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仿生魚,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兩個以上的殼體的仿生魚。
背景技術:
1、為達成仿生魚的運動需求,仿生魚通常包含多個活動關節(jié),所述活動關節(jié)常使用硬質材料(如塑料或金屬)制成,為了避免活動關節(jié)旋轉或運動后的相互干涉,因此需要在相連處的結構上做避讓設計。然而,避讓設計容易造成仿生魚在外觀上產生段差、間隙、凹陷或不平順等狀況,在運動過程中的彎曲狀態(tài)下尤為明顯可見,使仿生魚的外觀顯得較不自然。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改善背景技術中至少一問題的仿生魚。
2、本發(fā)明的仿生魚在一些實施態(tài)樣中,是包含外殼。所述外殼包括沿前后方向依序排列的兩個殼體,以及形成在兩個所述殼體的銜接處的遮蓋構造,兩個所述殼體可繞旋轉軸彼此相對旋轉地連接,所述旋轉軸平行于上下方向,所述遮蓋構造包括形成在兩個所述殼體其中一者的第一遮蓋部,以及形成在兩個所述殼體其中另一者的第二遮蓋部,所述第一遮蓋部具有位于末端且沿左右方向排列的兩個末端側緣,所述第二遮蓋部具有沿所述左右方向排列且分別對應于兩個所述末端側緣的兩個弧狀外側面,兩個所述弧狀外側面的曲率中心位于所述旋轉軸上。其中,至少一所述弧狀外側面鄰接于對應的所述末端側緣,且所述弧狀外側面鄰接于所述末端側緣的部分位于所述末端側緣的內側處。
3、在一些實施態(tài)樣中,所述第一遮蓋部還具有分別連接于兩個所述末端側緣且沿所述左右方向排列的兩個弧狀內側面,兩個所述弧狀內側面分別用于朝內地面向所述第二遮蓋部的兩個弧狀外側面,且分別用于與兩個所述弧狀外側面對應配合。
4、在一些實施態(tài)樣中,所述第一遮蓋部形成在兩個所述殼體中的前者的后端處,所述第二遮蓋部形成在兩個所述殼體中的后者的前端處,所述第二遮蓋部的兩個弧狀外側面在所述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旋轉軸前方。
5、在一些實施態(tài)樣中,所述外殼包括多個所述殼體,以及各自形成在相鄰的兩個所述殼體的銜接處的多個遮蓋構造。
6、在一些實施態(tài)樣中,所述仿生魚還包含設于兩個所述殼體之間且使兩個所述殼體可繞所述旋轉軸彼此相對旋轉地連接的旋轉機構。
7、在一些實施態(tài)樣中,所述旋轉機構包括設置在兩個所述殼體中的前者的固定部,及設置在兩個所述殼體中的后者的旋轉部,所述旋轉部可繞所述旋轉軸旋轉地連接于所述固定部。
8、在一些實施態(tài)樣中,通過兩個所述殼體之間的相對旋轉,所述外殼可以在初始狀態(tài)及彎曲狀態(tài)之間轉換,在所述初始狀態(tài)時,兩個所述弧狀外側面分別鄰接于兩個所述末端側緣,且兩個所述弧狀外側面分別鄰接于兩個所述末端側緣的部分位于兩個所述末端側緣的內側處;在所述彎曲狀態(tài)時,所述外殼因彎曲而外凸的一側上的所述弧狀外側面鄰接于對應的所述末端側緣,且所述弧狀外側面鄰接于所述末端側緣的部分位于所述末端側緣的內側處。
9、在一些實施態(tài)樣中,所述外殼在所述初始狀態(tài)及所述彎曲狀態(tài)之間轉換時會經過過渡狀態(tài),在所述過渡狀態(tài)時,兩個所述弧狀外側面分別鄰接于兩個所述末端側緣,且兩個所述弧狀外側面分別鄰接于兩個所述末端側緣的部分位于兩個所述末端側緣的內側處。
10、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彼此鄰接的所述第二遮蓋部的弧狀外側面與所述第一遮蓋部的末端側緣,使所述外殼的兩個殼體之間連接處的段差、間隙及凹陷狀況較不明顯。而通過所述第二遮蓋部的兩個弧狀外側面的弧狀外表,減少所述外殼的兩個殼體之間連接處的不平順狀況。由于段差、間隙、凹陷或不平順等狀況較不易發(fā)生且較不明顯,因此能使所述仿生魚的外觀更為自然。
1.一種仿生魚,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魚包含: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蓋部還具有分別連接于兩個所述末端側緣且沿所述左右方向排列的兩個弧狀內側面,兩個所述弧狀內側面分別用于朝內地面向所述第二遮蓋部的兩個弧狀外側面,且分別用于與兩個所述弧狀外側面對應配合。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蓋部形成在兩個所述殼體中的前者的后端處,所述第二遮蓋部形成在兩個所述殼體中的后者的前端處,所述第二遮蓋部的兩個弧狀外側面在所述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旋轉軸前方。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魚,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包括多個所述殼體,以及各自形成在相鄰的兩個所述殼體的銜接處的多個遮蓋構造。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魚,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魚還包含設于兩個所述殼體之間且使兩個所述殼體可繞所述旋轉軸彼此相對旋轉地連接的旋轉機構。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仿生魚,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機構包括設置在兩個所述殼體中的前者的固定部,及設置在兩個所述殼體中的后者的旋轉部,所述旋轉部可繞所述旋轉軸旋轉地連接于bcpi-230244第2/2頁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魚,其特征在于:通過兩個所述殼體之間的相對旋轉,所述外殼可以在初始狀態(tài)及彎曲狀態(tài)之間轉換,在所述初始狀態(tài)時,兩個所述弧狀外側面分別鄰接于兩個所述末端側緣,且兩個所述弧狀外側面分別鄰接于兩個所述末端側緣的部分位于兩個所述末端側緣的內側處;在所述彎曲狀態(tài)時,所述外殼因彎曲而外凸的一側上的所述弧狀外側面鄰接于對應的所述末端側緣,且所述弧狀外側面鄰接于所述末端側緣的部分位于所述末端側緣的內側處。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仿生魚,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在所述初始狀態(tài)及所述彎曲狀態(tài)之間轉換時會經過過渡狀態(tài),在所述過渡狀態(tài)時,兩個所述弧狀外側面分別鄰接于兩個所述末端側緣,且兩個所述弧狀外側面分別鄰接于兩個所述末端側緣的部分位于兩個所述末端側緣的內側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