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全地錨式斜拉橋錨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錨錠結構包括:
底板,設于施工地基上;
側墻,分別固設于所述底板的兩側;
承重墻,設立于兩側所述側墻之間以供與所述斜拉橋的主梁支設連接;
拉索錨固座,固設于所述側墻上以供與所述斜拉橋的邊跨拉索固接;
蓋板,支設于兩側所述側墻上,所述拉索錨固座顯露于所述蓋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錨式斜拉橋錨碇結構,其特征在于:兩側所述側墻之間還設有后墻,所述承重墻、所述側墻以及所述后墻封閉圍合形成內部空心的箱體,所述箱體內設有隔板并填充沙石料,所述隔板頂撐所述蓋板。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錨式斜拉橋錨碇結構,其特征在于:兩側所述側墻的相對面頂部設有凹陷的臺階,所述蓋板的兩端分別卡設于所述臺階處進而所述蓋板的頂面與所述側墻的頂面平齊,所述蓋板上鋪設有防水頂層,所述承重墻的高度低于兩側所述側墻,所述承重墻的頂面水平延伸出支撐牛腿,所述主梁支設于所述承重墻以及所述支撐牛腿上,所述防水頂層延伸并覆蓋于所述主梁上進而封閉整個所述箱體的頂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錨式斜拉橋錨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與所述側墻之間設有張拉預留槽,所述承重墻上開設有泄水孔,所述泄水孔導通于所述箱體的空心內部。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錨式斜拉橋錨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墻內穿設有豎向加強鋼筋,所述豎向加強鋼筋固接于所述拉索錨固座的底面,所述底板內對應與所述承重墻、所述后墻的固接位置分別穿設有橫向加強鋼筋;
優(yōu)選地,所述側墻與承重墻連接處設置倒角以更好的分散主梁的水平力;
優(yōu)選地,所述側墻與承重墻連接處的倒角范圍為2:1至4:1。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全地錨式斜拉橋錨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錨固座包括座底板以及索接套管,所述索接套管固設于所述座底板上以供與所述邊跨拉索緊固連接,所述座底板埋設于所述側墻的頂面,所述豎向加強鋼筋穿設并固接于所述座底板。
7.一種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全地錨式斜拉橋錨碇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于施工地基上設置一底板;
于所述底板的兩側分別固設一側墻;
于兩側所述側墻之間設立承重墻以供與所述斜拉橋的主梁支設連接;
于所述側墻上固設拉索錨固座以供與所述斜拉橋的邊跨拉索固接;
于兩側所述側墻上支設蓋板并將所述拉索錨固座顯露于所述蓋板。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全地錨式斜拉橋錨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以下步驟:
于兩側所述側墻之間設立后墻,將所述承重墻、所述側墻以及所述后墻封閉圍合形成內部空心的箱體,于所述箱體內設置隔板并填充沙石料,將所述隔板頂撐于所述蓋板下。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全地錨式斜拉橋錨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設置所述承重墻以及所述蓋板包括以下步驟:
于兩側所述側墻的相對面頂部設置凹陷的臺階,將所述蓋板的兩端分別卡設于所述臺階處進而所述蓋板的頂面與所述側墻的頂面平齊,于所述蓋板上鋪設防水頂層,提供一高度低于兩側所述側墻的所述承重墻,于所述承重墻的頂面水平延伸出支撐牛腿,將所述主梁支設于所述承重墻以及所述支撐牛腿上,將所述防水頂層延伸并覆蓋于所述主梁上進而封閉整個所述箱體的頂面,于所述主梁與所述側墻之間設置張拉預留槽,于所述承重墻上開設泄水孔以導通于所述箱體的空心內部。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全地錨式斜拉橋錨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設置所述側墻以及所述拉索錨固座包括以下步驟:
于所述側墻內穿設豎向加強鋼筋,將所述豎向加強鋼筋固接于所述拉索錨固座的底面,于所述底板內對應與所述承重墻、所述后墻的固接位置分別穿設橫向加強鋼筋,所述拉索錨固座包括座底板以及索接套管,將所述索接套管固設于所述座底板上以供與所述邊跨拉索緊固連接,將所述座底板埋設于所述側墻的頂面,將所述豎向加強鋼筋穿設并固接于所述座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