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萬能起釘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萬能起釘裝置,屬于起釘器【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包括中間軸、支架、帶把手的齒輪、可伸縮三腳架、錐孔螺母、彈性軸套;帶把手的齒輪有兩個,分別固定于支架左右兩側,中間軸穿過支架中心,中間軸上端設有齒,并同時與帶把手的齒輪嚙合,錐孔螺母與中間軸下端螺紋連接,彈性軸套與中間軸下端同軸線并固連,可伸縮三腳架與支架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能方便的避開拔釘子過程中遇到的障礙,從而簡單方便地拔出角落處的釘子,在拔起釘子的過程中不對零件表面及內(nèi)部造成損害,不損壞拔起的釘子并可重復使用,減少浪費,節(jié)約成本,可有效提高機修,裝配等工作的效率并延長零件的使用壽命,其結構簡單緊湊,適應性強。
【專利說明】一種萬能起釘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萬能起釘裝置,屬于起釘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傳統(tǒng)起釘裝置通常結合在錘子中,由一對彎曲的V型槽構成,起釘作業(yè)時將釘子卡在V型槽中然后利用杠桿原理撬動錘柄,實現(xiàn)拔起釘子的目的。然而其中存在一些缺陷:一是無法在空間狹小的位置放入錘頭從而無法順利拔出釘子,二是在撬動錘柄過程中錘子會對零件表面造成損害,三是釘子在傾斜的狀態(tài)下拔出會對零件內(nèi)部造成損害并且折彎釘子,一旦釘錯位置,釘子則永久損壞,無法重復使用。由此可見,使用傳統(tǒng)錘子起釘裝置作業(yè)時會產(chǎn)生諸多的不便,并會縮短零件的使用壽命。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萬能起釘裝置,可在狹小空間內(nèi)并且不損害零件表面的情況下拔起釘子的裝置,該起釘裝置可以通過彈性軸套來從正上方拔起釘子,并且使用三腳架作為支撐,從而實現(xiàn)在空間狹小,不損壞零件及釘子的情況下把釘子拔出。使用該起釘裝置拔釘子時,可以提高拆裝效率,重復使用拔起的釘子并延長零件的使用壽命。
[0004]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是:一種萬能起釘裝置,包括中間軸1、支架2、帶把手的齒輪3、可伸縮三腳架4、錐孔螺母5、彈性軸套6 ;所述帶把手的齒輪3有兩個,分別固定于支架2左右兩側,中間軸I穿過支架2中心,中間軸I上端設有齒,并同時與帶把手的齒輪3嚙合,中間軸I下端設有外螺紋,錐孔螺母5與中間軸I下端螺紋連接,彈性軸套6與中間軸I下端同軸線并固連,可伸縮三腳架4與支架2固定連接。
[0005]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是:起釘作業(yè)時將釘子7頭部放入彈性軸套I中,調(diào)節(jié)可伸縮三腳架4長度至中間軸I與釘子7軸線平行并支撐于零件表面,旋轉錐孔螺母5至彈性軸套6卡緊釘子7,向下同時扳動兩個帶把手的齒輪3,齒輪轉動帶動中間軸I向上運動從而帶動彈性軸套I及釘子7豎直向上運動,最終拔出釘子7。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裝置可以方便的避開拔釘子過程中遇到的障礙,從而可以簡單方便地拔出角落處的釘子,在拔起釘子的過程中不對零件表面及內(nèi)部造成損害,不損壞拔起的釘子并可重復使用,減少浪費,節(jié)約成本,可有效提高機修,裝配等工作的效率并延長零件的使用壽命,其結構簡單緊湊,適應性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08]圖2是本實用新型俯視圖。
[0009]圖1-2中各標號:1-中間軸,2-支架,3-帶把手的齒輪,4-可伸縮三腳架,5-錐孔螺母,6-彈性軸套,7-釘子。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1]實施例1:如圖1所示,一種萬能起釘裝置,包括中間軸1、支架2、帶把手的齒輪3、可伸縮三腳架4、錐孔螺母5、彈性軸套6 ;所述帶把手的齒輪3有兩個,分別固定于支架2左右兩側,中間軸I穿過支架2中心,中間軸I上端設有齒,并同時與帶把手的齒輪3嚙合,中間軸I下端設有外螺紋,錐孔螺母5與中間軸I下端螺紋連接,彈性軸套6與中間軸I下端同軸線并固連,可伸縮三腳架4與支架2固定連接。
[0012]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nèi),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權利要求】
1.一種萬能起釘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間軸(I)、支架(2)、帶把手的齒輪(3)、可伸縮三腳架(4)、錐孔螺母(5)、彈性軸套(6);所述帶把手的齒輪(3)有兩個,分別固定于支架(2)左右兩側,中間軸(I)穿過支架(2)中心,中間軸(I)上端設有齒,并同時與帶把手的齒輪(3 )嚙合,中間軸(I)下端設有外螺紋,錐孔螺母(5 )與中間軸(I)下端螺紋連接,彈性軸套(6)與中間軸(I)下端同軸線并固連,可伸縮三腳架(4)與支架(2)固定連接。
【文檔編號】B25C11/00GK204195700SQ201420371857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7月8日
【發(fā)明者】蔡佳成, 高磊, 楊開潔, 吳海濤, 吳張永 申請人:昆明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