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阻尼緩沖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家具配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阻尼緩沖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家具的要求越來越高,人們除了對家具的美觀和實用性有所追求之外,還對家具人性化的設計和耐用性也有要求。在現(xiàn)有技術中,家具的滑動部件如趟門在關閉時或滑動部件如抽屜合上時容易與主體相互碰撞,不但碰撞會發(fā)出噪聲,而且也容易相互損壞。因此,生產(chǎn)商在家具上做人性化設計一一裝設緩解碰撞沖擊的阻力緩沖裝置,使得趟門或抽屜在關閉到最后一個階段時能夠進行緩慢動作,防止趟門或抽屜猛烈撞擊在柜體上,從而不影響家具的使用壽命和降低環(huán)境噪聲。
[0003]現(xiàn)有的阻力緩沖裝置多為阻尼液阻力緩沖裝置,在其使用過程中,趟門或抽屜關閉到最后一個階段并與緩沖器扣合時,阻力緩沖裝置內(nèi)部的阻尼液給一個反向作用力,從而能夠減緩趟門或抽屜關閉時的速度,使得其緩慢動作直到趟門或抽屜關閉。但是,現(xiàn)有的阻力緩沖裝置仍存在以下缺點:由于現(xiàn)有阻力緩沖裝置的反作用力是恒定的,若阻力緩沖裝置的阻力過大,當趟門或抽屜關閉與阻力緩沖裝置一開始接觸會出現(xiàn)回彈的現(xiàn)象(特別是趟門會出現(xiàn)回彈跳門的現(xiàn)象),則大大降低了家具的實用性;若阻力緩沖裝置的阻力過小,當趟門或抽屜過重或者趟門或抽屜關閉時的速度過塊導致沖擊力過大時,阻力緩沖裝置內(nèi)部的阻尼液不能提供一個較大的反方向作用力,則大大降低裝置的緩沖效果,不能防止趟門或抽屜猛烈撞擊在柜體上。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家具滑動部件關閉過程中能針對關閉過程不同階段所需阻力的特性進行調節(jié)的阻尼緩沖裝置。
[0005]本發(fā)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阻尼緩沖裝置,包括一端設有開口端的管體、端蓋、拉桿、活塞組件和隔片,所述管體遠離所述開口端的一端為管體的底部,所述端蓋設在所述管體的所述開口端,所述端蓋與所述管體密封固定,所述隔片設在所述管體設有開口端的一端內(nèi),所述管體的底部和所述隔片之間設有阻尼液,所述拉桿的一端穿過所述端蓋和所述隔片后伸入所述管體內(nèi),所述拉桿位于所述管體內(nèi)的一端端部上設有所述活塞組件,所述管體的內(nèi)壁設有至少一條沿所述管體的軸向方向設置的流動槽,所述流動槽從一端到另一端、橫截面積逐漸減小后再逐漸增大。
[0006]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在家具滑動部件關閉過程中能有效調節(jié)緩沖阻力,從而實現(xiàn)對不同重量或載重的家具滑動部件關閉時起到緩沖作用和避免回彈跳門的現(xiàn)象,進而即可實現(xiàn)滑動部件關閉過程的順暢,又可減少碰撞噪聲,增長家具的使用壽命;漸變形流動槽通過緩慢改變阻尼液排量而有效調節(jié)緩沖阻力的方式,可保證滑動部件在關閉過程中的順暢,也可起到緩沖作用。
[0007]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fā)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0008]進一步,所述流動槽的長度為所述管體的底部到所述隔片之間的距離。
[0009]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活塞的移動范圍即為管體額底部到隔片,將流動槽的長度設置為管體的底部到隔片之間,可以實現(xiàn)活塞在管體內(nèi)部的移動都會受到阻尼的作用。
[0010]進一步,所述流動槽的橫截面積最小處到所述管體的底部的距離h = 1/3H,其中,H為流動槽開設的長度。
[0011]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流動槽的橫截面積最小處到管體的底部之間的距離可根據(jù)使用需求、滑動部件的重量和阻力緩沖裝置安裝的位置等參數(shù)來設定。
[0012]進一步,所述隔片和所述擋片之間設有消音圈,所述拉桿穿過所述消音圈。
[0013]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消音圈的設置一方面起到吸音效果;另一方面利用消音圈受壓體積縮小和泄壓體積增大的特點,有利于平衡拉桿進出管體所引起的壓力變化。
[0014]進一步,所述消音圈為海綿圈。
[0015]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海綿圈的吸音效果好,并且受壓體積縮小和泄壓體積增大的效果好。
[0016]進一步,所述消音圈和所述端蓋之間設有擋片,所述拉桿穿過所述擋片。
[0017]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擋片的設置對消音圈起到均勻阻擋的作用。
[0018]進一步,所述擋片和所述端蓋之間設有Y形圈,所述拉桿穿過所述Y形圈。
[0019]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Y形圈的設置能提高擋片與端蓋之間的密封效果。
[0020]進一步,所述端蓋和所述管體的內(nèi)壁之間設有O形圈。
[0021]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0形圈的設置提高了端蓋與管體的內(nèi)壁的密封效果。
[0022]進一步,所述活塞組件包括活塞和筒形的端子,所述活塞與所述拉桿位于所述管體內(nèi)的一端端部固定連接,所述端子套在所述活塞上、位于所述活塞和所述管體的內(nèi)壁之間。
[0023]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筒形的端子套在活塞上,能減少活塞的磨損,提高活塞的使用壽命。
[0024]進一步,所述拉桿位于所述管體外的一端上設有掛鉤。
[0025]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掛鉤的設置能方便拉桿的掛置安裝。
[0026]進一步,所述活塞包括環(huán)形端部,以及設置在環(huán)形端部上的頂端,所述環(huán)形端部的端面為為設孔端面。
[0027]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避免了在活塞上設孔,減小了加工的難度,能有效避免由于阻尼液的沖擊對活塞造成的磨損導致阻力緩沖裝置使用壽命大大降低的現(xiàn)象。
【附圖說明】
[0028]圖1為本發(fā)明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0029]圖2為本發(fā)明的爆炸圖;
[0030]圖3為圖1中A-A方向的截面示意圖;
[0031]圖4為本發(fā)明管體的截面示意圖;
[0032]圖5為圖4的B-B方向的截面示意圖;
[0033]圖6為圖4的D-D方向的截面示意圖;
[0034]圖7為圖4的E-E方向的截面示意圖;
[0035]圖8是本發(fā)明中活塞的結構示意圖;
[0036]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7]1、管體,2、拉桿,3、隔片,4、端蓋,5、掛鉤,6、流動槽,7、活塞,8、端子,9、擋片,10、消音圈,11、Y形圈,12、O形圈,13、阻尼液,14、環(huán)形端部,15、頂端,16、端面。
【具體實施方式】
[0038]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fā)明的范圍。
[0039]如圖1、圖2、圖3所示,本發(fā)明包括一端設有開口端的管體1、端蓋4、拉桿2、活塞組件和隔片3,所述管體I遠離所述開口端的一端為管體I的底部,所述端蓋4設在所述管體I的所述開口端,所述端蓋4與所述管體I密封固定,所述隔片3設在所述管體I設有開口端的一端內(nèi),所述管體I的底部和所述隔片3之間設有阻尼液,所述拉桿2的一端穿過所述端蓋4和所述隔片3后伸入所述管體I內(nèi),所述拉桿2位于所述管體I內(nèi)的一端端部上設有所述活塞組件,所述管體I的內(nèi)壁設有至少一條沿所述管體I的軸向方向設置的流動槽6,所述流動槽6從一端到另一端、橫截面積逐漸減小后再逐漸增大(從圖4截面B-B處——D-D處——E-E處),如圖5、圖6、圖7所示。
[0040]所述流動槽6的長度為所述管體I的底部到所述隔片3之間的距離。所述流動槽6的橫截面積最小處到所述管體I的底部的距離h = 1/3H,其中,H為流動槽6開設的長度。所述隔片3和所述端蓋4之間設有消音圈10,所述拉桿2穿過所述消音圈10。所述消音圈10為海綿墊。所述消音圈10和所述端蓋4之間設有擋片9,所述拉桿2穿過所述擋片9。所述擋片9和所述端蓋4之間設有Y形圈11,所述拉桿2穿過所述Y形圈11。所述端蓋4和所述管體I的內(nèi)壁之間設有O形圈。所述活塞組件包括活塞7和筒形的端子8,所述活塞7與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