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寬度方向移動,第二齒條173能夠沿豎直導槽115的寬度方向相對于第一齒條172移動;第一齒條172在受推抵力后具有與豎直導槽115對齊的第一位置以及在推抵力撤銷后具有與豎直導槽115錯位的第二位置;第二齒條173在受推抵力后具有與第一齒條172對齊的第一位置以及在推抵力撤銷后具有與第一齒條172錯位的第二位置;第一齒條172和第二齒條173能夠共同沿水平導槽116滑動;鑰匙177提供推抵力以使第二齒條173處于第一位置并在第二齒條173處于第一位置時使第一齒條172處于第一位置。
[0059]由上述可知,鎖定模塊170是通過使第一齒條172與第二齒條173對齊,再使第一齒條172和第二齒條173與壓塊111的豎直導槽115對齊,并使豎直導槽115在對齊的第一齒條172和第二齒條173上滑動來實現對印章160的解鎖,并在第一齒條172與第二齒條173錯位后實現對印章160的鎖定。能夠實現第一齒條172和第二齒條173相對運動關系和位置關系的鎖定模塊170的具體結構可以有多種,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中,如圖11-12所示,并繼續(xù)參照圖6,第一齒條172和第二齒條173設置在具有水平部和豎直部的T型滑塊171上,并在T型滑塊171上實現第一齒條172和第二齒條173的相對運動關系和位置關系;具體地,T型滑塊171的豎直部設置在下蓋130的導向滑槽133中,該導向滑槽133的延伸方向與豎直導槽115的寬度方向一致以使T型滑塊171能夠沿豎直導槽115的寬度方向滑動,該T型滑塊171的豎直部在豎直導槽115的寬度方向(即導向滑槽133的延伸方向)形成有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下蓋130的導向滑槽133的兩端形成有分別與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相對的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第二側面與第二側壁之間設置有第二復位彈簧174,第二復位彈簧174處于自然狀態(tài)時,第一齒條172處于其第二位置;水平部的上表面開設有在朝向豎直導槽115方向貫通的凹陷1714,凹陷1714的底面上設置一個沿豎直導槽115寬度方向延伸的條形突起1713,對應地,在第二齒條173上開設與條形突起1713匹配的長孔1731,該長孔1731的長度大于該條形突起1713,第二齒條173設置在凹形內,相應地,條形突起1713伸入到長孔1731中,第二齒條173通過長孔1731沿條形突起1713延伸方向滑動以便能夠沿豎直導槽115的寬度方向相對第一齒條172移動;第一側面的上方的水平部上開設有貫通至凹陷1714底面的矩形通孔1715,第二齒條173位于矩形通孔1715的一端向下彎折形成一個觸板1732,觸板1732伸出矩形通孔1715與第一側面相對;第一齒條172通過螺釘固定在水平部的上表面,與第二齒條173靠近或貼合;豎直部與第二觸板1732之間設置有第三復位彈簧175,第三復位彈簧175處于自由狀態(tài)時,第二齒條173處于其第二位置;第一側壁上對應開設有兩個鎖孔131,鑰匙177具體包括兩個固定連接的第一鑰匙桿1771與第二鑰匙桿1772,固定在一起的第一鑰匙桿1771和第二鑰匙桿1772伸入一個鎖孔131 ;如圖13-15所示,第一鑰匙桿1771和第二鑰匙桿1772伸入鎖孔131后,第二鑰匙桿1772的頭部首先推抵觸板1732壓縮第三復位彈簧175以使第二齒條173處于其第一位置,即第二鑰匙桿1772首先使第二齒條173與第一齒條172對齊;第二齒條173與第一齒條172對齊后,第一鑰匙桿1771推抵第一側面上的觸塊1712通過T型滑塊171壓縮第二復位彈簧174以使第一齒條172處于其第一位置,即第一鑰匙桿1771使對齊后的第一齒條172和第二齒條173與豎直導槽115對齊。使第二復位彈簧174設置在第二側面與第一側壁之間的方式有多種,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2所示,第一側面和第二側壁上對應開設插孔,第二復位彈簧174通過其兩端插入插孔被固定在第一側面和第二側壁之間。第三復位彈簧175可直接或間接的設置在觸板1732與豎直部之間,例如可采用與第二復位彈簧174的固定方式相同的方式直接設置在豎直部的第一側面與觸板1732之間,在本實施例中,如圖6和12所示,第一側面上開設有階梯孔1711,第三復位彈簧175套設在階梯軸176的細軸上,該階梯軸176的細軸穿過階梯孔1711的粗孔伸入到細孔中,使得第三復位彈簧175的兩端分別與階梯軸176的階梯面和階梯孔1711的階梯面抵接,且階梯軸176的粗軸的端部與觸板1732相對。鑰匙177的第一鑰匙桿1771和第二鑰匙桿1772在其軸向方向(即伸入鎖孔131后對觸板1732或T型滑塊171的推抵方向)的位置關系取決于第一齒條
172和第二齒條173在被推抵之前的相對位置關系,也就是說,第一鑰匙桿1771和第二鑰匙桿1772需設置成第二鑰匙桿1772通過推抵觸板1732首先使第二齒條173與第一齒條172對齊,然后第一鑰匙桿1771才能與T型滑塊171接觸并推抵T型滑塊171的位置關系。如圖12所示,該鑰匙177的第一鑰匙桿1771的頭部突出于第二鑰匙桿1772的頭部,這種位置關系是根據第一齒條172、第二齒條173以及T型滑塊171自身的具體結構、尺寸以及相互的位置關系決定的,也就是說受某種具體結構、尺寸和位置關系的限制,第二鑰匙桿1772的頭部可能突出于第一鑰匙桿1771的頭部。為能夠使第二齒條173與第一齒條172對齊后再與豎直導槽115對齊,還需使第三復位彈簧175被壓縮后,第二復位彈簧174才能被壓縮。為此,第二復位彈簧174的彈性系數需大于第三復位彈簧175的彈性系數。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中,上蓋120或下蓋130靠近鎖孔131的位置設置有用于固定鑰匙的柱形的磁鐵134 (磁鐵134當然也可以呈其他外形,只要符合安裝要求,并與其他部件不產生干涉的外形均可),該磁鐵134可以設置在鎖孔131的上方、下方或其他合適的位置,如圖6所示,磁鐵134設置在鎖孔131的一側,該磁鐵134伸入到下蓋130內,與伸入鎖孔131的第一鑰匙桿1771和第二鑰匙桿1772相對,并通過吸引力將第一鑰匙桿1771和第二鑰匙桿1772固定。
[0060]下面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所提供的鎖定模塊170如何鎖定或解鎖印章以及阻擋模塊180如何阻擋印章拆卸進行描述,借此說明具有該鎖定模塊170和阻擋模塊180的印章設備的優(yōu)點。
[0061]需要蓋章時,鑰匙177的第一鑰匙桿1771和第二鑰匙桿1772伸入鎖孔131,施加推抵力,第二鑰匙桿1772首先推抵第二齒條173的觸板1732,第二齒條173受第二鑰匙桿1772的推抵沿豎直導槽115寬度的方向朝遠離鎖孔131的方向相對第一齒條172移動,如圖14所示,直至第二齒條173與第一齒條172對齊,即第二齒條173移至其第一位置,在第二齒條173的移動過程中,其觸板1732推抵階梯軸176將第三復位彈簧175壓縮(結合圖12);第二鑰匙桿1772使第二齒條173與第一齒條172保持對齊的同時,第一鑰匙桿1771剛好與第一側面的觸塊1712接觸,并通過推抵觸塊1712從而推抵整個T型滑塊171,T型滑塊
171帶動對齊的第一齒條172和第二齒條173沿豎直導槽115寬度方向朝遠離鎖孔131的方向移動,如圖15所示,直至第一齒條172和第二齒條173與豎直導槽115對齊,即第一齒條172移至其第一位置,在T型滑塊171的移動過程中,T型滑塊171將第二復位彈簧174壓縮;按壓壓塊111以使豎直導槽115滑上對齊的第一齒條172和第二齒條173,撤銷第一鑰匙桿1771和第二鑰匙桿1772的推抵力并繼續(xù)按壓壓塊111,如圖16所示,豎直導槽115在第一齒條172和第二齒條173上向下滑動,第一復位彈簧113被壓縮,壓塊111通過兩導向軸112帶動印章固定座150和印章160向下移動,印章固定座150驅動連桿機構的第一連接臂183和第二連接臂182使阻擋件181朝印章的外側運動;如圖17所示,當豎直導槽115向下移動使第一齒條172和第二齒條173滑至水平導槽116時,如圖9所示,印章160已伸出印章保護套140,阻擋件181剛好運動至印章160的外側,不會阻礙印章160的向下運動。在第二復位彈簧174的作用下,如圖18所示,并結合圖12,階梯軸176推抵第二齒條173的觸板1732使第二齒條173與第一齒條172形成錯位,即第二齒條173移至其第二位置,與此同時,在第三復位彈簧175的作用下,T型滑塊171帶動第一齒條172和第二齒條
173(第二齒條173相對第一齒條172運動的同時又與第一齒條172同向運動)移動使第一齒條172與豎直導槽115形成錯位,即第一齒條172移至其第二位置,印章160因壓塊111的豎直導槽115與位于水平導槽116內的第一齒條172錯位而被限制上下移動,此時可進行蓋章。蓋章完成后,施加推抵力,第二鑰匙桿1772首先推抵第二齒條173的觸板1732使第二齒條173重新與第一齒條172對齊,即第二齒條173重新移至其第一位置,然后,第二鑰匙桿1772通過觸塊1712推抵T型滑塊171使第一齒條172和第二齒條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