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隧道防護門抗震結構領域,具體是指一種隧道防護門抗震結構。
背景技術:
1、隧道內安裝使用的防護門又稱人防門,顧名思義是指人民防護工程出入口的門,由于安全性能好,目前除了隧道內,一些建筑消防通道、商場餐廳后廚和配電室進出口等處均廣泛使用。
2、一般防護門都是設為自動彈性閉合的功能樣式,防護門由于安全需要,其自身比普通的門板要厚實的很多,質量也更大,彈性自動閉合后會產生較大的力及震動,門體是安裝在相關通道門洞墻壁上的,建筑墻壁長時間受到這種較大程度的沖擊,很可能造成墻壁損壞,或者門框松動的情況發(fā)生,因此需要一種隧道防護門抗震結構。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2、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在防護門長時間使用下,長期頻繁自動關閉對門洞處建筑結構造成損壞,從而毀壞墻壁或使防護門松動。
3、二、技術方案
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隧道防護門抗震結構,包括門框,所述門框內轉動連接設有門板。
5、所述門框兩側向外連接設有固定端,所述固定端兩側連接設有多個底板,所述固定端與底板之間共同連接設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與固定端之間共同連接設有緩沖塊,所述底板與支撐板之間共同連接設有一號減震器。
6、所述底板位于一號減震器兩側連接設有支撐塊,所述支撐塊上鉸接設有連接桿一,所述連接桿一從底板向支撐板延伸呈v型結構設置,所述連接桿一頂端轉動連接設有滑輪,所述支撐板靠近底板兩端連接設有與滑輪相配合的限位軌道,所述底板兩端滑動連接設有調節(jié)塊,所述調節(jié)塊靠近支撐塊一端與連接桿一之間共同轉動連接設有連接桿二,所述底板兩端與調節(jié)塊之間共同連接設有二號減震器。
7、進一步的,所述緩沖塊包括多個橡膠塊和acf護墊,所述橡膠塊和acf護墊均為有效的減震材料,兩者通過隔層堆疊的方式連接設置。
8、進一步的,所述一號減震器和二號減震器均包括阻尼器和復位彈簧,所述阻尼器是減震器的主要組成部分,所述復位彈簧可輔助阻尼器進行施力結構件的復位。
9、進一步的,所述底板兩側連接設有限位滑槽,所述調節(jié)塊一側連接設有與限位滑槽相配合的滑塊,通過限位滑槽和滑塊的相互配合,使得在調節(jié)塊承受或釋放壓力時,防止除沿二號減震器緩沖方向外其余方向的余力造成調節(jié)塊發(fā)生位移。
10、進一步的,所述門框與門板一側之間共同連接設有多個合頁,用于連接門板與門框,并便于門板在門框內的開啟和閉合。
11、三、有益效果
12、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的優(yōu)點在于:該防護門在門框兩側延伸出卡塊式的固定端,并在固定端之間設有多個抗震結構組件,抗震結構組件內主要包含了由減震材料組成的緩沖塊和有減震器和連桿傳動機構組成的減震緩沖機構,能夠將防護門閉合時對墻體帶來的沖擊力逐層、轉向的化解,使得墻體收到的沖擊被緩解,從而對防護門對建筑連接處進行較好的保護。
1.一種隧道防護門抗震結構,包括門框(1),所述門框(1)內轉動連接設有門板(2),其特征在于: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隧道防護門抗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塊(7)包括多個橡膠塊(8)和acf護墊(9)。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隧道防護門抗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一號減震器(12)和二號減震器(17)均包括阻尼器(20)和復位彈簧(21)。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隧道防護門抗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兩側連接設有限位滑槽(19),所述調節(jié)塊(16)一側連接設有與限位滑槽(19)相配合的滑塊(18)。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隧道防護門抗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門框(1)與門板(2)一側之間共同連接設有多個合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