板立面防水涂料交接位置防水的處理和搭接,避免出現(xiàn)滲漏。從而形成一個閉合的整體,達到更好的防水效果。
S4、在防水涂料施工前后,進行側(cè)墻模板的支撐體系的施工:采用在支護樁上植入鋼筋,作為剪力墻模板對拉受力鋼筋。因為地下室新增鋼筋混凝土、結構壁板模板支撐體系的制作和安裝等技術要求。由于采用了新工藝和新結構,側(cè)壁的模板支撐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單邊受力,為了滿足模板的支撐需要故設置了鋼筋。
本實施例的其它結構參見現(xiàn)有技術。
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如果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改動或變型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倘若這些改動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和等同技術范圍之內(nèi),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