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印花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印花機,包括裝配平臺、進料機構、印花機構及出料機構,裝配平臺上表面設置有一回形滑槽,回形滑槽內設置有用于承托待印花件的靠模底座,靠模底座為多個并能繞回形滑槽周而復始的運動;進料機構用于將待印花件轉移至回形滑槽內的靠模底座上;印花機構包括用于傳送花膜的傳動組件及用于將花膜上的圖案印刷至相應待印花件上的膠輪;出料機構用于將印花完成的印花件自靠模底座上移出。本實用新型使用方便、提高了印花件的生產效率,且全程無需人工參與其中,杜絕了人為因素的影響,使印花件具有較高的品質穩(wěn)定性,避免了人工移動產品速度與印花機構印制速度不匹配的問題,進而避免了花膜的浪費問題,降低了印花件的生產成本。
【專利說明】
一種自動印花機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印花機,尤其是一種能自動且連續(xù)的進行單面印花的自動印花機。
【背景技術】
[0002]為了使產品表面具有美觀的花紋或圖案,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xiàn)了多款可以實現(xiàn)該功能的印花機。根據(jù)運行原理及功能的不同,印花機也分為不同的類型,例如熱轉印花機、數(shù)碼印花機、平網(wǎng)或圓網(wǎng)印花機、走臺印花機等。其中,熱轉印是近幾年來國際上逐漸興起的一種印染新工藝。是先利用高級印刷技術將水性或者油性的印染把所需要的花色圖案印刷到特種的紙上,制成帶有各種圖案的花膜紙,然后在熱轉印花機上將花膜紙上印有圖案的一面與被印物密合后,通過熱和壓力的作用,使花膜紙的圖案產生升華作用,轉移到被印物上,在被印物上形成所需的各種圖案。
[0003]目前,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用品都是采用上述熱轉印花機進行印花,例如嬰兒用品中的奶瓶、安撫奶嘴蓋等,又例如手機殼、杯子、筆筒、各種筆等等,所涉及產品種類繁多。然而,現(xiàn)有技術中在使用熱轉印花機對產品表面進行印花時,一般是人工將產品放置在熱轉印花機下方并與事先印刷有圖案的花膜紙對齊,然后利用熱轉印花機的熱和壓力的作用將圖案印刷在產品上,再人工將產品移開,進行下一個產品的印花工作。采用人工裝配不僅生產效率低下,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由于人為因素的不穩(wěn)定性,極易導致個別產品的印花位置出現(xiàn)偏差,造成產品的美觀度降低甚至影響產品出售;或者有時候人工投放產品的速度趕不上熱轉印花機對花膜紙的壓印速度,就會造成花膜紙的浪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生產成本,降低企業(yè)的生產利潤。
[0004]因此,提供一種免于人工操作的自動印花機,顯得尤為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現(xiàn)狀,提供一種使用方便、生產效率高、能有效提高產品合格率、避免造成花膜浪費的自動印花機。
[0006]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自動印花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裝配平臺,上表面設置有一回形滑槽,該回形滑槽內設置有用于承托待印花件的靠模底座,該靠模底座為多個并能在驅動機構的驅動下繞回形滑槽周而復始的運動;
[0008]進料機構,靠近所述回形滑槽布置,用于將待印花件轉移至所述回形滑槽內的靠模底座上;
[0009]印花機構,靠近所述回形滑槽布置,包括用于傳送花膜的傳動組件及用于將花膜上的圖案印刷至相應待印花件上的膠輪;以及
[0010]出料機構,靠近所述回形滑槽布置,用于將印花完成的印花件自靠模底座上移出。[0011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裝配平臺包括
[0012]第一平臺,水平的設于一支座上;
[0013]第二平臺,能移動的設于所述支座上且上表面與第一平臺的上表面相齊平,第二平臺的一邊緊靠第一平臺的邊緣布置并能沿該邊緣在支座上前后移動;
[0014]所述回形滑槽的一部分設于第一平臺上,所述回形滑槽的另一部分設于第二平臺上并與第一平臺上的滑槽拼接構成完整的回形滑槽,所述印花機構的膠輪將花膜壓緊在待印花件上狀態(tài)下,所述第二平臺相對于第一平臺移動帶動第二平臺上的待印花件相對于印花機構的膠輪移動從而使花膜上的圖案印刷在待印花件上。通過設置上述結構,利用第一平臺及第二平臺將回形滑槽分隔為可相對移動的兩個部分,在印花機構的膠輪向下移動將花膜上的圖案壓緊在相應的待印花件表面時,由于膠輪下端面并不是平面,對花膜上的整個圖案所產生的壓力不同,此時,利用第二平臺的移動,帶動膠輪壓緊的待印花件在膠輪下移動,而膠輪也同時以相同的速度向待印花件移動的相反方向轉動,從而使花膜整體都以相同的壓力印制在待印花件上,確保圖案印制清晰、花色均勻。
[0015]為了便于第二平臺相對于第一平臺移動,第二平臺下方的支座上設置有平行于第一平臺側邊的第一導軌,對應的,第二平臺底部設置有與上述第一導軌導向配合的第一滑塊,支座上設置有能驅動第二平臺沿第一導軌相對于第一平臺前后移動的驅動機構。
[0016]為了確保印花過程中待印花件能按照設定相對于膠輪運動一定的位移,而不發(fā)生意外滑動,所述第二平臺上設置有能對待印花件進行定位從而防止其在印花過程中移動的定位件,該定位件包括設于第二平臺上的第一氣缸,對應于膠輪下方的回形滑槽側壁上開有供第一氣缸的活塞桿伸入從而將相應靠模底座壓緊的通孔。
[0017]在上述各優(yōu)選方案中,所述的回形滑槽包括首尾相接的第一滑道、第二滑道、第三滑道及第四滑道,各滑道的前端分別設有能將該滑道內的靠模底座向后推動的驅動機構。采用上述結構,利用驅動機構推動各滑道內的靠模底座向后移動,從而使各靠模底座在回形滑槽內周而復始的運動,不斷將待印花件輸往印花機構處進行印制,并不斷將印制完成的印花件輸出,實現(xiàn)印花機的連續(xù)運行。
[0018]優(yōu)選地,第一滑道的前段設于第一平臺上,第一滑道的后段設于第二平臺上,第一滑道用于將承載了待印花件的靠模底座向印花機構方向輸送;第二滑道設于第二平臺上并位于印花機構下方,用于配合印花機構完成印花工作并將印花完成的印花件向第三滑道輸送;第三滑道的前段設于第二平臺上,第三滑道的后段設于第一平臺上,第三滑道用于將印花完成的印花件向第四滑道輸送;第四滑道設于第一平臺上,出料機構靠近第四滑道的前段邊緣布置并在此處將靠模底座上的印花件移出,進料機構靠近第四滑道的后段邊緣布置并在此處將待印花件移至空置的靠模底座上。
[0019]具體的,第一滑道的前端設置有能滑入第一滑道內的第一推塊,該第一推塊的底部設置有向下延伸的連接臂,對應的,第一滑道底部的第一平臺上設置有沿第一滑道長度方向設置的、能供連接臂穿過的長口,連接臂的上端與第一推塊底部連接,連接臂的下端穿過長口并通過一連接塊與第二氣缸的活塞桿連接。第二氣缸的活塞桿伸出,驅動第一推塊滑入第一滑道內將第一滑道內的靠模底座向后推動,第二氣缸的活塞桿收縮,帶動第一推塊退出第一滑道外側,此時,可供第四滑道后端的靠模底座滑入第一滑道內。
[0020]第二滑道前端的外部設置有能滑入第二滑道內的第二推塊,對應于第二滑道前端的側壁上開有供第二推塊伸入、伸出的第一插口,第二推塊后部與第三氣缸的活塞桿連接,第三氣缸及第二推塊均設于第二平臺上。第三氣缸的活塞桿伸出時驅動第二推塊伸入第二滑道內將第二滑道內的靠模底座向后推動,第三氣缸的活塞桿收縮,帶動第二推塊退出第二滑道外側,此時,可供第一滑道后端的靠模底座滑入第二滑道內。
[0021]第三滑道前端的外部設置有能滑入第三滑道內的第三推塊,對應于第三滑道前端的側壁上開有供第三推塊伸入、伸出的第二插口,第三推塊后部與第四氣缸的活塞桿連接,第四氣缸及第三推塊均設于第二平臺上。第四氣缸的活塞桿伸出時驅動第三推塊伸入第三滑道內將第三滑道內的靠模底座向后推動,第四氣缸的活塞桿收縮,帶動第三推塊退出第三滑道外側,此時,可供第二滑道后端的靠模底座滑入第三滑道內。
[0022]第四滑道前端的外部設置有能滑入第四滑道內的第四推塊,對應于第四滑道前端的側壁上開有供第四推塊伸入、伸出的第三插口,第四推塊后部與第五氣缸的活塞桿連接,第五氣缸及第四推塊均設于第一平臺上。第五氣缸的活塞桿伸出時驅動第四推塊伸入第四滑道內將第四滑道內的靠模底座向后推動,第五氣缸的活塞桿收縮,帶動第四推塊退出第四滑道外側,此時,可供第三滑道后端的靠模底座滑入第四滑道內。
[0023]作為優(yōu)選,所述進料機構包括輸送結構及移入結構,所述輸送結構的出料端位于第一平臺上方并靠近移入結構布置,所述移入結構靠近回形滑槽邊緣布置,且該移入結構包括吸盤及能驅動吸盤移動的驅動結構。
[0024]優(yōu)選地,輸送結構包括振動盤、輸送軌道及直震器,振動盤的輸出端與輸送軌道的輸入端連接,輸送軌道的輸出端靠近移入結構布置,直震器設于支座上且該直震器的頂部與輸送軌道的底部相接觸。
[0025]優(yōu)選地,移入結構具體包括第一底座、第一連接塊、吸盤、用于驅動吸盤上下移動的第六氣缸及用于驅動吸盤左右移動的第七氣缸,第一底座設于第一平臺上,第一底座上部設置有第一安裝板,第一安裝板前側設置有第二安裝板,第一安裝板的前側面上設有橫向布置的第一滑軌,對應的,第二安裝板的后側面上設置有與第一滑軌導向配合的第二滑塊,第七氣缸設于第一安裝板的側部且第七氣缸的活塞桿與第二安裝板的側壁連接,從而驅動第二安裝板通過第一滑軌與第二滑塊的配合而左右移動;第二安裝板的前側面上設置有縱向布置的第二滑軌,對應的,第一連接塊的后側設有與第二滑軌導向配合的第三滑塊,吸盤設于第一連接塊的底部,第六氣缸設于第二連接板的頂部且第六氣缸的活塞桿與第一連接塊的頂部連接,從而驅動第一連接塊通過第二滑軌與第三滑塊的配合而上下移動。
[0026]作為改進,所述的進料機構還包括承托及移動組件,該承托及移動組件包括托座、托板及第八氣缸,所述托座橫向設于移入結構下方,所述托板能橫向移動的設于托座上,所述托板上開有用于承接輸送結構所輸出待印花件的托槽,所述第八氣缸設于裝配平臺上并與托板驅動連接。
[0027]具體的,托座上開有沿長度方向布置的滑槽,對應的,托板底部向下延伸形成有與滑槽導向配合的滑塊。裝配平臺上還設置有位于托板上方的限位板,該限位板可檢測托板上的待印花件位置是否放置準確。
[0028]在上述各優(yōu)選方案中,所述印花機構包括印花機構本體、所述的膠輪、所述的傳動組件、用于驅動膠輪上下移動的第九氣缸及用于驅動膠輪滾動的第十氣缸,所述膠輪通過一轉軸能轉動的設于印花機構本體一側并位于回形滑槽上方,所述膠輪的外側還設置有能對膠輪進行加熱的電熱管;所述第九氣缸設于印花機構本體上方并與膠輪連接,所述第十氣缸設于印花機構本體上并與轉軸外側驅動連接。
[0029]優(yōu)選地,所述的傳動組件包括間隔布置于裝配平臺上方的多個輥軸及分別設于輥軸兩側的第一纏繞輥、第二纏繞輥,所述第一纏繞輥用于纏繞印刷有圖案的花膜,所述第二纏繞輥用于回收使用完畢的花膜,所述的花膜自第一纏繞輥上伸出,經過各輥軸拉直并在使用完畢后纏繞至第二纏繞輥上,所述第一纏繞輥及第二纏繞輥的端部分別設置有能驅動相應纏繞輥轉動的電機。
[0030]印花機構本體上設置有前后布置的支架,各輥軸可調節(jié)的設于上述支架上,機器運行前,可通過調節(jié)各輥軸的上下位置及角度從而將花膜調整在最佳位置,以確保印花過程順暢,印花結果清楚。
[0031]優(yōu)選地,所述出料機構包括出料機構本體、夾頭及能驅動該夾頭的兩夾片分開或并攏的第十一氣缸,所述第十一氣缸能上下、左右移動的設于出料機構本體前側,所述夾頭設于第十一氣缸底部并與第十一氣缸驅動連接。所述出料機構還包括傾斜的設于夾頭下方的滑道,該滑道用于承接夾頭移出的印花件并輸出。
[0032]具體的,出料機構本體包括第二底座、第二連接塊、用于驅動第十一氣缸上下移動的第十二氣缸及用于驅動第十一氣缸左右移動的第十三氣缸,第二底座設于第一平臺上,第二底座上部設置有第三安裝板,第三安裝板前側設置有第四安裝板,第三安裝板的前側面上設有橫向布置的第三滑軌,對應的,第四安裝板的后側面上設置有與第三滑軌導向配合的第四滑塊,第十三氣缸設于第三安裝板的側部且第十三氣缸的活塞桿與第三安裝板的側壁連接,從而驅動第三安裝板通過第三滑軌與第四滑塊的配合而左右移動;第四安裝板的前側面上設置有縱向布置的第四滑軌,對應的,第二連接塊的后側設有與第四滑軌導向配合的第五滑塊,第十一氣缸設于第二連接塊的前側面上,第十二氣缸設于第四連接板的頂部且第十二氣缸的活塞桿與第二連接塊的頂部連接,從而驅動第二連接塊通過第四滑軌與第五滑塊的配合而上下移動。
[0033]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連續(xù)完成進料、印花及出料的自動印花機結構,使用時,進料機構將待印花件定位放置在回形滑槽內的靠模底座上,靠模底座是在回形滑槽內周而復始運動的,在該過程中,靠模底座先將待印花件帶至印花機構下方進行圖案印制,印制完成后的印花件接著被靠模底座帶至出料機構處,出料機構將靠模底座上的印花件取出并輸出,此時,卸料后的靠模底座繼續(xù)向進料機構處移動,并再次在進料機構處承載新的待印花件,從而連續(xù)的進行印花工作;與現(xiàn)有技術中的人工印花過程相比,本實用新型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印花件的生產效率,且由于全程由總控制程序自動操控運行,無需人工參與其中,杜絕了人為因素的影響,使同批次生產的印花件具有較高的品質穩(wěn)定性,避免了人工移動產品速度與印花機構印制速度不匹配的問題,進而避免了花膜的浪費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印花件的生產成本,提高了企業(yè)的生產利潤。
【附圖說明】
[0034]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35]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進料機構及部分支座的結構示意圖;
[0036]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進料機構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0037]圖4為圖3中移入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38]圖5為圖4的分解圖;
[0039]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出料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40]圖7為圖6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0041 ]圖8為圖7的分解圖;
[0042]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印花機構與裝配平臺的結構示意圖;
[0043]圖10為圖9中印花機構的結構示意圖(隱藏防護蓋);
[0044]圖1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裝配平臺及支座的結構示意圖;
[0045]圖12為圖11中的部分放大結構示意圖;
[0046]圖13為圖11隱藏支座的結構示意圖;
[0047]圖14為圖13的背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8]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49]如圖1?14所示,本實施例的自動印花機包括裝配平臺1、進料機構2、印花機構3及出料機構4。裝配平臺I設于支座7上,裝配平臺I的上表面設置有一回形滑槽5,該回形滑槽5內設置有用于承托待印花件100的靠模底座6,該靠模底座6為多個并能在驅動機構的驅動下繞回形滑槽5周而復始的運動;本實施例中的靠模底座6成型為方塊狀,靠模底座6的上表面設置有向上布置的用于定位待印花件的定位凸部61。
[0050]如圖2?5所示,進料機構2靠近回形滑槽5的一邊緣布置,進料機構2用于將待印花件100轉移至回形滑槽5內的靠模底座6上,并利用定位凸部61定位,防止待印花件100在非設定狀態(tài)下移動。本實施例中的進料機構2包括輸送結構21及移入結構22,輸送結構21的出料端210位于裝配平臺I上方并靠近移入結構22布置,移入結構22靠近回形滑槽5邊緣布置。[0051 ] 具體的,輸送結構21包括振動盤211、輸送軌道212及直震器213,振動盤211的輸出端與輸送軌道212的輸入端連接,輸送軌道212的輸出端靠近移入結構22布置,直震器213設于支座7上且該直震器213的頂部與輸送軌道212的底部相接觸。
[0052]移入結構22包括第一底座221、第一連接塊222、吸盤223、用于驅動吸盤223上下移動的第六氣缸224及用于驅動吸盤223左右移動的第七氣缸225,第一底座221設于裝配平臺I上,第一底座221上部設置有第一安裝板2211,第一安裝板2211前側設置有第二安裝板2212,第一安裝板2211的前側面上設有橫向布置的第一滑軌2213,對應的,第二安裝板2212的后側面上設置有與第一滑軌2213導向配合的第二滑塊2214,第七氣缸225設于第一安裝板2211的側部,且第七氣缸225的活塞桿與第二安裝板2212的側壁連接,從而驅動第二安裝板2212通過第一滑軌2213與第二滑塊2214的配合而左右移動。第二安裝板2212的前側面上設置有縱向布置的第二滑軌2215,對應的,第一連接塊222的后側設有與第二滑軌2215導向配合的第三滑塊2216,吸盤223設于第一連接塊222的底部,第六氣缸224設于第二連接板2212的頂部,且第六氣缸224的活塞桿與第一連接塊222的頂部連接,從而通過第二滑軌2215與第三滑塊2216的配合驅動第一連接塊222上下移動。
[0053]本實施例中的進料機構2還包括承托及移動組件23,該承托及移動組件23包括托座231、托板232及第八氣缸233,托座231橫向設于移入結構22下方,托板232能橫向移動的設于托座231上,托板232上開有用于承接輸送結構21所輸出待印花件100的托槽2321,第八氣缸233設于裝配平臺I上并與托板232驅動連接。具體的,托座231上開有橫向布置的滑槽2311,對應的,托板232底部向下延伸形成有與滑槽2311導向配合的滑塊2322。裝配平臺I上還設置有位于托板232上方的限位板234,該限位板234可檢測托板232上的待印花件位置是否放置準確。
[0054]在本實施例中,如圖9、10所示,印花機構3與進料機構2相對并靠近回形滑槽5另一邊緣布置,本實施例的印花機構3包括印花機構本體31、膠輪32、傳動組件33、用于驅動膠輪32上下移動的第九氣缸34及用于驅動膠輪32滾動的第十氣缸(圖中未示),膠輪32通過一轉軸321能轉動的設于印花機構本體31—側并位于回形滑槽5上方,膠輪32外周設置有能將膠輪32進行遮蓋的防護蓋320,該防護蓋320的下部具有供膠輪32露出的開口,防護蓋320內側設置有靠近膠輪32布置并能對膠輪32進行加熱的電熱管(圖中未示)。第九氣缸34設于印花機構本體31上方并通過一設于轉軸321上方的撐板323與膠輪32連接,第十氣缸設于印花機構本體31上并與轉軸321外側驅動連接。傳動組件33包括間隔布置于裝配平臺I上方的多個輥軸331及分別設于輥軸331兩側的第一纏繞輥332、第二纏繞輥333,第一纏繞輥332用于纏繞印刷有圖案的花膜,第二纏繞輥333用于回收使用完畢的花膜,花膜自第一纏繞輥332上伸出,經過各輥軸331拉直并在使用完畢后纏繞至第二纏繞輥333上,第一纏繞輥332及第二纏繞輥333的端部分別設置有能驅動相應纏繞輥轉動的電機。印花機構本體31上設置有前后布置的支架310,各輥軸321通過長孔及螺釘可調節(jié)的設于上述支架310上,機器運行前,可通過調節(jié)各輥軸321的上下及左右位置從而將花膜調整的最佳位置,以確保印花過程順暢,印花結果清楚。
[0055]如圖6?8所示,本實施例中的出料機構4與進料機構2布置于回形滑槽5的同一側,出料機構4用于將印花完成的印花件200自靠模底座6上移出。出料機構4包括出料機構本體41、夾頭42及能驅動該夾頭42的兩夾片分開或并攏的第十一氣缸43,第十一氣缸43能上下、左右移動的設于出料機構本體41前側,夾頭42設于第^ 氣缸43底部并與第^ 氣缸43驅動連接。出料機構4還包括傾斜的設于夾頭42下方的滑道45,該滑道45用于承接夾頭42移出的印花件并輸出。
[0056]具體的,出料機構本體41包括第二底座411、第二連接塊412、用于驅動第^^一氣缸43上下移動的第十二氣缸413及用于驅動第^^一氣缸43左右移動的第十三氣缸414,第二底座411設于裝配平臺I上,第二底座411上部設置有第三安裝板4111,第三安裝板4111前側設置有第四安裝板4112,第三安裝板4111的前側面上設有橫向布置的第三滑軌4113,對應的,第四安裝板4112的后側面上設置有與第三滑軌4113導向配合的第四滑塊4114,第十三氣缸414設于第三安裝板4111的側部且第十三氣缸414的活塞桿與第三安裝板4111的側壁連接,從而驅動第三安裝板4111通過第三滑軌4113與第四滑塊4114的配合而左右移動;第四安裝板4112的前側面上設置有縱向布置的第四滑軌4115,對應的,第二連接塊412的后側設有與第四滑軌4115導向配合的第五滑塊4116,第十一氣缸43設于第二連接塊412的前側面上,第十二氣缸413設于第四連接板4112的頂部且第十二氣缸413的活塞桿與第二連接塊412的頂部連接,從而驅動第二連接塊412通過第四滑軌4115與第五滑塊4116的配合而上下移動。
[0057]如圖11?14所示,本實施例的裝配平臺包括第一平臺11及第二平臺12,第一平臺11水平的固定在支座7上,第二平臺12能移動的設于支座7上,且第二平臺12的上表面與第一平臺11的上表面相齊平,第二平臺12的一邊緊靠第一平臺11的邊緣布置并能沿該邊緣在支座7上前后移動。
[0058]回形滑槽5的一部分設于第一平臺11上,回形滑槽5的另一部分設于第二平臺12上并與第一平臺11上的滑槽拼接構成完整的回形滑槽5。印花機構3的膠輪32將花膜壓緊在待印花件100上狀態(tài)下,第二平臺12相對于第一平臺11移動帶動第二平臺12上的待印花件100相對于印花機構3的膠輪32移動從而使花膜上的圖案印刷在待印花件上。通過設置上述結構,利用第一平臺11及第二平臺12將回形滑槽5分隔為可相對移動的兩個部分,在印花機構的膠輪32向下移動將花膜上的圖案壓緊在相應的待印花件表面時,由于膠輪32下端面并不是平面,對花膜上的整個圖案所產生的壓力不同,此時,利用第二平臺12的移動,帶動膠輪32壓緊的待印花件在膠輪32下移動,而膠輪32也同時以相同的速度向待印花件移動的相反方向轉動,從而使花膜整體都以相同的壓力印制在待印花件上,確保圖案印制清晰、花色均勻。
[0059]為了便于第二平臺12相對于第一平臺11移動,第二平臺12下方的支座7上設置有平行于第一平臺11側邊的第一導軌71,對應的,第二平臺12底部設置有與上述第一導軌71導向配合的第一滑塊121,支座7上設置有能驅動第二平臺12沿第一導軌71相對于第一平臺11前后移動的驅動機構(圖中未示)。如圖12所示,為了確保印花過程中待印花件能按照設定相對于膠輪32運動一定的位移,而不發(fā)生意外滑動,第二平臺12上設置有能對待印花件進行定位從而防止其在印花過程中移動的定位件8,該定位件8包括設于第二平臺12上的第一氣缸81,對應于膠輪32下方的回形滑槽5側壁上開有供第一氣缸81的活塞桿811伸入從而將相應靠模底座6壓緊的通孔50。
[0060]在本實施例中,回形滑槽5包括首尾相接的第一滑道51、第二滑道52、第三滑道53及第四滑道54,各滑道的前端分別設有能將有該滑道內的靠模底座6向后推動的驅動機構。利用驅動機構推動各滑道內的靠模底座6向后移動,從而使各靠模底座6在回形滑槽5內周而復始的運動,不斷將待印花件輸往印花機構3處進行印制,并不斷將印制完成的印花件輸出。
[0061]本實施例中的進料機構2及出料機構4靠近第一滑道51設于第一平臺11上,印花機構3靠近第三滑道53設于第二平臺12上。第一滑道51的前段設于第一平臺11上,第一滑道51的后段設于第二平臺12上,第一滑道51用于將承載了待印花件100的靠模底座6向印花機構3方向輸送;第二滑道52設于第二平臺12上并位于印花機構3下方,用于配合印花機構3完成印花工作并將印花完成的印花件200向第三滑道53輸送;第三滑道53的前段設于第二平臺12上,第三滑道53的后段設于第一平臺11上,第三滑道53用于將印花完成的印花件200向第四滑道54輸送;第四滑道54設于第一平臺11上,出料機構4靠近第四滑道54的前段邊緣布置并在此處將靠模底座6上的印花件200移出,進料機構2靠近第四滑道54的后段邊緣布置并在此處將待印花件200移至空置的靠模底座6上。
[0062]具體的,第一滑道51的前端設置有一能滑入第一滑道51內的第一推塊511,該第一推塊511的底部設置有向下延伸的連接臂512,對應的,第一滑道511底部的第一平臺11上設置有沿第一滑道51長度方向設置的、能供連接臂512穿過的長口 5111,連接臂512的上端與第一推塊511底部連接,連接臂512的下端穿過長口 5111并通過一連接塊513與第二氣缸514的活塞桿連接,第二氣缸514的活塞桿伸出,驅動第一推塊511滑入第一滑道51內將第一滑道51內的靠模底座6向后推動,第二氣缸514的活塞桿收縮,帶動第一推塊511退出第一滑道51外側,此時,可供第四滑道54后端的靠模底座6滑入第一滑道51內。
[0063]第二滑道52前端的外部設置有一能滑入第二滑道52內的第二推塊521,對應于第二滑道52前端的側壁上開有供第二推塊521伸入、伸出的第一插口,第二推塊521后部與第三氣缸522的活塞桿連接,第三氣缸522及第二推塊521均設于第二平臺12上。第三氣缸522的活塞桿伸出時驅動第二推塊521伸入第二滑道52內將第二滑道52內的靠模底座6向后推動,第三氣缸522的活塞桿收縮,帶動第二推塊521退出第二滑道52外側,此時,可供第一滑道51后端的靠模底座6滑入第二滑道52內。
[0064]第三滑道53前端的外部設置有一能滑入第三滑道53內的第三推塊531,對應于第三滑道53前端的側壁上開有供第三推塊531伸入、伸出的第二插口,第三推塊531后部與第四氣缸532的活塞桿連接,第四氣缸532及第三推塊531均設于第二平臺12上。第四氣缸532的活塞桿伸出時驅動第三推塊531伸入第三滑道53內將第三滑道53內的靠模底座6向后推動,第四氣缸532的活塞桿收縮,帶動第三推塊531退出第三滑道53外側,此時,可供第二滑道52后端的靠模底座6滑入第三滑道53內。
[0065]第四滑道54前端的外部設置有一能滑入第四滑道54內的第四推塊541,對應于第四滑道54前端的側壁上開有供第四推塊541伸入、伸出的第三插口,第四推塊541后部與第五氣缸542的活塞桿連接,第五氣缸542及第四推塊541均設于第一平臺11上。第五氣缸542的活塞桿伸出時驅動第四推塊541伸入第四滑道54內將第四滑道54內的靠模底座6向后推動,第五氣缸542的活塞桿收縮,帶動第四推塊541退出第四滑道54外側,此時,可供第三滑道53后端的靠模底座6滑入第四滑道54內。
[0066]使用本實施例的自動印花機時,進料機構2將待印花件100定位放置在回形滑槽5內的靠模底座6上,靠模底座7是在回形滑槽5內周而復始運動的,在該過程中,靠模底座6先將待印花件100帶至印花機構3下方,加熱至70°C左右的膠輪32向下移動將花膜壓緊在相應的待印花件100上,然后第二平臺12向前移動并帶動被壓緊的待印花件100向前移動,同時,膠輪32向后轉動,將完整的圖案印刷在待印花件100上,印制完成后第二平臺12向后移動使回形滑槽5回復原狀,印制完成后的印花件200被靠模底座6帶至出料機構4處,出料機構4將靠模底座6上的印花件200取出并輸出,此時,卸料后的靠模底座6繼續(xù)向進料機構2處移動,并再次在進料機構2處承載新的待印花件,從而連續(xù)的進行印花工作。
【主權項】
1.一種自動印花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裝配平臺,上表面設置有一回形滑槽,該回形滑槽內設置有用于承托待印花件的靠模底座,該靠模底座為多個并能繞回形滑槽周而復始的運動; 進料機構,靠近所述回形滑槽布置,用于將待印花件轉移至所述回形滑槽內的靠模底座上; 印花機構,靠近所述回形滑槽布置,包括用于傳送花膜的傳動組件及用于將花膜上的圖案印刷至相應待印花件上的膠輪;以及 出料機構,靠近所述回形滑槽布置,用于將印花完成的印花件自靠模底座上移出。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印花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裝配平臺包括 第一平臺,水平的設于一支座上; 第二平臺,能移動的設于所述支座上且上表面與第一平臺的上表面相齊平,第二平臺的一邊緊靠第一平臺的邊緣布置并能沿該邊緣在支座上前后移動; 所述回形滑槽的一部分設于第一平臺上,所述回形滑槽的另一部分設于第二平臺上并與第一平臺上的滑槽拼接構成完整的回形滑槽,所述印花機構的膠輪將花膜壓緊在待印花件上狀態(tài)下,所述第二平臺相對于第一平臺移動帶動第二平臺上的待印花件相對于印花機構的膠輪移動從而使花膜上的圖案印刷在待印花件上。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印花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臺上設置有能對待印花件進行定位從而防止其在印花過程中移動的定位件,該定位件包括設于第二平臺上的第一氣缸,對應于膠輪下方的回形滑槽側壁上開有供第一氣缸的活塞桿伸入從而將相應靠模底座壓緊的通孔。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印花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形滑槽包括首尾相接的第一滑道、第二滑道、第三滑道及第四滑道,各滑道的前端分別設有能將該滑道內的靠模底座向后推動的驅動機構。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動印花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道的前段設于第一平臺上,所述第一滑道的后段設于第二平臺上,所述第一滑道用于將承載了待印花件的靠模底座向印花機構方向輸送;所述第二滑道設于第二平臺上并位于印花機構下方,用于配合印花機構完成印花工作并將印花完成的印花件向第三滑道輸送;所述第三滑道的前段設于第二平臺上,所述第三滑道的后段設于第一平臺上,所述第三滑道用于將印花完成的印花件向第四滑道輸送;所述第四滑道設于第一平臺上,所述出料機構靠近第四滑道的前段邊緣布置,所述進料機構靠近第四滑道的后段邊緣布置。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印花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機構包括輸送結構及移入結構,所述輸送結構的出料端位于第一平臺上方并靠近移入結構布置,所述移入結構靠近回形滑槽邊緣布置,且該移入結構包括吸盤及能驅動吸盤移動的驅動結構。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自動印花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料機構還包括承托及移動組件,該承托及移動組件包括托座、托板及第八氣缸,所述托座橫向設于移入結構下方,所述托板能橫向移動的設于托座上,所述托板上開有用于承接輸送結構所輸出待印花件的托槽,所述第八氣缸設于裝配平臺上并與托板驅動連接。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印花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印花機構包括印花機構本體、所述的膠輪、所述的傳動組件、用于驅動膠輪上下移動的第九氣缸及用于驅動膠輪滾動的第十氣缸,所述膠輪通過一轉軸能轉動的設于印花機構本體一側并位于回形滑槽上方,所述膠輪的外側還設置有能對膠輪進行加熱的電熱管;所述第九氣缸設于印花機構本體上方并與膠輪連接,所述第十氣缸設于印花機構本體上并與轉軸外側驅動連接。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自動印花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組件包括間隔布置于裝配平臺上方的多個輥軸及分別設于輥軸兩側的第一纏繞輥、第二纏繞輥,所述第一纏繞輥用于纏繞印刷有圖案的花膜,所述第二纏繞輥用于回收使用完畢的花膜,所述的花膜自第一纏繞輥上伸出,經過各輥軸拉直并在使用完畢后纏繞至第二纏繞輥上,所述第一纏繞輥及第二纏繞輥的端部分別設置有能驅動相應纏繞輥轉動的電機。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印花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機構包括出料機構本體、夾頭及能驅動該夾頭的兩夾片分開或并攏的第十一氣缸,所述第十一氣缸能上下、左右移動的設于出料機構本體前側,所述夾頭設于第十一氣缸底部并與第十一氣缸驅動連接。
【文檔編號】B41F16/00GK205416708SQ201521042748
【公開日】2016年8月3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5日
【發(fā)明人】陳奇?zhèn)? 金學斌
【申請人】寧波隆威嬰兒用品有限公司