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紡紗的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超高支絲/牦牛絨/羊毛紗的紡紗工藝。
背景技術(shù):
牦牛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獨有的優(yōu)良耐寒蓄種,素有“雪域之舟”的美譽,牦牛的絨毛細而輕柔,具有高吸濕性、保暖性、透氣性,是媲美羊絨的另一種高檔原料,且價格僅為羊絨的四分之一。
羊絨/羊毛混紡制品品質(zhì)高檔、手感豐滿、服用性能優(yōu)秀,但是羊絨是非環(huán)保纖維,且價格昂貴,尋求羊絨的替代原料成為紡織領(lǐng)域的難題。絲/牦牛絨/羊毛混紡,用綠色環(huán)保的牦牛絨替代羊絨,既保持了原來羊絨/羊毛面料的服用性能和風(fēng)格特征,發(fā)揮了蠶絲的爽滑、牦牛絨的輕柔保暖的特性,又可大大降低生產(chǎn)成本、提升產(chǎn)品附加值。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主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一種超高支絲/牦牛絨/羊毛紗的紡紗工藝,手感柔軟、絨面豐滿,保暖性好,成本低,細紗機采用緊密紡,使得紗線纖維更聚集,毛羽減少,條干均勻,同時耐磨性、條干、光澤、毛粒等都達到了針織毛紗的使用要求。
為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一個技術(shù)方案是:提供了一種超高支絲/牦牛絨/羊毛紗的紡紗工藝,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1)、梳毛,前到后梳理隔距依次為1.5、1.2、1.0、0.9、0.8、0.6、0.7mm,喂入輥速度3轉(zhuǎn)/分,大錫林速度80轉(zhuǎn)/分,二胸速度45轉(zhuǎn)/分,頭胸速度30轉(zhuǎn)/分,道夫速度9轉(zhuǎn)/分,轉(zhuǎn)移輥速度124轉(zhuǎn)/分,工作輥速度8轉(zhuǎn)/分,下機條重5g/m;
(2)、第一次針梳,依次包括頭針、二針、精梳、三針和四針,下機條重20g/m;
(3)、第一次混條,喂入牦牛絨條2根,羊毛條2根,牽伸4倍,間距32mm,車速40m/min,下機條重20g/m,加油水;
(4)、第二次針梳,依次包括頭針和二針;下機條重24g/m;
(5)、第二次混條,喂入牦牛絨/羊毛混合條2根和蠶絲4根,牽伸3.4倍,間距38mm,下機條重20g/m,加油水;
(6)、第三次針梳,依次包括頭針、二針、精梳、三針和四針,下機條重8.9-23.23g/m;
(7)、第三次混條,喂入絲/牦牛絨/羊毛混合條2-3根,水溶性維綸條1-2根,牽伸3-3.3倍,間距40mm,下機條重20.21-23.82g/m;
(8)、第四次針梳,依次包括頭針、二針、三針和四針,下機條重10.6-10.67g/m;
(9)、第一次整條,喂入2根,牽伸7.78倍,車速45m/min,下機條重2.7-2.74g/m;
(10)、第二次整條,喂入8根,牽伸7.78倍,下機條重2.8-2.82g/m;
(11)、粗紗,牽伸9.1-9.3倍,間距53/58mm,車速18m/min,錠子速度800-900r/min,下機條重0.3-0.31g/m,捻度為41捻/m;
(12)、細紗,牽伸36-40.3倍,間距68/55mm,車速5.8-6000m/min,錠子速度5000-12000r/min,下機條重0.0077-0.0083g/m,捻度為1110-1145捻/m;
(13)、自絡(luò)筒,車速為500轉(zhuǎn)/min;
(14)、并線,喂入根數(shù)2根,車速為260轉(zhuǎn)/min;
(15)、倍捻,車速為18轉(zhuǎn)/min,捻度為746-750捻/m;
其中,所述的第一次針梳時的具體步驟為:
a、頭針,喂入根數(shù)10根,牽伸3倍,隔距25mm,下機條重16.7g/m;
b、二針,喂入根數(shù)3根,牽伸3.3-3.5倍,隔距25mm,下機條重14.3-15.2g/m;
c、精梳,喂入根數(shù)7根,牽伸10-10.6倍,間隔28mm,下機條重10g/m;
d、三針,喂入根數(shù)8根,牽伸4倍,隔距25mm,下機條重20g/m,采用勻整器;
e、四針,喂入根數(shù)4根,牽伸4倍,隔距25mm,下機條重20g/m,采用勻整器;
其中,所述的第二次針梳時的具體步驟為:
a、頭針,喂入根數(shù)3根,牽伸2.5倍,隔距32mm,車速40m/min,下機條重24g/m;
b、二針,喂入根數(shù)3根,牽伸3倍,隔距32mm,車速40m/min,下機條重24g/m;
其中,所述的第三次針梳時的具體步驟為:
a、頭針,喂入根數(shù)3根,牽伸3.5-4倍,隔距38mm,車速40m/min,下機條重15-17.14g/m;
b、二針,喂入根數(shù)3根,牽伸4.3-4.5倍,隔距38mm,車速45m/min,下機條重10-11.96g/m;
c、精梳,喂入根數(shù)8根,牽伸8-8.2倍,隔距27-38mm,下機條重10-11.67g/m;
d、三針,喂入根數(shù)5-6根,牽伸3-4.2倍,隔距38mm,車速45m/min,下機條重13.89-24g/m;
e、四針,喂入根數(shù)3根,牽伸3.1-4.7倍,隔距38mm,車速45m/min,下機條重7-12g/m;
其中,所述的第四次針梳時的具體步驟為:
a、頭針,喂入根數(shù)3根,牽伸3.2-3.5倍,隔距40mm,下機條重18.95-20.42g/m;
b、二針,喂入根數(shù)3根,牽伸3.6-3.8倍,隔距40mm,下機條重15.79-16.12g/m;
d、三針,喂入根數(shù)3根,牽伸3.2-4倍,隔距40mm,下機條重12.09-14.8g/m;
e、四針,喂入根數(shù)3根,牽伸3.4-4.2倍,隔距40mm,下機條重10.6-10.67g/m。
在本發(fā)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超高支絲/牦牛絨/羊毛紗為300nm精梳紗或者200nm精梳紗。
在本發(fā)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300nm精梳紗采用40%的混條和60%的水溶性維綸,其中,混條采用35%的牦牛絨、35%的100支羊毛、30%的桑蠶絲,100支羊毛條重20g/m、桑蠶絲條重5g/m,水溶性維綸條重20g/m。
在本發(fā)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200nm精梳紗采用23%的牦牛絨、23%的100支羊毛、19%的桑蠶絲和35%的水溶性維綸條,其中,100支羊毛條重20g/m、桑蠶絲條重5g/m,水溶性維綸條重25g/m。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的超高支絲/牦牛絨/羊毛紗的紡紗工藝,手感柔軟、絨面豐滿,保暖性好,成本低,細紗機采用緊密紡,使得紗線纖維更聚集,毛羽減少,條干均勻,同時耐磨性、條干、光澤、毛粒等都達到了針織毛紗的使用要求。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shù)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fā)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lǐng)域普通技術(shù)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本發(fā)明實施例包括:
一種超高支絲/牦牛絨/羊毛紗的紡紗工藝,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1)、梳毛,前到后梳理隔距依次為1.5、1.2、1.0、0.9、0.8、0.6、0.7mm,喂入輥速度3轉(zhuǎn)/分,大錫林速度80轉(zhuǎn)/分,二胸速度45轉(zhuǎn)/分,頭胸速度30轉(zhuǎn)/分,道夫速度9轉(zhuǎn)/分,轉(zhuǎn)移輥速度124轉(zhuǎn)/分,工作輥速度8轉(zhuǎn)/分,下機條重5g/m;
(2)、第一次針梳,依次包括頭針、二針、精梳、三針和四針,下機條重20g/m;
(3)、第一次混條,喂入牦牛絨條2根,羊毛條2根,牽伸4倍,間距32mm,車速40m/min,下機條重20g/m,加油水;
(4)、第二次針梳,依次包括頭針和二針;下機條重24g/m;
(5)、第二次混條,喂入牦牛絨/羊毛混合條2根和蠶絲4根,牽伸3.4倍,間距38mm,下機條重20g/m,加油水;
(6)、第三次針梳,依次包括頭針、二針、精梳、三針和四針,下機條重8.9-23.23g/m;
(7)、第三次混條,喂入絲/牦牛絨/羊毛混合條2-3根,水溶性維綸條1-2根,牽伸3-3.3倍,間距40mm,下機條重20.21-23.82g/m;
(8)、第四次針梳,依次包括頭針、二針、三針和四針,下機條重10.6-10.67g/m;
(9)、第一次整條,喂入2根,牽伸7.78倍,車速45m/min,下機條重2.7-2.74g/m;
(10)、第二次整條,喂入8根,牽伸7.78倍,下機條重2.8-2.82g/m;
(11)、粗紗,牽伸9.1-9.3倍,間距53/58mm,車速18m/min,錠子速度800-900r/min,下機條重0.3-0.31g/m,捻度為41捻/m;
(12)、細紗,牽伸36-40.3倍,間距68/55mm,車速5.8-6000m/min,錠子速度5000-12000r/min,下機條重0.0077-0.0083g/m,捻度為1110-1145捻/m;
(13)、自絡(luò)筒,車速為500轉(zhuǎn)/min;
(14)、并線,喂入根數(shù)2根,車速為260轉(zhuǎn)/min;
(15)、倍捻,車速為18轉(zhuǎn)/min,捻度為746-750捻/m。
其中,所述的第一次針梳時的具體步驟為:
a、頭針,喂入根數(shù)10根,牽伸3倍,隔距25mm,下機條重16.7g/m;
b、二針,喂入根數(shù)3根,牽伸3.3-3.5倍,隔距25mm,下機條重14.3-15.2g/m;
c、精梳,喂入根數(shù)7根,牽伸10-10.6倍,間隔28mm,下機條重10g/m;
d、三針,喂入根數(shù)8根,牽伸4倍,隔距25mm,下機條重20g/m,采用勻整器;
e、四針,喂入根數(shù)4根,牽伸4倍,隔距25mm,下機條重20g/m,采用勻整器。
其中,所述的第二次針梳時的具體步驟為:
a、頭針,喂入根數(shù)3根,牽伸2.5倍,隔距32mm,車速40m/min,下機條重24g/m;
b、二針,喂入根數(shù)3根,牽伸3倍,隔距32mm,車速40m/min,下機條重24g/m。
其中,所述的第三次針梳時的具體步驟為:
a、頭針,喂入根數(shù)3根,牽伸3.5-4倍,隔距38mm,車速40m/min,下機條重15-17.14g/m;
b、二針,喂入根數(shù)3根,牽伸4.3-4.5倍,隔距38mm,車速45m/min,下機條重10-11.96g/m;
c、精梳,喂入根數(shù)8根,牽伸8-8.2倍,隔距27-38mm,下機條重10-11.67g/m;
d、三針,喂入根數(shù)5-6根,牽伸3-4.2倍,隔距38mm,車速45m/min,下機條重13.89-24g/m;
e、四針,喂入根數(shù)3根,牽伸3.1-4.7倍,隔距38mm,車速45m/min,下機條重7-12g/m。
其中,所述的第四次針梳時的具體步驟為:
a、頭針,喂入根數(shù)3根,牽伸3.2-3.5倍,隔距40mm,下機條重18.95-20.42g/m;
b、二針,喂入根數(shù)3根,牽伸3.6-3.8倍,隔距40mm,下機條重15.79-16.12g/m;
d、三針,喂入根數(shù)3根,牽伸3.2-4倍,隔距40mm,下機條重12.09-14.8g/m;
e、四針,喂入根數(shù)3根,牽伸3.4-4.2倍,隔距40mm,下機條重10.6-10.67g/m。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超高支絲/牦牛絨/羊毛紗為300nm精梳紗或者200nm精梳紗。
進一步的,所述的300nm精梳紗采用40%的混條和60%的水溶性維綸,其中,混條采用35%的牦牛絨、35%的100支羊毛、30%的桑蠶絲,100支羊毛條重20g/m、桑蠶絲條重5g/m,水溶性維綸條重20g/m。
進一步的,200nm精梳紗采用23%的牦牛絨、23%的100支羊毛、19%的桑蠶絲和35%的水溶性維綸條,其中,100支羊毛條重20g/m、桑蠶絲條重5g/m,水溶性維綸條重25g/m。
實施例一(300nm絲/牦牛絨/羊毛紗),如下表所示:
實施例二(200nm絲/牦牛絨/羊毛紗),如下表所示: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的超高支絲/牦牛絨/羊毛紗的紡紗工藝,手感柔軟、絨面豐滿,保暖性好,成本低,細紗機采用緊密紡,使得紗線纖維更聚集,毛羽減少,條干均勻,同時耐磨性、條干、光澤、毛粒等都達到了針織毛紗的使用要求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fā)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fā)明說明書內(nèi)容所作的等效結(jié)構(gòu)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guān)的技術(shù)領(lǐng)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fā)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