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手動液壓多用組合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液壓鉗技術領域,特指一種手動液壓多用組合工具。
背景技術:
液壓鉗在我們平常生活在隨處可見,目前,市場上的手動液壓工具均為專項專用,比如說剪切鉗只有剪切功能,彎曲鉗只有彎曲功能,功能比較單一,我們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導致功能單一的原因是因為鉗頭的功能太過單一,液壓鉗的液壓部分現(xiàn)有技術都比較成熟了,我們會針對不同的用途設計出不同的鉗頭,這就導致了液壓鉗的專項專用,由此,我們的發(fā)明人思考能不能設計一種鉗頭可以有更多的功能,使這帶這樣鉗頭的液壓鉗,它集彎、剪、壓、切等功能于一體,一具多用,資源節(jié)約,使我們在野外工作的時候可以減少攜帶的裝備,從 而減輕負重,特別是對電力線路、電氣化鐵路等行業(yè)有及其重要的一樣。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功能強大,實現(xiàn)一個液壓鉗可以滿足不同工作條件的手動液壓多用組合工具。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手動液壓多用組合工具,它包括鉗體,及裝在鉗體上的把手,及裝在鉗體內的液壓夾緊機構,及與液壓夾緊機構聯(lián)接的活動壓桿,及裝在鉗體上配合液壓夾緊機構的液壓鉗頭,所述液壓鉗頭包括活動鉗頭和固定鉗頭,所述固定鉗頭和活動鉗頭都設置有寬槽和窄槽,所述固定鉗頭的寬槽和活動鉗頭的寬槽對稱,所述固定鉗頭的窄槽和活動鉗頭的窄槽對稱,在固定鉗頭和活動鉗頭對稱設置有鉗頭栓孔,另外設置能與所述窄槽和寬槽配合的且可自由拆卸的功能模具。進一步的,所述功能模具為彎曲模具或剪斷模具或壓接模具或切剝模具,所述彎曲模具和剪斷模具和壓接模具和切剝模具組成一套模具組,在使用的時候,這一套模具組里面的各個功能模具可以隨意設置在窄槽和寬槽里面,鉗頭栓孔可以插螺栓來固定各個功能模具。進一步的,所述彎曲模具包括一支架模具,及設計于支架模具上的且可以安裝于所述窄槽內的凸槽,及可固定于支架模具上的兩個下滑輪,及另外一個和支架模具配合且用螺栓固定于鉗頭栓孔上的上滑輪。進一步的,所述剪斷模塊包括可固定于寬槽中的上刀片和可固定于窄槽中的下刀片。進一步的,所述切剝模具包括可固定于寬槽中且設置有切剝面為橫向斜面的凸錐的上模具和可固定于窄槽中的下模具。進一步的,所述壓接模具包括豎壓模具和橫壓模具。進一步的,所述橫壓模具包括可固定于寬槽中且設置有凹槽的上模具和可固定于窄槽中且設置有凹槽的下模具。[0012]進一步的,所述豎壓模具包括可固定于寬槽中且設置有壓接面為平面的凸錐的上模具和可固定于窄槽中的下模具。進一步的,所述寬槽深度為窄槽深度的二分之一左右。進一步的,所述液壓夾緊機構包括液壓缸和推進螺桿,所述液壓缸內設置有活塞,所述活塞連接活塞螺桿,所述活塞螺桿與所述活動壓桿聯(lián)接,所述推進螺桿與所述活動鉗體聯(lián)接。進一步的,所述鉗體上縱向設置有滑軌,所述液壓鉗頭通過滑軌于設置于鉗體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手動液壓多用組合工具,它集彎、剪、壓、切等功能于一體,一具多用,資源節(jié)約,減少野外作業(yè)的負重,對電力線路、電氣化鐵路等行業(yè)有重要作用。
圖I是本實用新型液壓鉗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液壓鉗頭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液壓鉗頭側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液壓鉗頭俯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彎曲模具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剪斷模具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橫壓模具主視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豎壓模具主視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切剝模具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施例,如圖I-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手動液壓多用組合工具,它包括鉗體1,及裝在鉗體I上的把手2,及裝在鉗體I內的液壓夾緊機構,及與液壓夾緊機構聯(lián)接的活動壓桿3,及裝在鉗體I上配合液壓夾緊機構的液壓鉗頭4,所述液壓夾緊機構包括液壓缸和推進螺桿,所述液壓缸內設置有活塞,所述活塞連接活塞螺桿,所述活塞螺桿與所述活動壓桿聯(lián)接,所述推進螺桿與所述活動鉗體聯(lián)接,所述鉗體I上縱向設置有滑軌,所述液壓鉗頭4通過滑軌于設置于鉗體上,所述液壓鉗頭4包括活動鉗頭5和固定鉗頭6,所述固定鉗頭和活動鉗頭都設置有寬槽7和窄槽8,所述寬槽7深度為窄槽8深度的二分之一,所述固定鉗頭5的寬槽7和活動鉗頭6的寬槽7對稱,所述固定鉗頭5的窄槽8和活動鉗頭6的窄槽8對稱,在固定鉗頭5和活動鉗頭6對稱設置有鉗頭栓孔9,另外設置能與所述窄槽和寬槽配合的且可自由拆卸的功能模具。實施例一,如圖5所示,所述功能模具為彎曲模具,使用過程中將彎曲模具中的支架模具10的凸翼11安裝到鉗頭窄槽中,且可上下移動,上滑輪12用螺栓固定在鉗頭栓孔上,下滑輪13安裝在支架模具10上,將被彎物扦入上、下滑輪之間,液壓鉗頂支架模具10向上移動,被彎物彎曲。實施例二,如圖6所示,所述功能模具為剪斷模具,所述剪斷模塊包括可固定于寬槽中的上刀片14和可固定于窄槽中的下刀片15,剪斷模具主要用于剪斷鋼芯鋁絞線、電纜線、鋼絞線、鋼絲繩,使用過程中,上刀片14安裝在液壓鉗頭寬槽中由鉗頭栓9固定,下刀片15安裝在液壓鉗頭窄槽8內,將被剪物放在上下刀片中,活動鉗頭頂下刀片向上移動,被剪物剪斷。實施例三,如圖7所示,所述功能模具為橫壓模具,所述橫壓模具包括可固定于寬槽7中且設置有凹槽的上模具16和可固定于窄槽8中且設置有凹槽的下模具17,橫壓模具用于接線鼻子、導線補修管及銅、鋁管壓接,使用過程中,上模具、下模具均安裝在液壓鉗頭的寬、窄槽內,將被壓物放在上下模具中,活動鉗頭頂下模具向上移動,使被壓物緊密連接。實施例四,如圖8所示,所述功能模具為豎壓模具,所述豎壓模具包括可固定于寬槽7中且設置有壓接面為平面的凸錐的上模18和可固定于窄槽8中的下模具19,豎壓模具主要用于扁形鋁質管固定拉線尾線及鋼絞線、鋼絲繩壓接,上模具、下模具均安裝在液壓鉗頭的寬、窄槽內,將被壓物放在上下模具19中,活動鉗頭頂下模向上移動,上模具18頂住扁形鋁質管豎直方向中線,在扁形鋁質管的中線上壓進一條槽,使兩根被連接物通過扁形鋁質管緊密連接。 實施例五,如圖9所示,所述功能模具為切剝模具,所述切剝模具包括可固定于寬槽7中且設置有切剝面為橫向斜面的凸錐的上模具20和可固定于窄槽8中的下模具21,切剝模具主要用于切剝扁形鋁質管,上模具、下模具均安裝在液壓鉗頭的寬、窄槽內,將被切物放在上下模具中,活動鉗頭頂下模具21向上移動,上模具20頂住扁形鋁質管豎直方向中線,扁形鋁質管的豎直方向中線上被切開一條口。以上所述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故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裝飾,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手動液壓多用組合工具,它包括鉗體,及裝在鉗體上的把手,及裝在鉗體內的液壓夾緊機構,及與液壓夾緊機構聯(lián)接的活動壓桿,及裝在鉗體上配合液壓夾緊機構的液壓鉗頭,所述液壓鉗頭包括活動鉗頭和固定鉗頭,其特征在在于所述固定鉗頭和活動鉗頭都設置有寬槽和窄槽,所述固定鉗頭的寬槽和活動鉗頭的寬槽對稱,所述固定鉗頭的窄槽和活動鉗頭的窄槽對稱,在固定鉗頭和活動鉗頭對稱設置有鉗頭栓孔,另外設置能與所述窄槽和寬槽配合的且可自由拆卸的功能模具。
2.如權利要求I所述手動液壓多用組合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具為彎曲模具或剪斷模具或壓接模具或切剝模具,所述彎曲模具和剪斷模具和壓接模具和切剝模具組成一套模具組。
3.如權利要求2所述手動液壓多用組合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彎曲模具包括一支架模具,及設計于支架模具上的且可以安裝于所述窄槽內的凸槽,及可固定于支架模具上的兩個下滑輪,及另外一個和支架模具配合且用螺栓固定于鉗頭栓孔上的上滑輪。
4.如權利要求2所述手動液壓多用組合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剪斷模塊包括可固定 于寬槽中的上刀片和可固定于窄槽中的下刀片。
5.如權利要求2所述手動液壓多用組合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剝模具包括可固定于寬槽中且設置有切剝面為橫向斜面的凸錐的上模具和可固定于窄槽中的下模具。
6.如權利要求2所述手動液壓多用組合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接模具包括豎壓模具和橫壓模具。
7.如權利要求6所述手動液壓多用組合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壓模具包括可固定于寬槽中且設置有凹槽的上模具和可固定于窄槽中且設置有凹槽的下模具。
8.如權利要求6所述手動液壓多用組合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豎壓模具包括可固定于寬槽中且設置有壓接面為平面的凸錐的上模具和可固定于窄槽中的下模具。
9.如權利要求I所述手動液壓多用組合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寬槽深度為窄槽深度的二分之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液壓鉗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手動液壓多用組合工具,它包括鉗體,及裝在鉗體上的把手,及裝在鉗體內的液壓夾緊機構,及與液壓夾緊機構聯(lián)接的活動壓桿,及裝在鉗體上配合液壓夾緊機構的液壓鉗頭,所述液壓鉗頭包括活動鉗頭和固定鉗頭,所述固定鉗頭和活動鉗頭都設置有寬槽和窄槽,所述固定鉗頭的寬槽和活動鉗頭的寬槽對稱,所述固定鉗頭的窄槽和活動鉗頭的窄槽對稱,在固定鉗頭和活動鉗頭對稱設置有鉗頭栓孔,另外設置能與所述窄槽和寬槽配合的且可自由拆卸的功能模具,本實用新型集彎、剪、壓、切等功能于一體,一具多用,資源節(jié)約,減少野外作業(yè)的負重,對電力線路、電氣化鐵路等行業(yè)有重要作用。
文檔編號B25F1/00GK202781073SQ20122036540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7月27日
發(fā)明者鄧曉廉, 張真平 申請人:鄧曉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