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化纖紡絲的新型上油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用于化纖紡絲的新型上油裝置?,F(xiàn)有的上油方式都是油劑被動地被絲束帶走,而且絲束與油輪或油嘴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壓力,這樣必然導致絲束上油不均勻,油輪、油嘴容易磨損,絲束容易受到損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化纖紡絲的新型上油裝置,包括上油管,所述上油管沿一條第一軸線延伸設置,且上油管為中空設置并在上油管內形成兩側敞口的上油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進空氣管和進油管,所述進空氣管連接在上油管上并與上油腔連通,所述進油管與進空氣管對應。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成本降低,上油均勻,使用壽命長。
【專利說明】
一種用于化纖紡絲的新型上油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化纖紡絲的新型上油裝置,用于對紡絲上油。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有的化學纖維紡絲上油一般有兩種形式:
[0003]油輪上油,以一定速度旋轉的油輪將油槽中的油劑吸附,絲束以速度V向下運動并與油輪接觸,將油輪表面吸附的油劑帶走,從而完成絲束的上油。
[0004]油嘴上油,通過精確計量的油劑由進油孔流出,以自由方式向下流動。絲束經過油嘴表面并同自由流下的油劑接觸將油劑帶走。
[0005]上述兩種上油方式都是油劑被動地被絲束帶走,而且絲束與油輪或油嘴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壓力。這樣必然導致絲束上油不均勻,油輪、油嘴容易磨損,絲束容易受到損傷。而且為了保證絲束之間上油的一致性,對油輪、油嘴的表面粗糙度制造精度的要求都非常的尚,因而相應的制造成本$父尚。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成本降低,上油均勻,使用壽命長的用于化纖紡絲的新型上油裝置。
[0007]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用于化纖紡絲的新型上油裝置,包括上油管,所述上油管沿一條第一軸線延伸設置,且上油管為中空設置并在上油管內形成兩側敞口的上油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進空氣管和進油管,所述進空氣管連接在上油管上并與上油腔連通,所述進油管與進空氣管對應。使用時,絲束從上油管的上油腔穿過,進空氣管吹入壓縮空氣,從而使從進油管進入的油劑形成油滴及油霧,絲束在上油腔內被帶有油劑的壓縮空氣吹散,振動,從而形成均勻透徹的上油,使得上油更加均勻,另外絲束穿過上油管時,無需與上油管內壁接觸,因而不會損傷絲束,上油管不會磨損,使用壽命更長,且對上油管的加工精度大大降低,降低制造成本。
[0008]本實用新型所述上油管連接在進空氣管上。上油管的油劑直接進入進空氣管,壓縮空氣將進使空氣管內的油劑形成油滴及油霧,再吹入上油腔內。
[0009]本實用新型還包括抽吸裝置,所述上油管上具有吸油腔,所述抽吸裝置與吸油腔連接。抽吸裝置可將吸油腔內多余的油霧吸走,防止油霧造成污染。
[0010]本實用新型所述吸油腔設置有兩組,這兩組吸油腔分別位于進空氣管與上油管連接處的兩側。
[0011]本實用新型所述吸油腔的橫截面面積大于上油腔的橫截面積。
[0012]本實用新型所述上油腔的橫截面形狀為圓形。
[0013]本實用新型所述上油腔的橫截面形狀為三角形。
[0014]本實用新型所述上油腔的橫截面形狀為多邊形。
[0015]本實用新型所述上油腔的橫截面形狀為半切圓形。
[0016]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和效果: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時,絲束從上油管的上油腔穿過,進空氣管吹入壓縮空氣,從而使從進油管進入的油劑形成油滴及油霧,絲束在上油腔內被帶有油劑的壓縮空氣吹散,振動,從而形成均勻透徹的上油,使得上油更加均勻,另外絲束穿過上油管時,無需與上油管內壁接觸,因而不會損傷絲束,上油管不會磨損,使用壽命更長,且對上油管的加工精度大大降低,降低制造成本。
【附圖說明】
[0017]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8]圖1是實施例中的用于化纖紡絲的新型上油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新型上油裝置的使用狀態(tài)圖。
[0020]圖3是上油腔的截面示意圖一。
[0021]圖4是上油腔的截面示意圖二。
[0022]圖5是上油腔的截面示意圖三。
[0023]圖6是上油腔的截面示意圖四。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而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0025]實施例1。
[0026]參見圖1至圖3,本實施例的用于化纖紡絲的新型上油裝置包括上油管I和抽吸裝置2、進空氣管3和進油管4。
[0027]本實施例中的上油管I沿一條第一軸線X延伸設置,且上油管I為中空設置并在上油管I內形成兩側敞口的上油腔11,進空氣管3連接在上油管I上并與上油腔11連通,進油管4與進空氣管3對應。
[0028]使用時,絲束5從上油管I的上油腔11穿過,進空氣管3吹入壓縮空氣,從而使從進油管4進入的油劑形成油滴及油霧,絲束5在上油腔11內被帶有油劑的壓縮空氣吹散,振動,從而形成均勻透徹的上油,使得上油更加均勻,另外絲束5穿過上油管I時,無需與上油管I內壁接觸,因而不會損傷絲束,上油管I不會磨損,使用壽命更長,且對上油管I的加工精度大大降低,降低制造成本。
[0029]本實施例中的上油管I連接在進空氣管3上。上油管I的油劑直接進入進空氣管3,壓縮空氣將進使空氣管內的油劑形成油滴及油霧,再吹入上油腔11內。
[0030]本實施例中的上油管I上具有吸油腔12,抽吸裝置2與吸油腔12連接。抽吸裝置2可將吸油腔12內多余的油霧吸走,防止油霧造成污染。抽吸裝置2可形成負壓,從而將吸油腔12內的油霧吸走,抽吸裝置2為現(xiàn)有技術,此處不再贅述。
[0031]本實施例中的吸油腔12設置有兩組,這兩組吸油腔12分別位于進空氣管3與上油管I連接處的兩側。
[0032]本實施例中的吸油腔12的橫截面面積大于上油腔11的橫截面積。
[0033]如圖3至6所示,本實施例中的上油腔11的橫截面形狀可以為圓形、三角形、多邊形或半切圓形等。此處的半切圓形為圖6所示的形狀。
[0034]本實施例中的上油腔11的橫截面形狀也可以為其它形狀。
[0035]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本實用新型說明書的內容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用于化纖紡絲的新型上油裝置,包括上油管,所述上油管沿一條第一軸線延伸設置,且上油管為中空設置并在上油管內形成兩側敞口的上油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進空氣管和進油管,所述進空氣管連接在上油管上并與上油腔連通,所述進油管與進空氣管對應。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化纖紡絲的新型上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管連接在進空氣管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化纖紡絲的新型上油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抽吸裝置,所述上油管上具有吸油腔,所述抽吸裝置與吸油腔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化纖紡絲的新型上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腔設置有兩組,這兩組吸油腔分別位于進空氣管與上油管連接處的兩側。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化纖紡絲的新型上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腔的橫截面面積大于上油腔的橫截面積。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化纖紡絲的新型上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腔的橫截面形狀為圓形。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化纖紡絲的新型上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腔的橫截面形狀為三角形。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化纖紡絲的新型上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腔的橫截面形狀為多邊形。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化纖紡絲的新型上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腔的橫截面形狀為半切圓形。
【文檔編號】D01D5/096GK205590844SQ201620309895
【公開日】2016年9月21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4日
【發(fā)明人】李長琦, 李清華
【申請人】嘉興勝邦機械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